双缝干涉的延迟擦除实验,改变因果究竟是怎么回事?

avatar
关注
简单描述下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这是光的双缝干涉实验的升级版。在双缝后面放一个装置,它可以把从双缝过来的光子一分为二,一个叫A,一个叫B,A射向屏幕,B射向另一侧。对B我们可以做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测量B的路径,从而推算出A通过哪一条缝。另一个选择是放弃测量,从而A保持未知。而且可以把做选择的时刻放在A撞上屏幕之后。神奇的是,虽然把选择放在了A撞上屏幕之后,但这个选择仍然影响了A是否呈现干涉条纹。也就是说,如果选择测量B,A就是干涉条纹,如果不测量B,A就不是干涉条纹。这分明是之后对B的选择影响了之前A的行为。
从逻辑上讲,倒果为因会发生悖论吧。比如我们先看屏幕,发现它是干涉条纹,然后我就偏不测量B。这不就乱了吗?
这个实验的bug点究竟在哪呀?是在对B做选择之前不能观察屏幕,还是在对B做选择前,A总是干涉条纹,一旦对B做了选择,屏幕马上突变?似乎只有这俩可能性吧?有没有专业的老哥来说说
发布于北京阅读 15793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 北京

这里有多少人懂?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火热热火楼主

· 北京
这里有多少人懂?收起

不知道啊,太难理解了

亮了(0)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