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国联的含金量
话题区经常讨论欧国联的含金量,由于第一届葡萄牙的捧杯,更让它成为两大球迷团体争论的焦点。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最后表明自己的观点!希望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球迷有客观的评价。
自国际足联评分体系问世以来,该系统就争议不断!虽然它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队的实力,但是由于规则不够完善,存在一些缺陷,有些漏洞甚至很大,严重影响了国家队排名的公正、客观。由于区分热身赛级别的标准模糊不清;(如对阵巴西和爱尔兰的赛事级别相同!)评分机制中存在重大bug。(即使胜率相同,比赛多的球队积分却不及比赛少的球队!)为了保证排名靠前,一些球队(瑞士、波兰等)在满足热身赛数量下限的基础上,有意挑选符合A级赛事资格但实力较低的对手,利于获得更多的积分,提高自己的排名。而排名的提升又能获得种子队资格,大赛中取得更好的分组,并进一步取得积分。循环往复,形成一个闭环,积分很难下降,排名严重虚高!还有一些分组的偶然性(弱队扎堆)、比赛的特殊情况(伤病困扰、气候场地、误判、俱乐部抵制、强队锻炼新人等),也会造成上述原因,进而影响了排名的公正性!如冰岛等跻身强队行列,比利时长期排名第一,(并不否认比利时确实很强,但是能稳压法国、巴西等顶级强队吗?例如世界杯击败巴西,就有一定误判因素。)
因此,国际足联一直在完善评分体系!鉴于亚洲水平垫底,中北美体量有限影响不大,非洲话经济落后导致语权很低,能够左右世界足坛的就是南美和欧洲。南美足联就十支球队,虽然玻利维亚和厄瓜多尔实力较弱,但有高原优势的加成;委内瑞拉可对标欧洲三流球队,基本在欧洲的平均线左右,友谊赛掺水的影响微乎其微。
所以友谊赛改革的重点就落在了欧足联!针对上述问题,欧足联酝酿许久,终于推出了欧国联这一赛事:简而言之,就是先取消大部分国际比赛周,以欧国联替代;再划分球队档次,分级分组比赛,最大限度的保障热身赛的对手实力相当;给予欧国联小组头名大赛附加赛名额,并大幅提高奖金,借各国足联之手对俱乐部施压,尽量减少青年队替代国家队的现象!
第一届欧国联虽无法完全达成目标,但是效果明显:冰岛、波兰等排名虚高的球队小组垫底,仅仅因为第二届欧国联甲级球队扩军而避免降级!扩军后的第二届欧国联上,冰岛再次0分小组垫底降级;波兰与扩军后提级的波黑同分垫底,勉强依靠对赛成绩较优而保级;第一届欧国联杀入四强的瑞士,凭借的是当时分组有利,分得冰岛这支鱼腩(在甲级水平中),加上比利时伤病困扰和重视不够等客观因素。第二届欧国联中,由于分组更均衡、赛制更合理,瑞士最终和波兰一样,与扩军后提级的乌克兰同分垫底,同样依靠对赛成绩勉强保级!
第一届欧国联的四强球队几乎都可称为“黑马”:未进世界杯的荷兰力压法德;英格兰则力压世界杯半决赛淘汰自己的克罗地亚以及换帅后强势回归的西班牙;上面提到的瑞士;葡萄牙则力压波兰和未进世界杯的意大利!该届欧国联强队除了未进世界杯的荷兰和意大利力图翻身,东道主葡萄牙积极参加,其余强队大多在世界杯后进行调整,附加赛资格对它们如同鸡肋,即使有巨额奖金的吸引,都没有全力以赴!由此可见欧国联的含金量!某些球迷还要指鹿为马、自欺欺人吗?
欧国联小组赛并不撞车欧洲赛事的关键时期,葡萄牙又身为东道主。如果欧国联真如球迷所说的那么重要,那么刚从皇马转会尤文,止步世界杯十六强,急需通过高光表现为金球奖拉票的c罗会不参加吗?鉴于上面提及的背景,千万不要说他不屑,因为他最终还是参加淘汰赛了!其实真实的原因,很可能是小组赛对手波兰和意大利实力相当,出线没有决定把握,再加上友谊赛的性质,c罗根本不予重视!进入半决赛,对手是相对较弱的瑞士,加之主场作战,进入决赛甚至夺冠的几率陡然上升,c罗才积极参加!这种不参与小组赛,直接参加淘汰赛的行为就是赤裸裸的不尊重队友!请问被他取代的队友作何感想!这一行为与伊布提出参加世界杯的行为有何区别!不管是被队友拒绝还是其他原因,至少伊布最终未被招入。而c罗却心安理得的出场,决赛面对科曼执教后复苏强队本色的荷兰,不说c罗毫无表现,甚至他的评分倒数第二,依靠队友最终夺冠!仅凭半决赛对阵实力不如自己的瑞士,上演了帽子戏法,就贪天之功!(不要以瑞士世界杯击败西班牙和欧洲杯击败法国的事例,就吹瑞士是强队。这两场都是以弱胜强的小概率事件!)吹成一己之力带队夺得首届欧国联!他的球迷还一再以“首届欧国联”、“巨额奖金”、“荷兰球员哭泣”等字眼试图提升含金量!
一般性真球迷
· 浙江本来就是欧洲国家间的热身赛改版的。本质上和其他州国家队的热身赛没区别
tinylove
· 广东B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