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博事件解读
首先很多传的说法从根本上就是错的,篮协的规定写的清清楚楚,曾无论怎么运作,只要他第一次在CBA注册,就只能签新秀的A类合同,至少一年,再签是B类合同,至少一年,然后才能签D类顶薪合同。按CBA的合同规定,完全不存在第一次打CBA就是顶薪的可能。
那么首钢青训的条件怎么判定,这个很简单,打过全运会就算,除非双方协议里有特殊注明不算的,签过培养协议也算,这些首钢肯定都是备的明明白白的,不用多想。而青训的认定并不需要曾凡博是首钢青年队员,也就是说,就算首钢给曾凡博开了澄清信,他回来的时候只要首钢提交了青训材料,他也是首钢青训,和他之前打过什么联赛没有任何关系。也不存在打一年点燃回来就能签顶薪的可能,极端点说,就算詹姆斯现在入籍中国,他来了也只能走选秀流程从A类合同开始签,CBA只认CBA自己的首次注册。
曾凡博摆脱不了首钢的青训身份,其实他也应该是无意摆脱,真不想和首钢配合,CBDL、全运会什么的比赛根本没必要代表北京打,就说有伤就行了,事实上也真是有点小伤。也就是说,曾凡博要回CBA的话,个人选择还是首钢,那前面也说了,他也不能直接签顶薪,那他和首钢的分歧到底在哪里?
其实双方的分歧始终就是在美国打拼的年限,曾凡博想在美国试个两三年再回来,而首钢即便同意曾凡博去打NCAA,恐怕也不会同意他在那打四年,底线恐怕就是一年,说多点可能也就是两年,但冈萨加恐怕到大二也是要看饮水机,所以曾凡博的团队就联系了发展联盟。首钢方面的担心则是如果曾凡博逾期不回,青训材料的期限是有限制的,超过22岁就不算了,而这一点只靠曾凡博的承诺是保证不了的,如果曾凡博一年后不回来,首钢没有任何办法能够约束他。当然了,曾凡博真用这种方法绕过首钢青训,对他也没什么好处,因为回CBA还是A类合同,在发展联盟再打两年的工资也不会像点燃那么高,算下来可能比直接打CBA还亏了,即便是有什么土豪现在诱惑他,三年后的事情都不好讲,还不如和首钢互相知根知底好合作。
现在的局面就是,曾凡博方面应该还没放弃试水超过一年的想法,而即便曾凡博妥协了只打一年点燃,也不太容易说服首钢,毕竟缺乏约束的办法。首钢在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也可能被激怒到一年的机会都不想给曾凡博了。未来还有很多好戏可看。
用户1687949107
· 山东所以总结下来就是:曾凡博不管在美国呆多长时间回CBA,都会被认为是首钢青年队出品,所以回CBA的第一份合同必然是A类合同。曾凡博团队能不知道这规则?所以现在曾凡博根本就不是想着什么出口转内销签顶薪,而是和首钢在留美年限上产生了分歧。
博博啵
本来就是,但是自媒体太多了,把方向带偏了,往人身攻击方向带。国内这些媒体人,过了多少年,换了多少批,都还是这种臭德行。。。男篮哪个头牌没被他们屠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