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腾PK凯美瑞 底盘结构解析,迈腾完败。
下面,从B8迈腾和八代凯美瑞的,前后副车架,和前后悬挂的结构和用料差异,对比分析
1.前副车架:凯美瑞>>迈腾
迈腾 铁制非全框式副车架,也称元宝梁,一体式副车架,是最早出现的副车架形式,体积小,重量较轻,成本较低。一般用于受成本限制的A级车。
中级级车里除了大众,基本都是用全框式副车架,值得一提的是,上代大众和目前的欧版帕萨特,使用的是铝合金前副车架。
凯美瑞:冲压钢板全框式前副车架,和亚洲龙es一致,增加车头刚性。
这代宝马3系减配严重,其中副车架从铝全框式副车架减配为冲压钢板全框式副车架,是最严重的减配,导致簧下重量增加,操控性降低。
目前,一线豪华品牌34C,皆逐渐由铝材料减配为于凯美瑞雅阁同样的,钢制全框式副车架。
2.前悬:凯美瑞>=迈腾
迈腾,凯美瑞皆为麦弗逊前悬挂,也是普通品牌前悬标配,常规操作。结构一致,但用料迈腾稍逊一筹,摆臂材质方面迈腾使用单层摆臂,凯美瑞为双层冲压摆臂。
一般只有豪华品牌前悬挂才会使用麦弗逊的升级版,类似宝马3系,CT5才用的双球头的结构,用料上铝材,操控性能更佳。
3.缓冲衬套:凯美瑞>迈腾。
迈腾,副车架与车身硬连接无衬套,路感清晰,节约成本(一般注重操控的调教使用)
凯美瑞,液压衬套,成本比橡胶衬套更高,提高缓震高级感(一般注重舒适性的豪华品牌使用)
4.后悬挂。凯美瑞>=迈腾
后悬挂也是二者成本用料比较接近的部分。
迈腾使用MQB平台常见的四连杆结构。
凯美瑞自称E型多连杆,实际同是四连杆,和大众没有本质差距。但后悬连杆材质,迈腾节约成本的单层冲压用料,再略败给凯美瑞。
迈腾后悬:
凯美瑞后悬:
一般豪华品牌才会使用五连杆后悬挂结构。34C.无一列外的五连杆后悬挂。
5.后副车架:凯美瑞>>迈腾
迈腾一体式后副车架,体积非常小而紧凑,类似一根钢条,节省空间和用料。连这代A级车新卡罗拉后副车架都是全框式。
凯美瑞:依然是框式结构,介于全框式后副车架,和H型后副车架之间。相比单一的一体式副车架,框式结构可以提高链接车身的范围,增加车身刚度和底盘一体感。
底盘总结:
除了前后悬挂结构迈腾和凯美瑞一致之外,在悬挂结构的用料上,前后副车架的形式,衬套应用上,B8迈腾已经全面落后,尤其是前后副车架的结构,和前后悬挂的用料上,迈腾已经减配到A级车里的一般水平。(参考本田思域前后副车架和前后悬挂连杆)
迈腾的底盘结构,用料的设计取向,是节省成本,减重。
凯美瑞的底盘结构,用料,除了液压衬套,并没有特别的惊喜,也没有豪华品牌铝合金料的应用,但符合中级车的应有水平。
反映在售价上,这代凯美瑞2.0自吸最低配,对比迈腾1.4T,在动力劣势的情况下,比迈腾整整高了3-4万,同配置下凯美瑞混动版也比迈腾2.0T贵2-4万。和底盘的成本差异关系极大。
反映在整车重量上,凯美瑞最低配1530kg,迈腾1440kg,在二者均无主要应用轻量化铝件的情况下,二者整整相差90kg,主要原因也是由于底盘结构差距。
反映在底盘素质上,八代TNGA凯美瑞的前后框式副车架,带来了更高的底盘刚度和安全性,和主观更“整”的底盘感受,液压衬套的应用,带来了更舒适有韧性的滤震效果。而迈腾由于减配为前后一体式副车架,悬挂链接底盘和节点,范围减少,主观底盘感受会更松散,缺乏整体感,缺乏衬套的硬连接,但增加操控性,减少侧倾,有利于增加高速稳定性,但滤震性大打折扣。
不怕剧透
· 北京又到了我最喜欢的德日大战系列了
水下村庄
B8都卖了快两年了,还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