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之战】详解——正曰“ 可击矣!”
(前言:本贴原创,首发虎扑。先前写了【襄樊之战】、【官渡之战】、【北征乌桓】、【潼关之战】的详细始末,有兴趣可以移步阅读,今天拙笔试图还原一下【汉中之战】的过程,欢迎大家讨论)
【汉中之战】是一场跨时两年,最终以刘备集团夺下汉中为结局的一场战役,同时也是刘备称汉中王前的关键胜利,也是黄忠、法正一战成名的经典战役。本贴将从【背景】、【战役过程】、【后续与争议】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并将附上原创的战役地图。注:所有描述均有史书原文支持,为了排版简洁,将在评论里放上史料注释,全文3500字,可先马后看。
1. 曹魏:公元215年,三月,曹操率军征张鲁,自陈仓以出散关,至河池破氐族人;七月,曹军至阳平关,攻之不能拔,准备引军还,张鲁军于是守备解散;曹操于是密遣军队乘险夜袭,破阳平关,降汉中;十一月,降张鲁,曹操迁汉中数万户民至长安;十二月,曹操回邺城(可能是着急回去封王-.-),留夏侯渊屯汉中,督张郃等平巴郡;216年,张郃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至汉中,期间杜袭对百姓绥怀开导,而使得乐意搬家去洛阳、邺城的百姓多达八万余口;后张郃继续进犯宕渠,被张飞击退;四月,曹操进封魏王;七月,曹操扣留匈奴南单于呼厨泉,分匈奴为五部并监视之;十月,曹操征孙权;217年,正月,曹军到达居巢,军士大疫;二月,进攻濡须口被吕蒙击退;三月,曹操引军还邺,其后这一年内魏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魏王冕,有十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设五时副车;以五官中郎将丕为魏太子(曹操时年62岁,安排身后事);这一年魏国爆发大瘟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年末,刘备遣张飞、马超等屯下辩(属武都郡,位于汉中西北),标志着【汉中之战的开始】;
2. 孙吴:公元214年,刘备拿下益州后,孙权遣诸葛瑾讨要荆州被拒;215年初,孙权派吕蒙西取荆南三郡;刘备听闻率军五万下公安对峙;七月,曹军破汉中,刘、孙讲和;八月,孙权率大军围合肥不克;216年末,曹操征孙权;217年,二月,孙权派吕蒙等在濡须口击退曹军,后报使修好,誓重结婚;同年,鲁肃去世,吕蒙代肃;
3. 蜀汉:公元214年夏,刘备降刘璋,据益州,张飞领巴西太守;215年,孙权袭取荆南三郡,刘备率军五万南下公安对峙;七月,曹军破汉中,刘、孙讲和,刘备回军江州;十一月,刘备派黄权率兵接张鲁,但张鲁提前降曹;216年,张郃进犯巴郡,刘备遣张飞在宕渠击退张郃,巴郡获安;217年底,法正劝刘备大军征汉中,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属武都郡,位于汉中西北),标志着【汉中之战的开始】;
1. 前期争夺战:
1)公元217年底,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从沮道(陈仓道的一段)进军下辩,氐族雷定等七部万馀部落响应;曹操遣曹洪、曹休率军拒之,当时曹休名为参军,实际上曹操钦定的主帅,而张飞扬言屯于固山要断曹军后路,曹休力排众议,认为张飞是虚张声势,应当击其立足未稳,于是曹军大破吴兰等,斩其将吴兰、雷铜、任夔等,张飞马超撤走;(见地图一)
2)218年三月,刘备统大军至阳平关外,与夏侯渊大军对峙;阳平关是险关,易守难攻,于是刘备别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有争议,一说在阳平关西北方向),徐晃率军击败;(见地图二)
3)当时夏侯渊屯阳平,张郃屯广石(位于阳平关西,具体未知,估计是以为犄角),刘备又率万余精兵乘夜晚突然攻张郃,郃率亲兵搏战,备军不能克;(见地图二)
4)刘备前方对峙不能克,急书诸葛亮发益州兵,进入了杨洪所说“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阶段;
2. 定军山之战:
刘备和夏侯渊两军在阳平关相持了将近一年,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刘备军这一年中虽然别击马鸣阁道、别击广石等,但始终无法攻克阳平关,于是刘备又出了一个奇招,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山势作营。这一招和七年前潼关之战中曹操绕过潼关北渡蒲阪津有异曲同工之妙;
(补充背景:而在阳平关对峙的这段时间里,关羽军在荆州多有骚扰,资助曹魏境内的叛乱(见我先前所著【襄樊之战】贴),218年七月,曹操于开始率军西征;九月,曹军至长安;十月,宛城守将候音造反,曹操遣曹仁平叛;)
公元219年春,刘备率军自阳平南渡沔水,翻越崎岖的米仓山,来到定军山上兴势作营;夏侯渊于是令徐晃留守阳平关,自己和张郃带兵前去定军山方向扎营对峙;刘备依法正之谋,趁夜晚烧夏侯渊营寨外围的鹿角(走马谷一带),夏侯渊使张郃去护东围,自将轻兵四百护南围补鹿角;刘备派兵与张郃交战,张郃军战况不利,于是夏侯渊又分了一半兵助张郃;此时,法正在山上望见,曰:”可击矣!“;刘备马上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夏侯渊军,阵斩夏侯渊及赵颙等,张郃退还阳平关;(见地图三)
(放一段曹操时常告诫夏侯渊的话:"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
夏侯渊被杀第二日,军丧元帅,将士失色,渊司马郭淮收散卒,推举张郃为军主,三军遂定;刘备正要乘胜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刘备军众我寡,应当依水为阵,而郭淮主张远水为阵,可半渡击之,刘备起疑不敢渡河;同时曹真督徐晃在阳平关击破刘备别将高翔;
3. 曹操入汉中:
三月,曹操率军从长安入汉中,至阳平关;刘备认为“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于是刘备因险拒守,栖于山头,终不交锋,曹军连攻数月不拔;两军对峙期间,还发生了诸如刘备遣刘封下山挑战、刘备军破刚降曹的巴夷王杜濩、朴胡、以及”子龙一身是胆“等事件,而曹军方面则士气低落,士兵逃亡;对峙期间,曹操以”鸡肋“为军中口令,杨修猜到”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含义,知道曹操打算回军了;
五月,曹操拔出诸军回长安,令曹真、张郃等率军前往武都与曹洪军还屯陈仓;刘备军于是进据汉中,六月,又遣刘封、孟达等攻占上庸、房陵;汉中之战以刘备军的胜利告一段落;
后续:
公元219年,七月,刘备在汉中之战的胜利后,群下上表进位汉中王,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封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另一方面,五月,曹操回到长安后,派曹仁屯驻樊城对抗关羽,庞德屯于樊北十里;同月,孙权叕征合肥;七月关羽主动率军围樊城,号三万人,而曹仁在樊城守军为数千人,曹操派于禁统七军救援,屯樊北;八月,关羽水淹七军;十月,遣徐晃击破关羽;十一月,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回屯麦城;十二月,关羽被杀;(详见我先前所著的【襄樊之战】帖)
争议:
关于汉中之战,历来争论的焦点在于:1. 刘备是否得地不得民;2. 曹操为何急于退兵;
1. 刘备是否得地不得民:我们知道曹操素来就是搬家爱好者(官渡之战、潼关之战、淮南徙民等),而有载于史的汉中徙民就有刚拿下张鲁汉中时的”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以及杜袭在汉中劝导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这二者相加就已经有二十万左右的汉中人口被迁徙走(对比一下之后武侯三伐时夺下武都郡,刘禅只能徙得四百户...);但这些被迁徙走的人口还包括了张郃从巴郡迁来的百姓,而且汉中总人口应当不下二十万,因此我认为虽然曹操迁徙走了大量人口,但汉中应当还是有万数百姓的,而且汉中作为巴蜀的门户,其地理战略意义对于蜀汉而言比人口更加重要;
2. 曹操为何急于退兵:有些说法来自于夸大版的《云别传》中黄忠、赵云劫粮事件的成果,并将曹军最后退军归因于此,且不说云别传里都没有交待黄忠劫粮成败与否,战果几何,就按云别传所言”(曹军)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可赵云自平成都到刘备称帝之间,却没有任何晋升与赏赐,且黄忠传也没有记载劫粮事件,因此推测云别传所载的只是小部分曹军和赵云的小部分兵马之间的小规模交战,而曹军因被劫粮而退军的说法则一无史料,二于理不合,故我不认为曹操退军是由于粮道被断;那么,曹操退军的理由在史书上表现出的总体是以下三个原因:1)曹操垂垂老矣,时年63岁,再过一年多就去世了,因此潼关之战后曹操重心一直放在政治方面的身后事上;2)刘备据山固守,曹军久攻不下,但曹魏内部则多有动荡(见我先前所著的【襄樊之战】帖),关羽在荆州骚扰,孙权在合肥虎视;3)蜀汉视汉中为必须,而曹魏得汉中却未必能守,因此曹操在攻张鲁时就开始不停迁徙百姓,以减少最后汉中失利的代价;
【总结】:汉中之战是刘备生涯的最高光,甚至我认为是映射了刘备一生的缩影,汉中之战前期的别军失利(刘备前期的四处碰壁),中期的对峙坚持(在徐州、荆州败而不馁,潜龙在渊),后期的奇出定军山,法正谋定一鼓作气斩夏侯(遇诸葛策划,东联孙吴,南下荆州,西取巴蜀,成就帝业)。然而,其明年云长被害,孝直病逝,其后翼德遇刺,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浪费天赋来黑你楼主
· 中国香港【补上了主干部分的,如果有疑问想要更多史料的,评论区我再补充哈】十二月,(曹)公自南郑还,留夏侯渊屯汉中。【魏书一 武帝纪】会鲁降,汉中平,以渊行都护将军,督张郃、徐晃等平巴郡。太祖还邺。留渊守汉中,即拜渊征西将军。【魏书九 夏侯渊传】及曹公破张鲁,鲁走入巴中,(黄)权进曰:“若失汉中,则三巴不振,此为割蜀之股臂也。”於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鲁已还南郑,北降曹公。【蜀书十三 黄权传】郃别督诸军降巴东、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为备将张飞所拒,引还南郑。拜荡寇将军。【魏书十七 张郃传】曹公破张鲁,留夏侯渊、张郃守汉川。郃别督诸军下巴西,欲徙其民于汉中,进军宕渠、蒙头、荡石,与飞相拒五十余日。飞率精卒万余人,从他道邀郃军交战,山道迮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郃.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引军还南郑,巴土获安。【蜀书六 张飞传】二十二年,(法)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蜀书七 法正传】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曹操)遣曹洪拒之。【魏书一 武帝纪】刘备遣将吴兰屯下辩。太祖遣曹洪征之,以休为骑都尉,参洪军事。太祖谓休曰:“欲虽参军,其实帅也。”洪闻此令,亦委事于休。备遣张飞屯固山,欲断军后。众议狐疑,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也。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则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兵击兰,大破之,飞果走。【魏书九 曹休传】贼曹洪将击吴兰,张飞屯固山,声言欲断军后,众议狐疑。骑都尉曹休曰:“贼实断道者,当伏兵潜行;今乃先张声势,此其不能,明矣。宜及其未集,促击兰。兰破,飞自走矣。”洪从之,进,击破兰,斩之。三月,张飞、马超走。【资治通鉴 卷第六十八】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三月,张飞、马超走汉中,阴平氐强端斩吴兰,传其首。【魏书一 武帝纪】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蜀书二 先主传】二十三年,刘备军阳平关,渊率诸将拒之。【魏书九 夏侯渊传】备遣陈式等十余营绝马鸣阁道,晃别征破之,贼自投山谷,多死者。太祖闻,甚喜,假晃节,令曰:“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刘备欲断绝外内,以取汉中。将军一举,克夺贼计,善之善者也。”【魏书十七 徐晃传】(《通鉴》先主遣将绝马鸣阁道,事在建安二十三年;斩夏侯渊,事在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屯阳平关,夏侯渊、张郃、徐晃等与之相拒。备遣其将陈式等绝马鸣阁道,徐晃击破之。张郃屯广石,备攻之不能克,急书发益州兵。【资治通鉴 卷第六十八】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亮于是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遂使即真。【蜀书十一 杨洪传】秋七月,(曹操)治兵,遂西征刘备,九月,至长安。【魏书一 武帝纪】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法)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蜀书七 法正传】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军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蜀书二 先主传】刘备屯阳平,郃屯广石。备以精卒万余,分为十部,夜急攻郃,郃率亲兵搏战,备不能克。其后备于走马谷烧都围,渊救火,从他道与备相遇,交战,短兵接刃。渊遂没,郃还阳平。【魏书十七 张郃传】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跳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魏书九 夏侯渊传】建安二十四年,(黄忠)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迁征西将军。【蜀书六 黄忠传】夏侯渊今月贼烧却鹿角。鹿角去本营十五里,渊将四百兵行鹿角,因使士补之。贼山上望见,从谷中卒出,渊使兵与斗,贼遂绕出其后,兵退而渊未至,甚可伤。渊本非能用兵也,军中呼为“白地将军”;为督帅尚不当亲战,况补鹿角乎?【魏武军策令】当是时,新失元帅,恐为备所乘,三军皆失色。渊司马郭淮乃令众曰:“张将军,国家名将,刘备所惮;今日事急,非张将军不能安也。”遂推郃为军主。郃出,勒兵安陈,诸将皆受郃节度,众心乃定。太祖在长安,遣使假郃节。【魏书十七 张郃传】夏侯渊为刘备所没,军丧元帅,将士失色。(杜)袭与张郃、郭淮纠摄诸军事,权宜以郃为督,以一众心,三军遂定。【魏书二十三 杜袭传】渊与备战,淮时有疾不出。渊遇害,军中扰扰,淮收散卒,推荡寇将军张郃为军主,诸营乃定。其明日,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议众寡不敌,备便乘胜,欲依水为陈以拒之。淮曰:“此示弱而不足挫敌,非算也。不如远水为陈,引而致之,半济而后击,备可破也。”既陈,备疑不渡,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以状闻,太祖善之,假郃节,复以淮为司马。【魏书二十六 郭淮传】是时,夏侯渊没于阳平,太祖忧之。以真为征蜀护军,督徐晃等破刘备别将高详于阳平。【魏书九 曹真传】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魏书一 武帝纪】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蜀书二 先主传】太祖遂自至汉中,刘备保高山不敢战。【魏书十七 张郃传】太祖在汉中,而刘备栖于山头,使刘封下挑战。太祖骂曰:“卖履舍儿,长使假子拒汝公乎!待呼我黄须来,令击之。”乃召(曹)彰。彰晨夜进道,西到长安而太祖已还,从汉中而归。【魏书十九 任城陈萧王传】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趋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云别传】时(魏)王欲还,出令曰“鸡肋”,官属不知所谓。主簿杨修便自严装,人惊问修:“何以知之?”修曰:“夫鸡肋,弃之如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九州春秋】太祖将拔汉中守,恐刘备北取武都氐以逼关中,问既。既曰:“可劝使北出就谷以避贼,前至者厚其宠赏,则先者知利,后必慕之。”太祖从其策,乃自到汉中引出诸军,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魏书十五 张既传】夏五月,(曹操)引军还长安。【魏书一 武帝纪】太祖乃引出汉中诸军,郃还屯陈仓。【魏书十七 张郃传】太祖自至汉中,拔出诸军,使真至武都迎曹洪等还屯陈仓。【魏书九 曹真传】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遣刘封、孟达、李平等攻申耽于上庸。【蜀书二 先主传】然卒破杜濩、朴胡,杀夏侯渊,据汉中,皆(黄)权本谋也。【蜀书十三 黄权传】建安二十四年,命(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军会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遣妻子及宗族诣成都。【蜀书十 刘封传】秋,群下上表先主为汉中王....(刘备)于是还治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蜀书二 先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