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皮奥利战术体系,以及纠正对皮奥利的一些误区
关于皮奥利战术体系,以及对于皮奥利的误区,我的一些看法。前面是视频内容对于皮奥利治下米兰的战术体系分析。后半段是我个人对皮奥利的个人看法,不嫌长的话可以看看,欢迎各抒己见讨论。毕竟,足球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主观的,球迷也是,教练也是。
最后也想说,足球的世界是广袤的,我们作为业余爱好者有着很多的局限,对于靠这吃饭的专业人士,还是有着鸿沟般的差距。业余爱好和专业永远划不上等号,不要拿兴趣去挑战别人的职业。(可能会得罪人哈哈哈,对不起)
pioli的米兰战术体系:
进攻部分:
1.伊布回撤,制造空间,把对方中后卫拉出防守区域,让米兰两翼插上。
他也可以回撤到他所舒服的位置上,在中圈进行派牌。争顶上,米兰名列前茅,伊布更是一枝独秀。控球率,米兰也是高居前列。
当对方阵容前压,米兰后场六人拖后制造中圈附近的空间,让伊布回撤争取拿下球权。这样可以有更多的空间。
2.当对方阵容回收,从两个中后卫开始就建立战术阵型。然后凯西和本纳赛尔会适当移动,把对方前顶的球员带走,给恰尔汉奥卢建立成为“第三名中场”的空间,这个位置也很好的释放了恰尔汉奥卢的特性,他可以有更大的空间处理球,因为人员密集的逼抢,对于脚下不细的恰球来说,真的不太友好。然后恰尔汉奥卢可以进行分边或者梳理。自此,伊布也可以回撤拿球。
3·米兰边后卫的运用:
theo每场触球63次卡拉布里亚每场触球74次,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米兰的进攻强侧转移(Switch)是做得非常多的。右路卡拉作为策应,把球传给恰或者萨拉马科斯,球队整体右移,然后让出左路走廊的空间,给Theo进行爆破。
本纳赛尔回撤,作为regista落位到中卫之间。THEO前压到中场,左边锋雷比奇或者leao就会内收,这个时候阵型就变成了361一样的阵型。可以看到Theo持球推进在米兰排名第二。这个时候,特奥弟弟的插上是很灵活的,可以套边下底,传中或者倒三角,也可以从左边锋内侧穿过,当成内锋进行打门。大家可以看看,每九十分钟边后卫打门次数,Theo简直傲视意甲。
题外话:这个时候大家看看第三是谁。前段时间我写卡斯蒂列霍的时候,还有人说“他有个锤子推进能力?”到底谁不懂球?
4.好了,又到恰尔汉奥卢的使用问题了。这位战术分析者和我意见一样,恰尔汉奥卢是这支球队重要的机会制造者。恰的keypass之前吹得太多了,不说了,这里主要是分析,pioli很好的用队友帮助恰弥补了短板,放大了优势。这难道不是优秀的主教练做的吗?
首先右边的萨拉马科斯可以靠近中路,变换持球人,恰可以进行一次或者两次无球跑动,来到空间更适合打门以及直塞的区域。这不又回到上次我说的,恰脚下频率不细腻,无球跑动,最后一传一射都在线,朴总也这么发现了。让恰在这支队伍里成为一名如鱼得水的僚机。
关于米兰防守体系的建立:
1.伊布作为前场第一道防线的建立者,但凡大家看球,都会发现米兰的中锋经常摆手招呼队友前压逼抢。受过专业足球教育的可以知道,前场逼抢不是为了“抢”,而是为了“压”,把对方的阵型和出球方向,压到自己的“圈套”内。这里可以看到,第一道防线的建立后,恰前顶,阵型变成标准442。
2.当第一道防线没有压制住对方出球的时候,米兰的阵型将回收得非常深,阵型变成传统的4231,然而这个阵型在反击的时候,两个边的速度和机动性就在转换时非常重要。这里就是昨天假期第四的翻译长文中所提到的“转换的五秒很重要”。假期第四天天现场督战,不说别人在这个职业圈浸淫多年,只论看的球也比很多喷他的人看得多。
关于我对pioli的看法:
pioli的战术打法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主要是从主观层面想对大家对pioli也可能是现代足球的一些误区进行纠正,各抒己见,欢迎讨论。
1.“pioli只会打一套4231,太保守了!”这种错误想法,都已经2021年了要怎么去纠正呢。首先,现在不是60,70年代,如今的开场阵容只是基础阵型,球员站位在每一个球的转换,甚至是每一个瞬间都会进行变化的,如上文所述,球队在一场比赛中常规站位都有4231,442,361这三种阵型。所以,天天拽着442平行中场,4312菱形中场,真的意义不大。每个阵型都有自己的弊端,并且如今足球更要求空间和球员多样化的时代,4231本来就是一个拥有更多变化的阵型。
然后,一直俱乐部的球员构成是有大的架构的,意大利的教练并没有英格兰的manager们权利那么大(当然现在英格兰的权利也逐步被分化)。大致人员配置不是说怎么换阵容都可以的,基本上教练都是看菜吃饭,都是看人安排战术,很少按照自己战术买人的,除非你是瓜迪奥拉或者贝尔萨。
2.“pioli这个人太迟钝了,临场换的都是些什么勾八人。我要海于格,我要托纳利!”当然,这种话我也说过。但是,在米兰输的比赛里,我吐槽最多的,我印象深刻的,后半段对桑普和萨索洛,我喷过“别吐槽教练了,这门前都踢不进,让pioli上场踢吗?”
这里说起最近看的《教练的人生哲学》,何塞穆里尼奥有一个专门的章节,里面说的真的是好好给键盘球迷上一课。(网飞防偷录机制太牛逼,我截图都会黑屏,我就打字吧)穆里尼奥执教皇马时说:“我一直说我执教的是一只队伍,我执教的不是一个球员。球员在比赛中必须阅读比赛,因为在比赛过程中,我不能为他们做决定。我不能控制球员在场上是跑向左还是右,我不是GPS。”同理,皮奥利不能控制leao跑一半不跑,是否控制罗马尼奥利一直往后退,多纳鲁马直接传到对方脚下。
3.足球教练和我们有着鸿沟般的差距,临场指挥并没有那么容易,每一个决定都会受到当时的比赛,环境,心情的影响。有时候,大师不一定是能力强,可能是运气好。
在2004年波尔图欧冠夺冠路上,客场90分钟绝平曼联,淘汰当时的红魔。比赛23分钟,波尔图先丢一球,保持比分,就被淘汰,他们需要一个进球。职业教练会阅读比赛,穆里尼奥说:“在当时,我想要不要马上做出改变,我不要,我想等待一个机会。”等待的机会就是“对方球迷的助威声可以反应比赛内容,当他们需要进球,球迷会不停发出呐喊,这会推动曼联,不停push,不停push。然而,当他们需要保守的时候,并且感到害怕,球场会安静下来,我知道这个时候,这个时候,对方球队受到环境影响,也会开始保守,拖慢节奏。那么,我们就要开始不断地进攻他们了!”
职业球队,每一个教练毋庸置疑,所积累的战术知识以及足球信息和对足球理解不可能比任何一个球迷少。他的每一个决定都没有开上帝视角或者马后炮,这也才造就了足球的不可预知性,足球的美丽。人,本来就是复杂的,不是吗?
鸡毛巴
伊布战术作用确实巨大,但是也导致了风险过于集中,伊布一伤大家就踢得很纠结。其实现在回顾起来,我毛下半赛季崩盘,除了续约闹剧影响军心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上半赛季对伊布的过度使用,当然,还有强行多线作战的选择。皮老师的最大问题其实就是对伊布的控制力不足,这是导致上半赛季伊布过度使用的主要原因(他自己老想上)。第二大问题就是在多线作战的选择上,没有及时放弃杯赛和欧战,事后看非常不明智,不过好在最终结局是好的。
_Liy
这才是精品帖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