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唐诗游长安——曲江池
曲江池畔,一个让人神往的诗之圣地。作为盛唐时代长安城最热闹、最繁华的所在之一曲江池畔,唐代许多著名诗人常常相聚于此,把酒临风,吟诵名诗佳句,留下珍贵的墨宝和传奇故事。
现在的曲江池遗址公园,北接大唐芙蓉园,南至秦二世陵遗址,占地面积1500亩。依托周边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和人文传统,恢复性再造曲江南湖、曲江流饮、汉武泉、宜春苑、凤凰池等历史文化景观,再现曲江地区“青林重复,绿水弥漫”的山水人文格局,构建集生态环境重建、观光休闲娱乐、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和娱乐休闲区。
曲江(二首)之一
唐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 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 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 花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 何用浮名绊此身。
朝回日日典春衣, 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 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 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 暂时相赏莫相违。
这首诗写诗人在曲江看花饮酒,布局出神入化,抒情感慨淋漓。诗人说:一个花瓣被风吹落就感到减却了春色,透露出春天消失的消息,使人哀伤;可如今,正面对着“风飘万点”的残酷现实,怎不更令人愁苦?不要嫌弃多喝酒而伤身还要喝酒。正面的意思即多喝酒来消愁吧!只一落花,连写三句,反复层递地写,而且是不避伤身地借酒消愁,这究竟是感叹春光易逝,还是有感于难以直陈的人事问题呢?
曲江对酒
唐 杜甫
苑外江头坐不归,水精宫殿转霏微。
桃花细逐犁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这是杜甫对曲江春日的赞美。久坐江头的大诗人,遥望苑中,则宫殿霏微;游览江上,则鸟语花香。花间粉蝶,水上蜻蜓,把春意点缀得生趣盎然。他不禁又吟出了如此佳句: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从这些诗句,足见当年曲江之胜景秀色,令人神往而沉醉!
秀丽的曲江已不复存在,它的遗址留在城南曲江池村头,看着曲折起伏的洼地,谁能想到它曾是我国汉、唐都城长安一处极其富丽优美的园林呢。
早在汉武帝时代,这里已经开辟,名为宜春苑。后经战乱,荒芜干涸。到了唐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重新疏竣开渠,引大峪水入黄渠而注于池中,因地形曲折,江水漫流,故名曲江。《太平寰宇记》说:“曲江池其水曲折,有似广陵之江,故名之。”
当年曲江,南有紫云楼、芙蓉苑,西有杏园、慈恩寺、曲江亭……两岸宫殿连绵,楼阁起伏,菰蒲葱翠,垂柳如烟,景色绮丽如画。难怪唐代诗人卢纶在《曲江春望》诗中吟道:菖蒲翻叶柳交枝,暗上莲舟鸟不知。更到无花最深处,玉楼金殿影参差。翠黛红妆画蠲中,共惊云色带微风。箫管曲和吹未尽,花南水北雨蒙蒙。
昔日的曲江,是封建统治者饮宴游玩的乐园,也是落第举子吞声流泪的地方。据《春明退朝录》说:“曲江宴,唐初设以慰下第举人,其后弛废,而进士会同年于此。”从开元年间起,公卿士各携爱妾名妓,樽壶酒浆,笙歌画船,游宴于曲江之上。每科及第进士,除在“雁塔题名”外,皇帝还赐宴于曲江,称为“探花宴”。赴宴进士的得意神态,正如诗人孟郊在《登科后》一诗中所说的那样:“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曲江柳丝发絮,杏花纷飞,新科进士们泛舟游饮,吟诗作赋,风雅得很,成为名噪一时的盛举。后人誉为长安八景之一的“曲江流饮”,因此而得名。每年的“上巳”(三月三日)与“中和”(七月十五日)两个节日,唐室贵族和当朝权臣还要在曲江池馆举行更为盛大的游宴活动。据唐康骈《剧谈录》载:“……都人游玩,盛于中和、上巳之节,彩屋翠帱,匝于堤岸,鲜车健马,比肩击毂……池中备彩舟数只,惟宰相三使北官与翰林学士登焉,倾动皇州,以为盛观。”全京都四野平民百姓倾家而出前来观看,可见这两次游乐之胜也。杜甫《丽人行》诗中“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正是这水边饮宴、效外游春的真实而生动的写照。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卢纶在《曲江春望》里的诗句来:泉声遍野入芳州,拥沫吹花草上流。落日行人渐无路,巢鸟乳燕满高楼。
“好花不常开,美景不常在。”安史之乱,曲江遭到破坏,再也看不到“万毂千蹄匝岸行,倾国娇姬云鬓重”的胜景,杜甫再游曲江时,竟唱出了“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的悲歌。后来,唐文宗展阅杜甫《哀江头》诗稿,深受感动,遂于太和九年重建紫云楼和彩霞亭,并赐宴于曲江。
据《唐书·文宗本纪》载:“唐都城游赏之地,惟有曲江,承平以前,亭馆接连……给与间地,任其营造。其年七月,建紫云楼,九月竣曲江,十月内出紫云楼,彩霞亭额。……文帝能诗,常吟杜甫江头篇云云。知天宝以前,曲江四岸有楼台行宫廨署,心切慕之。”在文宗苦苦经营下,曲江又曾呈现暂短的繁荣,后在历年的鏖战厮杀中,彻底衰败、荒凉了。怪不得鲁迅1924年游长安的兴致,也被这残破荒凉的曲江所打破。当那时,呈现在先生跟前的只不过是依稀可辨的江流的余痕,起伏的堤岸,逶迤的渠道和紫云楼的遗址罢了。先生甚至感觉“连天空都不像唐朝的天空”了。
回顾历史,无论兴盛或者衰败,曲江都写有许多好诗,特别是我国诗歌鼎盛时期的唐诗。唐诗与曲江相映生辉。
曲 江
唐 李商隐
望断平时翠辇过, 空闻子夜鬼悲歌。
金舆不返倾城色, 玉殿犹分下苑波。
死忆华亭闻唳鹤, 老忧王室泣铜驼。
天荒地变心虽折, 若比伤春意未多。
曲江宴:唐时考中的进士,放榜后大宴于曲江亭,又名曲江会。始于李隆基时期。唐代新科进士正式放榜之日恰好就在上巳之前,上巳为唐代三大节日之一,这种游宴,皇帝亲自参加,与宴者也经皇帝“钦点”。宴席间,皇帝、王公大臣及与宴者一边观赏曲江边的天光水色,一边品尝宫廷御宴美味佳肴。
曲江游宴种类繁多,情趣各异。其中以上巳节游宴、新进士游宴最隆重,在历史上的影响最深。考中进士既然是这样的一件大事,自然是要庆祝一番的,庆祝的形式就是曲江大会,亦即曲江宴。因为宴会往往是在关试后才举行,所以又叫“关宴”;因举行宴会的地点一般都设在杏园曲江岸边的亭子中,所以也叫“杏园宴”;以后逐渐演变为诗人们吟诵诗作的“诗会”,按照古人“曲水流殇”的习俗,置酒杯于流水中,流至谁前则罚谁饮酒作诗,由众人对诗进行评比,称为“曲江流饮”。 至唐僖宗时,也在曲江宴中设“樱桃宴”专门来庆祝新进士及第。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