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385年苻坚兵败遁入五将山,为后秦姚苌所擒并被缢杀。

avatar
关注
公元385年,前秦王苻坚兵败遁入五将山,为后秦姚苌所擒。姚苌派使者逼苻坚交出传国玉玺,苻坚横眉怒骂道:“姚苌小儿,乃乱臣贼子,何德何能,竟敢窥探神器?”还没骂完,使者上前将苻坚缢杀。
一代雄主苻坚为何落到这样一个下场呢?不得不从两年前的那场与东晋的淝水之战讲起。
氐族原是乱世中一个寄人篱下的小部落,在西晋王朝灭亡后趁势而起,先后依附前赵刘曜、后赵石虎等势力。等到苻坚即位时,前秦虽然已经立国,但仍然四面环敌,内忧外患。
在王猛的辅佐下,苻坚对内整顿吏治、与民休息、富国强兵,对外攻灭前燕、前凉、代等割据势力,统一了整个北方。然而,在前秦最鼎盛时期,苻坚产生了骄傲情绪,不听大臣劝告,一意孤行,发动了对晋朝的统一战争。
然而,那时候前秦貌似强大,内部却矛盾重重,归顺不久的鲜卑、西羌等势力一直蠢蠢欲动,人心不稳,这给前秦政权的内部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
王猛早就看出了问题所在,临死前,他语重心长地对苻坚说:“我死之后,陛下千万不要对晋朝用兵,鲜卑、西羌才是我们真正的敌人,终有一天会闹事,应尽早清除他们。”
苻坚却把王猛的话当耳边风,王猛死后不久,他便开始积极备战,集结了百万大军,欲一举荡平江南,实现祖国统一。
朝中一批有远见的大臣纷纷劝谏苻坚不可擅自对晋朝用兵,苻坚却反驳他们说:“我坐拥百万之众,只要我一声令下,令士兵投鞭于江,足以让长江断流,长江之险何足惧哉!”
公元383年,前秦军队与晋兵在淝水夹河而阵,前秦先期抵达战场有25万,而晋兵只有区区8万。
前秦军队虽然人数上占有巨大优势,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当苻坚登上寿阳城头时,望见对面八公山上影影绰绰的树木,大吃一惊道:“这也是劲敌,谁说晋军很弱呢?”
苻融回答说:“陛下,你眼睛看花了,那些只是树木!”
苻坚揉了揉眼睛,仔细一看,果然如此,但内心仍然有不祥的预兆。
晋军兵少,意在速战,谢玄遣使者对苻融提议说:“将军远道而来,却在岸边布阵,这是想打持久战吗?不如将军往后退一退,让我军渡过淝水,我们决一死战,你看如何?”
秦军将领都认为,我众敌寡,不如遏制敌军不让渡河,以保万全。然而苻坚却说道:“不如将计就计,我军稍退,待晋军渡到河中间,我军以铁骑突然杀出,岂有不胜之理!”
苻融认为此计甚妙,下令全军向后撤退。秦军大多数人并不知道撤退的意图,队伍刚刚移动,忽然阵后传来喊声:“秦军败了,秦军败了。”
原来,那个喊秦军败了的人是朱序,他作为降将混在秦军中,趁机指挥部下反戈一击。于是,前面不明真相的秦军撒腿就跑,后面的也跟着跑了起来。
晋军的谢玄、谢琰等人乘机率兵渡河猛攻,秦军兵败如山倒,人人无心恋战,争相逃命。
苻融一看势头不对,赶紧骑马驰入军中大喊“站住”,结果坐骑让人乱兵冲倒,摔下马来,为晋兵所杀。
晋军一股作气,狂追三十里,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侥幸逃脱者则丢盔弃甲,日夜狂奔,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晋兵到了,一刻也不敢停息,饿死冻死的人不计其数。
苻坚在逃命途中身中流矢,挣扎着回到淮北,遇到了宠幸的张夫人,想到自己半生心血付诸东流,他哽咽着哭道:“朕如今有何面目治理天下!”
走途无路的苻坚带着残余部队投奔慕容垂,淝水之战中,惟有慕容垂所统率的3万人毫发无损。慕容垂的部下建议他除掉苻坚,令人意外的是,慕容垂并没有这么做,反倒将苻坚护送回长安。
后来,慕容垂找了一个借口离开了苻坚,与丁零族的翟斌相呼应,重新扯起了燕国的旗帜,正式复国,史称后燕。
淝水之战后,前秦元气大伤,西羌的姚苌趁机反叛,而鲜卑族的另一股势力慕容泓也起兵反秦,一时之间,北方大地再次陷入动荡与分裂之中。
为对付前秦,姚苌与西燕慕容冲联合攻打长安,苻坚不得不两线作战,疲于奔命。
公元385年,长安城中断粮,甚至出现人吃人现象。苻坚顽强抵抗,几乎丧命。苻坚没有办法,只得铤而走险,将防守长安的重任交给太子苻宏,而自己带着一批人出城求粮。
当苻坚来到五将山时,遭到了姚苌的部下吴忠的围捕,秦军四散逃窜,只有十多人留在苻坚身边。当吴忠领兵到达时,苻坚神色自若,端坐地上进食。
不久,苻坚被押送到新平。八月,姚苌向苻坚索要传国玺,苻坚对其横眉怒骂,便有了前文开头的一幕。
苻坚执政期间文治武功,将前秦这样一个积贫积弱的氐族小国逐渐发展成为一统北方的超级大国,堪称一代雄主。然而,在前秦最为鼎盛的时期,他却骄矜自大,误判形势,擅自发动对晋朝的统一战争,导致功亏一篑,身死国灭,让后世为之叹息。

原文链接>>

阅读 722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琪行

· 湖北
襄阳笑笑生五代十国过山车,你方唱罢我登场收起

五代十国?这不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吗?

亮了(1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