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太知名的巴西中卫们
那些不太知名的巴西中卫们
前几天,有人发了一个贴子,询问巴西进世界杯最佳阵容的那些冷门中卫是什么水平?我在做了一些回答后,想起在去年底法国足球金球梦之队评选中,不仅最后11人阵容中巴西独占三席,各位置候选人巴西也有18人之多,除了中前场每个位置至少2人外,左右边后卫更是分别占了3席和4席,占比超过1/3,大大超过其他国家。然而中卫巴西一人也没有入围。但翻看世界杯历史,历届最佳阵容中,中后卫入选人数最多的不是防守最好的意大利,也不是德国、法国,而是以进攻著称的巴西,在上世纪的入选人数甚至是这三国之和。只不过在巴西璀璨的攻击群面前,巴西的后卫们星光被掩盖了,太久远的我们没有看过,只能从资料中找到一些了解他们的情况,但是进入我们视线的那些70年代以后的巴西中后卫,很多人的实力远远低于他们的名气。这里我将我了解的一些巴西中后卫,介绍给大家。本世纪的多数大家都看过了,就不再多讲,主要介绍上世纪的那些人。
多明戈斯-达吉亚,是巴西第一个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的球员。但是太久远了,他活跃的年代我父亲刚出生,连录像都看不到。看资料,他出道于班古俱乐部,曾效力于达伽玛、弗拉门戈、科林西安以及乌拉圭民族、阿根廷博卡青年,都是各国豪门,当年在南美名气很大,被称为神奇大师,也被认为是那个时代最好的后卫。有介绍说,他确定了巴西中后卫的风格,也是最原始意义上的清道夫。不过他在巴西国家队并没有取得过任何冠军,之所以被认为是巴西历史最佳后卫甚至不加之一,应该完全是个人能力确定的地位。
何塞-鲍尔是1950年世界杯最佳中卫,不过那时录像仍极少能看到,毕竟他比贝利还古老。看资料他在俱乐部其实打的是防守中场,但在国家队把他放在了后卫位置,也许是看中了他身材高大魁梧。在多明戈斯-达吉亚定义了巴西后卫风格后,巴西后来的后卫配置中除了一个上抢型后卫外,还都有一个补位强、出球好的后防核心,类似清道夫的风格,他就是那个角色。49年做为半主力为拿下从60多年里的唯一一个美洲杯(23-89年),和他轮换出场的是19岁的毛罗。不过可能由于是前卫出身,从少数当时的国家队录像看,其个人防守能力并不出色,马拉卡纳惨案和54年世界杯,都暴露了这一问题。
贝里尼、毛罗-拉莫斯,作为巴西第一和第二次夺得世界杯时的队长,地位要高些,尤其是贝里尼是巴西第一次世界杯队长,在巴西很多人眼中,是巴西中卫历史第一人。而毛罗是世界足球史上第一个大满贯(国家队世界杯、本大洲冠军,俱乐部国内联赛、本大洲和洲际冠军),而且只差一个美洲杯就是双满贯。不过这两人同一年出生,身体条件、踢球风格、实力水平都非常相近,也都是清道夫角色,在那个不能换人的年代,所以当一个上场时,另一个只能在场下。不过他们俩虽然地位还可以,但是我们看到,各种排行榜中,几乎从来看不到他们的影子,与他们的荣誉非常不符,尤其是毛罗-拉莫斯。
贝里尼
毛罗-拉莫斯
进入70年代后,可以看到的比赛就多多了。
皮亚扎,70年世界杯的主力中卫,也译做皮阿萨,70年代巴西最好的中后卫之一,早年打过中场,出球组织极为出色。虽然与前辈鲍尔一样是由中场改打的中后卫,但他的防守能力却比前辈好多了,不仅补防极其出色,上抢能力也不差,是70世界杯那支王者之师的主力中卫。而74年世界杯小组赛最后一场受伤后,巴西队后面的比赛后防陷入混乱,路易斯-佩雷拉个人能力强但无法弥补团队防守杂乱的缺陷,最后输给荷兰无缘决赛。这一情景非常类似40年后,巴西在本土世界杯上,蒂亚戈席尔瓦半决赛不能上场而导致球队后场崩盘。1976年,皮亚扎作为队长率领克鲁塞罗拿下南美解放者杯,但在洲际杯上输给了队长同样是中场改打后卫的拜仁慕尼黑。总体看,1米76的皮亚扎无论体型还是踢球风格都与后来的巴雷西非常相似,而通过比赛反映出来的能力,不亚于当时西德的施瓦岑贝克、意大利的塞拉等欧洲最顶级的后卫。
皮亚扎
路易斯-佩雷拉,皮亚扎是后场指挥官,但是作为后卫的个人能力,路易斯-佩雷拉可能是70年代巴西最强的。虽然他只参加了一届世界杯,但是70年代后期一直效力于马竞,帮助马竞拿下一个联赛冠军、一个国王杯冠军。他也是典型的巴西后卫,身体素质出色、出球好,被认为是那个年代个人能力最强的巴西后卫。不过74年世界杯对荷兰一战发挥不佳,红牌罚下导致减分太多。虽然为了复仇他去了西甲,很大程度就是为了证明他能防死克鲁伊夫,并且也真的不止一次做到了,但还是于事无补,毕竟联赛和世界杯地位差太多了。不过不知道什么原因,78年世界杯预选赛时还是主力的路易斯-佩雷拉,1978年世界杯却没有正赛就没他什么事了。从西甲的表现看,路易斯-佩雷拉对于马竞来说,就是40年后的戈丁。
路易斯-佩雷拉
1978年皮亚扎和佩雷拉都没有入选巴西国家队,不过顶他们的奥斯卡和阿马拉尔都表现不错,78年世界杯巴西队一场不败,7场只丢3球,进攻便秘的情况下,取得世界杯季军的这一成绩,后卫线功不可没。阿马拉尔还入选了最佳阵容。
阿马拉尔
奥斯卡没进过世界杯最佳阵容。他参加了1978、1982两届世界杯,但都没有入选最佳阵容,78年是阿马拉尔,82年换成了路易济尼奥。前面说过,巴西两中卫一般是一个身材高大强壮些,头球好、能上抢;另一个则是清道夫性质,补位、选位意识出众。奥斯卡是前者,弱版卢西奥,而阿马拉尔和路易济尼奥都是清道夫性质的中后卫。不过这三个人都只有世界杯的表现可看,个人感觉只能说是中规中矩,非要说谁更好一些,我倒是觉得没有进过最佳阵容的奥斯卡最好。
奥斯卡
82年世界杯夺冠后,意大利放开外援到两人,意甲联赛人气大增。不过在以盛产防守球员著称的意大利,两个外援名额各队一般都给了前场球员,能去意甲踢后卫的外援凤毛麟角,但有一个巴西人却做到了,他就是埃迪尼奥,86年世界杯上的巴西队队长。埃迪尼奥其实早在1978年世界杯时就入选了国家队,当时他年仅23岁。但是两场小组赛后球队主力阵容大调整后被放在了冷板凳上,82年也是替补。但是82年世界杯后却被意甲乌迪内斯队收入,并成了绝对主力。第一个赛季,埃迪尼奥30轮全勤不说,全队一共只打入了25个球,却拿到了联赛第6,是前8名中唯一进球不到30的球队,作为后防中坚的他自然功不可没。但是这还不够,因为球队这25个进球中,埃迪尼奥打进了7个,占比近三成!就这样,埃迪尼奥在意甲乌迪内斯又当爹又当妈干了好几个赛季,在1986年世界杯成为了巴西队的后防核心,并带领巴西创下了400多分钟不丢球、5场比赛只丢一球的历史最好的后防成绩。而在16强与波兰队的交手中,他在禁区前解围,大脚开到前场,卡雷卡得球快速前插内切,但是很快三名波兰球员将卡雷卡在弧顶包围,这时卡雷卡脚后跟一敲,球敲向禁区右侧,一名巴西球员快马杀到,一拨一扣晃过补防的后卫,将球打入。定睛一看,插上的竟然是埃迪尼奥!这么说吧,在我看过的巴西后卫中,最欣赏的就是埃迪尼奥,他就是巴西的贝肯鲍尔。
埃迪尼奥作为巴西国家队队长与普拉蒂尼在86年世界杯巴法大战前交换队旗
塞萨尔, 86年世界杯最佳阵容,个人眼中巴西最悲催的中后卫,是职业规划没弄好的也运气不好的代表。入选世界杯最佳阵容时,塞萨尔才23岁。作为身体条件出众(1米9、80多公斤)、抢断能力出色的后卫,比老队长奥斯卡个人能力更强,从老队长手中抢走了国家队主力位置。但是86年世界杯后他竟然去了法甲中下游球队,最好的时光给荒了,甚至因此未入选90年世界杯;90年后转会尤文,迅速成为绝对主力,为尤文拿下了93年联盟杯,但93年11月联盟杯对孔斯温厄尔足球俱乐部比赛时重伤,一直休息到世界杯前两月才复出,但这时巴西国家队主教练佩雷拉对他的状态不放心,从而错失了国家队的最高荣誉。94年世界杯后,塞萨尔转会去了多特,为多特连续两年拿下德甲冠军,并在第三年拿下欧冠,但这时又伤了,欧冠决赛都没有上场,不过年底做为主力拿下丰田杯。看职业生涯,论能力和水平,绝对是当时世界一流中卫,不弱于科斯塔库塔、维尔乔沃德、科勒尔等人,他就是00年代的卢西奥。
塞萨尔在多特时期
90年世界杯,埃迪尼奥老了,塞萨尔在法甲下游队不受拉扎罗尼待见,于是巴西两个中卫全换了。效力于本菲卡的后防中坚里卡多-戈麦斯是中后卫的不二人选,他也有接近1米9的身高,完全取代了入选86年世界杯最佳阵容的塞萨尔。而另一个后卫,则首选戈麦斯在本菲卡的队友老将莫泽尔。90世界杯拉扎罗尼为了加强防守,排出了532的阵型,中后卫的清道夫是来自博塔弗戈的加尔旺。但是莫泽尔在两场比赛后两张黄牌停赛,里斯本竞技的罗查在第三场顶替莫泽尔出场表现不错,拉扎罗尼决定在淘汰赛继续使用罗查。然而三个后卫几乎从来没有一同出场的经历,在淘汰赛铸成大错,三个人扎在一起,禁区右侧漏出空档,马拉多纳妙传卡尼吉亚,巴西队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先失一球;而雪上加霜的是,3分钟后后卫们再次出现失误,加尔旺失位,戈麦斯被迫背后铲倒已成单刀的巴苏阿尔多被红牌罚下,巴西队无力回天。
平心而论,除了加尔旺的比赛看的少,90年世界杯上巴西的其他几个后卫能力大都不错。
先说说老将莫泽尔,他身体素质出色,上抢能力和补防能力也都不俗。从塞萨尔、到莫泽尔、再到后来的卢西奥,混血的巴西有太多这种身体素质出色的中卫了。他20岁就成为巴西豪门弗拉门戈的主力,21岁就做为绝对主力勇夺解放者杯并横扫利物浦,拿下丰田杯。86年转会本菲卡后,三年时间里,帮助本菲卡两夺联赛冠军,并时隔30年再次打入欧冠决赛。89年转会法甲豪门马赛,三年时间里帮助马赛实现联赛三连冠,并在当年就带马赛打入欧冠四强,次年打入欧冠决赛。可惜两次决赛球队都倒在点球大战中,尤其是本菲卡的古特曼魔咒。92年,他又回到本菲卡,两年间先后拿下杯赛和联赛冠军,并在优胜者杯中打入四强,仅仅是因客场进球少而在半决赛中被帕尔玛淘汰。不过,94年世界杯前,他已经33岁高龄,国家队同位置还有很多更年轻的优秀选手,国家队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
莫泽尔
再说说莫泽尔的队友,90年巴西队长里卡多-戈麦斯。里卡多的虽然比莫泽尔还高大,但身体素质其实并不如莫泽尔,同为白人的他更类似奥斯卡的加强型。莫泽尔出道于弗拉门戈,而戈麦斯出道于弗拉门戈的死敌弗卢米嫩塞。不到20岁就做为主力随队力压死敌弗拉门戈拿到巴甲和里约州联赛冠军。88年转会本菲卡,同样是三年间两夺联赛冠军,并在莫泽尔转会马赛后作为后防中坚率队再次杀入欧冠决赛,然而这一次仍没有摆脱古特曼魔咒。91年转会去了马赛的死敌法甲新贵大巴黎。之前两个赛季,巴黎圣日尔曼攻击力不差,但失球均超过40个,联赛排名中游。戈麦斯去的当年,球队失球数一下子降到了20多,联赛排名也从第9升至第3,打入了联盟杯。第二年在联盟杯中,做为后防核心,率队接连淘汰那不勒斯、皇马等顶级强队,杀入半决赛后惜败于尤文。同年,球队联赛成绩更进一步,升至第二,更重要的是拿到了法国杯冠军,这是球队时隔10年后再次捧起这一奖杯。之后一年,戈麦斯更是帮助球队拿下队史第二个联赛冠军,打入欧冠赛场。而在这一年的优胜者杯比赛中,凭借戈麦斯的关键进球,巴黎圣日尔曼淘汰了皇马杀入四强,更生要的是在这场之前的比赛中,戈麦斯领衔的后防线一球未失。但遗憾的是,赛季结束前的重伤,使他最终落选94年世界杯阵容,否则他将成为第四个为巴西捧起世界杯的后卫队长。
里卡多-戈麦斯
最后说说里卡多-罗查。塞萨尔、莫泽尔和戈麦斯的落选,让里卡多-罗查成为了94年巴西的队长和后防核心。罗查出道于瓜拉尼,身体条件一般,但一对一防守能力出色,补位意识好,出球能力强。90年世界杯后,罗查在圣保罗又呆了一年,然后转会去了皇马。这时的皇马正处于低谷,皇马五鹰的先后退役,让球队攻击力大不如前。不过罗查领衔的后防线表现稳健,两个赛季都是联赛失球最少的球队。然而造化弄人,两个赛季的最后一轮都是被排名中游、实力一般且无欲无求的特内里费干掉,到手的鸭子飞了,都是只以一分之差丢掉联赛冠军。两年间,罗查只帮助皇马拿到了国王杯和超级杯冠军各一个。之后还是因为生活不习惯等原因,在为皇马效力了两个赛季后,罗查回到了巴西,先后效力于桑托斯、达伽玛、弗拉门戈等巴西豪强以及阿根廷的纽维尔老男孩队。不过不幸的是,罗查虽然成为了94年世界杯巴西的队长,但是只踢了10分钟就受伤下场,队长的袖标最后也落在了邓加的臂膀上。
里卡多-罗查
里卡多-罗查的受伤,让阿尔代尔走上了前台,这个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但另一个后卫马西奥-桑托斯当年表现更好。至少在我看来,桑托斯94年的表现毫不逊色于巴雷西,进入最佳阵容名正言顺。桑托斯同样是身高体壮,防守稳健。94年世界杯后从法甲的波尔多转会去了佛罗伦萨,一年后去了阿贾克斯,但没想到这是其悲剧生涯的开始,联赛还没开始就受了伤,之后伤病未愈勉强打了几场比赛加重了伤势,直到赛季末才复出;之后的赛季又缺席了一半的比赛。回到巴西,情况并未好转,98年世界杯前再度受伤,错失了再一次为国效力的机会。
马西奥-桑托斯
总体来看,巴西后卫身体素质出众,技术能力相对也是最好的,防守上的一对一能力非常出色。但是不稳定、偶尔抽疯也是巴西后卫共有毛病。还有一个神奇的情况就是,那些后卫虽然身体素质极为出色,但是伤病却非常多,尤其是大赛前经常受伤而错失机会,塞萨尔如此,莫泽尔如此,戈麦斯也是如此,桑托斯还是如此。不过虽然与中前场相比星光过于黯淡,但是在上世纪,尤其是八九十年代,巴西后卫的整体水平完全可以认为是世界一流的。
菱川六花
兹瓷一下。但不是喜闻乐见的撕逼贴而是介绍贴注定没人捧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