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不再情怀在,球队复活不能忽视提高实力
本赛季中超已经拉开帷幕,在此前刚刚结束的天津津门虎对阵上海海港的比赛中,津门虎以1比6惨败海港队收场。对于此次津门虎的失败,众球迷的评论并不是集中于对津门虎能力的质疑,而是降低了自己的底线,只要有球可踢就满足。的确如此,成绩不再至少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如果连球队都解散了才是真正的覆水难收,不过在追求队伍复活的道路上也不能忽视提高自身的实力。
天津津门虎此次能够重组与情怀难脱关系。我们依稀还记得,在联赛开始前二十天,津门虎已经确定解散,本来已经确定解散的津门虎却突然起死回生,完成了人员重组,虽然这支临时组建的队伍将自己的弱势暴露无疑,但是好在如今球队的精气神犹在,从射门转化率来说也不差,在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还是在补时阶段打进一球。相信不管是对于球迷,还是俱乐部高层都具有不小的意义。
另一方面,站在球迷的角度来看,此次在对待天津津门虎“死而复生”的态度上,虽然明为支持,但是暗地里也多少存有无可奈何的心理。足球管理之中的乱象不断刷新球迷的认识,到如今已经让众人在对待任何事情上都形成了免疫。从足协实施“一刀切”的政策再到球队的拖薪、欠薪现象频发,随着国足“黑暗面”的不断暴露,球迷对足协和球队的容错率也不断提高。
不过从足球角度出发来看,情怀并不应该成为该项运动得以不断发展的底层逻辑。作为一项极具竞争力的运动赛事,有能力在强林之中取得胜利,通过数据获得竞争力本就是衡量一支球队能否存在的标准。对于部分“唯踢球论”的讨论,就个人而言,也经不起推敲。诚然,球队存在本身也具有不小的意义,但是不能因此就随意走过场式参加比赛,更甚者靠后台支柱成为“免死金牌”。
如今中国足球已经进入了发展的寒冬时期,在长久以来对金元政策的试错中,我们已经对该政策的弊端有了深刻的认识,虽然就目前来说,改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但是对于当前的中国足球来说,参加中超联赛或许并不是头等大事。基础不够稳健,即使身处高处也迟早有坍塌的可能。因此,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对现有球队的调整和后辈新军的训练,同时要不断发掘年轻小将,大力发展青训。
情怀作为企业的重要主干,也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底层文化。在足球这类运动比赛中更是如此,拥有情怀本身就能够得到球迷的支持。但是,情怀不是球队从球迷和高层中获取支持的借口,仅仅用情怀说事并不能够树立自己的权威,球队更需要提高自身的实力才能获得真正的拥趸。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