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周刊 抨击虎扑“厌女”的播客,关键讨论摘取,是财富密码还是客观?

avatar
关注

主要核心内容在前30分钟

我帮大家做了播客的文字摘录,大家可以仔细看一下,他们说的有没有道理。 我是觉得挺离谱的。 

主播嘉宾背景介绍

主持人:新京报女主持

孟尝:《不合时宜栏目的主播 。成名话题 《一个中国男性要成为女权主义者究竟有多难》。在微博上经常为女权发声。 是个活跃的知名男性女权博主。

徐跃东:新京报周刊编辑,虎扑厌女的选题发起人, 虎扑社区资深用户。决定现身说法 抨击虎扑,为女权发声。

主持人:虎扑遭人诟病 ,比如虎扑女神大赛, 使得直男癌重症,大男子主义,厌女成为人们描述虎扑的标签。

孟尝:不要把我放火上烤,目前两性的水温很烫了,聊这些话题让我战战兢兢。

徐跃东:我澄清一点,我只是普通用户,我不是支持虎扑直男的某些行为,我要切割清楚。

孟尝:直男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价值观,也可以附在生理女性上。 当我们对直男提出批评时候,是在表达直男的思维方式表达方式是有问题的。我也经常跟我男性朋友提到批评直男的时候,跟他们说不要take it personally,我们在批评直男的时候不是在批评你。你是这样的吗? 你如果是你就反思一下。包括提到父权制 也都觉得是批评男人,其实不是, 其实是批评这个意识形态。大家应该脱敏,不应该往自己身上揽。去反思背后更大的社会结构。

孟尝:我也遇到过爱说教的女性,但是少很多,不成比例的少,大多是男性爱说教。他在爱说教的时候是父权制在附体。主体还是男性在说教。这是男性要做的反思。

主持人:其实我觉得爱说教挺有意思。我说男性爱说教的时候,发现男性就是通过不停的说说说来抑制女性的发声。

孟尝:当我们说爱说教的时候,其实背后是权力。就是你不让别人发声。但是往往在公共社会中,掌握发声和晋升的权力往往在男性手里。于是一个人爱说话 和他的权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爱说教的意象。

徐跃东:虎扑直男特别市井气,特别小市民,特别的理性的算计,很现实的一帮人。 可能跟年龄有关。社会化程度很高。

孟尝:虎扑社会化程度很高,是因为男性的剧本要求快速社会化,于是我看虎扑用户对社会的规则,大鱼吃小鱼的逻辑非常熟悉,如数家珍, 所以他们很快体验了人与人之间的运转和社会游戏的规则。他们对现实的的体验和熟悉是非常快的,他们认为社会就是这样。所以可以在这里谈论兄弟情,谈论和女性的关系。 于是当自己的女性伴侣出轨的时候,产生绿色文学和人生五雷轰顶报团取暖的感觉。

主持人:虎扑就是个强烈的男性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形成是通过对外的攻击和对内的抱团两者的结合而形成和巩固的。 对外攻击包括 小鲜肉、流量明星,非阳刚的男性明星的攻击,也包括对女性的指控。在很多绿帽文学的帖子里,很多男性指责说是因为女性要彩礼,女性看重了别人的宝马车才不要我。 对内无论是调侃还是暴露脆弱,都是在寻求认同,或者是在学习如何融入男性共同体。

孟尝:这个源起 来自于运动。  越来越多的女性运动员出现、比如女拳手出现, 整个画风在稀释和改变,水温在改变。但是在以前 提议运动,那是高度的阳刚之气、男子气概呈现,并且也要求呈现男子气概的一面。虎扑的发家和起源就决定了原本的生态位就在这里。

主持人:我最早了解到虎扑,是因为那个slogan “世界是一个竞技场” 非常的离谱。 集中反映了战狼式的阳刚直男气质,强调男性要竞争,要成功。

孟尝:这个是基础,运动本身就有男性气质和厌女。很多主流运动的场域都是厌女的。 所以发展成了一群男的聚在一起除了聊体育,还得聊一个月挣多少钱,升职加薪,买房买车,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女孩,我女朋友嫌我挣得少,泡那个女生是得怎样的条件,那个女生在和富二代约会。 就是这些东西。虎扑就是社会化的毕业了的大学宿舍。所以说他仍然会持续,虎扑作为一个微观浓缩的社会试验场,他在提醒我们,怎么有这么多人仍然秉持着上古时代的直男厌女意识形态。 虎扑告诉我们这个就是现实,我们所处的水温。

主持人:对,我觉得虎扑对女性的物化和歧视很恐怖。我昨天晚上上了步行街去看热帖排行,10个有4个男性随意上传周围女生的照片,让大家点评。 最可怕的一点,这些帖子只有会员和达到一定等级用户才能浏览。所以我觉得我作为女性看到虎扑,就会把虎扑和厌女 性暴力,性剥削联系在一起。

孟尝: 虎扑的网友评论就带有言语性骚扰,比如说:“兄弟,你艳福不浅。” 这句话当然是性骚扰。 虎扑就是大型厌女狂欢,没有别的东西。 男性最怕被说的话就是“你是不是男人” 背后隐含着 男性做的事情就是好的,这背后就是父权制: 这就是男性中心,一切跟男性相关的就是正面的,一切跟非男性相关就是负面的。 只要不符合 你就是异己。 其实这是男性通过边界划分在确立自己的性别优势位置。

三联那篇文章的观点(指表达男性实际部分处于劣势)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身为男性 其实是处于结构优势的,但这并不否定个体女性拥有更多资源,但是个体女性拥有的资源并不是由于她是女性而带来的。比如董明珠是不是更有社会资源的优势,当然,但是这并不能否定男性在社会结构比女性更有优势,拥有特权。比如说女企业家 她可能社会上更有优势,但是她在舞台上,会被凝视,会被性骚扰,在家庭中面对丈夫她是性别不平等的角色,服从某种角色。其实女性在“厌女”上是被客体化的,所以男性在发绿色文学,被带绿帽,其实背后意思是 女性是 男性可以失去的最后资源。 一个男性什么都失去了,被欺负被压榨,经历失败,但是他还可以转头来欺负女性,还可以压制他的伴侣。只是因为他是个男性。 我经常调侃: 最后的最后他一无所有了 他还是个男人,他依旧可以攫取社会资源。 一个社会最弱势的男性,也可以对这个社会最优秀的女性评头论足。 他也可以享有心理上的优势。他也可以凝视、言语、性骚扰一个成功的女性。 所以绿帽是最后不可让渡的资源。 这是我的分析和研究。

徐跃东: 虎扑的追星逻辑就是慕强逻辑, 因为厉害所以喜欢。 这个逻辑他们就会放在饭圈和娱乐圈。所以类似这就是灌篮这样的综艺少有的直男为观众的节目, 李易峰去, 就吸引了一大波直男粉丝的好感。 所以商业上有直男经济的空间。

 



发布于上海阅读 794869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橡皮果实苏韵锦

哈登基地我摘取了几句自己感觉特别离谱的话, 兄弟们评评理, 这11句哪句最离谱?</strong>1、大多是男性爱说教,男性就是通过不停的说说说来抑制女性的发声。2、当我们说爱说教的时候,其实背后是权力。就是你不让别人发声。3、这个共同体的形成是通过对外的攻击和对内的抱团两者的结合而形成和巩固的。 对外攻击包括 小鲜肉、流量明星,非阳刚的男性明星的攻击,也包括对女性的指控。4、很多男性指责说是因为女性要彩礼,女性看重了别人的宝马车才不要我。 5、直男源起 来自于运动, “世界是一个竞技场” 非常的离谱。 集中反映了战狼式的阳刚直男气质。运动本身就有男性气质和厌女。很多主流运动的场域都是厌女的。 6、虎扑作为一个微观浓缩的社会试验场,他在提醒我们,怎么有这么多人仍然秉持着上古时代的直男厌女意识形态。 7、昨天晚上上了步行街去看热帖排行,10个有4个男性随意上传周围女生的照片,让大家点评。 最可怕的一点,这些帖子只有会员和达到一定等级用户才能浏览。8、“兄弟,你艳福不浅。” 这句话当然是性骚扰。 虎扑就是大型厌女狂欢,没有别的东西。9、 男性最怕被说的话就是“你是不是男人” 背后隐含着 男性做的事情就是好的,这背后就是父权制: 这就是男性中心,一切跟男性相关的就是正面的,一切跟非男性相关就是负面的。10、三联那篇文章的观点(指表达男性实际部分处于劣势)其实一点都不新鲜。 身为男性 其实是处于结构优势的,但这并不否定个体女性拥有更多资源,但是个体女性拥有的资源并不是由于她是女性而带来的。11、所以男性在发绿色文学,被带绿帽,其实背后意思是 女性是 男性可以失去的最后资源。 一个男性什么都失去了,被欺负被压榨,经历失败,但是他还可以转头来欺负女性,还可以压制他的伴侣。只是因为他是个男性。收起

这种都不值一哂,把社群定性为单一属性然后一通私货输出,说到底就是这碗饭好恰,而虎扑是最好输出的集火点,更重要的是还无法反击。把虎扑男性说的好像男权制霸一样,结果呢?虎扑从来没对外赢过一把,互联网上拳师早就赢麻了,哪一把输过,最有意思的是还天天装弱势。

亮了(1336)
查看回复(13)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橡皮果实苏韵锦

说教=抑制女性发声简直神奇,目前为止哪个平台能做到抑制女性发声?我补充一下,这个叽霸新京报就是卓伟没出名之前所供职的报社,大家感受一下。

亮了(650)
查看回复(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