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神樱大祓任务: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花散里的故事

avatar
关注

前排提示:本文涉及对稻妻神樱大祓任务的部分剧透,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建议完成任务后再回过来看这篇专栏。

B站:梓川楓かえで(UID:37460327)

「与君相别离,不知何日是归期,我如朝露转瞬晞。」当花散里小姐随风消逝的时候,相信在许多玩家的心中也仿佛送别了一位相识很久的友人。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把自己代入了花散里的故事之中。尽管只是主线剧情之外的一条支线,整个神樱大祓任务,就像是这位友人试图用我们能够理解的口吻,在对狐斋宫千百年来的使命娓娓道来一样。

所以在开启正文之前,先让我们放下急于完成任务的心境,来了解一些与神樱大祓有关背景知识。

游戏中所谓“大祓(fú)”的原型,乃是日本在每年6月(夏越之祓)和12月(年越之祓)举行的祛除灾祸、污秽的仪式。在游戏中,“大祓”“小祓”被用在了因净化稻妻的污秽而被污染的神樱上,每60年一小祓,每300年一大祓,无疑是对这种传统仪式的寄托和含义的具象化。

“花散里”的姓名由来,则是出自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米哈游一贯的致敬环节),相传是主人公光源氏的情人,善解人意而又性情柔顺,与游戏中花散里小姐的性格也颇有几分相似。此外,《源氏物语》也提到花散里容貌并不亮丽,结合游戏中花散里留下的“附有记忆的面具”上描述的“内侧有着深色的污渍”,很可能游戏中花散里小姐的容貌就是狐斋宫被灾厄毁容后的样子。

那么,神樱大祓这样一条主线之外的故事,又是如何牵动人心,以至于让不少玩家评价为稻妻至今最佳剧情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从以下几个维度来浅析一二。

神樱大祓是悲剧故事吗

在继续向下展开之前,首先我们需要回答一个问题:神樱大祓任务的结局算是一个悲剧吗?

以普遍理性而论,单从结局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花散里而言,她完成了狐斋宫未完成的使命,离开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遗憾了;对于旅行者和派蒙而言,他/她见证了狐斋宫和花散里清除污秽的过程,尽到了旅行者的职责,也是她们残存记忆的载体;对于芸芸众生而言,他们甚至不知道神樱也需要祓除这件事,只会觉得今年的神樱开得格外茂盛。

明明每个人都收获了好的结局,可玩家还是会感到莫名的伤感,那么这种悲伤的情绪从何而来呢?

事实上,悲剧的内核并不是只有通过结局来诠释,也不是只有悲壮的结局才称得上是悲剧。换言之,神樱大祓故事的悲剧性并不在于结局中花散里的消逝,而是从她接受狐斋宫这一脉既定的命运开始,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按照主体和对象的不同进行划分,悲剧的类型一般可以分为三种,即英雄悲剧、家庭悲剧和命运悲剧。而正如古希腊悲剧美学所阐述的那样,所谓“命运”不过是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及自然与社会的法则,即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对人的生命活动的限定。

关于如何将命运与悲剧联系起来,命运悲剧的设定背景通常应该是这样的:背负着命运的主人公,试图挣脱社会和制度的枷锁,尽管最终由于时代的局限失败了,却彰显了人性自由的光辉。

但神樱大祓并没有遵循这样的套路。尽管本质上和传统的命运悲剧类似,都是在讲述“既定命运无法违抗”的故事,可是从始至终,花散里都在遵从狐斋宫的心愿,抱着必然会牺牲自己的心情去执行祓除计划。甚至为了不让旅行者担心,而有意将事实的真相保留到了最后一刻。

换句话说,故事中产生悲剧效果的张力和深度所在,并不是基于主人公与社会阶级或者制度的对立,而恰恰来自主人公没有选择挣脱命运束缚,而是接受了这看似嘲弄一般的宿命。

花散里是狐斋宫与灾厄对抗后留下的执念和污秽的化身,如若想要清除神樱的污秽,就势必连同自己的身形一起都要被毁灭,这是无法调和的矛盾处境。尤其考虑到稻妻地图和剧情设定整体上都比较压抑,这种反套路的悲剧构建,多少还是能让身处其中的玩家们从中找寻到意料之外的新鲜感。

于是乎,不禁让人想起大老师的那句名言,“看,只有我会受伤的世界完成了”

神樱大祓任务的错位与铺垫

不过,如果剧情仅限于从主人公视角的直接叙述,其悲剧效果未免就过于单薄了。就算是传统命运悲剧的套路,也一定会花篇幅去侧面描写主人公的悲剧色彩,诸如通过当时的时代背景、其他人的看法等等进行烘托。

对于神樱大祓这个反套路的故事就更是如此。尽管故事的主人公是花散里,但由于需要设定伏笔和铺垫的缘故,全程留给玩家去探索她心路历程的机会并不多。或者说,当旅行者在绀田村的天狐像前遇见花散里的时候,后续的剧情就已经在按照既定的轨道向前推进了。

从叙事手法来看,既然主人公的情节经历几乎没有起伏,想要从抗争过程的角度做文章无疑是困难的,那么索性不如将更多笔墨放在侧面烘托上。例如通过表现与当前时代和同时代其他人的不兼容,以及事实真相与固有认知上的差异,形成剧情和情感上的多重“错位”。

下面我们从“自我认知的错位”“时代的错位”“情感的错位”三个角度,来简单地阐释神樱大祓任务中是如何铺垫悲剧效果的。

1.    自我认知的错位

首先需要说明一下,在整个神樱大祓任务中,“我”是谁。

相信不少玩家都会被整个任务中从绀田村外的荒废神社、镇守之森,到荒海、神里屋敷和影向祓行的任务捉弄得苦不堪言。如果没有旅行者,这个艰巨的任务是无法完成的。

但显然,旅行者并不是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正如其他旅行故事中的桥段一样,神樱大祓历经了百年的筹划,旅行者只是一个碰巧参与其中的过客而已。那么整个故事的主人公应该就是花散里(狐斋宫)了。

可是游戏中的花散里,一再想要将自己和狐斋宫区分开来。在她看来,尽管自己继承了狐斋宫的部分记忆,也在按照狐斋宫的意愿执行神樱大祓任务,可自己污秽的身份配不上狐斋宫的名字。

分明继承记忆的是她,执行计划的是她,为大祓不惜献出生命的也是她,在玩家眼中的花散里或许就是狐斋宫本人。唯独花散里自己却不承认,语气和神情都谦卑到了尘土里。嘴上说着要是狐斋宫身边能有旅行者这样的人该多好,其实花散里自己又何尝不希望能有旅行者的陪伴。

直到自己快要消散之时,花散里终于还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向旅行者诉说了狐斋宫曾经对雷神说过的那句话:“不被蒙蔽、不受动摇,一直走在你们所坚信的道路上”

此时的她,究竟是花散里,还是狐斋宫,都已经不重要了吧。


2.    时代的错位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在执行神樱大祓任务时,不管是玩家经历的每个关卡也好,还是与NPC的对话和剧情也好,从中都透露着与当前时代不符的古旧气息。

例如在镇守之森的剧情中,狸猫五百藏曾是狐斋宫的好友,在稻妻的灾厄降临时,狐斋宫担心五百藏会为了保护镇守之森与强敌抗争致死,于是设计了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让五百藏在森林里隐藏好不要被她发现,但狐斋宫自己却再也回不来了。可是所有这些,都已经是几百年前的故事了。

在做神樱大祓这条支线任务的时候,米哈游巧妙地穿插了“眼狩令”这条主线剧情,让玩家形成了时代错位的恍惚感。

不管是稻妻的劳苦大众,珊瑚宫的反抗军,还是暗流涌动的社奉行神里家,眼下所有人关心的都是眼狩令和闭关锁国的制度下,稻妻的未来将会何去何从。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花散里对旅行者所说的那句“我效忠的是鸣神岛的土地,而非奉行所”,却是如此的苍白无力。

神樱大祓才是守护鸣神岛的最重要的事,但已经没有人记得这件事了。当曾经世世代代守护影向山和神樱的绀田村,都已经遗忘了自己的使命,村外的神社也荒废凋敝之时,还有谁会知晓神樱大祓、狐斋宫和花散里的存在。

可是花散里消逝了,就像她从未来过这个世界一样。当下一次灾厄降临的时候,还有谁会守护稻妻的一方水土?是追求永恒的雷神?是反抗暴政的珊瑚宫?还是已经遗忘了过去的芸芸众生呢?

3.    情感的错位

除了以上两点的错位,米哈游也巧妙地运用了固有认知的偏差,让玩家误以为神樱大祓任务是一个Happy Ending。

还记得在荒废神社那里,我们通过留念镜看到的与花散里有关的景象吗?不管是荒废神社的剧情也好,还是后来镇守之森的剧情也好,米哈游都在向玩家传达一个误导信息:花散里就是狐斋宫本人。

随着神樱大祓剧情的推进,这种固有认知的偏差被不断放大,以至于让部分玩家对此深信不疑。就当我们以为整个任务即将完成,满心欢喜地准备去向花散里领报酬,这时候米哈游才突然向玩家发了一刀:花散里并不是狐斋宫,只是狐斋宫的执念和污秽的化身,她会随着神樱大祓消失。

这种从喜悦到失望的心理落差,会让玩家产生强烈的情绪波动,也是悲剧构建的最关键的一环。就好比说,原本我们以为大祓是一件无本万利的买卖,却没想到最终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这种期望落空的感觉会徘徊在记忆中久久挥之不去。

当然,这种悲剧色彩的构建也必须符合逻辑,不能游离于剧情之外也不能太过于突兀,否则只会让玩家感到尴尬。回过头来再想一想,其实米哈游早就为我们埋下了伏笔。

最明显的一点,莫过于花散里每次出现的场合。在最初荒废神社和镇守之森两次祓除任务中,每次祓除结束后花散里都会出现在旅行者的身后;但之后荒海和神里屋敷的两次祓除任务中,派蒙则特别提示了花散里没有出现。

为什么后两次花散里都没有出现?是因为她想要在绀田村的井下偷懒,还是信任旅行者自己可以全部完成?应该都不是。别忘了,花散里也是污秽的化身,每一次祓除污秽的过程实际上都在消耗她的精力,以至于之后的两次任务她已经无法再跟上旅行者的脚步了。

所以最后一次影向祓行任务中,花散里为旅行者打开结界的时候,她的全部精力应该都已经耗尽了吧。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花散里的故事

随着最后CG动画的出现,阳光透过影向山口照射进花散里小姐曾经伫立过的地方,神樱的根部重新盛开出嫣红的花。

笔者不禁联想到了《非自然死亡》第4集末尾的片段,纸醉金迷的蛋糕工厂社长,还有为社长送完蛋糕后、回家途中不慎摔倒的工厂员工,明明他们仰望的是同一片夜空和花火,可只有工厂员工才能真正理解这名为“幸福蜂蜜蛋糕”的意义。

如果神樱大祓任务最后的动画是这样的场景,想必悲剧色彩和催泪效果也会更胜一筹吧:一面是影向山下微风吹散了花散里小姐,只留下了附有她记忆的面具;另一面,是鸣神大社里正在向神樱祷祝的游人们,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如若此时能再给雷电将军和八重神子一组特写镜头,就更可以称得上是神来之笔了。

不过尽管全程对话没有配音,结尾也略有遗憾,神樱大祓这条支线任务依然足以称得上是稻妻至今的最佳剧情了。

那么让我们再回到本文最开始的话题,为什么这个悲剧故事会让人如此回味无穷呢。用朱光潜先生的话来说,大概就是“由于突然洞见了命运的强大的力量与人生的虚无而唤起的一种普遍情感”

接下来,也让我们从三个方面再来谈一谈这个悲剧故事所唤起的普遍情感。

1.    花散里引发的悲悯感

狐斋宫赋予了花散里生命和记忆,却没有赋予她完整的身体。花散里生来的使命就是去完成狐斋宫未竟的任务,哪怕这个任务最终会让自己香消玉殒。

可是花散里并不只是狐斋宫的附庸,她也是有自己独立意志的个体。我们无从得知她究竟经过了多少思想斗争,才说服自己去执行一件会让自己从此消失的任务。在整个稻妻的宿命面前,哪怕已经没有人记得神樱大祓,花散里最终还是选择了守护鸣神岛。

正是这种不为所动的坚持,才更能让玩家体会到悲剧之美。在花散里的身上,我们洞见了朱光潜先生所谓的“命运的强大”“人生的虚无”,从而将整个剧情提升到艺术的境界。

2.    花散里带来的生命力

明知自己的宿命,花散里却没有因此而消沉下去。距离狐斋宫被灾厄吞没已经过去至少百年,这百年间里,花散里始终没有以狐斋宫自居,而是独自流浪在这鸣神岛大地上,苦心守候能够执行神樱大祓的人的到来。

花散里温柔、冷静而又谦逊,却没有丧失对生命的渴望。她在意的不是自己的寿命还有多久,而是影向山上神樱的寿命,是鸣神岛上芸芸众生的安危。那句“我效忠的是鸣神岛的土地”,就像是雷鸣一样想要劈醒沉睡的人们,哪怕没有人听得见。

正如大祓后神樱根部盛放的花那样,也许在花散里始终压抑着的内心里,也渴望告诉世人她曾经来过这个世界啊。

3.    花散里唤醒的崇高感

在与神樱大祓的对比之下,稻妻眼下所执行的眼狩令竟是如此的可笑。

雷神渴望稻妻的永恒,却无法守护鸣神岛的周全,任由仅存的神樱一步步被污染;雷神想要获取民众的忠诚,却不知道任何信赖都应该是双向的,任由各种制度的弊病在稻妻大肆蔓延。

而真正默默守护鸣神岛的人,却没有被任何人所铭记,也没有被任何人所歌颂。

花散里的形象,把我们带入了艺术的崇高境界。尽管这样的形象在现实世界乃至艺术作品中都是难以企及的高度,也让玩家忍不住想要知道,她所坚持的道路究竟有什么意义,她所期待的稻妻究竟是什么样的景象,还有我们的旅行者能否如她所愿,“一直走在你们所坚信的道路上”

写在最后

这篇专栏成文于神樱大祓任务完成后的第三天,尽管只是一条支线任务,带给笔者的震撼却远超过双神的传说任务(投入的时间和情感,双重意义上的),因此文章中多少会掺杂一些主观情绪,还望见谅。

其实类似的悲剧题材在国产游戏中并不少见,早些年玩的《轩辕剑》《仙剑》和《古剑》系列中也有与花散里十分相似的人物。但《原神》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作为一款全球范围内的热门游戏,它的受众不仅局限于国内的玩家,更是向包括东南亚和欧美在内的玩家们宣扬了一点:尽管我们的文化背景、体制和经历都不相同,但我们至少还拥有着相通的普遍情感。

尤其在这天灾人祸的季节里,花散里的故事,也许能成为各国玩家之间架起的桥梁。



原神原神稻妻风景摄影大赛原神2.0版本已上线
阅读 41694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黒島结菜

· 四川

写的真好!神樱大祓也是我玩原神以来最喜欢的世界任务,特别是最后花散里消散时音乐响起时,我明知道这是个老套的煽情故事,但依然被这个故事感动。国产游戏中上一次让我有这种感受的人物是古剑3里的姬轩辕,这种跨越时空的悲怆感让人难以忘怀。我很期待后续稻妻主线对于永恒的解读,我想大概率会与神樱大祓的故事产生一定的交集,到那时作者提到的错位感会更加强烈与深刻。除了神樱大祓外,我也推荐大家欣赏其他的世界任务,留意稻妻各处的小纸条,这些碎片构成了稻妻大矛盾下小人物的故事,小人物的故事同样令人唏嘘。

亮了(1766)
查看回复(10)
回复
discusser-avatar

嘉然今天吃了吗

· 广东

好文,人们只顾着战争却忘了神樱大袚才是鸣神岛的根本这段有意思

亮了(455)
查看回复(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