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美 实验艺术考研】突击99天,应届生跨校跨专业也能得第一?

avatar
关注

大家好,我是今年

跨校跨专业

考实验艺术第一名的应届生

—谢同学

👇

【分享人介绍】

分享人: 谢同学

本科专业: 视觉传达设计

报考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报考专业: 实验艺术专业

初试成绩: 408

复试成绩: 421

前言

我跨专业考实验艺术专业的主要原因——我的本科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在本科大二的下学期,有幸在省内的设计大厂实习了一个月,凭借对工作的思考,我敏锐捕捉到国内平面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将进一步和新媒体融合的风向,和老师前辈沟通过后毅然决定研究生往新媒体艺术方向继续深造。也算是顺应时代发展吧,希望能够拓宽一点之后的就业面。

01

“放弃出国留学,考前99天突击备战”

2020年对大部分想要申请出国的同学们来说,注定是充满了挣扎和迷茫的一年,我也不例外。从19年末开始就积极准备申请意大利艺术留学的我,怎么也想不到,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将我的申请计划封印上了重重枷锁。我的家人出于安全的考虑,建议我暂时放下欧洲求学的想法,转而申请国内读研。也幸好有诸位前辈老师们的关心开导,我逐渐从迷茫中走出,找到了新的目标——广州美术学院。

我是从20年的9月加入尚研的,当时辗转了几间广州地区的艺术考研机构,正在犹豫不决的时候,在尚研油画班看到了正在上课的同年级同学。惊喜之余我询问了同学的上课体验,经过几番和尚研的老师沟通下来,在距离研究生初试只有99天的下午,我决定正式到尚研上课。

正式开始上课的一个月里,我被安排在油画班和设计班之间来回上课,补充必要的专业知识。比如装置课程在油画班上,研究方案绘制课在设计班上等。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我的两位负责老师对我的教学和鞭策,每周定期的作业布置和课后阅读是必不可少的,哪怕不在画室,也会在群聊里关注项目进展的最新动态。

尚研的各位老师都很专业可靠。这里必须要点名感谢思苑和峰哥,一路陪伴我备考的两位老师。记得刚刚来到尚研的时候我的课程进度比起暑假就开始备考的各位同学落后很多,两位老师为我的课程安排也是操碎了心。确保我在每周都有有效信息输入和作品输出的同时,偶尔也鼓励我多点去看好的展览找找灵感,推荐IG上优秀的国外艺术家和案例等等。

在尚研的学习,最大的感受就是课上气氛严肃高效、课下如同朋友般地轻松和谐。跟着两位老师的指点一步一个脚印,我在初试从容不迫地取得了总分408,专业双135分的成绩。事实证明,遇到好的老师真的可以让考研事半功倍!

02

“像讲故事一样将自己的

经历勇敢地表达出来”

艺术考研是一条漫长的路,决定最终结果的因素有许多种;如长期坚持、学习自律、时常总结思考等。但如果将我的跨学科艺术考研经验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就是——真实地表达自己,像讲故事一样将自己的经历勇敢地表达出来。

有很多国内艺术考研的同学会将自己的备考过程和出国留学申请的同学们区别开来,但是其实二者的准备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艺术创作本身是没有限制的,面试导师会希望在你的作品中看到你对与人生、环境、乃至社会的思考,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优秀院校,都需要具有思辨性思维且创作态度真实而诚恳的学生。

尤其是跨专业艺术考研的考生,需要在第一轮与导师的沟通中真实地表达自己;包括对艺术研究的态度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计划等,展示自己,把自己的作品和个人经历结合起来,从而建立起早期与导师之间的联系。

以我个人的经历举例,早年跟随母亲每年都参观连州国际摄影年展的记忆,成为了我的艺术启蒙,因此和摄影艺术结缘。在早期的个人作品集创作环节,通过和两位尚研老师的交流,我回到了家乡连州,花了一周的时间挖掘这个摄影节背后与连州城市之间十五年深厚的人文联结,并且采访数十位相关的当地居民,在博物馆开展儿童公教活动,最终将所有成果整理成一个在地艺术项目,放在我的个人作品集里。

03

“厚积薄发,专业文化双管齐下”

实验艺术可能是所有艺术考研专业中出题最变幻莫测的一个。因为不限作画工具,每年专业考试的考题形式都难以预测,也很难找到高分的标准。

专业课

广美的专业课占分高达70%,可见专业课的备考成功与否决定了考研成败。因此,想要取得高分,考前3个月的大量练习和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尚研的负责老师在此期间定期更新我的备考阅读清单,并且布置了许多装置应用、材质探索的课程,根据学生情况查漏补缺;经过前期大量的积累,考前50天开始每周的限时训练,模拟考试,让我能够从容不迫地兼顾文化课和专业课。

文化课

在保证专业课的训练强度下,我的文化课也没有放松。政治复习还是以记忆背诵主流教材为准,我个人不喜欢照本宣科地背诵,就会到B站上下载各种歌曲编译的肖三肖四视频,一边唱歌一边记忆,结果被舍友吐槽连洗澡的时候都在单曲循环。到了英语一科,因为我的基础还不错,我就保证每周3套的模拟试卷练习,画画累了就看看美剧、看看电影,保持英语语感。相信很多艺术生对于文化课复习都十分苦恼,但是找到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苦中作乐,哎,就是玩儿~

04

“复试后来居上,总分斩获第一”

作品集

确认初试通过后,我就开始进一步充实自己的面试作品集。

面试作品集作为一份在面试环节的考生基本资料,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导师对学生的基础能力认识。因此,大家应该在面试作品集中多元化自己的作品集内容,不仅要纵向列举自己的装置、编程、艺术评论文章等内容,还要横向丰富艺术项目的选题;通过跨学科调研、引用书本上的设计方法论和调研方式来展示自己的研究内容。如果每个项目从选题到设计方案都是单一的范围,不仅在审核时容易降低导师对你的兴趣,也会暴露自己专业知识的局促和短板。

把作品集比喻成你的艺术名片,就是去用图文叙述的形式把自己的能力、经历呈现出来,让人在短时间内认识你、了解你。好的作品集不仅可以展示作者的能力,还可以体现作者的气质、品味等等,有利于给导师留下不错的印象。

面试

到了最后的导师面试环节,我很幸运地抽到了一个中间的数字——3号。其实经过了前面的三关六将,能够坚持下来已经实属不易,给自己多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不用太过紧张。然后在面试时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谈吐大方,面对各位老师就像和前辈们交流一样,诚恳地说出自己对艺术研究的态度和研究生学习的看法,实事求是地回答老师们的提问,能够做到以上几点,最后的面试就稳啦!

收到复试最终成绩是在4月中旬。我初试成绩是第二,出乎意料的是我在复试超越了初试第一,后来居上取得了复试总分的第一,我和两位老师,三个人在群里乐翻了!

看似风轻云淡的背后,藏着我个人日继以夜的努力还有尚研老师们的无限帮助,在此再次感谢尚研,感谢遇见思苑和峰哥,以及各位老师!

也希望这一篇经验分享可以帮助到和我一样对实验艺术充满热情和向往的师弟师妹们,我们广美不见不散!

(本文分享均为作者原创,

未经尚研同意,禁止任何转载)

考研区我的考研焦虑症考研气氛组
阅读 3637

全部回复

no-replies

评论区开荒,我辈义不容辞

来抢第一个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