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诸葛亮谨小慎微不肯弄险,那为什么街亭还要冒险派马谡去守,而不是用可靠的老将

avatar
关注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诸葛亮不会看不出街亭的重要性,那为什么他还是要让马谡去捞战功,他这个行为是否说明了他还是把派系之争放在了第一位,而把军国大事当成儿戏,如此行径为什么还有人吹他的军事能力?如果说是他想培养下一代,那为什么到他去世蜀国的主要将领还是那么几个?

历史区诸葛亮
发布于广东阅读 15024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wwstarss

icelyl马谡给诸葛亮当了十几年的秘书,几斤几两诸葛亮心里肯定有数的,马谡肯定也算不上是庸才,但也肯定优秀不起来。 分析街亭之战,首先。因为诸葛亮此次战略目标是西凉拢右地区,为了打通蜀国和西域的通道从而进口马匹,同时增加蜀国人口数量提高战争潜力,而非图谋中原,所以大概总共可能就带了10万人左右,此时蜀国已经丢失了荆湘地区还在夷陵之战死了不少人,总人口不到100万,考虑到战时的男女比例,所以10万总兵力这个推测我个人觉得比较合理,也是蜀国的极限了。考虑到蜀国粮道运粮困难,10万部队可能有一半为运粮搞后勤的人员,诸葛亮实际可用兵力为5万左右,能分给马谡守街亭的顶天就1万人。 其次,蜀国骑兵弱弓兵强这点总所周知,蜀地不产马,而且诸葛亮发明的诸葛弩闻名天下,部队编制肯定也是弓兵和步兵为主,你让马谡带1万左右的步兵和弓兵在平地上跟张郃的2-3万步骑部队决战?? 让丞相来他也不敢带着弓兵和步兵跟张郃决战啊。 最后,马谡在街亭战略上根据蜀国兵种优势考虑在山地潜伏,用弓兵射杀魏国骑兵这一战略方向的规划对于高端玩家没多大的问题。但马谡战术实施上考虑不周,第一个山上缺水没第一时间处理,第二个没想到张郃来的这么快,还带了这么多的兵马,如果张郃也只有1万左右的兵马,我估计马谡还得跟张郃决战一下。 </div>马谡本来有两种方式守街亭,一种就是坚守不出,以街亭城市玩防守战,守城。第二种就是高端玩家玩法,击杀对面的军队来提升巩固自身的优势。很不巧马谡作为一个屌丝玩家居然敢来玩高端玩家的战局,结果第一局就被张郃打的抱头鼠窜。</div>诸葛亮的战略规划是让马谡在街亭守几个月,自己带兵收复拢右地区后,立马掉头来跟马谡会师。结果西凉有几座城池宁死不投降,诸葛亮陷入僵持,马谡也被张郃困死在山上。</div>第一次北伐是诸葛亮最好的机会,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从战略大方向来看,诸葛亮的规划就是先取西凉,等消化掉西凉之后再图关中,扼守潼关待天下有变再图中原。汉高祖刘邦用的也是差不多的战略规划,无奈曹魏不是项羽,曹魏内部可没多少矛盾,而蜀国内部倒是荆州帮和益州帮的矛盾不小。诸葛亮也不是韩信,马谡也不是曹参樊哙。</div></div>以上是我个人意见,欢迎讨论。</div></div></div>街亭之战的失利,马谡背黑锅肯定没毛病,按部就班的布置,击退张郃先锋问题不大,自己非得秀操作导致被张郃围困在山上。自己当个吉祥物把布置交给王平,张郃也没那么容易拿下街亭,也给诸葛亮拿下凉州争取了时间。但要苟到诸葛亮回援,难度还是比较高。</div></div>楼下指出了几点问题</div>首先是关于曹魏兵力问题,请看第20楼为什么我推测张郃围剿马谡的兵力是3万。</div></div>其次是上面所说的3万骑兵不够严谨,应该是2-3万步骑。</div></div>最后就是上面说的不北伐死的更快,应该更正为北伐死的更快,但有机会达成昭烈帝刘备的理想,恢复中原光复大汉,虽说这机会渺茫,不北伐就慢性死亡。两杯毒药选哪杯的问题。</div></div></div>收起

平地决战是什么鬼? 诸葛亮就让马谡守住街亭就行了,街亭本身就有城。  就算没城,自己扎个营寨固守也比上山被围,断了水道强。  主动和张郃决战更是没有逻辑的言论。守住就行,不需要冒险出击。  街亭地当陇道,张郃根本没办法不管马谡直接深入,而那个时代没什么有效攻城器械,打城非常困难。 汉中钟会十三万大军,拿汉乐二城几千兵士一点办法没有,蜀汉投降的时候这俩城还未破;诸葛恪二十万大军打不下新城张特三千人;诸葛亮自己也屡次打不下岐山,只能分兵围城。 马谡脑子秀逗,上山被断水道,没水任何人也撑不过三天。 导致速败的原因在于此。 【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绝其汲道,击,大破之,士卒离散。】 ——资治通鉴

亮了(115)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步行街之祖

· 福建
天际蔚蓝马谡做过太守,汉时的太守上马治兵,下马治民,怎么可能是纸上谈兵呢?更何况马谡做太守的地方可不是什么安稳之处。收起

刘备安排过马谡做越嶲太守,但是马谡根本没有去上任。刘备死后越嶲高定叛乱,杀的郡守是焦璜。等诸葛亮出兵,马谡在成都给诸葛亮送别献计呢。从马谡和诸葛亮的对话中看,马谡对南中是有一定了解的。但是他最终没有去赴任,可以看出马谡不是一个能够担当的人。马谡在这件事情之前升官很快的,蜀汉鼎盛时期就26个郡,马谡三十多岁任郡守已经相当不错了,可以说刘备还是比较器重他的。这件事情之后马谡就成了参军,而且一直没升过。刘备对马谡的评价:言过其实,不堪大用。估计也是从这件事开始看出来的。

亮了(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