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赛季火箭队战绩概览(四)——打铁还需自身硬(上)

avatar
关注

此贴约4800字,按照一分钟阅读400字的速度,大约需要12分钟读完。

写完之后才发现居然写了这么老些,但私以为这篇帖子通过集中分析命中率得出的两个基本面对评价比赛确实有帮助。这大概是我写了这4篇赛季梳理帖子以来最有营养的一部分。

计划下篇,即《打铁还需自身硬(下)》集中分析出手结构。在我大约一个月前录完整个赛季的基础数据后,我也通过发帖表达过关于三分盛行的直观感受。希望在下一贴中能得到具象。

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和推荐,不敢当,说实话,写得还是一般……




六、出手数、命中数和总命中率

在得分的统计里,数据出现的次数太多,因此多数以表格的形式展示。

1.全赛季概览

从表格中可以看到,火箭队除了在每次命中得分[1]这项统计上略强于对手,在其余的运动战出手数、运动战命中数、每次出手得分[1]、总命中率[2]、有效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3]上全都不如对手。

值得说明的是,火箭的运动战出手数虽然与对手相差无几(少的40次出手都不到总出手数6371的1%),但命中数却相去甚远(少命中249个球占总命中数2826的8.8%,直逼10%)。这足以说明火箭的进攻能力确实逊色于对手——给你机会你不中用啊。

此外,3.5%这个数据,在命中率的统计中反复出现。纵向对比时,火箭在总命中率、有效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上与对手的差值基本都是3.5%(见表格最后一行末尾),即不论从哪个角度怎么分析,在命中率上火箭和对手相差都是那么多儿;横向对比时,无论是火箭还是对手,自身的真实命中率也基本都是比有效命中率高出3.5%。这里姑且把它称作绕不开的3.5%吧,下文的命中率统计里普遍存在这个3.5%,就不多赘述了。

2.胜负对照

对于比赛胜负有一种最直白的感受,如果你投的比对手准、那么你更可能赢得比赛。事实当然也是如此。这里把本赛季火箭胜17场和负55场区分后对照分析,分成了火箭自身对比、对手自身对比(即横向对比)和火箭和对手对比(即纵向对比)两个大类三个方面,得出了一些新认知。

首先是火箭自身的横向对比。

然后是对手自身的横向对比[4]。

与自身的整个赛季平均表现相比,无论胜负,火箭和对手的场均出手次数和每次命中得分都相差无几,但胜场的每次出手得分和场均命中次数都要好过赛季的平均水平。对于双方而言,如果把场均出手数89次和每次命中得分2.75分视作定量,即每场比赛出手的次数固定、每进一球的得分固定,那么要击败对手的途径就只有一个——投中更多的球。进球越多,相应的总得分就越大,每次出手得分也就水涨船高了[5]。

最后是火箭和对手放在一块的纵向对比。

这里从同异两点出发解析这个表格,得出的结论对联盟各支球队比赛的基准面分析挺有价值。

无论胜负,球队场均出手次数都在89次上下(同),决定胜负在于命中的次数(异)。我们能够看到,取胜的比赛都能命中43、4个进球、战败的比赛只能命中38、9个进球。由此可见,5个进球的差异[6]决定了比赛的最终结果,虽然有多达89次的出手机会,但仍须每球必争、锱铢必较。

单看胜负,不论是火箭还是对手,打出取胜或战败表现的比赛里,表格中的各项数据表现可谓惊人的近似(同)。这或许能说明,如果比赛中可以命中43.5个进球、每次出手得分能换回1.34分、命中率逼近48.9%、有效命中率逼近57.6%、真实命中率超过60%(我称这一组数据为获胜基本面),那么极有可能胜券在握;若是比赛中仅可命中38.3个进球,每次出手只能换来1.19分、命中率跌破43.2%、有效命中率不足50%、真实命中率跌破53.5%(对应的,称这一组数据为战败基本面),那就要吃败仗了。

最后看整个赛季的表现。火箭的综合表现显然更接近战败基本面且相当接近,距离取胜基本面还有太多差距;而对手的综合表现略逊于取胜基本面。我在此做一个直观的对照,私以为这个表格是这篇帖子里最有借鉴价值的干货:

用这两个基本面来验证火箭队赛季所有比赛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明本赛季的火箭队确实太弱了。

战败基本面特别适用于火箭,但不太适用于对手。

本赛季火箭共有40场比赛运动战进球数不足39个(含39个),只取得了5胜35负的战绩;共有34场比赛每次出手得分低于1.20分(含1.20分),只取得了3胜31负的战绩;共有35场比赛命中率低于43.2%(含43.2%),只取得了4胜31负的战绩。[7]

这个战败基本面用在对手身上,情况会有很大改观。对手共有14场比赛运动战进球数不足39个(不含39个)[8],取得了5胜9负的战绩;共有13场比赛每次出手得分低于1.20(含1.20),取得了4胜9负的战绩;共有14场比赛命中率低于43.2%(无43.2%),战绩为5胜9负。[9]

对照发现,战败基本面对火箭队来说就像一道坎,胜率全都在10%上下;对于对手,虽然胜率只是接近35%,但情况可要比火箭好得多。

 

对应的,获胜基本面特别适用于对手,明显不适用于火箭。

本赛季火箭有17场比赛运动战进球数超过42个(不含42个)[10],取得了8胜9负的战绩;共有18场比赛每次出手得分高于1.34(无1.34),取得了8胜10负的战绩;共有18场比赛命中率高于48.9%(含48.9%),战绩为8胜10负。[11]无论是哪一种门槛下,火箭的胜率都不足50%(基本在44.5%),这说明对手总是要比火箭发挥得更好,即便火箭达到了获胜基本面的水准,依旧要逊于对手。

获胜基本面用在对手身上,可以说是屡试不爽了。对手共有42场比赛运动战进球数超过42个(含42个),取得了38胜4负的傲人战绩;共有38场比赛每次出手得分高于1.34(含1.34),狂取37胜1负;共有35场比赛命中率高于48.9%(无48.9%),狂取34胜1负。[12]

对照发现,当对手达标获胜基本面是,对火箭队来说基本就是交代了,胜率全都在10%以下(应当说可能连5%都没有)。

 

注:

[1]每次出手得分和每次命中得分是我自行设立的统计项目,算法为:

这两个数据的存在应该说不难理解,与有效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的出发点是权衡进攻效率相似,只不过并不如有效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那般严谨。在随后梳理每名球员的赛季表现时,我还会使用这两个技术统计。以火箭和对手在这两个数据统计上的差距微乎其微这一事实来看,很有可能全联盟各支球队每次出手的得分在1.27分左右,每次命中的得分在2.76分附近。

进一步讲,如果说联盟中各支球队每次命中得分约为2.76分,那么单凭这个数据似乎也可以表明如今的联盟三分盛行,毕竟2.76更接近3而不是2。

[2]命中率的运算中含有加和除两则关系,因此在统计整个赛季的各项投篮命中率会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除后加再平均、即将72场比赛共72个样本取平均,我称之为场均命中率;另一种是先加后除直接得、即将所有72场比赛的分子和分母相加后再做除法直接得出结果,我称之为赛季命中率。

以火箭队本赛季的总命中率为例,对这72场比赛每一场的命中率取平均值,得到的场均命中率为44.41%,而本赛季火箭队总进球数2826个÷总投篮出手次数6371次=赛季命中率为44.36%。

场均和赛季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过多数情况相差甚微(在上述例举中我们可以看到,场均和赛季这两个数据的差异仅为万分之5,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当然和样本数为72已足够多有密切关联)。鉴于此,除非差异过大,否则均称为“场均”,算法也是采用先除后加取平均。

[3]在虎扑对每名球员每场比赛的表现中,提供了有效命中率(effective Field Goal percentage,一般缩写为eFG%)和真实命中率(True Shooting percentage,一般缩写为TS%)的数据统计。作为入门级高阶数据,这两个命中率对衡量球员的进攻表现很有价值,而我沿用了这两项数据统计的算法来衡量球队的进攻表现,私以为同样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两项统计的算法如下:

理论上,有效命中率的最大值为150%,即一位投手只投3分且全中(我知道火花本赛季在对阵火箭的比赛中贡献过单场有效命中率为100%的表现,即只投2分且全中)。在我的统计中还发现,火箭队的有效命中率比命中率高出7.7%,对手的有效命中率比命中率高出7.5%,包括双方的有效命中率都超过了50%,由此可见,联盟全联盟各支球队的有效命中率极有可能均在50%之上且高于命中率7.5个百分点。

真实命中率理解起来要相对费劲。关于0.44这个系数(貌似是被犯规后的2次或3次罚球、技术犯规罚球等这类与投篮出手数无关的罚球数占总罚球数的比例近似值)到底是怎么来的我还真就看过一回科普帖,但最后我只清晰地记住了那个帖子里提到的“PER(PlayerEfficiencyRating,球员效率值)可用来分析球员效率,提出这一理论的人叫约翰·霍林格。”把真实命中率和有效命中率对比来看,能发现二者的出发角度不同。真实命中率从得分的角度出发,且涵盖了罚球对得分的构成;有效命中率则只是对出手选择进行加权处理,且未涵盖罚球。

也有观点认为,真实命中率是登哥的遮羞布。论据是,从普遍的规律来看,有效命中率和真实命中率之间不会相差太多(就本赛季的统计而言,不论火箭还是对手,球队层面上这两项命中率的差值都在3.3%上下),而登哥多次“贡献”有效命中率不足真实命中率一半的尴尬比赛(普遍为有效命中率刚过23%但真实命中率超过了50%),即运动战出手很多但进球过少却罚球过多)。这一观点我点到为止,不做过多探讨。

[4]在对手的横向对比表格中,胜、负场的每次进球得分2.73分都比赛季平均的每次进球得分2.75分要低。这是由于在填写这个表格时为方便计算直接采用了先加再除的算法,详细解释可参照注释[1]。若是将对手每次进球的得分精确到小数点第三位为2.745分;若是按照样本求均值计算,胜、负场的每次进球得分为2.744分和2.742分。

[5]这个发现可以算是废话,而且表述起来非常拧巴。说它是废话,只因这个发现背后折射的道理显而易见:谁投进的球越多谁就赢得越多。但我之所以把这段罗里吧嗦的话放在了正文部分,就是想通过讽刺自己来表达以下多年来浏览到垃圾帖子或者畅销书籍的看法:很多理念的叙述总是化简为繁、很多事情的流程也愿意去整求琐,于是就被冠上了“高端”、“创新”、“有附加值”的帽子,这种破帽子真的是害人害己。但也没必要都一棒子拍死,去伪存真的过程也总是需要走些弯路。

[6]场均5个进球的差异,这个数据也引起了我的关注。在我梳理篮板技术统计时,发现火箭每场比赛比对手正好少抢了5.0个篮板;而梳理命中率统计时,发现恰好要比对手少命中2.4个进球。或许“2.4个进球、5个进球和5.0个篮板”这三组数据之间也有一些关联。

[7]赢球的场次高度重合且以1月居多,分别是1月3日击败国王、1月23日击败活塞、1月27日击败奇才、1月29日击败开拓者和4月8日击败小牛。除了对阵奇才的比赛,对阵活塞、开拓者、小牛都是险胜。

[8]不包含39个是给火箭留点儿面子。对手恰好命中39记进球的比赛很能说明火箭是个弱队。在这8场比赛中,火箭的战绩为2胜6负。也就是说,火箭队在毫厘之间把握胜利的能力明显逊于对手。若是包含39次的话,对手共打出22场此类比赛且取得了11胜11负的战绩,即对手打火箭时发挥到战败基本面的程度下,只不过是人家的五五开。

[9]与火箭队赢得那几场球高度重合不同,输的这几场球很分散,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越分散越能说明火箭队的不稳定,谁都能输、花式输球。

[10]作为与注[8]对应,这里面不含42个也是为给火箭留点儿面子。当火箭恰好命中42个进球时,战绩为惨淡的2胜5负。加入到这项划分统计中会稀释胜率,从不含42个的8胜9负胜率47.1%直接稀释为含42个的10胜14负胜率41.7%。与注[8]的意义一致,都表明了火箭队在伯仲之间把握胜利的能力不如对手,明显是弱队的特征。

[11]赢的这8场球高度重叠,翻来覆去就下表中这8场球,这一点倒是和花式输球截然不同:

[12]这一场顽强的胜利是4月的最后一场比赛,火箭客场猎杀雄鹿,可谓本赛季的经典。今天(2021年7月7日)上午,总决赛拉开帷幕。雄鹿队客场不敌太阳队,在这里恭喜炮哥。

发布于辽宁阅读 4768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火箭老大戈登

· 黑龙江

respect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六路晓晨楼主

火箭老大戈登respect收起

瑞思拜~我很想念你,EG~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