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瓜迪奥拉欧冠喜欢整活

avatar
关注

青蛙和蝎子的寓言大家都听过吧。

故事的精简版是这样的:青蛙驮着蝎子过湖,行至半路,蝎子叮了青蛙一下。“有没有搞错?”青蛙说到。“你承诺过不叮我的,现在我们只能一起喂鱼了。”蝎子说:“对不起,但这是我的天性,我控制不了啊。”

瓜迪奥拉的天性就是在欧冠重要比赛中搞创新。对于这一点,他似乎戒不掉。

他的球队用类似的方式输给过拜仁、摩纳哥、利物浦、热刺、里昂,现在又输给了切尔西。

两场痛彻心扉的比赛

纵观瓜迪奥拉近十年的欧冠生涯,有两场失败给他造成了刻苦铭心的痛。第一次是执教拜仁的首个赛季,在半决赛卫冕冠军拜仁面对皇马,瓜迪奥拉抛弃了他驾轻就熟的传控打法,临时采用了日耳曼风格浓厚的搏杀战术。

“完全搞砸了,”瓜迪奥拉赛后说道。“这样的失败将伴随我一生,从精神层面永远折磨我。”

那场比赛后,人们称瓜迪奥拉为一个“心碎的男人”。那是2014年4月,拜仁两回合0-5惨败给皇马,尤其是第二回合在主场居然输了个0-4,很多拜仁球员开始为瓜迪奥拉的心理健康担心,拜仁主席鲁梅尼格的妻子甚至怀疑西班牙人会因此寻短见。

瓜迪奥拉感觉自己欠队长拉姆一个道歉,后来他在训练场与后者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推心置腹的谈话。

另一场比赛,上赛季曼城在欧冠1/4决赛以1-3负于里昂。瓜迪奥拉明显吸取了教训——精通传控的西班牙名帅没有再采用硬桥硬马的德式踢法,而是直接摆起了大巴。三中卫,双后腰,比赛过程和结果表明,曼城场上的球员和电视机前的观众们一样懵X。

这场比赛也给瓜迪奥拉造成了沉重的打击,据他身边人透露,瓜迪奥拉赛后意识到自己在排兵布阵方面犯下了致命的失误。

“对于输给里昂,我无法忘怀。我辜负了主席先生对我的期待,”瓜迪奥拉最近在接受采访时对曼城主席穆巴拉克大加夸赞,同时流露出了自己的不甘。

我们不清楚瓜迪奥拉是如何度过周六那个艰难的夜晚的。当他在场边向记者解释自己的用人选择时,另一边图赫尔正将冠军奖杯高高举起。太残酷了。

是因为“想太多”么?

在去年曼城负于里昂后,有人总结说瓜迪奥拉在大赛前容易“想太多”。在上个周六后,这个说法基本上是实锤了。

对于这一问题,拜仁技术总监迈克尔-雷施克认为“太扯淡了”。与瓜迪奥拉合作多年的助理教练图伦也说瓜迪奥拉并不是单单在大赛前“想太多”,而是每场比赛都“想太多”。图伦说:“每当我们踢友谊赛,友谊赛啊!他也同样认真对待。随心所欲地踢友谊赛不是他的风格。”

举个例子,2015-16赛季欧冠,拜仁在1/4决赛遭遇本菲卡,拜仁两回合3-2击败对手。瓜迪奥拉对本菲卡的实力非常忌惮,曾窝在办公室对着笔记本电脑研究了很久,观看了对方之前10场比赛的录像,最后甚至腰背酸痛到站不起身来。

改掉了一切对的东西

“进入淘汰赛后,佩普会把大量的精力用于研究对手,找出对方的强项,”穆勒对The Athletic的记者说道。“问题就来了,他会在适应对手和坚持固有打法之间陷入两难。

在本赛季的欧冠赛事中,曼城以大家熟悉的节奏过关斩将,门兴格拉德巴赫、多特蒙德和巴黎圣日耳曼都倒在了蓝月亮脚下。曼城在比赛中尽显冠军相——耐心,自信,即便落后也稳扎稳打,这是以前的曼城所不具备的。

决赛前的悬念只集中在坎塞洛、津琴科、罗德里以及费尔南迪尼奥等几名球员的取舍上。坎塞洛曾在首回合面对多特蒙德时显得过于激进,而曼城当时恰恰需要求稳。津琴科更谨慎,攻防同样均衡,他逐渐成为曼城左路的重要一环。

罗德里和费尔南迪尼奥在五月初曼城对阵水晶宫的比赛中都得到了上场机会,比赛中瓜迪奥拉决定在三天后对阵巴黎圣日耳曼的第二回合比赛中选择后者。罗德里在首回合对阵巴黎圣日耳曼的比赛中多次丢掉球权,处理球时显得很急躁。

核心问题就是控球。在对阵多特蒙德的第二回合比赛开始前,瓜迪奥拉就强调了他会派出能控住球的球员上场。

在与巴黎圣日耳曼的首回合比赛前,瓜迪奥拉在接受采访时说:“越保持本色,你晋级的机会就会越大。对手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自己怎么做。”

问题是,瓜迪奥拉问什么在决赛时抛弃了这一切呢?到底是为什么?

他不仅换了一些球员,而且连整个战术部署都换掉了。

有一点不容怀疑,瓜迪奥拉比在座各位都更懂球,当然也包括笔者。如果我们坐在他对面,他一定能针对切尔西的点点细节侃侃而谈,给我们解释他做出每一处改变的良苦用心,到最后我们很可能会心悦诚服然后表示“打扰了,告辞”。

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瓜迪奥拉解释了为什么在后腰位置上选择京多安,而不是费尔南迪尼奥或罗德里。瓜迪奥拉表示京多安在出球和视野上有着明显的优势。

为什么曼城球员一反常态地猛扑切尔西球门?要知道,曼城本赛季是靠着“耐心”赢下的英超冠军的,用瓜迪奥拉自己的话来说,球队要小心地处理每一脚传球,慢工出细活,提高门前转化率……但是决赛里,一切都变了。

决赛前,瓜迪奥拉谈论的是“向前,向前,向前”,大谈特谈攻势足球之美,决意要用进攻为曼城赢得第一座欧冠奖杯。

但是,瓜迪奥拉今年一月才说了,曼城不适合踢那种大开大合的足球,动辄40、50米的传球不是曼城的特点,自打擅长奔袭的萨内离开后曼城就不再那么踢球了。瓜迪奥拉还说了,纵使德布劳内和斯特林也有长途奔袭的能力,但防守反击更适合利物浦、曼联和热刺。

“我原以为费尔南迪尼奥会首发,”决赛后图赫尔说道。瓜迪奥拉这招出其不意反倒坑了自己。

“京多安在那个位置上踢了很多年,他有球速度快,传球视野好,所以我让他踢(单后腰)。”

还是那句话,如果瓜迪奥拉和我们面对面,他能给出大量的细节说服我们选择京多安是正确的,而且他说球员们知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但问题是,为什么要放弃一个帮助曼城走到决赛的人选,而改用他人呢?

我们不想成为事后诸葛亮,但有一点让人想不通,费尔南迪尼奥明明状态不错,而且巴西后腰在半决赛第二回合的表现也令人满意,为什么突然间就失去首发位置了呢?

退一万步讲,就算让京多安离开使他本赛季进球如麻的8号位,退居到后腰,就算要和切尔西对冲,那为什么要上最近状态不好的斯特林呢?

决赛里,很多球员都大失水准。与鲁迪格相撞后被迫下场的德布劳内毫无作为,最近势不可挡的马赫雷斯也好像突然间失去了灵感。

除了令人费解的战术布置,影响球员们发挥的或许还有心理因素,毕竟这是曼城球员们第一次进入到决赛阶段。比赛结束哨声响起后,一些曼城球员心理崩溃,由此可见本场比赛给他们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压力。津琴科俯卧在草皮上长达好几分钟,队友们谁劝都没用。

瓜迪奥拉最近在谈起之前他执教的那支巴萨时说:“他们踢欧冠和一些杯赛决赛就跟友谊赛似的。就像我说‘伙计们,我们要踢决赛了,这可是决赛!’他们只是耸耸肩,然后继续像踢友谊赛一样轻松拿下比赛。那是意识形态层面的东西,那是强大自信的体现。”

瓜迪奥拉也意识到现在这支曼城还没到那种境界,他说:“我们还没有很多踢那种“友谊赛”的机会。”

说完了个人表现,我们还得说回来战术选择,因为曼城之所以能在联赛中取得成功,是因为球员们干了各自最擅长的活儿。就拿罗德里来说,他长于传递而疏于盘带,所以对方在采取紧逼防守时他的表现反而更好,因为那样的话他就可以专心传球。

这一点在津琴科身上表现得也非常明显,乌克兰人擅长无球跑动,但在对方站定防守位置后,他往往没有更好的办法。

天性难改

瓜迪奥拉必须闭门反省上述这些问题。

瓜迪奥拉在2015-16赛季拜仁于欧冠半决赛输给马竞后说:“感觉就像2011-12赛季巴萨对切尔西的比赛一样。但这一次要更糟。”

在拥有梅西这样的现象级超巨时,瓜迪奥拉的球队也会爆冷输球;甚至是像拜仁那样在联赛中独孤求败的球队,也会在欧冠中折戟沉沙。

9个月前,瓜迪奥拉在面对里昂时表现得超级保守,然后输球;现在,面对切尔西他又表现得过于激进,结果还是输球。不同的过程,一样的结果。

为什么这种事情会一直发生?不是运气不好就是决策失误,一次又一次,为什么他总能在最关键的欧冠中下烂一盘好棋?

还是开始的那句话,关键比赛玩新奇,或许这就是他的天性。

作者:萨姆-李 (Sam Lee)

翻译/编辑:中东游侠

文章来源:The Athletic

发布于广东阅读 1828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维京金属狂潮

· 北京

你看看勒夫,打苦主意大利两次都是都是瞎变阵。但是打法国哪怕损兵折将也压着打

亮了(7)
回复
discusser-avatar

一脚高射炮

· 辽宁

瓜本来踢的就是另类足球。一般规律是身体素质好,攻守平衡的球队更容易获胜,忽略这些是有些违背规律。瓜偏不走寻常路,作为竞技体育,聚集大量靠大脑,技术,团队踢球的队员,这些球员又软又慢,本来难度就高。只是证明了这类球员也能成功,给这类球员更大提出名的可能性。不喜欢瓜的风格可以不看,没必要非得强迫人家用大家都在用的,比较符合常理的风格。好在还是有大批喜欢这种风格的球迷,冠军迷们没必要强迫人家改变,自己看自己的就行了。瓜本就不是一般人,整点活也正常,一般人是理解不了他整活,瓜还是有可取之处的,作为领跑者被人研究了十多年,全世界闭眼睛都能针对一下瓜,人家心里会怕啊。

亮了(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