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1,有关于Faker的宫斗史
虽然说阴谋论不好,但目前T1的现状只有所谓的“阴谋论”才能解释的通——权利换代。
众所周知,T1是由SKT改名,那么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SKT:2013-2019 KT是BOXER,一名星际选手创建的战队,然后由韩国南韩通讯社South Korea Telecom赞助并更名为SKTelecom T1。
其中关键点在于:一、由星际选手创建、二、南韩通讯社只是赞助、金主。
这两个关键点就决定了,战队主体还是专业人做专业事,战队决策更多是由内部发起。而内部发起点在于战队教练:金正钧KkOma。
当然,在草创之初,KkOma教练担任的是二队教练,坏处是受到的关注度没那么大,支持力度不高,但好处在于内部自决,权利集中。
于是才有了KkOma相中当时的韩服路人王——李相赫。也正因为KkOma教练有足够的权限,李相赫才没有所谓的青训生涯,从一入队,就被KkOma教练确立了地位,背负了王牌的重任,开始了统治英雄联盟的生涯。
T1:2019-至今
2019年2月25日由前身和Comcast Corporation合作建立并更名而来。
这里值得注意的点在于:
一、此次并不是Comcast Corporation参与赞助,而是采取合作经营。
二、Comcast Corporation合作时间是2019年2月开始,但实际运作时间要更早,关注时间应该在2017年左右。
Comcast Corporation作为一家美国电话服务供应商,与南韩通讯社本质上都是同一行业,所以此次合作更多是一种国际金融间的并轨商业运作,电竞俱乐部只是其运作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抛开金融部分不谈,从俱乐部角度出发,就是以前的SK不直接参与运作,只是作为赞助商(后期作为股东)不会影响战队的内部决策,但Comcast Corporation加入合作之后,成立了名为T1竞技娱乐公司(T1 Entertainment & Sports)将主要负责SKT品牌的运营。
负责T1的具体负责人游戏事业部首席商业官乔·马什(Joe Marsh)根据其采访,可以知道其履历是从2017年才进入游戏行业,以前是负责Comcast Corporation在守望先锋这款游戏的运营。
能找到的采访信息: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5251103/
通过采访,可以知道:现任T1的负责人Joe Marsh,对于SKT的了解,包括对Faker的了解,是从2017年兵败鸟巢开始(采访中,他说对于faker最大的印象就是在鸟巢的失声痛哭)
而在Comcast Corporation开始运作与SK集团的合作之后,负责人Joe Marsh完整的经历的SKT在S8一整个糟糕的赛季(faker选手的发挥相当平庸,甚至犯罪),而韩国战队LCK赛区也遭遇了他们在LOL世界赛上最严重的一次失败(从S3开始首次丢失S冠)
所以Comcast Corporation包括现任T1的负责人Joe Marsh从一开始,对于老SKT战队的态度,是认为其到了需要更新换代的地步了。
不光是队员选手,还包括战术和运营。
S8中国战队IG的胜利仅仅是一方面,从Comcast Corporation的角度看,更多的是四强战队,欧美占了三家,G2、C9、FNC。
从这个角度出发,Joe Marsh及其一众管理层认为,传统的SKT以及韩国战队,战术思想僵化,传统选手已经跟不上时代,是很正常的。
所以S9,是已经上位,占据战队管理层的Comcast Corporation给予老SKT一众的,最后一次机会。
但S9的SKT,本质上却是一只半新不旧的队伍,其中从夺冠王朝走过来的,只有faker和KkOma教练。而上单khan、打野clid是其它战队的成名选手转会而来,下路组合teddy则在之前是一家下游战队的院长,mata和Efforts一老一新。
值得注意的是,Joe Marsh在17年开始关注英雄联盟,18年开始运作与SKT合作事宜之时,Teddy选手也是这一时期出道,并且在飞机队打出身价。所以有小道消息称,Teddy便是Joe Marsh再成为T1负责人之后,为战队选定的唯一王牌选手。
而从赛场上看,teddy选手也是自始至终,一个从未变更过自身打法的选手。
而辅助位,无论是MATA还是新人Efforts,其实都是老SKT派(传言Efforts是SKT冠军辅助wolf一手调教出来的徒弟)
自此,唯一的SKT便不存在,开始了宫斗的生涯。
当然,S9最终结果是就是四强输给G2,无缘决赛,赛后KkOma教练泪洒现场。
如果说回比赛场,faker自然要背好一口大锅,毕竟一手琪亚娜带崩全场。
但值得注意的一点:第四盘为什么换了Mata上场
自然是在老SKT众看来,新人辅助Efforts无法配合teddy选手。
当然,如今看来一切都是事后诸葛亮,最后一年的压力,压垮了Faker,也压垮了KkOma。
大人,时代变了——Joe Marsh开始了他的生涯
第一步,当然是SKT的掌舵人KkOma的离去。自此,老SKT只剩李相赫faker一人独自坚守,从另一层来说,也是旧时代的残党被新时代孤立。
第二步,就是特许经营权的运作。
Joe Marsh作为一个负责人,并不是所谓的反派,生活中也并没有那么多反派。只是他理解的运作战队的思路,与老SKT和老SKT粉丝道路不同而已。
在Joe Marsh看来,S8的仁川兵败,LCK的彻底失利,最大的责任并不在于选手,他也没有经历过SKT王朝,自然不会迷信faker选手的实力,他认为,之所以LPL能夺冠,S8四强欧美能独占三席,更大的原因在于LPL、LCS、LEC三个赛区是有了特许经营权之后才开始奋进,而LCK则没有特许经营权,导致一层不变战术落后,人员淘汰机制落后,进而导致赛区落后。
当然他曾经负责的OW守望先锋也是运作过特许经营权,所以他才对此信心满满。
前者教练的变更,代表Joe Marsh对于战队战术上的变更,对于老SKT彻底更新换代的考虑;后者代表对于战队俱乐部运作方式的改变。
宫斗1.0时代——金晶洙教练时代2019.11-2020.9
S9的失利,导致KkOma离职,faker在队内进一步被孤立,战术地位上可能会进一步下降,而新管理层选定的掌舵人为金晶洙。而金晶洙的最重要履历为S8,IG战队冠军教练。
如果评价金晶洙的执教风格,或者用选手位置来代替,那便是上单。
在老SKT队伍中,KkOma选定的C位便是中单,而上单在SKT的定位则是抗压;而金晶洙的理解则是上单才是队伍真正的C位,而中路的作用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往边线辐射来帮助边线建立优势。
所以无论是S8IG的theshy,还是S9DWGNuguri,都在金晶洙教练的调教下成长为世界级上单。
理所当然,当时新人上单canna,也在金晶洙手下成长为新人王。
值得注意的是,打野CUZZ在17时期便在金晶洙教练执教的龙珠战队出道,等于说CUZZ是金晶洙加入T1战队带过来的唯一亲信。
现在就可以来分析下S10,T1战队的核心构成。
上单canna——金晶洙教练培养的指定C位
打野cuzz——金晶洙教练亲信
中单faker——老SKT遗孤
AD teddy——管理层指定王牌选手
辅助Efforts——老SKT带出来的新人辅助
若只是战队核心分出派系也就罢了,问题在管理层作为特许经营权的坚定支持者,哪怕LCK官方宣告正式联盟化要从2021年开启,而管理层却一刻也不想等,从S10夏季赛开始,便开始实行内部的特许经营权改革。
特许经营权改革表面标志是LCK联盟化,稍微深层一点是取消升降级机制,有利于商业化运作和吸引投资(Joe Marsh作为一个负责人,他的重点落在这里)
但是对于选手来讲,因为实现联盟化,选手们的薪资自然也是会提高很多。与此同时,而在将来为了考虑成本降低,就会出现大量新人涌入的情况。
从这一点出发,作为传统的豪门SKT则是不利的(个人观点)
以前未联盟化的LCK,等于全联盟的有实力的青训苗子往往更加倾向于加入豪门俱乐部(工资高、待遇好、受关注度高),这就变相的等于让SKT、GEN.G这样的豪门先瓜分青训的优质资源,其它俱乐部再挑剩下的。
实际上,也是如此。从S3开始,SKT和GEN.G在LCK二分天下,偶尔有tigers这样的挑战者出现,也只是昙花一现。
而随着特许经营权的出现,所谓的豪门,也不过所谓的“祖上阔过”的表面意义,在实际概念中,豪门在青训资本上不再占据优势。
更大的影响在于自废武功。
以前的SKT青训苗子,哪怕因为同届竞争压力和首发的成功导致无法在SKT上位,也能靠SKT这块牌子,在其他战队获得不少机会。但是随着特许经营权的出现,SKT青训唯一出头机会,就是打败老人,自己上位。
于是,随着Joe Marsh的自废武功,从S10夏季赛开始,SKT第一次出现新人拼命争取上场机会,老人们疲于应对竞争压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教练不可能禁止新人和青训的竞争,因为那样确实不公平。但从赛场和战队管理的角度出发,第一次遭遇如此庞大竞争的SKT(T1),哪怕是成名的faker,也无法避免状态的起落,被拉入队伍的轮换之中。
于是,宫斗开始。
从上述角度出发,同一年的LCK,也确实只有SKT、GEN.G爆出非常多的负面新闻(SKT的宫斗、GEN.G的霸凌),这何尝不是两大豪门之间的新人与老人间的竞争导致?而为什么是这两大豪门,一方面是豪门受的关注度更大,另一方面,就是豪门历年来积累的青训资源太多,而特许经营权的改动让管理层并未有处理好类似事件的经验造成。
最终结果便是,T1在夺得春季赛冠军之后,自废武功,甚至连S10的门票都没有获得。GEN.G在世界赛的发挥也不尽如人意。反倒是小俱乐部Damwon Gaming,因为条件差、青训培养规模小,并未受到特许经营权带来的负面影响,反倒获得优势,在LCK夏季赛和世界赛上大放异彩。
作为一支豪门,连世界赛都进不去,那么在管理层看来,金晶洙教练明显是不合格的,自然需要放弃,自此宫斗1.0时代结束。
PS:个人观点:一味把T1在S10赛季的失利,甩锅给金晶洙教练,我认为是错误的。毕竟是在多支战队证明过自己的教练,但从他的履历上也能看出,金晶洙对于战队氛围的维护和对于选手的态度,是有待商榷的。T1在S10赛季的失利,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从事后诸葛亮的观点来看,甩锅给阵容不稳定是最好的角度,但造成阵容不稳定的原因,一方面教练可能需要负责,但更多的,是管理层自己把青训选手向上发展的口子给堵死,导致青训选手不得不直接与战队选手发展竞争,这恐怕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宫斗1.5时代——S10赛季后的休赛期至S11赛季正式开始
随着金晶洙教练的离职,摆在T1管理层面前的首要问题,是寻找一个有足够能力把T1带出泥沼的新教练。而助选手Effort李相浩在个人直播中不小心透露了关于新教练的人选。结果这几个新教一个是几乎0经验的前星际选手,另外一个则是有前科的LCK英文流解说LS。尤其是后者是美国人,有点任人唯亲的嫌疑,因为目前掌舵T1俱乐部的Joe Marsh就是美国人。
对于这个选择,是真的没有什么评价的,这离谱程度就相当于王思聪看如今的IG实在看不过眼,开了现任的教练,然后找了管泽元来当主教练一样的离谱。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在管理层作出这个决策之后,貌似是SK集团最后插手此项事务,才阻止LS成为战队的教练。
这是否表明,目前的SK,是否在99%的实际事务中,没有参与到具体运作之中,反而是由Comcast Corporation委派的Joe Marsh大权独揽呢?
这是个有意思的话题——最终,还是美国人成为了韩国人的爹
宫斗2.0时代——daeny时代 S11赛季至今
休赛期的一场闹剧,最终还是以管理层屈服,选择了daeny成为监督,前教练zafa回归。对于这一结果,在赛季初,粉丝是表示满意的。
但是随着赛季的进行,结果粉丝发现,内部的宫斗愈演愈烈,成绩也不如人意。
实际上,LCK联盟化正是从2021年春季赛正是开启。
关于联盟化和特许经营权的问题,上文讲了很多,落在实处的,便是本赛季的T1战队大名单,总计10人。LCK最多人战队。
随之而来的问题——人员轮换
S11赛季春季赛中,T1最受诟病的便是所谓的“10人大轮换”,进行排列组合。除去辅助keria之外,T1尝试了四十多种人员组合方式,其中就包括faker也经常处在轮换人员名单之中。
除去人员轮换问题,指挥问题也是个比较重要的点。
目前,就已经冒出的信息来说,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指挥为faker。二、指挥为keria。三、指挥为CUZZ。
S11赛季目前进行到的夏季赛阶段,就已知的场次来说,指挥为faker一说,应该不能予以采信。根据daeny监督的过往履历和采访,我个人更倾向于第四种:
daeny监督是由PUBG转职过来的教练,去年担任DWG教练,首年便获得冠军。
从这个角度出发,管理层迷信冠军教头,急功近利,是比较肯定的。19年选择S8赛季的冠军教练,21年选择S10赛季的冠军教练。
但问题在于,又何必赶走三个冠军名头的KkOma呢?
PS:个人预言,如果今年T1不进世界赛,那么明年的教练无非三个人选;LS(管理层会认为今年不该就范于粉丝)今年的冠军队伍教练(迷信冠军教头)KkOma(比较不可能打自己的脸)
作为PUBG出身的选手,和作为星际等传统RTS游戏出身的选择,最大的区别在于对于运营的理解。
星际等游戏,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资源(什么十矿打一矿、一切皆是换家等梗就是从星际流出来的)。所以星际选手出身的教练,特别看重对于资源的交换,也就是以前所谓的韩式运营,哪怕你人头领先了,却发现对面打着打着经济还反超了。
而PUBG出身的选手,更看重的是位置和战斗的处理。(对于点位的把控,战斗瞬息万变)所以这类教练,特别注重团队的配合,特别忌讳冒进的举动。
从这个角度出发,faker选手是不符合daeny监督中理想的中单形态的。因为faker最巅峰的,其实是突进型的辅助杀手,在爆杀一人后利用人数的优势,形成资源的控制。
daeny监督一直强调的无指挥,或者人人都是指挥,然后形成一个所谓的团队。
论点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710219137477663&wfr=spider&for=pc
daeny监督:
我认为目前几乎没有“指挥”这个概念,因为各条线上都要凭靠自己的感觉随时给出操作,每条线都以相近的游戏理解向着同一方向努力才是最重要的,我认为现在只靠一个人指挥几乎是不可能的。
目前,S11尚未结束,成绩未出,功过不好评价,等赛季结束后,关于daeny监督的看法,和功过评价,再见仁见智吧。
你C我就躺
编这么长的故事辛苦你了,但是能不能把选手和教练id先打对。
578158012
· 广西错的东西有点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