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一股滋味在心头—冰镇黄酒
跟白酒横行天下不一样,喜欢黄酒的酒友比较集中在南方,尤其是江浙一带。那里的冬天阴冷潮湿,一杯热黄酒下肚,浑身上下顿时舒展开来,很快就进入一种令人十分惬意慵懒的状态。
如果在烫或者煮黄酒的同时,加入几枚话梅和几粒冰糖,冉冉上升的酒香中就会夹杂着几分酸甜而诱人的味道,顿时酒兴大发连饮数杯。
黄酒中久负盛名的当数“女儿红”。
“女儿红”来历的版本非常多,总的意思就一个:有人家生了女儿,就要酿造一批黄酒入窑,以后每年女儿过生日,都要如法炮制一批黄酒,待到女儿出嫁日,就用扎上红花的酒担子将黄酒送到婆家去。
每副酒担子上放两大坛50斤装的黄酒,加上其他的陪嫁,呜哩哇啦奏着乐在县城里转几圈,风头出足了才进门。(注:由于窑存时间长,黄酒会有所蒸发,每坛黄酒实重在44—47斤左右)。
打头阵的酒担子队伍越长,表明黄酒坛子越多,窑藏时间长酒价要翻几番,说明这家很有钱,过门后新娘子不能受委屈。
喝黄酒最著名的下酒菜莫过于孔乙己的茴香豆了,这个茴香豆就是我们经常吃的五香蚕豆。食材有蚕豆、八角(大料)、草果、桂皮、香片和小茴香,一般用的是外皮很硬的干蚕豆,需要提前一天用清水浸泡,接下来一锅炖就行了。
这里有个很少人知道的诀窍:收汤起锅前,一边浇十几滴花生油一边翻动豆子,这样既能锁住豆子的香味,又能保持豆皮的湿润柔软,吃起来格外爽口。
吃五香蚕豆一定要连着皮一起嚼,混之以黄酒会产生一种奇妙的感觉和味道。
还有一种“油炸兰花豆”也是喝黄酒妙不可言的佐酒小吃。
荤菜里最有名的下酒菜当属硝肉。制作硝肉要用到芒硝,因其具有致癌毒性而被禁用,就改名叫肴肉或者水晶肴肉。
肴肉的肥肉部分雪也似的白,瘦肉则呈玫瑰粉红,透明的皮富有弹性....肴肉片蘸着镇江香醋与鲜姜碎的混合物,反复咀嚼之下回味无穷。
当下酷暑难当,酒友们除了冰镇啤酒,也不妨来杯冰镇黄酒试试:
将煮好了的话梅黄酒放凉后,灌入你认为合适的密闭容器内,置于冰箱冷藏格内降温,温度不要太低,6—8℃即可。
初饮一口冷处理的黄酒,会感到一阵凉气轻拂全身,接着就有一股暖流缓缓进入胃部,顿时心旷神怡暑气全消。
冰镇黄酒喝起来非常舒服惬意,极具欺骗性,不知不觉中便会过量,相比白酒,黄酒更容易上头,正所谓浓睡不消残酒。
黄酒的酒精度不高,加了冰糖和话梅后,又平添一种特殊的酸甜味,为了锁住浓度和香味,黄酒不宜加冰块喝。
AyanamiRei0807
· 甘肃码了,就喜欢楼主这样喝酒的,自己最讨厌那种一喝一堆的方式
nnd123dnn
· 福建马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