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非上岸工科211电气,考研经验分享

avatar
关注

考研初始经验分享(具体参考资料在文末)

一、择校

2019年暑假的时候,我决定了要考研的想法,当时面临着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问题,我是一直想回到离家近的长三角之内,虽然也考虑过东南等名校,但思来想去,考虑到自身条件和性价比等因素,把目标定在了南理工和合工大这两所211上(南航的电气太强了不敢报,河海的电气不是我喜欢的方向),专业依然是本专业电气工程。在了解了合工大相较于南理工在电气专业的实力更强后,毅然选择合肥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专业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

在这里建议各位学弟学妹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实际情况,比如本科背景、绩点、项目经历、获奖经历等。在这里多说两句,复试时导师不会因为你在本科期间当了什么学生干部,参与了多少社团活动而高看你,因为导师想要的是踏踏实实做科研的学生而不是社交达人,当然这里只针对工科,人文社科等专业是否如此我就不确定了。如果你像我一样本科没有什么经历的,那还是建议不要把目标定的太高,因为在考研这条道路上,有时候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

另外还有选学硕专硕的问题,一般而言,学硕的数学一、英语一难度较专硕大,学硕录取的名额较专硕少。但学硕的优势在于报考人数比专硕少,竞争相对而言没有那么激烈,且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学硕比专硕好调剂,如果一志愿没考上还能给自己留一条退路。所以我选择的是学硕。

 

二、全程时间线(2019.10—2020.12

 

1、前期准备(2019.10—2020.1

         这三个月我并没有正式准备考研,因为大三上学期的课程任务依旧很重,所以我主要把精力花在了本科的课程以及考研规划上。另外,我还花了一个月时间准备了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内容也是考高数),快速把整个高数过了一遍,也相当于为考研数学作了准备。(结果也很幸运,虽然只完整做出来一道大题和两道小题,居然让我混到了省一等奖)

         考研规划主要是规划什么呢,我认为应当是决定好考研期间要看的书,要做的题目和要听的网课,有人说要把具体时间线划分好,我认为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你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实施,我的时间线是在我考研结束之后,根据实际情况给自己划分的,而不是提前规划好的。在这期间我就认识了市面上几位考研名师,高数张宇、汤家凤、武忠祥,线代汤家凤、李永乐,概率王式安、余丙森等,这个时候各位老师的基础课已经开始录了,我就都拿来听了一听,最终选择了高数武忠祥、线代李永乐、概率余丙森。注意这里并没有推荐这几位老师的意思,而是希望大家能把几位老师的课都听一听,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另外网课视频的资源我是在微信公众号上获取的,大家找身边的同学问一问应该很容易获得。

 

2、基础阶段(2020.1—2020.5

         年初时遭遇了疫情,于是在家关了半年,这半年期间,除了上本科学校的网课,就正式进入考研基础阶段了。当时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把高数、线代、概率的基础课看完并做好笔记,把基础题全部写完,英语每天用扇贝APP50个新词,政治和专业课没有打算准备。

         然而,众所周知,在家的学习效率十分低下,于是到5月的时候,我完成的目标仅仅是:看完了高数线代基础课,高数基础题做完了,线代基础题只做了一点点,概率完全没动,英语考纲5500个词汇也才背了40%。所以各位学弟学妹千万要以我为鉴,能去图书馆和自习室就千万不要待在家里。

 

3、强化阶段(2020.7—2020.9

         6月份本科学校开学,由于堆积了一个学期的实验报告没写,所以6月份我暂缓了考研进度,只把基础阶段没看完的网课看完了,基础题继续写了一点但没全部做完,准备直接上强化。

         暑假到9月是强度最大的三个月,我选择留校准备考研,早8到晚10一周7天无休,听起来挺痛苦的,但当身边的人都是这么过来的,倒也还能坚持。偶尔也去看看电影,打打篮球,但游戏是一点没碰了。

         数学看强化课程,老师依旧是基础阶段的没变,开始做强化题。英语买来了00—20年的英语一真题,基本上每天一到两篇真题阅读,并且做完后把生词摘抄到笔记本上,另外看了唐迟的《阅读的逻辑》学习解题方法。政治买了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配套徐涛网课开始看。专业课买了目标院校的参考书开始啃

         9月末的时候,我完成了:数学强化课程全部看完,高数线代强化题做完,概率做了一半。英语真题刷到了15年左右(仅阅读),政治网课看了大半,基础题做了一半。专业课把参考书看完了,书后习题做完了。

         说实话我的进度依旧偏慢,这可能和我学习效率不高有关,该完成的任务没有一样完成的很好,引以为戒引以为戒。

 

4、强化到冲刺的过渡阶段(10月)

         我认为这是我的还债阶段,因为前面太拖延了,所以这个月我依然是在看政治网课,做政治基础题,英语依然在刷阅读题,此时也开始做真题上的其他题(除了作文)。专业课在淘宝上买了某考研机构针对合工大出的资料+真题,开始第二遍知识点梳理。数学做完了强化题后到了10月中旬,开始做历年真题,从20年的倒着做,并且是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给自己模拟的,前两三次只能做到80分左右。

 

5、冲刺阶段(11—12月上旬)

       数学:两天一套真题/模拟题+订正且查缺补漏

英语:刷真题+看刘晓艳作文课整理模板+背单词

政治:继续做基础题(没错到这个时候我基础题还没做完)+肖八+背了徐涛小黄书

专业课:两天一套真题/模拟题+订正且查缺补漏

 

6、最后半个月(12月上旬考研前晚)

       数学:放缓做模拟题的频率,开始看错题

       英语:背作文模板+背单词+二刷最近3年真题

政治:做肖4和背肖4大题(滚瓜烂熟的程度)

专业课:二刷最近3年真题+看错题

 

 

 

用过的参考资料

一、数学

1、基础阶段(2020.1—2020.5

网课:高数武忠祥基础课,线代李永乐基础课,概率余丙森基础课

参考书:《复习全书基础篇》+大学教材+余丙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

题目:《660题》+复习全书基础篇上的习题+大学教材习题+《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上的基础题(不必全部做完,能做多少做多少)

2、强化阶段(2020.7—2020.9

网课:高数武忠祥强化课,线代李永乐强化课,概率余丙森强化课

参考书: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余丙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辅导讲义》

题目:《330题》+每本辅导讲义上的习题。

3、冲刺阶段(2020.10—2020.12

15年真题+李林六套卷和四套卷+李永乐六套卷+共创超越卷

 

二、英语

唐迟《阅读的逻辑》+刘晓艳《写作不过如此》+唐迟《词汇的逻辑》+真题

 

三、政治

肖秀荣精讲精练+一千题+肖四+肖八

徐涛冲刺背诵笔记






祝愿在座学弟学妹们都能一战成硕!

步行街主干道考研经验分享
发布于重庆阅读 5765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神奇宝贝去哪里

· 山东

帮顶,虽然不考研也不是电气专业的,但还是收藏了

亮了(22)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