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环宇:吴前,打球没法挣几亿,一样可以有出息

关注

2008年,年仅14岁的吴前离开温州体校,来到了省会杭州,进入浙江男篮三队。在正式决定放弃学业之前,他问过父亲吴克立一个问题:“老爸,我打篮球有没有出息?”虽然吴克立阅历丰富,但这样的问题,对于他这样一个对篮球一窍不通的人来说,实在是“超纲”了。他跑去问吴前的启蒙教练朱丰,后者很确信地说道:“当然有出息,进省队,进国家队,不就有出息了吗?” 

吴克立如同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于是,这才有了吴前进入温州体校,进入浙江男篮三队……以及之后一系列的经历。不过,朱丰说那番话时,显然不会想到吴前真能进国家队,更不会想到,吴前年纪轻轻就能拿到象征最高个人荣誉的常规赛MVP。温州人做生意是一把好手,但打篮球,真的不够专业,吴前横空出世之前,温州只出现过一位CBA球员——现任浙江广厦总经理的缪寿守。 

2020-2021赛季常规赛,26岁的吴前率领浙江男篮豪取41胜11负的队史最佳战绩,个人场均可以贡献19分3.6篮板7.6助攻,得分和助攻均列本土球员第4,在常规赛MVP投票中,揽获127张第一选票当中的34张,以276分的总得分击败另外11个候选人,捧起战神杯。自CBA在1996-1997赛季首设常规赛MVP奖项以来,吴前是第一个身高低于1米95的获奖者。 

关于吴前,网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打不好的话,就得回去继承亿万家产了。”这句话其实并不夸张,吴克立从事建筑、房地产开发行业,经营着“六七家公司”,是苍南当地有名的企业家,经济实力自然是不容小觑。不过外界不知道的是,吴家世代务农,直到吴克立这一辈才发家致富。而吴前,则是吴家第一个从事体育行业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讲,父子俩都没有祖辈的经验和资源可借鉴。 
吴克立离开温州的时候,也是十来岁,身上只有几件随身的衣服,和东拼西凑得来的五千块启动资金。在陌生的北方,他经历过天还没亮就要蹬几十公里自行车的累,也经历过被冻得手脚失去知觉的冷,从摆地摊、赶大集做起,方才一点一点有了今日的规模。吴前也是一样,他的生涯曲线,像极了一个白手起家、积小成大的创业故事。 

清空上升通道,浙江全力培养吴前

吴前2012年上一队,已经在这个联盟征战九个赛季,天赋比他强,起点比他高的球员有很多,为何能取得他的成就的很少?这里面,既有吴前性格和努力的原因,也要考虑到环境的助益。事实上,职业生涯前两个赛季,吴前一直是球队边缘人,场均得分分别是2.6分和3.2分,单场最高得分只有12分。彼时,再独具慧眼的人,也不会想到吴前有朝一日能成为顶级后卫。 

2014年休赛期,吴前的生涯迎来重大转折。无缘季后赛的浙江男篮痛定思痛,转变建队思路,确立了“锻炼新人第一,成绩第二”的方针。时任主帅张勇军扫视球队阵容,最具培养价值的,非20岁的吴前莫属,他打过国青,品质不错,“打酱油”的两年也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赋予他“无限开火权”,或许可以喂出一个能用十年的核心后卫,张勇军心想。 

张勇军,绰号“歪把子机枪”,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最优秀的远投手,三分神准,踩上点了就能连着进。他有两场“成名战”:一是在1986年世锦赛上投进了35个三分球,位列赛会第三;二是同年汉城亚运会男篮决赛,连进4个三分球,帮助中国队逆转韩国队11分。后来有人问他:“你真敢干,要是不进不就成罪人了。”张勇军一乐:“投就投,想那么多做什么?” 

后来他也这么勉励吴前:“大胆投,你不投就没人投了!”有时候吴前把球传给外援,还得挨张勇军的批评:“你传给他干啥?我要球权在你手上!”在张勇军心里,但凡吴前出手,就没有合理不合理之分,关键得敢出手。 

为了给吴前清空上升通道,浙江男篮做出了几个重大决定:将首发后卫曹飞送至新疆,停止引进张庆鹏,放弃使用三外援。另一方面,“斗牛犬”丁锦辉长期伤停,张春军转战NBL联赛陕西信达,也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浙江男篮的用人缺口。张勇军就是要把自己陷入用也得用,不用也得用的境地。“如果我手上还有其他人,一旦吴前打得不好,我肯定会有想法。”张勇军告诉我,“背水一战嘛,没退路了,就是他了!” 

吴前很清楚自己面临的全新使命,所以在新赛季选球衣号码的时候,决定把穿了两年的55号换掉,改成3号,“因为那个时候我的特点已经出来了,就是投三分嘛。”三分射手穿3号,再合适不过,可惜新外援麦克鲁姆——后来的“82分先生”——捷足先登,吴前只能忍痛割爱,把“3”double一下,变成了“33”。更换了号码之后,如吴前所愿,他果然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赛季开局连续三场得分上双,叫人眼前一亮,整个赛季场均出战超过30分钟,可以得到11.2分3.3助攻。在麦克鲁姆场均要出手27.3次的情况下,吴前尚且能分润到如此多的球权,足见球队对他培养的决心之大。也是在这一年,吴前开始加强移动投篮的训练,反跑,接球,出手,运用越发自如。同样是在这一年,库里单赛季投中286个三分球,开始引领NBA打法的变革。 

训练上强度,他目睹队友练得浑身抽筋

那个赛季,浙江男篮练得很苦,一天三练,早上还要出操。“队员不需要休息吗?”我表达了自己的困惑。“没能力休息什么?能力是靠平时训练积累出来的,不是说光打比赛就可以了。”电话那头的张勇军提高了音量,“上午身体训练,下午技术训练,什么时间投篮呢?只能是早上一个半小时补一下了。这个过程很痛苦啊,休息不了,教练也休息不了。” 

不过,吴前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他扛练,似乎再大的强度都能挺过去。他总是踏踏实实的,很少三心二意,这一点,我从吴克立、好几位执教过吴前的教练以及他的队友朱旭航那里,都得到了印证。 

“就是感觉踏实,教练安排的永远是没有折扣地去完成,十年如一日,很淳朴,很难得。”曾率领U19国青夺得2013年世锦赛第7的王怀玉说,吴前在国青队就很认真,训练起来没有杂念,“后来在蓝队再接触,他还是这样,踏实,正能量,什么事情交给他,教练就会放心。” 

要知道,王怀玉还在执教广东青年队时,就是出了名的魔鬼训练,他们有个绰号,叫做“跑不死的广青”,在青年联赛中罕遇敌手。所以,他在执掌国青男篮之后,自然而然地把这套训练方法移植了过去。“那是目前为止跑得最多的一个时期。”吴前对我说,两万米,冲20个400米,对他们来说都是家常便饭,“打完比赛,还得再冲10个400米。” 

有一回体能训练之后,过度疲劳再加上场馆比较闷热,中锋孙鸣阳躺在地上浑身抽筋,“哪里动,哪里就抽筋,我们就上去给他拉一拉。”那一幕,吴前记忆犹新,“后来,他缓了一个多小时才缓过来。” 

魔鬼训练令人闻之胆寒,却也正因如此,那届国青才能在王哲林受伤的情况下,击败俄罗斯、澳大利亚、克罗地亚等强敌,历史性地获得第7名。后来,这支球队里走出来6名CBA全明星——周琦、赵继伟、原帅、吴冠希、赵睿、吴前。世青赛上,吴前是铁打的首发,场均可以贡献5.3分2.7助攻,得分列队内第5。后来能获得张勇军的重用,跟他在国青时期的表现是分不开的。 

2015年,吴前首次进入国家集训队,在云南海埂,他经历了或许是人生当中最为严酷的训练。在那里,时任主帅宫鲁鸣送给他们这样一句话:“人活于逆流而上,死于顺流而下。一点伤就停下来,我不鼓励你们这样,更不会同情你。” 

接班郑武丁锦辉,浙江男篮第三面旗帜

2013年,中国男篮兵败马尼拉,后续的“握手门”事件,更是将中国篮坛推向了万马齐喑的境地。宫鲁鸣,这位 “救火专家”肩负的任务很明确,就是收拾扬纳基斯留下的烂摊子,率领中国男篮重回亚洲之巅。而作为他个人来讲,还要“为后面培养出一批可用的人”。不过,吴前当时还太稚嫩,没能在宫鲁鸣时代的12人大名单里斩获一个席位。 

经过了2015-2016“三外援”赛季的平淡,吴前在2016-2017赛季再次爆发,这一回,比2014-2015赛季还要猛!场均15.2分2.5助攻,被杜锋选进中国男篮蓝队集训队,7月份的中澳对抗赛首场,吴前以各种姿势投进7记三分球,全场轰下25分,帮助中国队2分险胜。从此,球迷们记住了这个把球扛在肩上出手,满场飞奔不知疲倦的矮个子后卫。 

紧接着,吴前随队出征2017年黎巴嫩亚洲杯,7场比赛场均可以获得5.7分。国手吴前,由是成为了最有希望接过郑武、丁锦辉衣钵的人——浙江省篮球发达,但浙江本省的优秀运动员,从始至终都不算多,因此,有的资深球迷称吴前为“浙江篮球的第三面旗帜”。面对赞誉,吴前保持了一贯的谦虚:“我觉得我做得还不够,至少在国际上,没有达到他们那个高度。我确实拿了联赛的MVP,但还要追求更高平台的奖项。” 

谦虚、低调,是吴前一贯的秉性,“人谦虚一点,总是没错的,不管什么事情,太满的话,总是会溢出来。”吴前告诉我。 
资深浙江球迷老林说,典型的浙商就是这样,“我给你举个例子,在义乌,或者温州,那些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很多人每天早上会坐在门口,把头天晚上的剩饭用凉水泡开,就着腐乳或酱瓜吃一碗冷泡饭。吴前就是这样,他不会觉得我是一个球星了,我就要去表现一些什么。” 

这是吴前叫人喜欢的地方,不过,他自己也知道,谦虚、低调的反面,就是不够激情和张扬,“这对打球方面确实会有一点影响,很多教练也说过我。” 

在蓝队,在杜锋的手下打球,尤其需要激情,为了再塑造一个能用激情引领全队的人,2018年5月,杜锋将吴前任命为蓝队的代理队长。他交代吴前喊“中国队加油”,开始时吴前声音很小,他就怒斥:“没吃饭啊?能不能大点声?能不能有点血性?能不能进入状态?” 

“一开始我喊得确实没有他需要的那种power,扭扭捏捏的,小里小气的,他希望我大气一点,把激情释放出来。”吴前说,杜锋需要赵睿喊“Let’s go Tigers”的那种感染力,“他对我性格上改变很大。”之前,吴前是一个温柔且沉默的领袖,不管自己或队友打得好打得坏,都不太喜欢说话,但现在,他也愿意站起来,把自己的心里话讲出来。 

今年半决赛,浙江队0比2不敌辽宁,G2的赛后更衣室里“气压”很低,大家情绪低落,没有人说话。此时,吴前边整理衣服边说:“没事没事没事。怎么都不说话呢?打这种比赛,他们经验比我们老道,确实是没办法。咱一步一步来,我们一直在进步,下个赛季我们再来,没事的。不要垂头丧气,不要垂头丧气!”气氛这才活跃了起来,大家开始互相加油鼓劲。 

刘维伟说,之前的吴前,很少会这样。 

主帅更迭结束,吴前爆发开始

一个球员在联赛当中的地位,一定是与球队水平密不可分的,如果浙江男篮一直徘徊在季后赛边缘,吴前哪怕表现再火爆,也肯定不会拿到常规赛MVP。 

浙江男篮成绩的突飞猛进,则是从2017-2018赛季刘维伟成为新主帅开始的,跟他一同“升入一队”的,还有5名99级的小将:程帅澎、王奕博、刘泽一、李耀强和张家丰。其中,程帅澎和王奕博将会成为吴前在后卫线上的好搭档。有了他们在防守端分担压力,吴前在进攻上的天赋得到了进一步释放。 

这里说句题外话,很多人觉得吴前是浙江队的防守弱环,但刘维伟显然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认为,程、王二人是很好的单兵防守者,吴前受限于身体素质,单防能力没他俩那么强,但防守仍担得起一个“好”字。“他的防守理念、执行力是非常强的,他不是靠身体防守,而是靠脑子,脚下移动的速度,观察和选位的能力,在我们队里还是比较强的。”刘维伟表示,“有些关键时刻,他还会主动请缨去防守约瑟夫·杨、郭艾伦这样的重点人。” 

言归正传。刘维伟上任之前,浙江男篮帅位8年6次改易,常年无缘季后赛的现实却仍旧辣眼。这让他们坚定地走上了培养本土球员的道路。那个赛季,他们没找小外援,目的再明确不过了。吴前也争气,场均得到19.8分,5次轰出30+,职业生涯第一次入选全明星阵容。我当时的温州同事马乐,还给吴前起了个绰号——苍南不亏人。做生意不亏本,投篮不走空。 

2018年休赛期,浙江男篮用张永鹏换来了郁郁不得志的朱旭航,之后三个赛季,球队战绩稳步提升,常规赛排名分别是第11、第5和第3。朱旭航和吴前,一个侵掠如火,一个不动如山,成为了浙江男篮内外线的柱石。于朱旭航而言,他所现场看过的吴前最疯狂的表演,无疑是去年1/4决赛。“我记得郭艾伦还在场上念叨,意思是‘他怎么能得这么多分呢’?”朱旭航回忆说,“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打游戏的超神状态了。” 

吴前在那场比赛投篮27中15,三分球17中9,砍下48分5篮板,48分,也是现役本土球员的季后赛单场得分纪录。郭艾伦、高诗岩、刘志轩轮番上阵,就是刹不住他得分的脚步。每当辽宁队拉开分差,吴前就会站出来用各种方式续命,一直把悬念保留到最后5.2秒。 

到了本赛季,浙江队这套阵容的配合日臻成熟,一路高歌猛进,在原有的辽粤京疆四强争霸的格局之内,掺进了一脚。吴前的发挥成为晴雨表,他低迷,浙江队就磕磕绊绊,他找回手感,浙江队就摧枯拉朽。仅第一阶段,吴前就贡献4次30+,球迷们在论及“第一控卫”之争时,开始频繁提到他的名字。 

那段时间的吴前,除了时有慢热以外,堪称是一架完美的进攻机器。无论持球投还是接球投,皆灵动飘逸,不管面前有防守人还是没有防守人,都叫人防不胜防。自外援主导CBA以来,吴前是第一个这样投篮的本土后卫。 

第10轮打深圳,布克几乎以一己之力凿穿了浙江整条防线,比赛似乎早早失去了悬念。但第三节,吴前终于爆发,他砍下14分4助攻——浙江队全队单节不过得了25分而已,率领球队将17分分差蚕食到只剩3分。常规时间最后6分钟,吴前依旧是火力不减,飙中3记三分,继续展示顶级得分爆发力。浙江队最终反败为胜,将开局连胜场次延续到了10场。 

当然,随着赛程深入,各支球队纷纷加以重点照顾,使他的命中率和场均得分出现了下降——这说明他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但瑕不掩瑜。 

双MVP在手,不忘来时路

吴前刚从温州出来的时候,或许有深埋心底的梦想,但他绝对想不到,自己会在同一个赛季,成为全明星MVP和常规赛MVP的双料得主,别说懵懂无知的他了,就连阅人无数的王怀玉,当年也没有料到:“从天赋上来讲,他不是特别好的那种,我们当时带他的时候,也没想到他能达到这个高度,真的超出了之前的预期。” 

吴克立特别以儿子的成就为荣,他的朋友圈里出现最频繁的内容,就是跟吴前相关的新闻报道。我问他:“您儿子的成就高还是您的成就高?”此时,这个总是自信满满的苍南汉子哈哈大笑起来,然后用他那口音浓重的闽南普通话回答道:“那肯定是吴前啦,我是个小企业的老板,在我们小地方还可以,但他能代表我们中国了,层面不一样啦。” 

苍南县灵溪镇,这是吴前的家乡,许多球迷因为吴前,知道了这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吴前打出来以后,这里的篮球氛围似乎好了许多,但100万常住人口,仍旧只能拉出来4到5支初中球队。篮球在这里,没有什么根基。所以,吴前能走到今天,起码是跳过了概率的陷坑,仔细想去,更觉得来之不易。 

朱丰至今还记得在小学比赛中发现吴前时的情景,当天的场边,稀稀落落地站了几个家长和学生,朱丰站在那里,一眼就相中了这个“机灵,跑得快,动作频率快”的小孩。于是,把他特招到了自己任教的灵溪镇一中。吴前很早就展现出了对投篮的钟爱,有一回,朱丰带他出去比赛,垃圾时间了,放他上去跑跑,结果吴前拿着球就投。场边有领导不乐意了,喊他:“喂!你怎么什么球都投啊?”吴前不管,照投不误。 

没多久,朱丰就把吴前输送到了温州体校赵茂勇教练那里,一年之后,吴前再回去代表县里打比赛,就已经能横行温州市了,“没什么人能防住他。”朱丰说。再然后,吴前被保送到浙江体职院,人生第一次见到两米多的大个子,他笑言“有点吓到”。吴前的专业篮球道路,就此启程了。“读书也好,打球也好,只要尽力了,不管什么结果,我都认可。”这是吴克立对吴前提出的唯一要求。 

打球之外,吴克立希望他不要忘本,不要浮起来、飘起来,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支持过他的人。“我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无非是多几块钱,少几块钱。我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企业再大也大不了了,我只能指望两个儿子啦,所以我对两个儿子的培养不是一般的重视,而是特别的重视。”吴克立告诉我。 

2020-2021赛季结束后,吴前回到母校灵溪镇一中,参加了吴前篮球发展基金的成立仪式,并捐赠首批10万元资金。这笔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但对于比赛经费很少、至今仍在露天场地训练的灵溪镇一中来说,却无异于雪中送炭。以往到省里比赛,每次都得花掉上万元,学校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就校方、家长、教练凑一凑。有了吴前的基金,朱丰的压力小了很多。 

几年前,姚明曾经说过:“最优秀的选手不是培养出来的,是被发现的。”那一年假如没有比赛——不是没出现过这样的年份,朱丰就不会到赛场上选苗子,中国男篮也就错过了一位双料MVP。这不是滑坡谬误,而是中国篮球面临的残酷现实。在这种背景下,每一次援手,都钻石般宝贵。 

篮球梦,从灵溪镇出发,又向灵溪镇汇聚,那里会藏着下一个吴前吗?

来源:

微信公众号

发布于北京阅读 104571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JeeCcc

希望吴前在国家队有好的发挥~加油

亮了(10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看客peace

· 江苏

教练说吴前的发展超出了预期,这对天赋不够出众的球员有着很大的鼓励作用,又足以说明后天的努力有多么重要。期待更多的普通球员冲出天赋界限,更期待有天赋的球员能够兑现天赋!

亮了(103)
查看回复(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