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黑龙江男篮又一次大比分输给广东队,来说说黑龙江篮球风云六十年
看到黑龙江男篮又一次大比分输给广东,感慨之余正好看到2015年时候的一个报道,来缅怀曾经的黑龙江篮球
哈尔滨人可能不会都认识照片上的他,但基本上都会认识他身后的建筑是那里。
黑龙江篮球风云六十年——男篮之最_黑龙江频道_凤凰网
http://hlj.ifeng.com/app/hrb/detail_2015_05/31/3954196_0.shtml
2015年05月31日 09:01
来源:凤凰黑龙江综合
●那些辉煌往事
●中国篮球“高人”制造工厂
●黑龙江篮球人才遍布中国
●黑龙江男篮之最
张景富是黑龙江男篮入选国家队时间最长的球员。1959年,他在国家队比赛中沿底线突破。(cba三分王张敬东的父亲)
1956年3月,省男篮在哈尔滨建队。主教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正教授周保辉,12名球员中,3名来自佳木斯医士学校:张景富、孙武、冯厚义。球队是临时组建,打了当年的乙级联赛,在沈阳的预选赛名列第一;在武汉决赛时,名列第十。上图为黑龙江男篮组建之初,队员与教练合影。
1956年打完全国乙级联赛之后,省男篮正式组建。在1957年的乙级联赛中名列第五。当时的主教练是李宗全,他一直带队到1959年。1958年全国乙级联赛,4月在长春市打第一阶段比赛,黑龙江队顺利出线,之后到天津打第二阶段决赛阶段比赛,黑龙江队在张景富的带领下夺得冠军。身高1.90米的张景富,是队中唯一能扣篮的球员,场均得分在三十分上下。上图为比赛之后,黑龙江男女篮在天津合影。
黑龙江男篮在1959年的第一届全运会上名列第九。队中第一主力张景富因为在国家队训练比赛,没有参赛。1965年的第二届全运会上,黑龙江男篮名列第八,这是黑龙江男篮历史最佳成绩。当时张景富已经成为球队主教练,他以主教练兼队员的身份登场比赛。上图为1970年黑龙江男篮合影。
从上世纪60年代末期开始,篮球运动陷入停顿状态。但黑龙江队为中国男篮输送了两名球员:陈茂林与刘树生。陈茂林身高1.83米,在队中打主力控球后卫。1970至1972年,陈茂林效力国家队两年,是继张景富之后,效力国家队时间最长的黑龙江球员。1971年,另一位黑龙江省男篮球员刘树生入选国家队,他的运球变向速度是国内最快的,因为刚刚结婚,作为家中独生子的刘树生没有在国家队呆太长时间,就自愿退出国家队。他退出之后,国家队从八一队调吴忻水来填补这一位置。这一时期国家队没有打国际比赛,比赛任务是出访友好国家和迎接友好国家球队,陈茂林所在的国家队与古巴、朝鲜、南斯拉夫等球队交过手。右图为1992年,黑龙江男篮访问日本新潟,主教练陈茂林在现场讲话。
1975年第三届全国运动会,黑龙江男篮名列第九。1976年5月,黑龙江队到西安打国内每年最重要的比赛:全国甲级队篮球联赛预赛。12支球队参加西安赛区比赛,采用单循环赛制,每支球队都与其它球队交手一次。在这次比赛中,黑龙江男篮势如破竹,仅输给当时中国篮坛巨无霸八一队10分,名列第二,让球员们倍感遗憾。控卫陈茂林的身份是教练兼队员,做为队中一号主力,如果不因犯规5次下场,他场场都打满40分钟。他的替补是身高1.78米的李德福。内线球员是两位身高同为1.96米的尚贵臣(CBA球员尚平的父亲)与李天立。因为没有高大内线,这届黑龙江队以外线进攻为主。在迎战以穆铁柱、匡鲁彬、吴忻水等国家队队员组成的八一队时,比赛在室外球场进行,遇到四五级大风,黑龙江队外线投篮大受影响。在内线,穆铁柱2.30米的身高让黑龙江队付出被罚下四个球员的惨痛代价。因为当时黑龙江男篮表现出色,1977年,国家体委把出访非洲五国任务派给黑龙江队,对外称为中国二队,由张景富与陈茂林带队。下图为1977年,黑龙江男篮以中国二队名义访问非洲,团长陈茂林与对方握手。
进入上世纪80年代,黑龙江男篮在1988年双鸭山举行的全国甲级联赛中夺得历史最好成绩:第六名。主教练是陈茂林,队员有崔天罡、苗源、蔡广生、李长涛、王世国、李德新等人。左侧上图为1988年,黑龙江队主教练陈茂林在指挥比赛。左侧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黑龙江队在哈尔滨迎战日本国家队。
在第十届与第十一届全运会上,黑龙江都排名第十二,2013年进行的第十二届全运会时,由曾令旭与孙明明加盟的黑龙江队没有在小组预赛中出线。下图为2013年,黑龙江队与吉林队进行全运会热身赛
从1956年建队开始,黑龙江男篮在全国的水平一直是乙级联赛的前几名,甲级联赛的后几名。当中国篮球在1995年开始实行职业化改革后,黑龙江男篮的水平一直陷入停滞,屡次丧失进入全国最高水平CBA联赛的机会。
在上世纪90年代,CBA与甲级队B组实行升降制,每次的名额不固定。黑龙江队一直位于甲B阵容中。当CBA有一个升级名额时,黑龙江队能打到甲B第二三名,当CBA有两个升级名额时,黑龙江队常名列第三四,名次差之毫厘,机会远去万里。直到今天,黑龙江男篮还是一支全国二级联赛NBL联赛中的中下游球队。上图是1994年时的黑龙江男篮队员魏海涛等人。
CBA里形形色色的黑龙江球员趣事
最出人才的地区:哈尔滨
现役的CBA13名黑龙江籍球员中,有9名生在哈尔滨,他们中不少都是在哈尔滨接受的篮球启蒙训练。哈尔滨之所以出篮球人才,一个原因是不少黑龙江男女篮、男女排队员退役之后,在哈尔滨安家。他们的孩子,因为身材好,较早接受了正规的篮球训练。二是因为哈尔滨五中,这所黑龙江最著名的篮球学校,近二十年来培养了大批篮球人才,其中有遇俊锴、龚大明、鞠鹏、刘久龙等CBA球星。五中把招生范围扩大到全省,让有潜质的好苗子能在少年时期就入队学习、训练。第三,有大批哈尔滨籍的前CBA球星,如今已是各支球队的教练,因为情况熟,他们一直在盯着哈尔滨的好篮球苗子,有,就会被想方设法挖走。
身材最高的球员:孙明明
2.36米的孙明明,是世界身材最高的篮球运动员,生于巴彦县。2006年3月11日,孙明明以7英尺8.85英寸的身高,成为世界最高篮球阵容中的一员,而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一按照身高排名的阵容,共收有十名球员,孙明明排名第一,姚明排名第四。2013年8月,孙明明大婚,爱妻徐艳是我省女子手球队队员,身高1.90米,夫妻两人的身高加在一起有4.26米,超过了2.26米的姚明及1.90米的妻子叶莉,成为世界“最高夫妻”。
身材最矮的球员:李群
做为二十年来唯一参加过奥运会男篮比赛的黑龙江籍球员,李群报名的身高1.80米,做为李群的朋友,记者几次和李群比过身高,他的实际身高应该在1.78米左右,不足1.80米。这一身高,是CBA黑龙江籍球员中最矮的。
最能跳的球员:胡光
做为CBA首个三夺扣篮大赛冠军的球员, 2003-2004、2004-2005、2005-2006赛季三届扣篮大赛冠军得主胡光,是公认的CBA第一跳。他的扣篮具有滞空时间长、滑行距离远、破筐力度大,动作舒展优美的特点。胡光1981年生在哈尔滨,父亲是老师,从小家教极严。在道外八中上学时,因身体素质优异,胡光开始练习跳高、跳远等项目,但一直没有接触篮球。
1997年,南京部队队到哈尔滨训练比赛,胡光一位打篮球的朋友要去南部试训,拉着他陪自己去。俩人提前进入黑龙江省体工队的篮球馆,等候来这里训练的南京部队队的教练。因为到的早,这位朋友拉着胡光一起练球热身。胡光当时不会投篮,但是会扣篮,玩了一会儿,他就霹雳啪嚓扣起篮来。扣了一阵,场地边走过来一个大胖子,对他说:“孩子,你想打职业篮球么?”这个人,就是当时南京部队的主教练杨学增。胡光被杨学增带到南京,入伍,练球。而他的那个朋友却落选了。2002年,NBA扣篮王卡特访问中国,主办方邀请胡光在卡特面前扣篮表演,现场惊得卡特目瞪口呆。
2003年7月,胡光所在的南部因裁军解散,胡光随之长期加盟陕西队,并随队参加了2003—2004CBA联赛。在连续三届夺得扣篮王称号之后,胡光主动退出扣篮大赛,因为只要他参赛,其他球员很难再有机会。在陕西队,胡光得到的上场机会不多,到他退役之前,他曾经在云南队打出一段高潮,那是2008-2009赛季,他有过单场得30分与单场抢10个篮板的个人纪录。从2010年前后,做为军人的胡光,转业分配到江苏省连云港市开发区消防大队,军衔是上尉参谋。时常要写写文书,时常也和小战友们打打球。因为父母一直在哈尔滨,胡光每年都要回家探亲,回到家,他最喜欢吃妈妈包的饺子:“最多的一次,吃了将近六十个,纯肉馅的。”
胡光之后,CBA里最能跳的黑龙江籍球员当属上赛季临时转会江苏的常林。
从1995年CBA八强赛开始,打过CBA的黑龙江籍球员在50~60人之间。在2014-2015赛季的CBA中,据统计,有黑龙江籍球员13人(蔡晨没有打),教练员7人,执法裁判3人,体能教练1人,DJ1人。 三位执法裁判是我省的国际级裁判:哈师大的崔哲雄、师大附中的李成新、哈师大研究生杨鹏。体能教练是浙江稠州队的马季。DJ是四川队的DJ,是否黑龙江外国语学院的李洪磊。□记者张澍文/摄
常林 江苏队45号 哈尔滨身高2.07米1988.11,蔡晨四川队哈尔滨身高2.04米
王鑫磊北京队31号哈尔滨身高1.95米,张大宇浙江稠州24号绥化市身高2.14米
张永鹏浙江稠州33号宝清县身高2.08米1990.3,郑准佛山队41号鹤岗市身高2.16米1992.8
尚平天津队20号哈尔滨身高2.08米1984.12,鞠鹏浙江稠州7 号哈尔滨身高2.07米1990.1
鞠明欣佛山队8号哈尔滨身高2米1993.3,李涛青岛队11号哈尔滨身高2米1982.6
范成林上海队35号肇东市身高2.03米1991.4,李雪松重庆7号哈尔滨身高1.90米1991.7
王晗 生于1980年12月,中国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场上司职中锋,曾效力于吉林东北虎男篮,现任吉林九台农商银行队主教练。
丁伟 浙江稠州队 47岁牡丹江人 ,
李楠 八一队41岁, 大连人哈尔滨出生
宗赞佛山队13号哈尔滨身高2.12米1989.8
杨学增执教四川队56岁
哈尔滨市双城区人
王建军执教东莞新世纪队41岁佳木斯人
李群执教东莞新世纪队43岁哈尔滨人
张敬东 北京队 44岁哈尔滨人
陈照升
1972年6月25日,陈照升出生于黑龙江牡丹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因为酷爱篮球,他于1990年穿上警服,成为前卫篮球队的一员。身高只有2米01的陈照升司职大前锋,身体条件并不出众,但他从小十分自律,而且打球爱动脑筋。1995年,23岁的陈照升随前卫队参加了CBA元年的比赛,但很不幸,前卫队那个赛季因整体实力不幸惨遭降级。1997年,陈照升临时转会到了济南军区男篮(现青岛双星男篮前身)。
2000年,前卫队宣告解散,很多球队向陈照升抛来橄榄枝,他最终选择了山东男篮。在山东男篮效力四个赛季,陈照升一直是巩晓彬的替补。2004年,那时的陈照升已经32岁了。五虎将先后退役后,山东男篮开始进行新老交替,主教练巩晓彬动员陈照升留在山东男篮做教练,还帮着他把关系落到山东。但陈照升当时考虑自己爱人在北京,自己也还想继续打球,于是他谢绝了山东男篮助理教练的安排,继续自己的CBA“流浪”生涯。
离开山东男篮后,陈照升又先后加盟云南、陕西、东莞和浙江四支CBA球队,一直到2011年在浙江稠州银行正式退役。
在15个赛季的CBA征战历程中,陈照升共计得到4748分、1999个篮板、315个助攻、375次抢断、52次盖帽、20次扣篮及174个三分球,投篮命中率、三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分别达到52.6%、40.7%和78.6%,在山东、云南和陕西等队效力时都打进过四强,而且是“老而弥坚”,可以说是年轻球员学习的榜样:2007-2008赛季,35岁的陈照升拿下了职业生涯的最高分40分;2009年的4月1日,37岁的陈照升在季后赛对东莞的一战中还上演了一记疯狂扣篮。
2013年,41岁的陈照升复出,和巴特尔一起加盟陕西信达俱乐部,征战NBL。42岁那年,陈照升还参加了中国篮协组织的体能测试,17趟折返跑轻松过关。
2015年,打了两个赛季NBL比赛的陈照升彻底退役,曾出任NBL广西威壮主教练。
陈照升,如今的身份是北京植物园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家三口终于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李群:黑龙江籍唯一的男篮奥运球员
如今在东莞新世纪出任主教练的李群,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至今的二十余年中,唯一一位打过奥运会的黑龙江籍男篮球员。
李群1972年生于哈尔滨,他的父亲是我省手球队队员,后留队任教。李群有两个哥哥,都喜欢运动,都喜欢打篮球。这哥仨加上做过专业手球队队员的父母组成的家庭篮球队,曾经拿过市家庭篮球赛的冠军。1986年,家人带他到哈尔滨市体校报道,篮球队教练看了看当时还不到一米六的李群,说:“我看这孩子应该去踢足球或者去打冰球。”
1992年哈尔滨市队解散,李群进入广州部队队,1995年广部解散后,他进入广东宏远。在2003-2004、2004-2005、2005-2006连续3个赛季率队夺得CBA总冠军。2006年退役后出任广东宏远队主帅,2009年他担任中国男篮二队主教练2010年8月,担任东莞新世纪教练。
CBA1999-2000赛季,李群拿到了CBA单场助攻纪录——28次助攻。赛季结束,李群因场均13.2分3.0篮板7.4助攻2.4抢断的优异表现,入选中国男篮2000年悉尼奥运会阵容。在奥运会对意大利的那场比赛中,他上场打了5分多钟,有2次助攻,投进一个3分球,总共得了5分。
李群是1995年CBA八强赛的三分王,场均投中4.2个三分球。1995年的CBA八强赛,举办了CBA第一届全明星赛,分成红黄两队,每队各有10名球员。其中红队有黑龙江人丁伟、李群;黄队有黑龙江人陈照升、张红星。国内20名顶尖球员,黑龙江人占了四席。
黑龙江篮球的高二代
近些年,一批老黑龙江省队球员的儿子开始登陆CBA,他们无一不是身材高大健壮的内线球员。
因为扣篮,让常林成为CBA球迷耳熟能详的球员。身高2.07米的他,在2011-2012赛季广州全明星赛的扣篮大赛预赛中,上演了向卡特致敬的360度转身大风车暴扣。那一记技惊四座的扣篮一下子点燃了球迷们的激情。只可惜到了决赛,常林几次尝试胯下换手扣篮都未成功,最终和扣篮大赛冠军失之交臂。常林的父亲常景,1980年代效力黑龙江省队,打三号位,后转业进入哈尔滨市工商局。常林的母亲是黑龙江女篮队员,后转业进入哈尔滨市公安局。
上赛季,北京队把常林租借给江苏队,在江苏,常林成为队中绝对主力,一个赛季下来,场均得到15分、5.6个篮板。如今常林正代表国奥队比赛。
身高2.08的尚平也曾在北京队打球,这个赛季效力天津队。他的父亲是1970年代效力于黑龙江省队的尚贵臣。1984年出生在哈尔滨的尚平,在美国读大学时,打过NCAA。之后分别效力过奥神队、北京队、青岛队。2013年时,加盟希腊的篮球豪门帕纳辛那科斯队,成为登陆欧洲顶级联赛的中国第一人。已经过去的2014-2015赛季中,尚平在CBA场均有6.8分4.4个篮板进账。
蔡晨少年成名,后进入东莞新世纪青年队。身高2.04米、1993年出生的他,曾被看作中国篮坛的希望之星。蔡晨的父亲蔡广生,上世纪80年代效力黑龙江省队,入选过国家青年队,因三分准,被称作蔡三分。从黑龙江省队退役之后,蔡广生进入到广州部队队,在那打到退役,进入公路系统工作。蔡晨的母亲是我省手球队队员。蔡晨生在广州,后到美国上学。2012年加盟吉林队,出场机会寥寥。2014年加盟四川队,因体测没过关,没有获得赛季出场机会。
黑龙江篮球人才遍布中国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全国其他省以及军区球队,纷纷到黑龙江各级体校、学校挖人。一时之间,黑龙江篮球人才遍布大江南北,无论是篮坛一哥八一队还是已经消失了的前卫队、广州部队队,都有黑龙江人的身影。
CBA八强赛季军前卫队牡丹人制造
前卫队,是公安部武警总队建设的篮球队,在1999年与北京奥神队合并之前,它一直是国内最优秀的球队。在1995年CBA元年的八强赛上,它列在八一、辽宁队之后,排名第三。前卫队,是一支以黑龙江人、以牡丹江人为班底打造的球队。
牡丹江是我省篮球水平最高的地区第一,早年牡丹江体校建制齐全、业务水平高,所以为中国篮球培养了一大批篮球人才。1982年,前卫体协组建男篮青年队,教练赵忠明到黑龙江找队员,在牡丹江市体校,他相中了丁伟、于雷两人。当时丁伟与于雷参加了黑龙江省体校的测试,于雷通过,被省体校要走,丁伟没有通过,顺理成章被前卫队要走。
当时赵忠明一共在黑龙江招了5名队员,哈尔滨一个、齐齐哈尔两个、伊春一个,加上牡丹江人丁伟,组建了前卫青年队。后来,通过丁伟,前卫队陆陆续续从牡丹江招来陈照升、曹玉龙、王晗等球员,这几位球员,后来都打过国家青年队。1990年前后,前卫队的男女篮以及男女篮的青年队中,牡丹江人多,黑龙江人更多,球员总数的三分之二都是黑龙江人。
1995年,我国水平最高的男篮甲级联赛实行赛制改革,把之前沿用多年的赛会制改为主客场制。这一举措,促进了中国篮球市场的繁荣,从这之后,篮球成为中国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赛事之一。这一年,前卫队在首发五虎李爱军、丁伟、苑志南、张红星、苗源以及第六人陈照升的带领下,一路杀进复赛,最终排名第三。这前卫六虎将中,丁伟是牡丹江人,陈照升是牡丹江市穆棱县八面通镇人,张红星是佳木斯市人。
这支前卫队,没有高大的内线球员,每个位置的球员都能在外线投篮,全队速度快,多在移动中寻找进攻机会,是典型的跑轰球队,也是当年八强赛中,最具观赏性的球队,而陈照升,则是扣篮最多的球员之一。
这支前卫队中,最有名气的球员是丁伟。丁伟1968年出生,身高1.96米,技术全面,外线投篮准。他在1995年入选国家队,作为正选,打了当年的汉城亚锦赛。之后几年,丁伟一直是国家集训队的人选。1996年因为内部原因,前卫队降级,丁伟开始效力广东宏远、吉林东北虎、江苏南钢、香港飞龙、浙江万马队等球队。退役之后,作为武警转业的丁伟,被分配到大连工作,他开始作为教练带大连宝成女篮以及辽宁女篮。之后转入CBA,成为浙江稠州主教练、新疆队助理教练,2015年春天,丁伟又重新回到稠州出任主教练。
遇俊锴出生在哈市道里区,父亲在粮食局工作,喜欢篮球,所以从小就把遇俊锴送到体校练球。1991年,遇俊锴从五中直接进入广部。1995年,广部解散之后,遇俊锴进了八一队,作为李楠、张劲松的替补,随队拿了七届总冠军,在2002年前后,入选过国家集训队。2004年,遇俊锴转会到了云南队,在这,他如鱼得水,成为球队得分王。在2004-2005赛季的常规赛成为命中三分最多的球员,在率队进入季后赛之后,对阵江苏队时单场拿下51分,在2005-2006赛季的季后赛,距离终场仅有0.3秒时,命中绝杀三分。
姬崇龙1990年从哈尔滨进入昆明军区,1992年进入广州部队,广部解散之后,又效力了广东宏远、云南红河等球队。当时的广部,还有1992年从黑龙江省队去的梁笑锋、由哈尔滨市体校去的尚军、张培利、杨帆、江洪涛等人。这支广部,大部分都是黑龙江人,其余的三四名球员,来自河南。
龚大明,1977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然而他的职业篮球生涯却是在新疆展开的。这其中的故事,或许跟他同龄的哈尔滨人会相当熟悉。没有5G网络的上世纪末,东北的街球氛围相当浓郁。街头巷尾的野球场,会有各年龄段的热血男儿踢足球或者打篮球,引来一众球迷围观。有身高、有身体的龚大明,也迅速在黑龙江篮球名校——哈尔滨五中脱颖而出。
龚大明一位球技过人的天赋型选手,是当之无愧的“野球王”,在哈尔滨当地十分有名。不过,龚大明并没有接受过系统正规的篮球训练。
2002-03赛季,是龚大明的首个CBA赛季,他的表现已经不能用出色来形容了,简直是锐不可当,遇神杀神,遇佛杀佛。整个赛季收获了场均17.6分8.2个篮板的数据。他还曾在对阵山东的一场比赛中狂砍46分、8篮板和5助攻,技惊四座。
2003-04赛季,新疆广汇仍然位列CBA第5。龚大明虽然从未接受过正统的篮球训练,但是他在CBA的亮眼表现足以为他正名。2005年,龚大明入选国家队,这一年是他个人职业生涯的巅峰。
匡鲁彬,男,1956年1月26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 [1] ,中国篮球运动员,中国国家队著名后卫。1972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武汉军区代表队。197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加入八一队。次年被选入国家队,是第十、十—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冠军中国队和两次战胜来华访问的美国国家队的八—队及第一届世界俱乐部冠军队锦标赛亚洲预选赛冠军队的主力队员,
黄频捷
黑龙江省宁安县人,1965年入北京队1971年被选入国家队。历任北京女子篮球队助理教练、北京青年篮球队教练。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国家男子篮球队队长。是核心后卫,全队战术的组织者。其所在的国家队曾获第八至十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和第八届亚运会篮球比赛冠军。
柳青,女,1964年出生,黑龙江人,中国女篮优秀运动员,中锋、前锋,身高1.88米。
1981年入选了国家队,历经洛杉矶、汉城和巴塞罗那三届奥运会。
原国家女篮队长张力军
张力军如今的角色是黑龙江省体育局助理巡视员,分管夏季项目。张力军15岁开始打球。1970年底,被选进黑龙江省女篮一队。1975年,进入了国家女子篮球队。1976年,在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中表现突出,获得金质奖章;在1978年日中美苏四国女子篮球邀请赛上,获得敢斗奖。期间出任队长一职。现为省体育局助理巡视员,分管夏季项目。
上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映射着办公桌上珍藏多年已经发黄的黑龙江日报和老照片,1976年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金质奖章,1978年日中美苏四国女篮邀请赛敢斗奖章,1981年黑龙江省十佳运动员纪念奖杯,1999年新中国篮球运动杰出贡献奖。曾经叱咤篮坛,曾经是国家女篮队长,张力军青春的记忆中充满阳光。
1970年底,15岁的张力军身高已达1.78米,她被选进黑龙江省女篮一队。1975年她进入了国家女子篮球队。此后,与姐妹们携手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战绩。1975年11月美国的一家报纸刊发了当时的美国总统福特,在白宫玫瑰园接见应邀访美的中国女篮姑娘们的大幅照片。
1976年,在第六届亚洲女篮锦标赛上,中国女篮夺得冠军,表现突出的张力军获得金质奖章。
励志!中国女篮的美女国手,从冷冻厂员工敲开国家队大门
马宗青,黑龙江哈尔滨人,她的篮球启蒙得益于打篮球的二姐,二姐曾是一名专业篮球运动员。马宗青从小就是二姐的跟屁虫,羡慕她在球场上的英姿,缠着她学习篮球基本功。之后,追随二姐的脚步,进入二姐所在的业余体校学习,13岁时成为二姐球队的二队队员,3年后,终于如愿以偿,加入一队。
后来,马宗青被安排到哈尔滨冷冻厂工作,成为厂篮球队员,而担任厂队教练的,正是她的二姐。马宗青在厂队迅速打出一片天,不久便名闻哈尔滨。在后来举办的全国城运会上,马宗青被急调入队,并在比赛中光芒万丈,率队力夺亚军的同时,还包揽了最佳篮板球奖、最佳中锋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一战倾城!这个业余体校出身、仅是厂队队员、未经雕琢的璞玉,引得国家女篮的关注,并于1992年将年仅19岁的她召至麾下,成为光荣的国家女篮队员
1994年,马宗青随队参加世界女篮锦标赛,中国女篮首次夺得亚军;1995年亚洲女篮锦标赛蝉联冠军,并且个人11罚10中,荣膺“罚球王”;1996年奥运会,帮助球队获得第九名……2003年,马宗青所在的空军联航队宣布解散,32岁的马宗青卸甲归田,宣布退役。退役后,马宗青仍然没离开篮球,进入北京大学担任女篮主教练。在她的辛勤培育下,北大女篮硕果累累,2014年力夺CUBA冠军,2015、2016两次摘得银牌。马宗青从厂队直接进入国家队,已经是一个传奇,祝愿这个与篮球结缘的美丽女子,继续在北大书写她的传奇。
苗立杰(1981年6月3日——)女,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
k花
· 辽宁感谢楼主普及知识,盼望东北老乡早一日有自己的球队,黑龙江加油!
哈尔滨土著楼主
· 黑龙江更新下女篮:刘佳岑赵爽宋立维纪妍妍高颂陈莹琦张家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