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北京人艺的大腕们。

avatar
关注

       北京人艺全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于1952年,是一个国家级的话剧院团,中国表演艺术的至高圣殿。
       北京人艺从建院始就汇聚众多话剧大咖,中国话剧最富盛名的《茶馆》《雷雨》《骆驼祥子》等都诞生于此。北京人艺的演员根据入院时间、高光年代可以粗略的划分为三代:


   第一代是以于是之为代表的大神级人物,第一代中的朱琳、刁光覃、童超也非常厉害,但是都不足以挑战于是之的地位,于是之      先生是当之无愧的北京人艺第一根台柱。
    第二代是以林连昆为代表的大神级人物,朱旭、吕齐、英若诚、韩善续、吴桂苓、牛星丽、黄宗洛、修宗迪、马恩然都是这一代演员,林连昆先生成为人艺台柱的代表作品就是《绝对信号》《狗儿爷涅槃》,现在台柱这词被滥用了,是个人艺演员都给冠上台柱的美称。
    第三代是人艺当今骨干的一代,他们大都是从人艺演员训练班走出来的,比如75级的杨立新、81级的宋丹丹、梁冠华等。第三代演员中的台柱情况稍有点复杂,梁冠华凭借1999年接班于是之《茶馆》、2001年接班刁光覃《蔡文姬》、2002年接班林连昆《狗儿爷涅槃》成为台柱子,但是他之后在艺术和金钱之间选择了金钱,在话剧表演的黄金年龄选择辍演实在令人惋惜,艺术和金钱相比毕竟金钱的魅力大多了,唯一的指望就是他能重返话剧舞台。
      第三代演员在整体上肯定不如前两代那么有实力。但是当年第一代、第二代渐渐的老去,时任人艺领导的于是之、林连昆、林兆华、朱旭等先生们开始着手培养自己话剧事业的接班人。于是之、林连昆、林兆华先生对梁冠华很是喜爱,梁冠华从表演班毕业很快的就跟着林连昆先生开始演出较为大型的剧目,84年演出了《红白喜事》,86年领着当年还是学员的人艺五虎演出了《二次大战中的帅克》。但在那时的话剧圈梁冠华还是一个小将,时任评奖委员会委员的于是之先生一改之前从不参会的惯例,破天荒的到会给各位委员介绍了下梁冠华的基本情况,这种近似开后门的待遇再无他人能够享受到,哪怕宋丹丹都不行。历史没有如果,但当年以人艺如日中天的名气,即使于是之先生不到会,梁也未必会不得奖(同年得奖的张国立那时也是个无名小将)。由此梁冠华成为了人艺历史上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时年23岁,后来也是人艺最年轻的一级演员职称获评者。在梁冠华心里可能不会感受到老先生对他特别的爱,但在同事那可是一记数十年,至今濮存昕还在念念不忘某天人艺年轻演员排练节目的间隙,于是之先生路过谁都不理,唯独找一乐子和梁冠华宋丹丹边说边走,也因此濮存昕嫉妒了几十年为了证明他自己也同样优秀,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人艺舞台,人艺的又一根台柱就此诞生。何冰在这代演员中入院较晚,他没有濮哥那样的机会去嫉妒梁冠华,但是他也始终记着某天排练新戏,大导林兆华先生给梁冠华说戏,说着说着大导就玩起了梁冠华的耳朵垂来,何冰后来戏言同样的演员在大导那里享受的待遇完全不同。何冰成为人艺台柱的标志就是出演了《窝头会馆》,话说这《窝头会馆》大导本是让梁冠华主演的,但是谁也想不到梁冠华diss一通剧本然后潇洒的放了大导鸽子,何冰才成为了苑国钟,外人肯定想不到优秀的何冰童鞋在人艺只是梁冠华的替补,何冰替补的另一部戏就是《鸟人》了,这部戏也是林连昆先生的代表作,复排前所有人都认为梁冠华理所当然的会接三爷的班,哪知他又又又放了大导鸽子。。。在北京人艺的所有演员中,梁冠华是唯一敢放大导鸽子的,原因无他--老先生的爱。第三代演员的另一根台柱就是杨立新了,《雷雨》的主角,杨立新在人艺老实本分,十分踏实的一个演员。
     1999年,这一年人艺镇院大戏《茶馆》复排,新导演+新演员的组合,掌柜王利发的饰演者可谓万众瞩目,剧院专门召开全院中青年演员大会并在会上公布了演员名单,茶馆掌柜选了人艺最重的那位来演,大伙儿倒是没啥意见,谁让那位是戏剧天才呢。梁冠华刚开始时只是在模仿于是之先生的表演,他那时还不敢加入自己的想法,害怕人艺的老观众不接受,几百场的演出中,他是一点点的将幽默乐观加到王利发身上,私以为前面幽默乐观的王掌柜和后面悲惨的王掌柜会有更大的戏剧冲突。但是《茶馆》这部剧毕竟是清末民初的时代背景,这一代演员无法去观察体验生活,只能通过看前辈的录像体会,故而人艺老观众对这版茶馆始终都有微词。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不过作为第三代演员中的集大成者梁冠华的表演还是有不少好评的。更有业内人士直言这版《茶馆》中,除了胖掌柜外全都不及格,可能有些夸张了。又到了《茶馆》交班时,人艺的下一代们怕是还未准备好,至今还不能知道谁能接棒梁冠华出演老掌柜,之前普遍看好的班赞是根很好的苗子,可惜可惜。。。当然人艺缺人才的问题不只是人艺自身的问题,外因是时代变了,年轻演员普遍想要名利,很少有能在舞台沉淀的,内因是老演员们大都长期外出拍影视剧,年轻演员缺乏学习的对象,比如梁冠华作为于是之先生的得意门生长年在外拍戏,他如何将老先生们传给他的表演经验、表演风格传给下一代演员?

发布于安徽阅读 5730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北京九天楼主

· 安徽

人艺五虎:所谓的人艺五虎并不是指这五个男演员在人艺多么的厉害,仅仅指人艺85级学员班的五个男生而已,该班五男四女共九人,人艺演员历来是百里挑一,学员班也概莫能外。

亮了(51)
查看回复(4)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北京九天楼主

· 安徽

北京人艺内部的称呼:在人艺老先生对于喜欢的晚辈在非正式场合是不喊名字的,比如濮存昕在人艺就是昕昕,这个爱称只能是和苏民先生一辈的人可以喊,在濮存昕当上人艺副院长后,大伙都是一致喊濮哥。而对梁冠华的爱称就是个外号“胖子”,这个外号一般由于是之、林连昆等老先生们喊,其他人还是喊梁冠的多,把华字省略掉,和梁冠华一辈的关系比较好的偶尔也会喊胖子。其他人一般会把姓省略掉比如宋丹丹就喊丹丹。米铁增先生例外,人艺从老到小都喊他小米,可能这样显得亲切吧。去年冯远征当上了人艺副院长,如果哪个年轻演员当众喊冯副院长或者冯院长,八成会被赏一个安嘉和式的眼神,人艺的传统正式场合以外不可以喊官职,人艺没有官本位的文化氛围。

亮了(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