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司马迁评价卫青和霍去病,其实是很客观的。
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天子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天子为治第,令骠骑视之,对曰:“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侍中,贵,不省士。其从军,天子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蹋鞠。事多此类。大将军为人仁善退让,以和柔自媚於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卫将军骠骑列传》
翻译: 骠骑将军为人寡言少语,不轻易泄露别人说的话,有气魄,敢做敢为。汉武帝曾想教他孙子和吴起的兵法,他回答说:“战争只看战略如何就够了,不必尽学古代兵法。”汉武帝为他修盖府第,让骠骑将军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还没有消灭,无心考虑私家的事情。”从此以后,武帝更加重用和喜爱骠骑将军霍去病。但是,霍去病从少年时代起,就在宫中侍候皇帝,得到显贵,却不知体恤士卒。他出兵打仗时,天子派遣太官赠送他几十车食物,待他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米和肉,而他的士卒还有忍饥挨饿的。他在塞外打仗时,士卒缺粮,有时候不能士气无法振作,而骠骑将军还在画定球场,踢球游戏。他做的事多半如此。大将军卫青为人仁爱善良,有退让的精神,但以宽和柔顺取悦皇帝,天下之人没有称赞他的。
太史公曰:苏建语余曰:“吾尝责大将军至尊重,而天下之贤大夫毋称焉,愿将军观古名将所招选择贤者,勉之哉。大将军谢曰:‘自魏其、武安之厚宾客,天子常切齿。彼亲附士大夫,招贤绌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职而已,何与招士!’”骠骑亦放此意,其为将如此。 --《卫将军骠骑列传》
翻译: 太史公说:苏建曾对我说:“我曾经责备大将军卫青,你已经非常尊贵了,而全国的士大夫却不称赞你,希望大将军能够效法古代那些招选贤人的名将,努力去做吧。大将军拒绝说:‘自从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厚待宾客,天下之人常切齿痛恨。那亲近和安抚士大夫,招选贤才,废除不肖者的事,是国君的权柄。当大臣的只须遵守法度干好本职的工作,何必参与招选贤士的事呢?’”骠骑将军霍去病也仿效这种想法,他们当将军的做法就是这样。
自是之后,内宠嬖臣大底外戚之家,然不足数也。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佞幸列传》
翻译: 从此以后,宫内被皇帝宠幸的臣子,大都是外戚之家,但是这些人都不值得一谈。卫青和霍去病虽然也是因为外戚的关系而得到的显贵和宠幸,但是他们之后都能够凭借自己的才能再次上进。
大将军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汲黯传》
翻译: 大将军卫青到宫中,汉武帝在上厕所时就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有事求见,汉武帝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汉武帝不戴好帽子是不会接见他的。汉武帝曾经坐在威严的武帐中,适逢汲黯前来启奏公事,汉武帝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避到帐内,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汉武帝尊敬礼遇竟到了这种程度。
李敢以校尉从骠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鼓旗,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骠骑将军去病与青有亲,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讳云鹿触杀之。--《李将军列传》
翻译: 李敢以校尉官职随从骠骑将军霍去病出击匈奴左贤王,奋力作战,夺得左贤王的战鼓和军旗,斩杀很多敌人首级,因而赐封了关内侯的爵位,封给食邑二百户,接替李广任郎中令。不久,李敢怨恨大将军卫青使他父亲李广饮恨而死,就打伤了大将军,大将军把这件事隐瞒下来,没有张扬。又过了不久,李敢随从汉武帝去雍县,到甘泉宫打猎。骠骑将军霍去病和卫青是亲戚关系,就把李敢射死了。霍去病当时正在显贵并且受宠,汉武帝就隐瞒真相,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Zhuk
· 浙江感觉就是乔丹詹姆斯合传,鲨鱼石佛合传、大鸟魔术师合传,然后这个作者是麦迪迷,给麦迪单独列传。
伊犁将军府
· 新疆历史上瞧不上卫霍的文人挺多的,主要原因是卫霍出身都特别低贱,一个是奴隶,另一个是奴隶和小吏苟合的私生子。。但是因为裙带关系,受汉武帝极度器重。这些人会认为“我上我也行”。我现在混的不好,都是没有机会上,都是这些裙带关系户阻碍了我。。之于卫霍的才能,那自然要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