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id ihr das Essen || 2021赛季北京国安引援:曹永竞
Seid ihr das Essen || 2021赛季北京国安引援:曹永竞
--Seid ihr das Essen?
--Nein, wir sind der Jä ger!
球员基本信息:曹永竞
曹永竞,1998年2月出生于重庆,专业训练生涯开始于大田湾,启蒙教练是后来执教人和梯队的林林,开始了专业足球训练。随后于2011年,加入陕西浐灞青训梯队,正式踏上了通往职业的道路。绰号也是因为当时教练带队打赢了比赛,经常请客去吃火锅。其中一次毛肚点多了,曹永竞一直涮毛肚吃,被教练发现,便被直接叫做“毛肚”了。
2015年3月14日,贵州人和对阵江苏舜天的比赛中18岁的曹永竞替补登场,成为97国青中第一个亮相中国顶级联赛的球员。不过当赛季他也只踢了这1场中超,随后与贵州人和一起降入中甲。但他并没有在次一级联赛中获得更多的机会,
2016赛季中期更是被人和取消报名下放到预备队,全年都没有为北京人和踢联赛。幸运的是,此时的曹永竞并没有重复一年前最后一刻落选亚青赛预选赛23人名单的霉运(时任国青队教练的李明带了24人出发,他就是最后那个落选的),而是已经开始成为主力,并且最终得以参加当年年底的巴林亚青赛。
结束国青队任务,回归人和之后的曹永竞终于如愿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联赛生涯:2017赛季,28场中甲,5场预备队,1场足协杯,共计34次出场。并且贡献了3个进球和6个助攻,帮助北京人和重新获得中超资格。如果说赛季之初,曹永竞还需要让位于外援,更多地出现在边路。那么当赛季中期路易斯-加西亚取代王宝山担任人和主教练后,曹永竞成为了人和前腰的重点培养对象前腰。
2020赛季曹永竞联赛、足协杯出场统计
2019赛季曹永竞联赛出场统计
2018赛季曹永竞联赛出场统计
之后的2018赛季和2019赛季,在连续保级成功的北京人和队内,已经成为球队稳定主力的曹永竞分别出场22次与25次,并收获2球2助与5次助攻。国字号层面,于2018年跳级随95国青参加亚运会,于2019年随97国奥出战土伦杯。可以说,尽管身为U23球员,但是曹永竞已经完全取得主教练和队友的信任。无论是路易斯-加西亚,还是亚历山大.斯塔诺耶维奇都将他作为球队在进攻端重要依仗之一。
2019、2018赛季曹永竞跑动热图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北京人和在降入中甲之后丧失了多名球队主力,并且主教练也进行了更迭,再加上球队母公司对球队新的定位,基本上是本着得过且过、朝不保夕的日子。尽管在中锋位置引入强力中锋蒂亚戈.列昂索,但因为整体打法粗糙、单调,且人员青黄不接,因此对于曹永竞的支援反而是断崖式下跌:大多数进攻中,他所扮演的也只是场内观众,坐看皮球在头顶或身边呼啸而过。鉴于这种情况,还是以阵容和打法更为稳定的2018、2019赛季作为参照,更加能够得到贴近事实的答案。如上图所示,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曹永竞主要活动于对方半场,再考虑到人和在中超更多时候会采取主动收回半场后的反击打法,基本上可以确定曹永竞进攻球员的属性,并且相较于中场更加贴近于前锋线。其次,曹永竞的活动区域覆盖了整个球场宽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的发挥并不太受限于某一侧。第三,曹永竞更喜欢活动在中路,尤其是对方防守三十米分界线至发球区弧顶位置,是他最喜欢的区域。两侧边路也有一定的活动,并且有一定的内切能力。最后,禁区内能够看到他活动的痕迹,进攻精神还是足够旺盛的。但结合进球数据来说,实际效果也就仅仅体现在“出现在禁区”里而已。
(表格内数据来源:whoscored、创冰数据)
数据说明:
1.本文内各人的数据仅起对比/参照作用,数据本身不在本文讨论/阐述范围内。
2.Feier觉得有必要在这里特别说明一下:尽管在这一节里会涉及到很多的数据,并且也会通过这些数据进行对比。但是这并不意义着数字便是一切,相反,feier希望大家能够不要拘泥于小数点后数字大小差异。这些数字能够告诉我们一名球员的优势与劣势,以及与其他人相比的差异性。之所以选择whoscored是因为只有在统一的评价体系下的对比才有意义,并非是它的标准无可置疑或者完美无缺。
3.最后,因为足球相对于其他多回合球类(如篮球)比赛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所以数据仅起补充说明及印证作用,各人员具体表现及难以量化显示的数据请大家参照比赛录像。
数据方面,基于上一点同样的原因,就不将曹永竞2020赛季的数据列入表内单独对比说明了。
2.1防守:位置和能力双方面的原因,曹永竞与防守相关的数据基本都可以被忽略。或者说,谈论如此般的防守数据本身就是令人悲哀且绝望的。坦白来说,从数据来看他在防守中并没有任何正面价值和贡献,能被对手忽略(不做针对性攻击)将会是他最大的幸运。
2.2进攻:仅以主要的量化比赛统计数据为参考,曹永竞的表现难以和出色、高光联系起来,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仅从数据来说,作为进攻中重要的威胁进攻发起者之一,曹永竞较低的丢失球权数(主动失误1.1次,受迫下1.2次)可算是个亮点,1.1次被犯规次数因为会受到身体对抗能力影响,所以难以直接说明曹永竞受到对手“特殊关照”的程度。空中球对抗成功率非常惨淡,如果不考虑国安队内的实际情况,还真是令人不忍直视。突破成功率在平均水平之上,但因为样本量过少(场均尝试突破数过少),因此同样缺乏可信度。
射门:尽管位置靠近对手球门,甚至还会担任影锋,但曹永竞的场均射门数少得杯具,基本上跟边后卫属于一个档次(因为定位球进攻的关系,肯定比不过中后卫)。硬起来看……不对,硬着头皮来看:禁区之内射门与禁区外远射比例相当,射门基本上来源于运动战,跑偏的比例尚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是完成度尚有待观察。
2.3传球:不但场均传球数和(相对球队总传球数)占比都不多,与中前场其他队友相比也不多。短传数要远多于长传,或者说他很少会选择长传。短传成功率并不算高,但考虑到他主动追求威胁性直塞球的习惯,这个成功率并不能全面地体现曹永竞的表现。会进行一些传中尝试,但精度欠佳,结合位置来说,可能是因为他无法稳定地突破或摆脱对手防守。
3.1.1 谈论一名前腰,或者影锋的防守能力,不但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甚至还有些求全责备的意味。当然,这也不意味着进攻球员就完全不需要防守。恰恰相反,以目前足球地发展来看,前锋们已经越来越多地被要求作为球队整体防守的第一道屏障而存在。之所以feier刚才那么说,仅仅是为了在尽量简短的篇幅里着重说明球员特点而降低评价标准而已。
好消息是曹永竞绝大部分的比赛里都不太会承担主要的防守任务,无论是作为前腰或影锋远离本方禁区,还是作为边前卫仅仅支援边后卫,我们都不用惶恐于针对他所在区域的重点打击,或者说他可能带来的损失也是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作为一名充满天赋的攻击手,曹永竞缺乏可靠的防守意识、防守技巧、以及身体对抗。至上赛季为止,他在防守方面的表现和能力,即使在中甲也难称合格,并且没有任何有所改善的苗头。让我们分析不存在东西的特点显然也是有悖于常识的,基于这些事实,让我们一起欣赏下曹永竞果敢,迅速的抢断,以及充满智慧的防守。然后一起祝愿类似的镜头不要在本方三十米区域之内发生……
3.1.2 不同于之前写过的高天意,曹永竞在防守(姑且我们把那些称之为防守)中,并没有太多的迟缓及滞后,或者犹豫不决,更没有主动拉开安全距离坐看对手表演的的倾向。相反,曹永竞并不会回避防守中的身体接触,更多的情况反而是他大喝一声,拍马舞枪,一个飞铲杀将上去。殊途共归的是,他同样也没有阅读并预判对手动作提前行动的防守能力。而这些防守镜头如果放在热血少年漫里,倒也端的是一条好汉。只可惜在现实中,他的对手们显然都更加富有理智。于是,我们看到结果无外乎:1.对手被他的动作所震慑,随之被他那些非常规的动作放翻,对方获得定位球成功推进;2.他过早且过于直白的动作被对手所预判,轻易闪过他放弃防守位置的抢断,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继续推进。
3.2 同样与高天意类似的,在高空球处理方面毫无作为,对抗下的高空球等同于丢失球权。所谓顶到就是赚到,至于顶到哪里去,就只能随缘了。更为惨淡的是,他对高空球落点的判断还要差于高天意,并且也没有身高的相对优势,因此在高空球方面完全无法体现正面价值。
3.3 如果将长距离过顶直塞不算在长传球范畴之内,那么曹永竞主动的长传转移并不多。也许在视野方面他也具备大范围转移,或调度的潜质,但就目前而言,他的主要关注点仍是短传和穿越式的直塞球。所完成的长传大多也都以持球推进受阻后,被迫向异侧进行的转移。仅讨论他的长传质量而言,与其短传或直塞水平差距较明显,无论是线路选择,运行弧度,还是球速都有所欠缺,易被对手判断并破坏。
3.4 尽管曹永竞更喜欢在中路活动,但并不排斥边路进攻,甚至说于罚球区两侧持球突入也是他的常备进攻套路之一。当然,突不进去的情况下,自然也就会选择传中了。传中足够靠谱,可以说兼具了弧度与球速,很适合中锋进行冲击。
3.5 很好的传球习惯,能够保持在运动状态下寻找传球路线,以及完成传球。更喜欢把球传向队友应该出现的位置,而不是他们目前实际所在的位置,因此会出现一定数量的配合失误。协调性十分出色,传球动作快速且隐蔽。短传能力上不仅在高天意之上,甚至可以说在中超都堪称出色,尤其擅长运动状态下和被围抢情况下,于狭小空间内,发现并利用防守空隙将球传出。
3.6 擅长处理各种情况下的撞墙式二过一,不需要额外调整动作便能将球传向队友前插的空当。中超层面的反击利器,能够利用传球直接帮助队友撕开防守空当,指引反击路径。但需要有兼具速度和旺盛前插积极性队友的配合,才能够最大程度地体现自己的价值。
3.7 几乎是特化了的穿越性直传球能力,即使与同龄时的张稀哲相比也不落下风。不考虑贴身逼抢的影响,无论他自身处于何种情况或姿态,均能够传出穿透对手整条防守线的直塞球。尤其是在不正面面对空当方向,或身体朝向与传球方向扭曲时的,快速调整,甚至无调整直传球更是他标志性作品。中长距离过顶直传球质量同样出色,能够快速穿越后卫防守区域找到前插的进攻球员。尽管因为过于追求直传球的穿透性,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配合成功率,但在持球时他仍旧是一个能够随时创造直接进攻机会的危险角色。
3.8 同样欠缺对抗与力量,不但很少看到他在对抗中成为胜利的一方,更多时候他甚至会在正常的身体对抗中被对手弹飞。中场平均强度的身体对抗便能够直接限制他的带球突进,更高强度、更频繁的对抗尺度下,很难保证传球或威胁球输出的稳定性。并且从特点来说,他也不是一个通过简单增加持球时间,便能提高对球队贡献价值的球员。
3.9 尽管对抗几乎得用孱弱来形容,所幸灵活性,尤其是平衡性较好。只要不是被完全弹开,他依然能够有机会稳定重心保持球权,或者依靠动作频率优势夺回球权。因此,与防守人挤成一团的混乱情况时,他反而不容易丧失球权。而在面对防守球员依靠身体护球或卡位时,他则显得难以应付。
3.10 同样是基于灵活性,平衡性以及动作频率的优势,曹永竞的确拥有一定程度上的一对一突破能力。开阔地面对上抢迟疑,缺乏压迫的对手,他能够成功完成突破。优秀的传球能力,辅以出色的平衡感,是他能够自如地衔接突破与穿透性直塞。但是,他在长距离冲刺已经短距离爆发力两方面都没有优势,并且身体也无法支持他在突破过程中抵抗对手贴身压迫。因此,在狭小空间,或面对压缩阵型的密集防守时,他基本没有强行突破的能力。
3.11 的确如曹永竞自己所说,他最喜欢的位置是前腰(至于他自述的曾经的偶像就不提了,晦气)。比赛中我们能够看到,他会习惯性地内收中路,尤其是罚球区弧顶附近。主动要脚下球,寻求持球后的直塞球机会。但是要球,或者说回撤接应的深度通常并不会太大,并不会回到中前卫的位置。对于中场过渡、组织调度并没有太主动的参与性。
3.12 无论是踢前腰,还是影锋时,他都会频繁地进入罚球区内活动。即使是在罚球区内,他的第一选择也是寻求助攻的机会。他对抗的劣势在罚球区内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掩盖,因此在成功接到脚下球后,也还是能够为队友创造打门机会的。。
3.13 又一名反击小能手,由于本身就是一线进攻成员,因此反击时的参与度与到位率自不必说。他本身的特点更是十分适合在反击中发挥,即使与外援配合也能做到几无滞涩。不过他对于传球的兴趣显然是大过于直接破门,因此主动向中路靠近,并主动降速,寻求持球机会。但在面对密集防守时,他并没有表现出拥有向罚球区内的前插能力(假设他并未在罚球区内),相反同样是会寻求持球。
3.14 射门动作和质量都还是能够符合要求的,离谱跑偏的情况并不算多。也能够像真正的前锋一样冲击到球门区之内进行抢点(他本身也打过不少场次的影锋)。但这些同样大都是在无对抗,或若对抗情况下完成的,对抗能力和力量的弱点,使他难以在与后卫纠缠中完成射门呢,更遑论是实际威胁到门将的射门。远射方面的兴趣不算浓厚,但也不吝于尝试。尤其是在难以带球突入罚球区的情况下(尤其是在左侧),他经常会选择直接内切,晃开防守完成远射。转身和晃开防守的动作很流畅,成功率不低,但是射门通常欠缺力量(球速),因此对门将的威胁相对有限。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这个间歇期feier写得主角们的特点好像都是同一个小范围里打转转,到这里就连我自己都有些疲乏且词汇枯竭了,外带着些许审美疲劳。下次一定要换个二头肌比脑袋还大的肌肉兄贵。
尽管留洋经历短暂并苦涩,但张稀哲在力量与对抗方面的提升仍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也颇有一些北京国安的死忠们,认为回归之后的张稀哲丢失了曾经的灵气与轻盈,并为此耿耿于怀。这一点执念,相信这次能在曹永竞得到些许的缓解。在曹永竞身上,我们依稀能够看到国青时代张稀哲的影子。也正因为如此,尽管曹永竞身为U24前腰替补,一人集合了北京国安难以出场的两大因素。但仍不免让人心有念念,希望能在比赛中看到他的身影。
时下的北京国安,正版张稀哲位置越来越向中前卫转型。占据理论上张稀哲位置的是西班牙外援若纳坦.比埃拉,原因无他,比埃拉的位置能力过于强横。此外,U23侯永永也曾说他最喜欢的位置是前腰。和他们相比,我们的确很难去设想曹永竞出场的条件或场景。但是,他那即使与张稀哲相比也不遑多让的,穿透性直传球和反击天赋又让人无法割舍。
诚然,曹永竞的能力严重偏科,适合位置很少,且短板过于明显。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实战中毫无价值,只不过他特化的能力,需要有更为精确与恰当的使用情景。从这个角度来说,曹永竞可能反而不会与队内的中前卫们产生竞争。他能做的,恰恰也是他做的最好的:直接增加球队威胁对方球门的能力,并且是在单次进攻威胁性和形成威胁概率两方面同时提升。因此,在球队孤注一掷需要进球,或者主动回收仅能依靠反击骚扰的情况下,曹永竞出场能带来的潜在收益,或者说机会成本可能就变得能够接受了。最后,feier想说的是:尽管所有球迷都希望自己的主队能够获得集更强、更快、更高、更壮、技术更好于一身的六边形战士,但事实往往并不能遂人所愿,甚至主队的本土强点还会带有其他方面的弱点(不过,能力弱鸡的球员倒是能做到每一方面都很弱,弱得平均、弱得平衡……)。于是,如何在利用他们长板的同时掩盖弱点;或者最大化他们的长板,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得收益,显然是比直接放弃(球员)来得更加具备实际意义。这也许就是主教练的魔力,和不同战术的价值。同时,也是足球比赛的魅力之一。
注:1.本文只谈比赛及曹永竞本身,并不涉及与其他某一特定球员相互间强弱、优劣比较。
2.如需转发本文还望告知feier,如果所用图片涉及侵权,也望告知feier以作删除。
圣魂
· 北京现在的比赛还能涌现曹永竞这样的古典前腰真的是……目前的配置下,如果变阵圣诞树,曹永竞身后需要搭配李可/健康朴成这样擅无球前插的队友,前面必配巴坎布/王子铭这样的跑锋射手,开放性比赛里让他在前场30米区域自由翱翔,说不定有奇效呢
numen
· 北京大神终于写小曹了。当年他出道的时候,真让人眼前一亮。感觉就是个小张稀哲。且他前插和身体要更好,传球尤其是传威胁球能力不及西哲当年。虽然特点位置不同,但是把他弄过来算是弥补了一部分当年陶强龙被强挖的遗憾。另外,与侯永永比,他前插和身体也更好些,传球和球场大局观不如小侯。小曹特点感觉比较适合于在战局焦灼时刻换上去加快场上攻击节奏。不过问题是,在人和他首发时候往往比替补上去发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