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量产高频机芯的品牌-浪琴

avatar
关注

上世纪60年代,浪琴是第一批尝试量产高频机芯的钟表品牌(同期的大部分钟表品牌的振频大概是每秒5次/6次,即18000/21600每小时,浪琴则直接提升一倍振频至36000每小时)。“高频”意味着相对慢摆的精准度,也意味着对零件,摆轮,游丝,发条盒的高要求,在1960年代材料应用并不先进的年代,是一个不小的挑战。1967年,浪琴首次推出430系自动机芯(特征是盘面有一个闪电logo,下写ultra-chrono),均为36000的高频机芯。起初浪琴并无高频机芯的经验,在430系自动机芯上,一开始使用的是卡钳避震和17钻,蓝色游丝小摆轮,kif避震器,仅强化了发条盒(使用的是自润滑发条盒),齿轮从15齿改至21齿,但是因为自动部分无钻导致上链效率低,遂后期版本提升为25钻,给自动部分也加上了8颗宝石。估计实际使用时浪琴也发现有不少问题,于是浪琴在这个基础上推出了6651机芯。永久提升钻数至25,把避震改为无卡钳避震。部分6651机芯或者431系部分机芯并非高频(一般会在机芯上刻28800字样)。这系列机芯无论什么机芯均有天文台的版本,会在盘面注明,天文台级为4方位加温差调校。高频机芯后期还有稀有的手动无历和双历版,型号为6922和6972。纵观这系列机芯和同期机芯的横向对比,浪琴此次的尝试可以说是失败,但是得益于高频,这枚机芯的精致度确实很高,也无愧“极速闪电”的称号,只可惜受限于材料学和高频机芯经验不足,最后以退出市场告终。其实同期也有芝柏少量的39钻高频机芯,真力时的ep高频计时,还有联合研发的cal.11模块计时机芯等等,但是从大规模量产和使用时间上看,浪琴确实是最早的那个,也是最特别的那个…

手表区LONGINES
发布于浙江阅读 9354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倍儿爽

没空看你写的这些玩意,直接说这表多少钱

亮了(0)
回复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