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0年代红馆演唱会场次胡乱聊聊谭咏麟对港乐商业模式的影响

avatar
关注

香港红馆83年建成,以此统计演唱会场次对80-82年歌星的表现不够公平,另外因罗文等少数歌星红馆的场次不算多,我也偷懒,没有一一查询,这两点疏漏先抱歉下。还有就是80年代最后红馆张国荣演唱会跨年,为时间段严谨些,我只取了89年的场次,90年的场次,以后若分析90年代港乐,再统计。以上是前提。

在上面前提下,统计及明细见下面两图,可以看出几个明显特点:

1.80年代红馆演唱会,场次过百的只谭咏麟一人,并且开发出暑期档,所有个人演唱会都在7-8月举行,针对的主要消费群体毫无疑问是学生。

2.如果仅说场次,谭咏麟一人基本=张国荣+梅艳芳的场次总数,与我印象中有些出入的是,从演唱会场次与排期上看,80年代张国荣在音乐商业价值上已超过梅艳芳,因为一是他的场次略多,二是只有张国荣在谭咏麟几乎占据了暑假档的情况下,在85、88年排过暑假档,与谭咏麟形成竞争。89年谭咏麟经过调整后,暑假连开38场演唱会,证明他的无冕之王:即使不领奖,商业号召力也无人能及。

3.徐小凤是老牌明星中转型最成功的歌手,档期多排在春节档期,针对的是家庭整体观众。

4.许冠杰可能因为身体的原因,80年代红馆开show的场次,比我印象中少,后来的红馆开show,除隐退及复出的两次大热外,其他场次都偏少,基本上印证我近期的观念:80年代之后香港流行音乐的商业模式受谭咏麟影响>许冠杰。

5.林子祥在80年代是难得的有质量又有商业价值的音乐人,现在不少人只注意到他的高音,评价不足。

6.从下图可以看出,80年代,随着红馆建成,每场超万人的观众,暑假档、跨年档、春节档,三大演唱会黄金期成型,演唱会票房收入预计每年保守有1亿左右,拉进了与港片的票房差距,推动了香港流行音乐商业化发展。

发布于海南阅读 2090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虎扑JR1281774654

· 上海

至今谭咏麟红馆193场 加总乐队组合等352场 名副其实的红馆之王!另外张国荣90告别是33场哈 你只算11场恐怕有人要打上门来!🤣

亮了(19)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