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探讨,为什么小斯能在面对马刺时打出场均37分的名场面
说实话,小斯打爆邓肯的球吂帖真的是不少。
2005年西部决赛,马刺对阵太阳,小斯在整个系列赛中场均砍下37分9.8篮板的超级数据,这个系列赛也成了小斯的个人巅峰代表作。
再看邓肯的数据,场均27.4分13.8篮板,虽然已经很好了,但是对比之下,明显小斯的数据更突出。
然后,即便是这样,太阳对马刺可以说是毫无抵抗之力,马刺以4:1的比分轻松淘汰太阳进入总决赛。
整个系列赛下来,最让人感到杀人诛心的一点,是马刺不仅仅是用自己擅长的防守战胜了对手,而且在太阳最擅长的进攻方面打爆了对手。
首轮和半决赛,太阳场均能得到114和117的高分,然而在和马刺的对决中,太阳场均只能得到104分,这样巨大的表现落差,真球迷便可以看出,虽然小斯能轰下场均37分,但马刺的防守策略显然是非常成功的。
在进攻端,以防守著称的马刺5场比赛得分全部过百,其中系列赛前两场马刺分别砍下121和111的单场分数,完全是用进攻赢球。反而以进攻成名的太阳却有2场比赛得分连100分都没到,系列赛单场最高分也才114分,说白了,太阳的进攻还是被马刺的防守抑制了。
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主打跑轰和快节奏的太阳来说,外线才是真正的生死线,尤其是看了现在的小球时代的比赛后,对这一点的感触更深了,外线三分手感一来,比赛瞬间就一波流被带走了。在当个系列赛中,马刺的防守全力外扩,死掐太阳三分,不得不说十分成功,前两轮系列赛,太阳的三分球场均出手次数分别达到了23次和21.5次,然而在和马刺的比赛中,场均三分出手次数为15次,可以说是断崖式的下滑,外线打不开,这对于以进攻为生的太阳来说,真的是要了命了。
相比外线,内线对于太阳的影响力真的是不大。一方面从小斯砍高分球队被绅士横扫就能看的出来,另一方面,在接下来的05~06赛季,在小斯赛季报销,整个赛季只打了3场比赛的情况下, 太阳依然取得了54胜28付的西部第二战绩,当然这比有小斯时的确少赢了8场比赛,但是相比之下,你敢想象三连冠时期的湖人少了奥尼尔、当时的马刺少了邓肯时球队会是什么战绩吗?而且,在缺少小斯的情况下,太阳依然再次打进了西部决赛,这也能说明问题。
所以,正是基于上面这些点,马刺对太阳的防守策略,在不可能兼顾的情况下,必须选择放内线掐外线,防守端把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掐断纳什给外线射手的传球路线上。没看球的人光看数据,第一时间就会想,小斯打爆了以邓肯为首的马刺内线。然而事实是,在知道小斯无法杀死比赛的情况下,马刺在防内线和掐外线之间选择了防太阳外线联动,适当忽略掉小斯这个单点,内线球员的防守重心也集中到了协防扑防太阳外线投篮上。因为马刺知道,一旦让对方射手群在球队核心纳什的穿针引线下找到投篮手感,那太阳就打疯了,根本摁不住,这样离输球就不远了。掐死太阳外线射手群,太阳的小球威胁就不会太大,马刺赢球的机会就大大增加。结果也正如马刺预期的一样,整个系列赛,纳什的大部分助攻都送给了小斯,新科MVP和外线射手群之间的联系彻底被马刺阻断,马刺淘汰太阳。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之间的战争出现了一边倒的情形,当时解说比赛的徐济成老师对这轮系列赛的评价:“像一个轻量级拳手和一个重量级拳手之间的较量,根本不是一个等量级别的对抗,重量级一方收放自如,很容易就赢下了比赛”。
蟹王浆
· 浙江这是看过当年比赛的。马刺掐纳什传球路线的策略只在这轮系列赛用过,就是因为乔约翰逊不在,太阳只剩纳什一个持球点。后来有迪奥马刺就没法用这种防守策略。派豹纹专门盯防持球单打能力很差的第三巨头马里昂,防出了场均8分,太阳只能靠小斯纳什二人转。当年记得帕克接受采访说,我们防不住阿玛尔,只能去防住其他人。
球王文班
· 浙江所以说请看录像,整轮系列赛马刺打太阳思路非常清晰,纳什是太阳的发动机,只要掐死纳什就能赢球,不是邓肯去防纳什,是马刺全队去防纳什。以双方第一场为例,全场由默罕默德单防小斯,当年常规赛50%命中率场均26分的小斯这轮系列赛几乎就没享受过包夹的待遇,反观邓肯,只要内线要到球,双人包夹就是常态。太阳和邓肯同等待遇的是纳什,在比赛最后阶段马刺甚至是三人、四人包夹纳什,至于整场小斯得了39分又如何,根本决定不了比赛,who care?动图不会发,发几张邓肯、纳什、小斯持球时的截图吧,最后还是那句话,小斯到底有没有完爆邓肯请看录像说话(说明下,并非选择性截图,小斯没有下半场单打图是因为几乎找不到,第7张和第5张是一个回合,图7小斯准备单打邓肯,发现打不了回传弧顶纳什,然后是图5邓肯直接放小斯上前和帕克包夹纳什,看看小斯被放的空间…马刺防守上对小斯和纳什的区别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