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兰门迪
· 浙江转自进攻三区谈点古今比较问题。目前找到的最可靠严谨的70年代跑动数据。1972-73年间,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侧重体育的学校)的运动科学前辈Tom Reilly,靠架设摄像机和分析录像进行的估测(埃弗顿)。非门将球员,平均跑动距离8.68km。(7.07-10.92km)中后卫平均7.76,边后卫平均8.25,中场平均9.80,前锋平均8.40。把门将算上,一个队一场大约跑90km多点。五大联赛里德甲如今116,其他联赛110(大致上)。——-列完这个说一下,我看到内外网都有说六七十年代跑动只有6km,甚至5km、4km,以证明足球进化论,但这种数据想想也知道不可能。当然,足球运动员的体能,现在远超50年前,这个也不用讨论。为什么想说70年代,因为有特殊性,那时正是各个流派兴起竞争的时候。技战术积淀上,四后卫早已被采纳,门将技术成型,传接防守基本功形成标准,防守人数增加(60年代巴西、英格兰和米兰双雄就是靠防守人数增加来获取荣誉),意味着整体足球观念开始成型,空间开始被压缩,区域和盯人之间的分野博弈也是这个时间点。荷兰的前倾压迫在70年代兴起,进一步加速了这个过程。但阿贾克斯一统江湖之前,1970世界杯上,意德的交战(贝肯鲍尔脱臼那场)正好代表了当时两大西欧势力的对撞。两队都是盯人主导加上自由人配置,一对一贴身凶狠。德国有边锋而意大利没边锋,前锋牵制和后上攻击层出不穷。以现在眼光看,中圈前后空间依然松散,但进入两个禁区附近时对抗绞杀非常激烈,还是在墨西哥高原高温的情况下。体系化和身体消耗,这两点到某个临界点,才能检验球员真实实力和技术水平。而足球里面的消耗,跑动距离只是一小部分,纯跑动的话普通球员用不了40分钟就能跑完万米,但15分钟的HIIT(跑动距离基本=0但是要做高强度动作)却可以让人要死要活。那个年代的足球比赛,跑动量的确低,还能回传门将化解紧张局面;但总的消耗已经很可观,来自于盯人和克制盯人之中的高烈度对抗,体现在短促的加速、减速、铲抢、贴身、跳跃、摆脱、突带当中,而且能通过攻守两端的配合来协同作战。我个人认为,最晚从1970前后,已经可以通过比赛画面来分辨球员的真实技术水平和动作能力,而且能跟现代足球对照,来对比不同年代的球员水平了。
一只蝴蝶翩然起舞
· 新疆各有各的说法各有各的观点小世界杯时的意甲对抗强度真的不低甚至可以说比现在强度要高至于你说的站着踢我不知道是如何谈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