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资协议笔记:裁员

avatar
关注

这篇真的拖得太久了,再不发我都忘了。

劳资协议笔记是我给自己设置的一个系列,我会把平常看球之余,查阅关于劳资协议资料的过程中所做的一些笔记,以及论坛网站一些评论和回复,整理一些有意思部分在这里进行分享。

4月9号,Shams报道,猛龙裁掉了“冠军功臣”麦考,这位入行即三连冠的球员可能就此结束自己的NBA生涯。

今年的4月9号,也正好是这个赛季的季后赛资格裁员截止日(the league’s playoff waiver deadline),也就是说,在美国时间4月9号之后被裁员(包括买断,买断是裁员的一种特殊方式)的球员,就没有资格在这个赛季的季后赛出场比赛了。

所以呢,趁着这个机会(为什么会有这句格格不入的话呢,因为这篇稿子是我4月9号写的,因为种种原因,主要是懒图片,所以现在才发出来),我们就来聊一下,NBA球队运营中常见的一种操作,也是临近交易截止日时,各家球迷非常关注的一个操作——裁员(Waiver)。其中会介绍常见的一些概念,包括澄清期、买断、认领、延伸条款......


裁员,就是直接将球员移出球队大名单,当一支球队裁掉一个球员时,他不会立刻变成一个自由球员,而是会暂时留在裁员名单(waiver list)上,其他29支球队有时间可以考虑是否想要将这名球员纳入自己的球队名单。

对于球员来说,正式被球队裁掉之后,会留在裁员名单上至少48个小时(包括节假日,除了10天短合同,10天短合同在裁掉之后立即结束),这段时间叫做“澄清期”。

在澄清期内,其他球队可以认领该球员,如果有两支以上的球队想要认领同一名球员,那就要看球队的优先级来决定(优先级由球队战绩决定,战绩越差,优先级越高,在常规赛季,如果认领发生在12月1日之前,那么优先级按上个赛季的战绩来决定)。

对于球队来说,一旦裁掉一名球员,可以立刻空出一个大名单位置,球队可以马上签约或者交易新的球员,不需要等待被裁球员度过澄清期。


如果有球队认领球员之后,该球员的现有合同就由认领球队继承,合同剩余保障部分也由认领球队支付,而母队就会从这份合同中完全解放,认领球队还需要额外向联盟支付1000美元来新作为一个认领的“手续费”。

如果一个球员没有被人认领,那么他将在被裁两天后的下午四点(美国中部时间)结束澄清期,如果他被裁的时间在当日的下午四点之后,那么他将在三天之后的下午四点结束澄清期,度过澄清期的球员会成为一名完全自由球员,可以和任意球队签下一份新的合同。

球队想要认领球员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 球队有足够的帽下薪金空间来接收被认领球员的合同工资(这里的工资是完整的合同工资,而不是指赛季剩余的部分)。

- 球队有>=球员合同大小的交易特例。

- 球队有>=球员合同大小的伤病特例,并且被认领球员处于他合同的最后一年。

- 被认领球员签的是一年或者两年的底薪合同(不能有像奖金这种激励条款)。

- 被认领球员是一名双向合同球员。

因为大部分NBA球队都是帽上球队,并且合适的交易特例和伤病特例一般比较少见,所以一般被认领的球员要么是底薪要么是双向合同,认领这两类球员只需要一个大名单位置即可。

但往往被裁掉的球员很难被认领,那么母队就需要继续支付该球员剩余合同的保障部分,并且该球员的工资会一直计在球队的工资帽中,直到该球员原本的合同期满

球队也可以使用“延伸条款”(Stretch Provision)来裁掉球员,对于剩余保障工资超过25万美元的合同,其剩余N年的保障合同将会在分配到未来的 2N+1 年,以每年相同的数额进行支付,以每年实际支付的部分计入工资帽,延伸条款可以帮助球队释放的薪金空间或者完成一定程度的避税。

比如,热火在2019年7月12日裁掉莱恩-安德森,当时他还剩下1年合同,保障部分为1564万美元,根据延伸条款,热火分3年付清安德森的剩余合同,那么在接下来的3年,安德森虽然不在热火打球,但是热火每年要给他发521万左右的工资,并且这部分工资会占据薪金空间,不过此举也帮助热火在当个赛季就腾出足够的薪金空间,来完成吉米-巴特勒的签换。

PS:球队如果以延伸条款裁掉一个球员,那么在该球员原合同到期之前,该球队不能再次签下这名球员。

当一个球员被裁掉之后,他合同中的非保障部分会直接被移除出球队的薪金空间。

除了直接裁掉,球队还可以和球员达成另外一种协议,也就是“买断”。买断的过程是球队与球员达成买断协议,在球员度过澄清期后,该名球员的保障工资会减少或者彻底消除(0元买断)。

实际上就是,先改变了球员合同的保障部分,然后再将这名球员裁掉。简单说,就是球员以少拿一部分的保障工资为代价,换取自己的自由身,能够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加入自己想去的球队。

但是一般情况下,很少出现0元买断的情况,一般是球队和球员达成协议,球员少拿合同中一部分的薪资,球队放人,球员可以去到一个更适合自己的球队或者去一个争冠球队争夺总冠军,比如这赛季的格里芬、庄神、阿德。


在买断生效后,买断的双方在一年内或者球员剩余合同执行完毕之前不能再次签约(取两者中更晚的那个)。

另外,买断球员的球队,按照买断金额统计工资总额,而不是该球员全部保障工资。如果该名球员的剩余合同超过一个赛季,那么买断金额将根据原合同每个赛季的工资比率,分配到球队的赛季工资统计中。

举个具体的例子,3月26日,阿尔德里奇宣布和马刺达成买断协议,阿德将会从自己本赛季的2400万美元的合同中,放弃725万美元,那么阿德的合同在马刺薪金空间中的占位就变成了1675万,使得马刺成功摆脱奢侈税,而阿德也获得自由身,之后加入了争冠序列球队篮网,追求自己生涯的第一枚戒指(很可惜阿德因为心脏的原因提前宣布退役,没能在生涯的最后时期拿到属于自己的总冠军戒指)。

关于裁员的一些其他相关规则:

- 在 July moratorium 期间可以进行裁员和认领(这个词我也不知道咋翻译,大概是7月暂停期?我就解释一下,July moratorium 指的是常规赛季的7月1号-7月6号,这是自由市场正式开启的前夕,在这期间,自由球员可以和球队进行谈判,但是要在 July moratorium 结束之后才能和球队正式签合同,有名的乔守信事件就是在这个时段发生的)。

- 在常规赛季,3月1号之后被裁的球员,没有资格参加当赛季的季后赛。

- 球队在季中认领了球员后,这名球员在30天内不能交易。如果在休赛期,球队直到新赛季开始后的30天都不能交易他。

- 如果一个球员被交易之后被裁掉,那么他不能和他原来的球队签约,直到这笔交易之后一年,或者7月1号他的原合同到期之后(两者取早)。

- 拥有鸟权和早鸟权的球员,被认领之后,仍然保留早鸟权(如果原来是鸟权就降级为早鸟权)

- 如果一个球队成功的球队,不管完成了多少次认领,能够一直保持认领第一的优先级直到12月1号)

- 一个大名单已满的球队,能够提交一个认领球员的申请,不必在申请之前清理出大名单位置,可以等到认领成功之后再给新球员腾位置。


对于想对NBA加深了解的人,希望这篇笔记能够帮助到你,助力你成为球迷朋友中的“懂球帝”。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DataFactory

发布于北京阅读 3147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