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律的十首最顶峰之作,每一首都是经典,千载生辉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最繁盛的时代,《全唐诗》收诗将近5万首,其中五言律诗快接近1万首,数量是所有诗体中最多。
以下十首五律从前武大教授王兆鹏的《唐诗排行榜》里选出,自诞生以来,便受到历代文人所推崇和高赞,可谓唐诗五律中的顶峰之作,历经千年仍璀璨生辉。
《唐诗排行榜》里可看出,五律是古代人们的最爱。在百首名篇中,五律占了26首,排名都比较靠前。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您的眼里,又有哪一首唐诗五律可以当得上顶峰之作呢?
第一名:《登岳阳楼》·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唐诗排行榜》排第5,全诗对仗工整用韵谨严,前后映衬,浑然一体,写出了洞庭浩翰汪洋的壮阔气势,亦将身世的凄凉孤寂和对时局的动荡浮沉完美融合阐释。
《唐宋诗醇》:元气浑沦,不可凑泊,千古绝唱。
《唐诗品汇》:气压百代,为五言雄浑之绝
《初白庵诗评》:杜作前半首由近说到远,阔大沉雄,千古绝唱,孟作亦在下风。
《唐子西文录》:过岳阳楼,观杜子美诗,不过四十字尔,气象宏放,涵蓄深远,殆与洞庭争雄。
第二名:《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唐诗排行榜》排第7,全诗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
《唐诗别裁》:起法高深,三、四雄阔,足与题称。读此诗知襄阳非甘于隐遁者。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此诗脍炙止在三、四,未尝锤炼,自然雄警,故是不易名句。后半述意正得稳婉。
《唐诗镜》:浑浑不落边际。三、四惬当,浑若天成。
《西清诗话》: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
第三名:《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唐诗排行榜》排第8,全诗笔调古朴,层次分明,兴象深微,意境浑融,简洁明净,感染力强,艺术上相当完整,是唐代山水诗中独具一格的名篇。
《瀛奎律髓》:三四不必偶,乃自是一体、盖亦古诗、律诗之间。全篇自然。
《唐诗广选》:胡元瑞曰:中二联,五言律之入禅者。
《唐诗镜》:三四清韵自然。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陆钿曰:读此诗,何必发禅家大藏,可当了心片偈,更妙在镜花水月。
第四名:《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唐诗排行榜》排第9,全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一洗往昔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体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至今广泛流传。
《唐诗广选》:顾华玉曰:多少叹息,不见愁语。胡元瑞曰:唐初五言律唯王勃《送薛华》及此诗,终篇不着景物而气骨苍然,实首启盛、中妙境。
《唐诗镜》:此是高调,读之不觉其高,以气厚故。
《古唐诗合解》:此等诗气格浑成,不以景物取妍,具初唐之风骨。
第五名:《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唐诗排行榜》排第11,颈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河岳英灵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张说)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唐诗训解》:三四工而易拟,五六太淡而难求。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徐充曰:此篇写景寓怀,风韵洒落,佳作也。“生”字、“入”字淡而化,非浅浅可到。
《唐风定》:高奇与日月常新,非摹仿可得。
第六名:《终南山》·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唐诗排行榜》排第13,全诗描绘了终南山的巍峨壮丽、白云青霭的万千气象,“隔水问樵夫”特别具有动感,乃点睛之笔。
《王孟诗评》:语不必深辟,清夺众妙。
《唐风定》:右丞不独幽闲,乃饶奇丽,但一出其口,自然清冷,非世中味耳。
《唐诗评选》:人力参天,与天为一矣。结语亦以形其阔大,妙在脱卸,勿但作诗中画观也,此正是画中有诗。
《唐贤三昧集笺注》:神境。四十字中无一字可易,昔人所谓四十位贤人。
第七名:《观猎》·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唐诗排行榜》排第24,全诗起得突兀,结得意远遣词用字准确锤炼,咸能照应。所有这些手法,都能巧妙表达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盛唐佳作,名不虚传。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起势生动,五六全承第四而下,直骛至结,一片神行。
《茧斋诗谈》:不动声色,表里俱彻,此初唐人气象。此如“永”字八法,遂为五律准绳。
《唐诗别裁》:章法、句法、字法俱臻绝顶,盛唐诗中亦不多见。
《批点唐音》:格高,语健,老手。
第八名:《过故人庄》·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诗排行榜》排第26,全诗句子平衡均匀,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把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和淳朴诚挚的情谊融成一片。这是所谓“篇法之妙,不见句法”。
《唐诗成法》:以古为律,得闲适之意,使靖节为近体,想亦不过如此而已。
《唐诗别裁》:通体清妙。末句“就”字作意,而归于自然。
《瀛奎律髓》:此诗句句自然,无刻划之迹。
《唐诗摘钞》:全首俱以信口道出,笔尖几不着点墨。浅之至而深,淡之至而浓,老之至而媚。
第九名:《山居秋暝》·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诗排行榜》排第33,全诗读起来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又像一支轻快的歌舞,给人以耳目清新之感!完美体现了王维诗歌特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王孟诗评》:总无可点,自是好。
《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色韵清绝。
《历代诗法》:天光工影,无复人工。
《唐宋诗举要》:随意挥写,得大自在。
《唐贤清雅集》:语气若不经意,看其结体下字何等老洁,切勿顺口读过
第十名:《旅夜书怀》·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唐诗排行榜》排第41,第全诗前二联写点明“旅夜”,后二联紧扣“书怀”,景中有情,融情于景,内容深刻,格调清丽,结构谨严,是杜甫诗歌中的经典作品。
明·谢榛《四溟诗话》:子美“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句法森严,“涌”字尤奇。可严则严,不可严则放过些子,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意在一贯,又觉闲雅不凡矣。
明·胡应麟《诗薮》:“山随平野阔,江入大荒流”,太白壮语也;杜“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骨力过之。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景妙,传情更妙。
近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
河西翁
· 广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乾。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秦州山北寺,胜迹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无风云出塞,不夜月临关。属国归何晚,楼兰斩未还。烟尘独长望,衰飒正摧颜。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清秋望不极,迢遰起曾阴。远水兼天净,孤城隐雾深。叶稀风更落,山迥日初沈。独鹤归何晚,昏鸦已满林。檐影微微落,津流脉脉斜。野船明细火,宿雁聚圆沙。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邻人有美酒,稚子夜能赊。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秋窗犹曙色,落木更天风。日出寒山外,江流宿雾中。圣朝无弃物,老病已成翁。多少残生事,飘零似转蓬。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Kastodpy
· 江苏王维、李白、杜甫,三个人三种风格,对五律的题材和内容的拓展越来越多样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