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奥运网球,以及未来我们是否会“鼠目寸光”
巧看到有帖子聊到未来奥运会地位可能会大幅提高,被怒斥道“鼠目寸光”。结合近期对奥运源源不断的谈论,发一贴文字,篇幅较长。
1、赛事价值&地位。讲这个前首先明确一个概念,运动员投入到一项职业运动初衷就是为了生活与挣钱,他们打球并不是为了取悦人为爱发电,“热爱”和“天赋”都是影响匹配度的要素,赛事官方打造赛事规模亦是为了挣钱。运动高度职业化也就意味着商业运作成熟且成功。大满贯之所以有地位也是其不断运作发展至今积攒下来的高曝光率,高奖金,高商业价值资金雄厚,运动员才更拼命热衷去争执他,有了更大的吸引力,带来更强更激烈的竞争,更难的签表,才有所谓的含金量更高,地位更高之说。这些又反馈回商业上(温网的商业价值在全体育赛事都排在前列,网坛最高)。同理大师赛和年终总决赛也可以如此解释,均因奖金高,价值高才有了更强的签表,竞争力,地位和活力,这就是商业化。在这个基础上,网球又有成熟的积分排名体系,这些东西再赋予到赛事上,尤其体现在重要的大满贯大师赛年终。高积分高排名给球员带来的除了全球的曝光率,高商业价值换算来的"钱"外,还有让你在签表中更舒服的种子体系,top8进年终等又能进一步换算成价值,也依旧是"钱"。积分,排名,金钱,地位,影响力,吸引力,价值不断互相推动干预,这就是网球所谓的高度职业化。像羽毛球乒乓球等他们的巡回赛,姑且不谈其比赛奖金和无法媲美这些高度商业化,职业化的运动。它们的赛事带来的曝光度,商业价值,利润收入等等太低——赛事没有钱,机构没有钱,运动员没有钱,所以他们的积分,排名的重要程度更没法同网球相比。在这种普通比赛没地位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指望在国家层面的比赛,拿到国家荣誉,最重要的就是奥运会之类,来提高国内知名度关注度,和赢得国内福利和商业推广。没法依靠世界知名度,靠着国内的知名度商业代言来养活自己的项目的奥运成就和职业成就差距最小,也会愈显得奥运重要,这在那些国内很有钱但是职业体育较差的国家会很明显,比如中国。
再讲讲田径,游泳。这两是运动的本质和主流吧?最能象征更快更高更强吧?但是主流不一定意味着商业价值高或者有钱,也不是一个广泛的良好的例子。田径短跑几秒钟,长的项目几分钟,游泳也如此,时间相比球类和对抗竞技来说太短。而且因为本身的特性,运动员一次要用最好的状态争出最好的成绩,不可能来回比较数次给提供所谓的观赏性,所以很难存在高度商业化的巡回赛。你凑时长,几个项目凑在一起搞比赛吧人多了还分钱,那对于运动员来说还是没钱。平时的比赛没关注度,低商业价值,没钱。那么在这种情况的运动中,奥运会才能凭借着全球性,稀有性和国家层面,抬高地位与重要性
2、关于国家荣誉。这是个大家都有意识但是都讲不清也挺含糊的要素,我也聊聊。奥运金牌常常能作为一种至高的国家荣誉,是因为它能在获得金牌的这个项目上证明这个国家的该项领域是强项/非弱项,以此带来一种民族和种族上的自豪感与民族自信。通过乒乓球,羽毛球来证明你的民族"手感技巧";游泳,田径——"中国速度";举重,跳高"中国力量/高度"等等。但是,当你问一个国家足球强不强,你想到的是啥?是哪个国家拿了多少奥运金牌,还是他们的世界杯成绩和洲赛成绩如何?当你证明一个国家网球强不强,想到的也不是金牌拿了多少,而是这个国家在世界排名前列顶尖的球员有多少位或这个国家的最高排名球员在世界多少位。这就是我试图想解释的为何奥运会的地位在网球界很低——当你剖析了奥运所带来的价值和国家荣誉你就会发现,网球奥运金牌能带来的能做到的,网球其他赛事一样能做到,网球巡回赛大满贯能做到的,奥运会还不一定能做到——李娜拿两个大满贯冠军,巡回赛冠军,累计到世界排名第二,在网球这个世界级曝光的项目上让全球知道中国的女网,认可中国的项目强度,李娜也拿到了国内国外的各样顶级代言,这已经达到了奥运金牌的作用。同理德约能成为国家英雄,靠的也不是他拿没拿到奥运,凭世界第一,大满贯冠军,网坛goat等就已经激励了整个国家的体育,将塞尔维亚带到全世界,成了领域顶尖,影响了塞国乃至世界体坛。这种时候你再说"缺一个奥运金牌给国家带来的荣誉和自豪感"就如活脱脱的缺心眼,那块金牌在德基之前所完成的一切伟大成就带来的民族国家荣誉前才算几斤几两呢……
3、总结是现阶段奥运不管从地位价值荣誉来看都很低。且不谈大满贯,一个大师赛冠军除了本身的奖金以外,带来的1000积分足够一个前列球员提高几名,靠后的球员提高十几甚至几十名,高排名带来的全球关注度。或者说ATP/WTA排名前几换算过来的曝光度,商业价值不比金牌高吗?奥运项目金牌太多,不是这个国家的人也不会关心别的国家的谁拿了什么金牌,你的奥运成绩对于别的国家和全球范围来说并无特殊含义。若你如果出生不在中国这种国家,在如塞尔维亚这类小国,你的国家真的不能因为你的金牌给你带来什么。荣誉和国家层面上,奥运能做到的,巡回赛/大满贯/高积分排名也能做到,奥运并没有唯一性。有人说的挺直击要害,奥运会除了凑那个"金满贯"和"年度金满贯"的噱头和特殊纪念含义就几乎没有作用了。这么一看网球的奥运现在反而是一种个人荣誉而不是国家荣誉了。
4、关于标题也就是未来。最开始两大段讲完,也基本包含了“我们到底会不会鼠目寸光,万一以后奥运会升值/变重要了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奥运会赛事承办现在基本都入不敷出,愿意承办的国家越来越少,更别谈未来主办方还注入大量奖金给球员提高吸引力的可能性了。那有没有可能呢?也有——网球的关注度和吸引力特别差,未来巡回赛和大满贯奖金特别低,球员随缘参赛,积分排名没有了乱了套没有了意义,靠着奥运会金牌和成绩提高国家荣誉感吃国内名气福利代言,返璞归真退化到"真-小众运动",这种“网球已死”的情况……讨论那个金牌在历史地位竞争中的影响又有啥意义呢?或者——出现一个超有钱的国家,超级大国,假设是崛起后的你国,决定一国担当今后所有的奥运会承办,与此同时投入巨量资金建设网球场地,硬件设施,配套周边住宿餐饮,招商还有球员奖金(反正网球分项上的硬件,时间安排规模都不小于GS规模),128签保底,2000积分起计,电视转播时间给够。把奥运会打造成每个运动都是顶级的世界第一超级赛事盛典(不是现在这个啥运动沾一点的),那奥运毫无疑问地位大幅提高……至于这些可能性,留给你们自己判断了。
5、德基。“哎呀你说了这么多有啥用,德基还不是去了,还不是打你脸了”。首先前面谈的适配这项运动,不单单针对他一个我才有的这个想法。况且奥运更令人担忧的是防疫,隔离,饮食,还有欧亚欧来回倒时差训练,比赛,作息对身体一定是有损害。要在以往,谁会拒绝奥运呢。第二,他做决定考虑的要素也不会这么少——“堂堂世界第一,项目第一竞争力,一年拿了前3个GS却逃了奥运”,虽然他不欠国家什么,但为了不落下舌根出席参赛也是一种原因;为了个人冲击特殊噱头含义的“金满贯”,“年度金满贯”也可能是原因。决定已做,除了祝他安好取得好成绩,不受伤不感染不出幺蛾子也没什么好在自己身上下功夫的了。
fantafic
· 北京初衷绝对不全是为了赚钱,我甚至觉得网球这种运动,能从小投身其中的一大部分人压根没把打球和赚钱联系起来,只有小康上下的要考虑这个比重
geffer
· 浙江也别把atp太当回事 只要没有big参加 大师赛有啥曝光度 今年迈阿密大师赛有多少人会看? 不要贬低奥运会网球 现在网坛就是有big 参赛才有曝光度 没有big 年终总决赛其实也没多少人看 牛逼的是那三个人 而不是ATP组织的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