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哪些“这一代就是最后一代了”的燃油车?

avatar
关注

作者:法棍卡玩设计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846357/answer/157054489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同题主所说的,各个品牌的新能源化规划,资源必须偏移至未来趋势区间;丰田官网的所有车型列表 有蓝色字体的都是新能源车型 已占大半江山1967款大陆的九代演变, via https://youtu.be/Pqd0uIKdTdk锐志是国产化后的名字,日本版Mark X停产告别照,锐志在天津丰田工厂也有一张告别照锐志归属于Mark II这个历史悠久的车型,Mark II全家福答主在比利时街头车聚会上遇到的240Z本田Z家族全家福,C位即是次世代Z——Z Proto,可能命名400Z综合来看,似乎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内燃机动力“马车”很快就可以被作为日常使用,它可以轻而易举地被驾驭,而不需要像传统马车一样掌握繁多的驾驶和操作技巧。在成本上,比以马动力的马车要便宜的多。不过就现状而言,由于《公路法》等法规的限制(1865年英国《公路法》规定内燃机动力车限速6.4公里/小时),内燃机动力车的发展还没有通向坦途。在这些法规被更新后,我们就能快乐地享受内燃机动力车为我们带来的便利未来了。《MECHANICAL ROAD CARRIAGES: HORSEFLESH v. STEAM.》 via https://www.ncbi.nlm.nih.gov

是啊。我们正在见证历史。

最近一段时间经常听到资讯说某某车型将要停产、现款成为绝唱,其中很多都是我们从小看到大,非常具有底蕴和故事的车型。嗟叹之余想想,可能主要两方面因素吧:

2. 不同时代消费者对车型的需求不同。如当下消费者更倾向于跨界车型、SUV和溜背轿车等等,导致本来就紧缩的燃油车研发资源进一步流向符合当下趋势的车型。那么剩下来那部分车型,如果不符合发展趋势和未来品牌的调性,即便曾经轰轰烈烈,也终将成为绝唱,就此成为人们心中的美好回忆了。


回想了下最近看过的资讯,简单列列几款感触很深的现款即绝版的燃油车型:

福特嘉年华(Ford Fiesta)

福特嘉年华在早年曾经大火,但最近几年明显不行了。同时福特自己也一直口口声声说要把品牌的重点放在它的皮卡和跨界车上,再加上新能源化的趋势,嘉年华已经是美人迟暮。

雪佛兰科鲁兹(Chevrolet Cruze)

说实话,通用汽车从来没能够真正地在全球范围内,从本田和丰田手中夺取紧凑车型的市场,科鲁兹价格不断下探,销量依然颓势不减,这更加证明了这一点。科鲁兹是台好车,但是估计消费者对雪佛兰的品牌忠诚度却远远比不上本田丰田。当年的情怀车在大环境和自家兄弟科沃兹的打压下终于成为了历史。

林肯大陆(Lincoln Continental)

哎,这款诞生于1939年的林肯标志性轿车也要与世人告别了。感觉大陆一直都是一款自带声望自带颜值自带大佬光环的车型,有个V8就更完美了。林肯接下来也希望随大潮往新能源方向进行转变,不过按林肯现在这个销量,不知未来能否重返荣光。

丰田锐志(Toyota Reiz/Mark X)

后驱V6情怀车的51年经典终落幕,真是令人惋惜。毕竟车企还得肩负赚钱的目的,排放和油耗的限制也让锐志没办法继续谱写它的历史了。

捷豹XJ(Jaguar XJ)

捷豹是个对我很有吸引力的品牌,但也仅限于造型而已啦。近年来它表现一直不佳,质量和可靠性饱受诟病。XJ作为一款挑着复兴英伦绅士品牌重担的车型,D级车定成C级价位,销量依旧惨淡。于是,2020年,XJ被画上了它的句号。希望电动化的捷豹能带来品牌的复兴吧。

日产370Z(Nissan 370Z)

不过这个其实不算真正意义上终结,2020只是从03年至今的370Z的终结。毕竟最近可能要命名为400Z的Z Proto又要接过240Z开创的天下啦,还可能会有混动版的,还是挺令人期待的。从中,我们也能观察到日产对于不同车型的精力分配和电动化的决心。

奥迪TT(Audi TT)

作为在无数电影里出现的真香车型,于99年推出的德国最具标志性的跑车之一的TT,是既可靠又嗨皮的好车。但是再好的车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可能这次TT的步伐没办法像她在红绿灯下起步时那么快了……不过5月又有消息说延迟停产,毕竟TT现在在市场上还是很活跃的,但是仍然要在奥迪电气化的步伐下结束燃油版的绚丽一生。顺便说下,有个新的eTTron和TT没啥关系……不是跑车。

大众甲壳虫(Volkswagen Beetle)

最令人唏嘘的就是甲壳虫了,这款传奇车型自然不需要更多的语言去描述。但是目前的甲壳虫销量不复往日荣光,大众于今年(2020年)就要开始逐步淘汰这款车型了。大众现在把业务的重心转移到了电动汽车上,最近准备利用ID系列与特斯拉放手一搏,燃油甲壳虫也只能退居幕后了,希望有一天,纯电甲壳虫能够回归。


最后,再说两句。1895年12月的《英国医学期刊》,有一篇名为《MECHANICAL ROAD CARRIAGES: HORSEFLESH v. STEAM.》的文章,给大家科普了当时还很新奇的蒸汽动力的“马车”,文末有这样一段话:

读完这段话,是不是感觉历史在重演,马车和内燃机车换成燃油机车和新能源车竟毫无违和感……

所以,我们对着这些燃油车发出“这一代就是最后一代了"的感叹,会不会是1900年的人对着“10大即将消失的马车品牌”嗟叹的重现(笑)。正如同燃油车摆脱了马车的布置束缚,以全新的姿态催生出了之后这么多让我们激动的车型,那么新能源车也当然会利用次世代赋予它们的崭新自由度,续写属于它们自己的精彩吧。

期待。


作者:小薄荷茶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846357/answer/1553945471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陆地巡洋舰,普拉多。

其实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因为国六的快速推进,其实最后一代已经结束了,不会再有新的陆巡和霸道上牌。按照这个趋势,只要国六全国范围推广,现在看到的就是最后一代了。

还没有攒够钱,Dream Car就停产了。原本是个很悲伤的故事。这两款传说中的神车,在中国的西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建筑工地上,以及广大的中东地区,还大量活跃着。车迷们追逐的全尺寸SUV,承载式车身,论坛上“修不好的XXX,开不坏的巡洋舰/普拉多”也会慢慢被遗忘。


作者:Shall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27846357/answer/15525075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是魔鬼的步伐,是魔鬼的步伐

泻药。

正好在当晚刷了一部电影,叫《电力之战》,以下直接搬运自百度百科,不详述

"在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两位电力企业家托马斯·爱迪生和乔治·威斯汀豪斯展开对峙。爱迪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是直流电的发明者,并首先将直流电推广到商业领域,随后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尼古拉斯·霍尔特饰)发现了交流电,并制造出一台交流电发电机,为了与爱迪生竞争,企业家乔治·威斯汀豪斯迈克尔·珊农饰)邀请特斯拉为其工作[4]。之后威斯汀豪斯创办的西屋电气则率先将高压交流电引入美国的输电系统 ,打破了直流电一统天下的局面。"

是不是觉得和现在的各大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很像?甚至爱迪生召集媒体抹黑威斯汀豪斯的桥段也像极了互联网上的水军互怼。大家看似敌对,互相抢夺市场,但其实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加速电动车的普及,降低使用成本,让更多的人用它。

回到正题。电灯的发明有着比当时的主流照明方式蜡烛/煤气灯有着太多的优势。比如成本更低,更明亮,使用寿命更长。以特斯拉为代表的电动车相对于内燃机则更快,更舒适,更安全。非要我选边站,我一定站在燃油车这边,毕竟从小就对汽车萌生浓厚兴趣的我,燃油车,尽管我不太愿意这么称呼,但是电动车出现后,普通的汽车被叫成了“燃油车”,是我对汽车认知的开始。从小时候坐大公共都要坐司机旁边看他打盘子,对驾驶乐趣,对操控,对燃烧效率,对换挡速度,对不停刷新速度记录的布加迪,和车神塞纳以及他亲自参与研发的NSX,这些汽车历史发展长河中出现的基础概念以及各种里程碑产品加深了我对汽车认知的成长。而这些认知,全部来自于“燃油车”。尽管我不愿意承认,内燃机相对于电机来讲,不管是从性能,效率,还是舒适度,已经被电动车大大超越。不管是国家出于摆脱石油能源依赖开始大力发展新能源,还有越来越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各大城市的限行限牌政策,倒逼各大汽车品牌的技术天枰加速向电力驱动转变。燃油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就像当年V12, V10, V8这类大排自吸在车迷门的惋惜声中逐渐消失一样。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就纯种燃油车来讲,第一,买菜车级别几乎团灭。类似第八代高尔夫,以及高尔夫GTI,高尔夫R极有可能已经是这个经典车系的绝唱。毕竟大众集团的新能源战略在传统车企中还是相对激进的,ID系列已经在逐步成熟并且慢慢的渗透进当下的A级车市场,逐步取代现有燃油车型。以高尔夫扩展开来,丰田花冠(这个系列已经是混动了),被电动车的各项性能指标打击最大的其实就是普通民用车市场。随着电池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和能量密度的进一步增加,续航里程和价格在未来几年之内都将不成问题。既然可以更快,我为什么不买一辆电动车?再往上到B级车,奔驰C,宝马3系也会很快电动化,或由电动化产品线取代。你们看到的照片罗玉凤实物林志玲的新款M4也可能成为绝唱,包括但不限于像奥迪S和RS系列类似的直线王更是跑不掉。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让内燃机的排量越做越小。小排量发动机的动力对于小车尚且吃力,更不要说对动力要求更高的B级往上的车了。有什么理由不电动化?

第二,本来就已经一蹶不振的日本性能车。丰田和宝马合作的前提下勉勉强强推出了新款Supra来让曾经的JDM迷门高潮,也难以掩盖这货不太赚钱,纯属丰田章男就是想玩情怀的事实。当然还有最近发布的日产z proto跑车,再度点燃了湾岸的午夜激情,设计上却是相当不走心,缺乏该有的吸引力,甚至用了Q50架构(热血车迷将专车专用平台看的相当重要),我相信这家伙也不会再有下一代。

已经诞生十年的GTR R35至今没看到换代迹象,推出下一代的可能性想必也是微乎其微。

如果是真的,我打算来一辆。不,是再来一辆。至少电汽化让这类车以更符合法规的方式带给人们驾驶乐趣,可以在国内名正言顺的被引进一次。我本人一直期待马自达对于电动跑车的理解,想知道他们如何用低成本的方式化解电动和轻量化的矛盾。这一点同Lotus。虽然马自达开始捣鼓直列六缸引擎,并官方宣称下一代的阿特兹会改用后驱,采用这一套动力总成的消息让自吸党眼前一亮,但至少就国内对于燃油车越来越不友好的政策,这样的车会如同镜中花水中月一样看得见摸不着。而霓虹国很快传来了BRZ换代的消息,将搭载2.4升自然吸气发动机。这类马力不大,却充满驾驶乐趣和人车沟通感的玩具却极有可能在大家都是大马力的电动时代还有一丝生存空间。毕竟产品取向大相径庭。

也有人说,电动车的加速都这么快了,我还买什么超跑?这是买菜车用户的想法。我对超跑的全面电动化反而持保留态度。就现有电动车的技术路线,跑车杀手-重量,或将成为跑车领域拒绝电动化的最后的倔强。车重对于操控的影响,对于跑车敏捷操控的第一诉求,以及顶级的人车沟通感来说是灾难性的。首先以跑车的存量来看,我相信即便所有跑车都用12缸引擎,对大气污染的贡献仍旧可以忽略不计。其次大部分超跑的加速都在3秒内,和高性能电动车也不相上下,所以给我一个超跑着急电动化的理由?为了更快?好像也没有必要,并且还要因为铺满了电池板的底盘而牺牲超跑该有的敏捷感和路感反而有些得不偿失。我个人认为911仍旧还会有下一代,毕竟水平对置六缸发动机除了放在911车尾也可以拿回家垫桌子的信仰不是说丢就丢。况且GT3,GT3 RS,GT2,GT2 RS都还得靠着这台发动机叱咤各种赛事,也不排除法拉利冷不丁的会继17年推出12缸自吸引擎的Superfast之后再来一台升功率更高的Supersuperfast。毕竟对于超跑品牌来讲,在极速和加速都能非常快的前提下,追求极致又平衡的操控,是当下任意一台电动车都很难做到的。因此,电动化会是自下而上的革新,超跑品牌会在保留内燃机动力的同时试水纯电动,两条产品线必定会并行一段时间,说是绝唱还有点过早。

写到这里,我已为内燃机在不远的将来就这样谢幕唏嘘不已。的确,在电灯普及后,没有人再留恋蜡烛。当时的确也有人倔强的说,哼,不过是富人的玩具。然而后来的人们都用上了电灯,蜡烛却衍生出了更多品种,比如香薰蜡烛,还有各种蜡烛+皮鞭的玩法。而我也相信在电动车横行的未来,我们同样也需要时不时的来一次烛光晚餐。毕竟大家都不玩的,才有腔调感。

感谢威斯汀豪斯在电力竞争中让爱迪生落败,最后导致了爱迪生闲来无事发明了--电影,开启了动态摄影时代新篇章。

“1880年,照明工作由火完成

机器的驱动由工人的手脚和蒸汽完成

工程师乔治威斯汀豪斯凭借其发明的铁轨空气刹车成为百万富豪,他将财富投资与天然气,并相信它就是照明和工业驱动的下一个未来

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闻名世界却穷困潦倒,他日以继夜地工作只为完成一个伟大的构想:电能

他们两人的竞赛,创造了现代世界的根基“

Respect

阅读 344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c33c8db6edd9a_93584332_D

· 河北

嘴上念叨最后一代的不一定是真的最后一代,真的最后一代都是突然后知后觉的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