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Metallica吧,盘点歪货圈最该复刻的宝藏乐队
序言:不知不觉在潮流区也有四五个年头,看到今年夏天大家仍然会把乐队水洗T作为首要的穿搭要素,就像把这篇最近发在公众号上的文章转过来,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多样化的DIY素材,不要只盯着AC/DC、Metallica、Nirvana,总撞衫的话妹妹怎么多看你一眼?
那天,一个做歪货的朋友突然来找我:“布鲁斯,看你挺懂音乐的,帮个忙。”
一开始我还有点儿小惊喜,毕竟现在赶时髦的年轻人大多喜欢听饶舌歌曲,很少有人找我这个老摇滚聊音乐了,便问他有什么能帮上的。
“美国那个Metallica乐队你知道吗?”朋友继续问道。
“当然知道了,还看过他们巡演呢,想让我给你推荐专辑是吧?”
“不是,那啥,你懂的,我不是一直做复刻乐队T恤吗,初衷也是为了普及文化,不为了挣钱,一件一般卖个四五千件就不补货了。”
“是啊,我看你生意挺好的,前一阵子不是提大牛了?”看清他的来意后,我便开始嘲讽他。
“害,文化工作者也是要吃饭的吗,天天挤地铁多不舒服?”歪货哥一脸不好意思地说着,最后竟偷偷笑了出来。
然后他继续开口:“其实是这样,这车养起来也不便宜,但Metallica的图我们都开发过了,翻来覆去的卖也不是回事,丧失初心了你懂吗?所以我想让你帮我联系联系Metallica,让他们再弄点新图出来,价格好商量。”
一段话听的我血气上涌,敢情在这帮年轻人的眼里,曾经神采飞扬,为几代人提供精神支柱的摇滚名宿们,竟是乡镇草台班子一样渺小的存在,仿佛随便掏出兜里的两个臭钱就能对他们呼来喝去。
气得我指着他的鼻子痛骂:“你以为Metallica是什么?激流金属的神是你养车的工具人?Metallica前苏联演唱会气贯长虹的场面见过吗?现场一百六十万歌迷一人喷你一口吐沫够你投胎五十次了。嘴上都是文化,心里却都是生意,你给我滚!不送!”
“布鲁斯,你别急啊,这不是给你准备了一点小礼物。”说罢歪货哥递给我一个信封:“帮兄弟个忙,这些方面都好说。”
我拆开信封一看,好家伙,整整五百块钱,我立马拉住歪货哥的胳膊,用恳求的语气说道:“好兄弟,我刚才确实有些激动了,主要确实也是太久没见你,情绪控制不住。”
“但是Metallica这块我确实安排不上,我也没那么大本事。不如这样,我还你三张,就收你二百,给你推点其他平面风格不错,而且没被过度致敬的摇滚乐队,你要是采纳哪款,到时候给我再分5%的销售提成就行。”
“就这样,一言为定!”
Sonic Youth
Culture
成立于纽约无浪潮(No Wave)时期的Sonic Youth通过对吉他演奏的实验性探索拓宽了吉他噪音在摇滚乐中的应用场景,极大丰富了传统摇滚乐的听觉框架,并因此成为噪音摇滚的图腾式人物,为后来的独立音乐、另类音乐开辟了新方向。大批90、00成立的新乐队都离不开音速青年的影响,叫一声独立音乐教父不为过,因此商业文案非常好写,一件T恤配八百字小作文不成问题。
同时高冷禁欲的主唱Kim Gordon也是80、90年代摇滚乐的女神之一,她和乐队灵魂人物Thurston Moore长达29年的婚姻也一直为媒体津津乐道,从这个方面入手,编撰一些爱情伤痕文学对不明就里的文艺青年杀伤力极大,炒作价值丰富。
Design
Sonic Youth的专辑封面设计风格种类繁多,适配各类穿衣玩家,市场覆盖面大。比如《Kool Thing》采用的黑白简笔画,线条潦草不刻意,同时配有“I Stole My Sister‘s Boyfriend(俺偷了我姐姐的男朋友)“这样能让道德水准低下的亚文化青年高潮的字样。
黑白色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印花可以采用价格低廉的丝网印,机器越糙越好,可以美其名曰复古质感,成品直接把ERD等喜欢搞黑白线条式印花的品牌打下来:
如果想找点品牌或者艺术家背书,《Dirty》这张专辑再合适不过。封面上的玩偶来自Gordon好友——艺术家Mike Kelly的招牌绝活:
来自同一摄影系列的其他作品也可以拿来致敬,比如粉兔子可以做出来给女生穿,男女情侣款市场更广,可以直接推出一个男女大礼包,一次买两件打九折。
缺点就是Supreme之前推出过和Mike Kelly的合作系列,因此版型和洗水做旧不能含糊,届时打着高配Supreme作为卖点也不差。
如果嫌上述两个创意麻烦,直接参考《Washing Machine》这张专辑也行,专辑封面上直接把T恤的样子给你做好了,照搬就可以,蓝白配色在夏天穿清凉阳光,销路可观。
Television
Culture
Television这个乐队更了不得,不光是纽约地下摇滚圣殿CBGB的扛把子之一,跟同期的纽约朋克乐队相比,Television更是以其精湛的吉他演奏、层次丰富的编曲、以及对60年代先锋爵士乐元素的引用鹤立鸡群,成为艺术摇滚的楷模。
考虑到装逼文青“我穿的设计师品牌比你穿的牛逼,所以我比你牛逼”的典型思维模式,从营销角度可以依此为噱头,给大家灌输一种穿艺术摇滚的Vintage比穿大白嗓摇滚的Vintage更懂艺术的概念。
Design
从设计角度出发,复刻Television的油水也相当可观,因为你能收割到当今潮流圈最能交智商税的两批人:Raf粉丝和Undercover粉丝。Underocver首专《Marquee Moon》的封面来自Raf御用摄影家——Robert Mapplethorpe对乐队成员的近距离写真照,并通过传统印刷设备的特殊处理拥有了超现实色彩质感。
而Television的另一张专辑《Adventure》也堪称封面设计的色彩教科书,乐队成员的高饱和红夹克和鲜艳的红色外框形成了强烈呼应:
向来对于印花色调要求严苛的摇滚粉高桥盾自然也不会放过,并在2015 Undercover春夏系列来了一波直接引用,成为顶中顶的Archive,可惜当时布鲁斯嫌不走心没买。
总体来说,这波拥有Raf和UC双重背书的复刻盈利不难,但能不能让主理人开上法拉利?咱不好说,适合小富即安的做货人,野心家别碰。
Van Halen
Culture
要是连Van Halen都没听过你就别碰摇滚了,小心走在马路上被天上掉下来的吉他砸死。伟大的吉他演奏家艾迪·范·海伦直接开创了吉他点弦技术,让半死不活的硬摇焕然新生,Van Halen演出时的激情与张力更是为摇滚现场树立了标杆,AC/DC复刻市场如此火爆的情况下竟然没人碰他们确实让我想不通。
Design
相比前两个乐队,Van Halen最省事的地方在于乐队Logo本身就非常具有设计感,甚至都不用搬专辑封面:
在乐队首字母缩写的基础上加上翅膀的创意,也值得那些想不出来好看Logo的原创国潮品牌模仿,基础设计图在这里,做牌子运营成本很高,别在Logo上花太多血汗钱:
如果你不满足于只复刻Logo,Van Halen 1984年发行的专辑——《1984》也堪称专辑封面设计教科书。偷偷吸烟一脸坏笑的小天使是不是Cult味十足?值得一提的是,专辑封面上的小孩原型来自设计师Margo Nahas邻居家的小孩,不用自己家孩子用别人家孩子还真是有够坏的呢:
之所以推荐复刻这款印花,是因为这张图片定位精准,爱抽烟的巨婴堪称当今潮流玩家的真实写照,穿这件衣服就等于把自己穿在身上,谁能不爱?
The Moody Blues
Culture
虽然星光熠熠的60年代使得The Moody Blues被同代及后世惯常性地忽视,但作为最早将古典音乐与摇滚相结合,采用交响化编曲,为之后的前卫摇滚奠定基础的先锋乐队,The Moody Blues绝对是摇滚乐史绕不开的篇章。
穿上The Moody Blues的乐队T,你就可以在那些张口闭口King Crimson、Yes,摇滚知识完全来自《JOJO的奇妙冒险》,对前摇一无所知的懂哥面前来一波辈分打击,煞煞他们的威风。
糟糕,突然想起《JOJO》里也有角色引用了Moody Blues,看来跟JO厨正面硬刚是够呛了。不过考虑到《JOJO》在时装懂哥心中的神圣地位,哪怕仅仅用《JOJO》本身作为卖点也能开上法拉利了。
Design
当然,搬出The Moody Blues这个相对冷门的OG乐队还有一个重要因素——Phil Travers为乐队设计的专辑封面各个堪称艺术品。
为了使用这张Phil Traver给《A Question of Balance》设计专辑封面,乐队成员甚至主动降低了自己的唱片所得。
这张包罗万象的封面将The Moody Blues音乐中诸多不相关联的因素进行了有机串联,最终的成品浑然天成,宛如魔术师创造的梦境一般绮丽绚烂,从平面设计角度而言属于是降维打击了。
Meat Loaf
Culture
提到雄浑高昂的声线、华丽的演出风格、戏剧般的舞台呈现,大家的第一反应可能都是皇后乐队与Freddie Mercury。殊不知有一位摇滚歌手将歌剧化的摇滚演绎带到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高度,音乐评论家甚至引用19世纪德国作曲家瓦格纳之名,创造出Wagnerian Rock(瓦格纳摇滚)这一流派用来专门形容Meat Loaf。
Meat Loaf的商业成绩同样不俗,全球范围内累计售出五千万张的《Bat Out of Hell》三部曲是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摇滚专辑。这个系列的商业成功甚至让Meat Loaf和《Bat Out of Hell》幕后的作曲人Jim Steinman在日后反目成仇。这样的故事放在主理人日常撕逼的潮流圈也是话题性十足,可以作为主要卖点。
Design
除去音乐本身的影响力,1977年发行的《Bat Out of Hell》的封面设计更是在唱片工业史中具有颠覆性的意义。地狱般的场景中,赤身裸体的骑手驱使着造型夸张的大马力机车如火箭般蹿出墓地,城堡上的巨大蝙蝠以及血红色的天空更为其添加了栩栩如生的末日色彩。
这样颇具邪恶色彩的封面设计语言,在日后成为了一众硬摇滚、金属乐队的灵感缪斯,Iron Maiden、Megadeth......不计其数的乐队在此后都通过塑造硬派卡通形象来强化自己的视听语言。
Meat Loaf作为鼻祖自然也是在《Bat Out of Hell》第二部和第三部中延续了同样的风格:
面对市场上各类同质化的卡通形象摇滚Tee,直接把祖师爷搬出来岂不是直接封神吊打同行?
Black Flag
Culture
之前说过,70年代末原生Punk在商业入侵下不再纯粹,一大批对此不满的朋克青年掀起了Hardcore Punk(硬核朋克)运动。
简单概括,就是一个比朋克更猛、更硬、更干的朋克。光这一点就足以令喜欢攀比意识形态高度的潮流亚逼高潮了。那谁是硬核朋克运动中最狠的乐队呢?Black Flag、Black Flag、还是他妈的Black Flag。
几乎一己之力开辟了美国西海岸线地下朋克的Black Flag不只满足于粗糙的朋克三和弦,从早期粗暴直给的《My War》和《Damage》,到中后期节奏放缓,融合了泥浆金属、激流金属的《Slip In》、《In My Head》,黑旗对于音乐创作本身的尊重使其极端的无政府意识形态拥有了扎实的输出载体,而非装腔作势。
黑旗所坚守的朋克DIY精神远远覆盖到了音乐创作之外,作为最早独立成立唱片公司完成自主唱片发行的乐队之一,由黑旗灵魂人物Greg Ginn牵头成立的SST Record也在日后为大批举足轻重的独立唱片的发行树立了标杆。这一点与同样标榜独立精神,将“自主”贯彻到底的歪货圈不谋而合。
Design
设计角度而言,Black Flag同样有着太多可供挖掘的元素,比如由四个黑色长方形组成的乐队Logo,虽然难免让国内的一些打工人PTSD, 却堪称历史上最完美的摇滚乐队标志。一上一下的黑色长方形构成了飘动中的旗帜的轮廓,黑旗对应投降用的白棋,呼应乐队不妥协的反叛精神,ERD早期作品也是干脆拿来就用:
Black Flag绝大部分的平面工作都由Greg的亲弟Raymond执行,堪称乐队第五人,自然也在意识形态上无比契合。Raymond招牌的创作手法是通过轮廓鲜明漫画形象来输出讽刺性、反抗性观点。争议最大的作品便是为单曲《Police Story》创作的封面:
简单明了的线条勾勒出直截了当的观点,Raymond的设计风格也是黑旗颇受叛逆青年追捧的根源之一,不过不建议大家复刻上面这件,毕竟我国的警察叔叔可不像美国的警察般蛮横腐败。下面这几张作为T恤印花效果都不错,色彩搭配和叛逆性兼备:
除了这几张漫画作品之外,《Damage》这张专辑的写实风格封面也同样值得考虑,为了拍摄这张影响深远的封面,Edward Colver将背面粘好的镜子用锤子砸烂,又用红色涂料和咖啡粉制造出拳头破碎的效果,非常适合在网络上重拳出击的Z世代潮流玩家。
Jane's Addiction
Culture
80年代之前,摇滚乐的分支脉络还算清晰,主流电台放的基本都是正统布鲁斯摇滚,地下一点的大多跑去搞朋克,技术流硬核党去怼金属。
但逐渐的,媒体发现愈来愈多难以定义的乐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他们兼顾了旋律性和独立精神,用天马行空的创意洗刷着人们对于摇滚乐的固有印象。其中领军人当属校园摇滚鼻祖R.E.M和大量运用放克元素的Jane's Addiction。
将金属乐降重并赋予艺术气质的Jane‘s Addiction虽寿命不长,却启发了Alice in Chains、Soundgarden等同期诞生的Grunge乐队,也为日后软饼干、科恩、活结等新金流派的商业成功奠定了基础。
Jane's Addiction主唱Perry Farrell在1991年为乐队解散演出和曝光独立音乐人所策划的Lollapalooza如今已是这个星球上最大规模的音乐节之一。
江湖人称美国吴建豪的乐队吉他手Dave Navarro也不是一般人,除了在吉他的出色建树之外,Dave牵头创办的纹身真人秀节目《Ink Masker》也为美国纹身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Design
对另类文化影响深远的Jane‘s Addiction自然没有在专辑封面设计上陷入窠臼。1990年发行的《Ritual De Lo Habitual》创作自主唱Farrell及女友Niccoli之手,以奠基三年前用药过量去世的前女友Xiola:
于是封面居中位置,被各式宗教元素团团围住的三个雕塑小人,恰好是两女一男,对应着什么我就不多说了,懂得都懂。520快到了,希望大家不要尝试,不然会死的很惨。
虽然美国自称自由的灯塔,但这样的大尺度创作依然没有在专辑发行初期问世,取而代之的专辑封面是一张白底黑字:
聊完不痛不痒的,我们来说说重头戏,堪称歪货摇钱树的——Jane‘s Addiction首专《Nothing's Shocking》的专辑封面:
单看裸女和火焰就够戳亚逼青年的前列腺了,再仔细一看,两个妖艳神秘的裸女竟然还是双生连体婴儿,可谓Cult味十足。
这张专辑封面的雕塑雏形依然来自Farrell两口子,起初华纳唱片公司生产了五尊雏型,想作为专辑周边一同发售,但后来因其昂贵成本和市场考量搁浅。目前仅有的一个原型在收藏拍卖网站上售价不菲:
这两张专辑期间围绕着女性为主要创作元素的巡演T恤更是各个经典,动辄上千美金的售价堪称乐队Tee中的Raf Simons:
最为关键的是,Fear of God主理人——上帝的潮流传教士圣杰瑞都以Chapel of God的名义发行过超限量的Jane‘s of Addiction Vintage Tee,我还有必要多说吗?
总体来说,这波是上帝的意思,作为潮流上帝的亲儿子,不复刻真可谓哄堂大孝。
Motorhead
Culture
早在上一篇文章里我就提到过,如果你是一个懒惰的做货人,直接逮住70、80年代那些从头包装到脚的金属老炮扒就完事了,设计考究的专辑封面、字体LOGO、巡演海报都是做货的上佳之选。但缺点就是同质化严重,也造成了如今Metallica泛滥的尴尬场景。
好在还有一些尚未被过度开发,又有丰富素材值得挖掘的金属老炮,比如Motorhead。更何况一向强调速度的Motorhead对后来的激流金属影响深远,从辈分上也算是Metallica的师父。
Metallica的James在Lemmy身边站着如喽啰
Design
每个金属乐队都有深入人心的象征标志,Motorhead深入人心的形象从一定程度上得感谢平面艺术家Joe Petagno设计的獠牙“战猪”:
在锁链、头盔、鼻环等具象金属元素的加持下,这幅侵略性极强的形象拥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空间,比如1977年由金属首饰品牌Alchemy生产的腰带扣:
在1984年的合辑《No Remorse》中,Joe Petagno将战猪形象进行了二次渲染,使其更富立体质感:
就如同万千被成功的塑造经典形象,Motorhead的战猪在无数次成功的改造下焕然新生,至今仍为乐队所用:
不过在这里我还是希望国产做货人的主观能动性能加强一点,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不要总是跟在欧美品牌后面拾人牙慧。
虽说Motorhead相比Metallica算是冷门,但Represent已经在今年盯上了这块肥肉(图一),再不做又成了烂大街的款:
The Jesus and Mary Chain
Culture
上边介绍的乐队音乐角度而言都有点儿猛,妹妹也许会被你T恤上的印花吸引,可在你兴致勃勃地掏出iPhone 12 Pro Max和Airpod Pro,给妹妹分享印花背后的音乐后,你迎来的结局大概率是分手,重则弄得人家鼓膜穿孔赔得倾家荡产。还好我们有Noise Pop(别名Shoegaze):
这种将吉他反响音墙罩在流行曲调上的流派实现了了流行与摇滚、通俗与艺术之间的良好平衡,自诞生之日就成了最受文艺男女追捧的风格,其开山鼻祖The Jesus and Mary Chain演出时顾影自怜的忧郁风格更是被人们贴切的称为盯鞋(Shoegaze)
想象这幅场景:妹子被你身上的The Jesus and Mary Chain吸引,和你在海边从《Darkland》听到《Psycho Candy》,甜美朦胧的曲调伴随着夜幕将你们笼罩,你提议一起看索菲亚·科波拉的《迷失东京》,直到电影片尾的《Just Like Honey》的前奏响起:
建议男孩子记住这招,建议女孩子把用这招的男生拉黑,这种狗男人属实不知道渣了多少人了。
Design
相比金属乐队邪典、暴力、激进创作风格,Shoegaze的专辑封面设计更加温和,因此多数作为服装素材稍显乏善可陈。如果我们单独提炼专辑封面的图案,The Jesus and Mary Chain的真人写真照也许不大适合用作印花素材,但架不住人家以字体为核心的色块设计出彩:
因此高桥盾在Undercover的SS14中索性只引用字体元素:
但可惜的是,短暂生涯中多次改换音乐风格的JAMC同样没能在专辑封面设计上打造一套高辨识语言,除了《Psycho Candy》的大色块字体,也就只有《Automatic》的五角星比较适合用作印花,考虑到Vintage T恤的韭菜类别繁多,尝试一下未必不可:
Dinosaur Jr.
Culture
和Jane‘s Addiction诞生于同年代,在吉他运用上媲美60年代的传统摇滚英雄,又用独特的Lo-Fi噪音和鲜明的动静切换摆脱年代感的Dinosaur Jr.也堪称另类摇滚运动的另一座大山。音乐方面不过多赘述,大家自己体会:
虽然行事风格低调,外形其貌不扬,但主唱兼主音吉他J Mascis对吉他演奏的出色拿捏使Dinosaur Jr.的现场有着远超乐队商业号召力的火爆程度。拿着吉他的J Mascis在舞台上就是那些闪闪发光的上古摇滚大神,Dinosaur Jr.也因此拥有着底蕴浓厚的Tour Merch文化:
Design
另类摇滚好啊,好就好在另类乐队的平面设计既不像金属乐队一样落入几个俗套元素中反复套,又不像流行摇滚一样为了吸引市场大走写真风。
细数歪货市场上比较火的碎南瓜、音速青年、The Cure、小精灵,哪个不是响当当的另类摇滚乐队,Dinosaur Jr.也是如此,抽象恶趣味的成人卡通风格用来做印花再合适不过:
点开各式各样的中古网站寻找Vintage乐队T恤,Dinosaur Jr.的周边永远会出现在单价最高之列,属于Tour Merch的教父了,可惜钱都让贩子拿去赚了:
Dinosaur Jr.唯一一张采用真人摄影的专辑《Green Mind》也是乐队T恤这一块的神,可能大家都比较喜欢看女孩子抽烟吧:
总之,无论从价值还是冷门性出发,小恐龙都可以说是Vintage Tee的尽头,目前国内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可以先铺垫一下小恐龙乐队周边外网的价格,然后多转发这篇文章炒作一下,相信靠Dinosaur Jr.赚钱的日子早晚会来。
介绍结束
我微微一笑,仰起头对歪货哥得意地说:“怎么样,这二百块钱没白花吧。”
"精彩,真是精彩!"歪货哥一边鼓掌一边大笑:“真是精彩,没想到小小的二手T恤包含了这么大的学问。"
还不等我接话,歪货哥突然冲门外大喊:"证据链完整,你们可以进来抓人了!"
话音未落,只见一群气宇轩昂的警察叔叔踹开大门,吓得我从椅子上跌落下来。
"布鲁斯,你涉嫌恶意教唆未经允许的剽窃行为,我们将依法将你拘留训话,你可知罪!"带头的大队长用高分贝喇叭义正严辞地向我喝到。
"我......我......不对,都是他!是他让我干的,他贿赂我,我只是个从犯。”我一脸无辜又恐惧地指向歪货哥。
“歪货哥是我们的污点证人,近日来我国开展了严格的版权保护行动,歪货哥是我们首批抓获的重罪犯,当下的第二批行动就是将你们这帮歪货打掩护的自媒体帮凶捉拿归案,跟我走一趟。”
惶然间,我只听见窗外的警笛愈发嘹亮,渐渐地没过了音响里播放的摇滚乐......
Holygrailll
· 广东布狮我提一嘴,这帖属于是太长不看了
NowhereManz
· 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