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门球鞋 国乔 磨砺3代 测评 (文末送惊喜)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写在开头,用给目前的国产球鞋和国产品牌。
这是一次正经的测评,也是一次交流,非恰饭非推广,楼主就是一个普通的篮球和球鞋爱好者,测评的对象就是楼主前几天参与众测被选中的中国乔丹的磨砺3代,文章长度适中,大约花费5分钟左右时间阅读,感谢各位JR支持!
首先,感谢这款鞋的设计师老哥@骑猪放羊牵着牛的狼 给我体验这款鞋的机会,老哥态度非常正,提出的要求就是客观,有啥说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我会从尽量客观的角度来说这款鞋的优点缺点并且总结。在测评之前,先说一下我的情况和打法:本人身高183,体重145斤,打法是全能选手(啥都能干,啥也不精)突投55开,1-5号位,队伍哪个位置缺人顶哪个位置,超级破产版詹姆斯🐶大家看个乐呵哈哈哈
进入正题:这款磨砺3代,搭载巭(gu)pro中底科技(后文就称功夫),国乔出品。发售价549,目前二级市场价格330左右。第一次听说这个科技,还是在区里有老哥发贴送大家体验功夫科技的拖鞋才知道这个科技,不过当时国产热度没有这么高,并且国乔品牌影响力实属一般,营销方面不尽如人意,所以导致知道的群体相当少,大家也很少去主动选择,大家在讨论国产的时候,往往最多的是李宁,安踏,匹克,361这些成长速度飞快的国产品牌,他们也带来了相当多的爆款球鞋,设计和性能都是让大家眼前一亮:国产也可以做的很好!但是就我实际体验下来,这双磨砺3,性能不能说顶级,和顶级有差距,但是结合上它的价格,可以说是国产球鞋性价比顶级的存在。首先给大家看一下开箱图:
我拿到的配色是紫绿配色,这个配色比较适合夏天,也比较亮眼,穿去球场就是最扎眼的崽,要是冬天拿到手,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测评打分开始 【满分10分】
(鞋子实战一个多星期,每天2h左右)
第一:外观颜值 (7.5分)
关于鞋子的外观设计,个人眼光感觉中规中矩,看图有些臃肿,但是拿到手上脚之后其实没有很臃肿,鞋身内外侧都有粗飞线设计,放到鞋身上有效改善鞋身元素单调的问题,不过粗飞线不会增加包裹和支撑,装饰作用比较大,因为穿过飞线的鞋带,也穿过鞋带孔,更多的是拉紧鞋带孔来增加包裹和支撑。
外侧中底上翻了一块TPU,既做到了增加撞色元素,丰富中底外观,又能为中底形变提供一些支撑。在官网中,能看到这款鞋子的其他配色:
粉色水蜜桃真的一眼爱,太清新太好看了,水蜜桃配色外观我可以给打9.5分,其他配色也都还可以,没有出现死亡调色盘的情况,唯独我拿到的这个紫绿色,感觉是配色最不好看最难搭配的一个了😂期待后续有更多好看的配色上新。而且国乔的logo隐藏的很深🐶设计师老哥小心思,logo隐藏在花花绿绿中,一眼很难看到🐶上图来看
第二:中底缓震 (9.5分)
看完外观,就要来感受实战篮球鞋最核心的中底性能了,我先说体验:这次中底的功夫pro科技,绝对是国产实战篮球鞋里面第一梯队的缓震科技!绝无任何吹牛!市面上有些名气的篮球鞋缓震科技,百分之九十我都体验过,这点毋庸置疑,功夫pro的感觉,是回弹弱化的䨻,有弹性,没有䨻强烈,但也不是态极的那种软,其他方面和䨻比较像,官方宣传是超临界发泡科技,我也不懂,中底看起来和䨻一样,都是绵密的气泡,但是按起来比䨻软一些,又比BOOST弹一些。前后掌过度比较自然,厚度适中,没有前低后高,前掌有一定前后弧度利于启动。
外观比䨻平滑圆润,在实战后发现耐用性应该会比䨻强很多,不会出现䨻的中底成块成块的往下掉的现象,这个有待更长时间的实战考证。目前实战15小时左右没有发生这种现象。我145斤,鞋底缓震没有感受到一脚到底的感觉,对于大体重,可能会有软,拖沓的感觉。踩起来如图所示:
鞋垫采用的大多数球鞋都用的海玻璃鞋垫,不过我个人感觉鞋垫过于厚,海绵密度有些低,穿进鞋子第一就感受到十分软的鞋垫,有些喧宾夺主,限制了功夫pro科技的体验,后续准备换密度比较大的螺母鞋垫试试效果。
第三:鞋面包裹支撑(8分)
这双鞋的鞋面,摸起来是类似于家里纱窗的材质,我问了设计师老哥,采用的TPU工程网纱编织的材质,摸起来没啥弹性,鞋面强度可以保证,不会有线织网面那种软软塌塌的感觉,而且有个细节,前掌网面分成了两个区域,外侧是较粗的tpu网纱编织成的,内侧则是较细的纱线编织成的,上图看一下:
这个设计能让内侧弯折点更加灵活舒适,实际穿着的时候也能感受到外侧比内侧有更好的支撑性,而内侧感受更加舒适,保护性舒适性兼具,这个设计细节好评!跑动弯折情况如图:
但是有一个问题,纱线保证了鞋面强度,但是透气性打了折扣,鞋子比较闷热,但是篮球鞋的透气功能都是半斤八两,穿几次也就能接受了,没有鞋底烧脚的感觉。再一个就是鞋楦方面,比起几年以前的国产鞋普遍宽大的鞋楦已经好了不少,左右包裹可以,但是上下包裹感觉不够,我是正常脚背,脚偏瘦一点,前掌上面的鞋面与脚没有充分贴合,可以考虑降低前掌鞋面高度,也就是鞋身设计要更有流线型,或者增加前掌鞋面内衬填充。
后跟包裹得益于内外靴设计,没有不跟脚和磨跟腱的情况,但是内靴设计过低,穿鞋的时候经常把内靴踩进鞋子里,要用手抠出来,可以借鉴一下pg2的设计,外靴比内靴高。
鞋身重量控制的还算可以,单只重量400g左右,比起450g左右的已经是轻快很多了,鞋脚一体性尚可。
第四:防侧翻(9分)
这双鞋子重心中规中矩,不算高重心,也不是极致贴地的感觉;中底外侧都用了tpu上翻保护,牢牢控制住中底的形变以及鞋面的外突,为鞋子侧向提供很好的支撑,但是我觉得防侧翻角可以做的更尖锐一些,像马奎,哈登3,科比4,5,闪电2020那样的设计,前掌防侧翻有一块明显突出的外底橡胶,效果会更完美,不过瑕不掩瑜,看图防侧翻依然是很稳的存在:
后跟左右也有两块tpu支撑,跳投后跟落地也能把控的很稳:
第五:抓地力和耐磨(10分)
在这一模块我可以毫不吝啬的给予我的最高评价:抓地力强悍,耐磨和堪比十年前的安踏水泥杀手!我打了一个多星期,带灰的室内木地板和有灰的外场油漆地,一开始在木地板满场吱吱响,跟壁虎一样的抓地,让我以为可能是新鞋没沾多少灰的缘故,粘了灰会有所下滑,于是我带去有灰的油漆场,打了一个星期,表现依然是满场刺耳的吱吱声,指哪打哪,随停随走,没有任何夸大,马奎的人字纹大底已经是公认的耐磨抓地好,在这个场地也有些打滑,但是这双鞋表现比马奎更稳健,任何场地都是一样,下面上图感受:
耐磨方面,油漆地实战一个多星期,每次2小时左右,鞋底未见明显磨损,也没有起毛现象,鞋底纹路很深,可以穿很长时间(学生狂喜🐶)
第六:抗扭转(8.5分)
鞋底图片可以看出,鞋底中底有两块面积比较大的tpu抗扭片,同时,抗扭片还和侧面包裹外侧中底的tpu连接在一起,鞋子的抗扭是不用担心的,一个多星期穿下来没有出现脚底酸痛的现象,跑动变向较多的场次,给的支撑也是足够的。我不是高足弓,但是也能感觉到这双鞋子的足弓支撑存在感比较弱,毕竟看足弓处tpu上翻情况并不能够提供很给力的足弓支撑,在高强度比赛下,可能无法支持很长时间。普通野球局还是可以的,高足弓建议换一副足弓支撑鞋垫。
鞋子总体情况就是这样,该介绍的都介绍的差不多,鞋子整体瑕不掩瑜,是一双相当均衡相当全面的实战鞋,尤其是有了功夫pro科技的加持,在现在国产球鞋的行列中,这双鞋性价比相当高,该有的都有,适合各位置各打法,适合锋线多一些,性能全面且均衡的水桶鞋,尤其是在国产价格全面起飞的情况下,二级市场300出头的价格,很难找到能打的对手。抛开品牌营销不谈,单论产品力和实战,这是一双设计的比较不错的实战好鞋!性价比极高!不是带货也不是恰饭,愿意体验的jrs可以去线下实体店看看,试穿一下就知道,毕竟千人千脚,这双鞋对于普适性这方面已经做的相当可以了。
最后,这么详细的测评也写了,再整点福利给大家:一双NIKE篮球袜,适合42-46的脚。回复过100就送,在回复楼里用抽奖器随机抽取楼层,(我回复的除外)视频开抽,图个乐呵!愿大家球技暴涨!越来越强!💪💪💪
在黑暗中漫舞
国产的科技的确上来了,设计和细节还有待加强,还有外观有点一言难尽.....
落尘c楼主
· 山东是的,至少上脚感受不是以前千篇一律的硬+包裹生硬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