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姚班张昆玮征婚有感,论证他为什么过度自信(注:学历履历方面没有任何人嘲)
看了虎扑的热议,发现这个事件背后一种长期存在的思维模式,他们列举这位男士惊人的智商和卓越的成就来证明看不上他的女孩子们都是愚蠢的,言下之意其实是,一个如此卓越的灵魂理应有一个优秀且充满奉献精神的女性来赏识甚至崇拜他。
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两性关系。在各种历史故事和影视形象的潜移默化之下,我们总是设想一个拥有伟大抱负、学术追求、革命理想的男性背后有一个美丽、聪明、柔顺又充满奉献精神的女性。就像《
觉醒年代》里陈独秀背后的高曼君,受过高等教育,却在剧里穿着仆人装、带着围裙伺候茶水。我看着就冒火,没往后看下去。可能是好剧,这里只是举个例子。类似例子太多了,以至于这仍然是精英男性心照不宣的婚恋观。
这位清华姚班男的要求也是如此,他虽然高尚地放弃了大城市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教书育人,但他还是看不上山西本地女性。他仍然幻想着一位来自大城市的优秀女性,为他的奉献精神和学术能力所倾倒,甘愿放弃城市生活和家庭亲友嫁去山西 —— 纯粹的奉献者形象。
希望他能设身处地想一下,这样一个优秀女性为什么不和一个能力普通、智商一般但尊重伴侣的普通男性在自己喜欢的城市共同奋斗?如果我也有振新家乡的奉献精神,我为什么不回自己家乡而是要跟你去山西,燃烧自己为你圆梦?
清华姚班男的言论看似很委屈,将普通男性被剥夺婚配资源视为社会问题。但他言论中所包含的对两性关系的期待恰恰是这种社会结构问题的成因。用所谓的社会奉献精神来为自己的婚恋价值加码真的挺low的。
没有人理应为了伴侣的理想和成就奉献自己,伴侣的成就永远是伴侣的,不是我们自己的。
现在的女孩子没那么容易被这种伟人+奉献型女性的模式欺骗了,这是大好事。我们不喜欢这位姚班男,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形象欠佳又不愿在身材管理和衣品提升上付出丁点努力,更重要的是他包装在话术之下的过度自信。他对伴侣的要求是纯粹索取的,看不到任何可以期待的付出。
大黄天天见
· 浙江上网发相亲贴本来就容易被嘲笑,和是否科研是否成绩好没有关系。女性其实没有网络上描绘的那么看中经济实力,现在很多人有能力养活自己的情况下,还是更愿意寻找志趣相投性格匹配的。
卤面宿傩
· 上海抛开女👊,大多数正常女性的想法应该是:我知道你很优秀,但我不喜欢。其实看他帖子底下的评论就知道了,祝福归祝福,但是自己对他没有任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