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 2021)在俄罗斯召开。受疫情影响,中方通过线上方式参加会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航天一院)院长王小军发表了题为《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的演讲,除了介绍中国既往火星探测任务成就外,还透露了中国未来载人火星探测发展路线设想。
从整体来看,这一设想分成三步:第一步是机器人火星探测,包括采样、基地选址和原位资源利用等;
第二步是初级载人探测,目的是载人火星着陆和基地建设;
最后一步是航班化探测,并建立地球-火星经济圈。
为了达成这一火星计划,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已基本确定载人火星探测任务航天运输系统的组成、特点、总体方案与设计参数。与现有的航天运输系统相比,火星探测项目需要的运输系统更为复杂,运输器也将从化学推进转变为热核乃至核聚变推进。
核热推进是目前载人火星探测方案设计的重要选择。核聚变推进理论上具有更高比冲性能,需要理论和技术的突破,适合作为载人火星探测更远期的研究目标。
王小军在演讲中认为,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的实现,还有着诸多技术难题,但他表示:“火星探测对人类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走出地球摇篮,探索生命起源,拓展生存空间的重要途径,中国的天问之旅已经启程,载人火星探测航天运输系统的研究更具挑战。我们愿与国内外同行和伙伴们一道携手,共同实现人类走向深空,漫步火星的梦想。”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