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足斋·测评丨安踏KT“见山”一代——稳“轻”如山

avatar
关注

回忆一下,汤普森成为安踏签约球员之后,出过多少个支线?
抛开低帮版本的正代不谈,光是延续时间较长的“轻骑兵”以及之后接替“轻骑兵”,在系列中担起“夏季轻质外场实战”的“水花”,其实很少有延续很多代的支线出现,而很多产品又是只有KT的logo加印在鞋身,但却又与KT正代无法形成明确的关联感。
而在今年的第二季度,KT系列又推出了一双支线球鞋——安踏KT“见山”一代(以下简称见山1)。

今年的KT6由郑永先先生设计,而设计概念也是十分中国化的“山水”。汤普森“水花兄弟”的人设让他的球鞋与“水”有了一定的关联,于是KT6中的“山”概念也相对变得独立,使得见山1能以单一的“山”概念出现在大家面前,成为与“水花”成为同等价位,但是适应球手和相对设计逻辑略有不同的“互补产品”。
(但是至于究竟互不互补我也不太能确定,毕竟水花3我也还没测。)

不过,虽然说是“山”,但是见山1并没有“山”这个字自然会带来的厚重感。从侧边延伸到中底的“山”形稳定模块是看起来最重的部分,而无论是前掌的A-Shock Fiber结合TPU纱线的编织鞋面,还是设计和收型非常合理的后跟组合,都让这双鞋的质量达到了轻质的量级(45码的见山1单只重量447g,比同样有侧边TPU模块,编织鞋面,鞋帮还更低的水花2轻了20g左右)。

后跟收型虽然让整体的协调性十分符合我个人的审美,但是内部填充其实也算是比较够量的。值得欣喜的是,这次后跟使用了带有凸起的内衬用料,增加了和袜子之间的摩擦力,帮助后跟部分更好地固定,一定程度也是减少了崴伤意外的发生。

总而言之,见山1在“外观合格”,“配置对得起售价”的前提下,已经可以凭借多年的测评经验看出是一双实战不会拉胯的鞋,而且就其颜值而言也是容易受到当下消费者喜欢的那种。
那至于实战表现的实力能有多高,就是接下来“实战表现”需要探讨的问题了。

实战优势

不得不说,这次的见山1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中底和后跟的稳定。大块TPU加持导致的抗扭优势并不需要我赘述,后跟填充扎实+后跟外侧材料硬+内衬摩擦力提升+鞋口收型合理的“组合拳”也让见山1可以牢牢锁定你的后跟部位。再加上刚刚好托承在踝关节下方的鞋帮高度,会让我个人觉得十分适合一些喜欢突破和变相,并且在终结时会用转身动作的球手。

而与此同时,大底的抓地力和耐磨也是完美适配户外场地。虽然和KT系列的许多支线球鞋一样使用了水波纹,但是见山1的纹路相对更加“简单暴力”,只在前掌三个主要施力点做了特殊设计。后跟则是留出了一块给ALTI-FLASH的部位,让材料有更好的形变空间。

至于抓地表现,这张动图就能表现得比较好了。

虽然算不上实战优势,但是鞋舌的额外“山”形设计能够很好地解决“系紧鞋带会觉得脚背很卡”的难受感觉。毕竟被这样的感觉坑过很多次,所以见到轻薄的鞋舌上缝上了这么一块,还是要感叹下安踏设计团队的考虑周全。

还需改进

虽然考虑到见山1的鞋面要在减重同时保持轻质,所以使用了TPU纱线结合编织鞋面的A-Shock Fiber,但是这样大面积的孔洞和较薄的鞋面往往会让人觉得不太耐用。除了前掌包胶的防撞区之外,总会给人一种“出了意外直接破洞”的恐惧感。所以,这双鞋不但1会因为外侧的“撞鞋摩擦”导致鞋面磨损,雨天穿着见山1出行也绝对会收获“双脚进水”的悲惨结局。
如果可以提建议的话,我觉得可以采用前掌前侧全包胶,这样的话在实战中也能避免一些意外破损(毕竟是TPU纱线+编织面,强度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强)。

选择点

对于见山1这双鞋,我个人觉得除了脚型以及场地,最能让你决定“我是否该买这双鞋”的点还是在于体重和双脚力量。A-Shock Fiber的使用虽然是在同样的重量下拥有的最佳鞋面支撑,但是对于我这种大体重球员(是的,181cm的我受伤的时候又重了8斤,现在175斤了)来说,并不是一个满分的支撑脚感,但是对于中小体重球员而言,绝对是够用的。

还有一点就是球鞋的缓震。见山1使用的依旧是今年KT6和GH2上的ALTI-FLASH,但是可能因为材料调配/发泡工艺/厚度区别/限制区域面积等问题,见山1的脚感明显会比GH2软一些,也没那么韧一些。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你比较喜欢之前A-Flashfoam的脚感(比如水花2)你应该会觉得见山1的缓震脚感与那些鞋款会有一些相似。

总而言之,见山1在我看来并不是一双能适合所有人的鞋(又有哪双鞋是呢),但是在现在的价格区间内,见山所达到的“轻质稳定”绝对会成为它的优势(再加上优秀的颜值和还不错的配色选择,其实这双鞋还是很有卖点的嘛)。实战选择上,我会推荐给中小体重的突破型选手,而且这双鞋并不会在任何的非纵向动作中(比如横移,转身等)有过分拉胯的表现。
不过对于“见山”这个系列未来是否能够有设计语言上的传承,可能还是一个需要设计团队解决的问题。如果见山1的侧边TPU能够成为这个系列的标志,而鞋面的轻质稳定能一直有不错的表现,那安踏的“山”“水”支线或许也会在未来和“狂潮”“横扫”一样,成为优质的中端外场球鞋组合。

发布于上海阅读 38493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崴脚侠就是我

· 江苏

好评测,绑定!

亮了(1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