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答辩最水的专业,是不是小语种呢
这几天看区里,各种为查重操劳的人,我看了感觉十分好奇。我好奇是因为我从未经历过这个阶段,作为一个阿语本科毕业生,查重实在是对于我们来说,太过没有意义。毕竟高校查重全用的知网,而知网才没有啥阿拉伯语论文。
想当年我毕业时,查重率只有1.8%,我们班最多的不超过5%,实属完全没有啥顾虑。班里当时论文抄袭的情况少吗?实则小语种论文才是剽窃重灾区。大家大面积大面积地复制粘贴已有论文,很多时候一字不改;更有甚者,一些语言实在太差的同学,干脆下载一篇中文论文,随后全篇拖进谷歌翻译,一篇新的论文就诞生了。阿语毕竟联合国常用语言,知网还能查到一些论文记录,像我们隔壁波斯语班,全班毕业论文查重率是0。知网模拟查重那298元,恐怕赚不到我们学院的钱,因为全无必要。
论文答辩其实最开始大家是很慌的。毕竟班里水平参差不齐,差得怕是连自己论文都看不懂,做小语种学术问答,可能一个字都无法答出。可后来我们才发觉不对劲,毕竟每届学生水平都相当,可从来没听说哪人答辩没过。于是大家便心安理得许多,觉得大概只是学的差会在答辩时丢些面子,最后都是能过的。
然而这样的担忧也是多余的,很快学院通知,答辩问答环节是中文的,大家只需准备一段两分钟阿语自述就好。大家喜出望外,毕竟学了四年,小作文还是会的。就算不会,使用谷歌翻译还是知晓的。后来答辩时,我们才知晓,其实本科论文大部分时候,老师是不看的。因为很多时候老师点评时,完全对我们的论文一无所知,说出的问题极多时候被同学反馈,完全是漏看原文导致的。自述环节也完全是过场,因为大部分时候老师根本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发音是一部分因素,专有名词又是一部分因素。小语种即使是大学教师,能流畅听说的也不是很多,毕竟太多年脱离小语种环境,日常又只需要些基础知识,时间长便生疏了。
毕业后,不少同学渐渐就放弃本专业了。因为四年的学习,也不过是学了个皮毛,真到工作中发现自己所学与工作要求甚大,慢慢便放弃了。甚至每个班,几乎都有三分之一同学,毕业便选择改行,从此一生与阿语绝缘。
突然想起高中老师当年的话。小语种这个专业,在欧美是不存在的。语言只是工具,光有工具没有技能又拿啥生存呢?又有几个人能当专业翻译?所以欧美大学,都有自己的本专业。像中东这类的都是主修中东文化,阿语是专业课的一部分。咱们国家这套语言专业系统,是跟苏联学的,当年老大哥主张专业人才,语言专业出来的学生,能力极其彪悍,与母语者无异。老大哥已经不在了,冷战的紧迫感也早已远去,现在除非是能力极强,或兴趣使然,小语种学生大多已没有钻研的冲劲了吧
Yoghurtss
英语查重率也相当低,普遍5-8%。当年翻译班两位仁兄照抄原文,也就30+%的重复率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我觉得像马院应该不要求查重吧,不然他们论文怎么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