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qg消极比赛了解一下赛制规则

avatar
关注

体育竞赛赛制

大致分为循环赛和淘汰赛两种,一般情况下为两者的结合.

淘汰赛制-单败淘汰制和双败淘汰制

淘汰赛制是一种竞赛形式,参赛者在输掉一定场数的比赛后会丧失争夺冠军的可能。最常见的淘汰赛制是单败淘汰赛制,参赛者必需赢下每一场比赛才能获得冠军。此外还有双败淘汰赛制和三败淘汰赛制,其中参赛者在失去争夺冠军的机会之前分别最多可以输掉2场和3场比赛。淘汰制赛事通常会设有种子或排名制度,以避免水平较高的参赛者过早对赛。因此,实力最强的参赛者有相当机会在决赛相遇。

通常单败淘汰制竞赛的参赛者数目为2的次方(2、4、8、16名……),例如温布尔登网球赛单打项目共有128名球员,由此可确保每轮比赛的对赛双方有相同的比赛场数。比赛配对可全部预定好或每轮比赛过后才决定,假如没有轮空,每轮比赛将淘汰半数的参赛者。当只余8名参赛者时,该轮比赛称为“四分之一决赛”,接下来剩余4名参赛者为“半决赛”,胜出双方将在“决赛”或锦标轮相遇而决定冠军名誉。

当单败淘汰制竞赛的参赛者数目不是2的次方时,有些参赛者获准“轮空”无需比赛而自动晋身较后轮次的比赛。通常轮空的优惠会给竞赛中排名较高的参赛者,例如美国橄榄球联赛决赛阶段特别选择了非2的次方数只球队参赛,奖励那些在常规赛阶段排名靠前的球队以轮空的机会。多轮轮空的情况也可能出现,例如英冠联赛和英超联赛的球队在英格兰足总杯可直接参加第三轮的正式比赛。以便于快速消耗大部分运动员,并保留实力。

单败淘汰制竞赛可以随机形式抽签配对比赛,但为免热门参赛者在较早轮次对赛而出局,影响竞赛的可观性(当然包括票房收入),竞赛主办人会采用种子配对编排比赛,排名最高的两名参赛者分开两线比赛,只可能在决赛才会相遇,同样前四名只可能在半决赛才会相遇,并依次类推。

双败淘汰制是一种竞赛形式,与普通的淘汰制输掉一场即被淘汰不同,参赛者只有在输掉两场比赛后才丧失争夺冠军的可能。**双败淘汰制的比赛一般分两个组进行,胜者组与负者组。在第一轮比赛后,获胜者编入胜者组,失败者编入负者组继续比赛。**之后的每一轮,在负者组中的失败者将被淘汰;胜者组的情况也类似,只是失败者仅被淘汰出胜者组降入负者组,只有在负者组中再次失败(即总共有两次失败)后才会被淘汰出整个比赛。

循环赛-单循环和双循环

循环赛,是每个队都能和其他队比赛一次或两次,最后按成绩(净胜球数)计算名次。这种竞赛方法比较合理、客观和公平,有利于各队相互学习和交流经验。

循环赛的各个参赛者(队)的名次需在整个比赛结束以后,统计各自的积分才能最终全部确定,所以一旦开赛就不便增减参赛者,不然就会影响各参赛者成绩的计算,不时闹出的退赛风波就暴露了这个弱点。另外,循环赛的每一场比赛除了产生当事双方的成绩以外,还可能影响到第三方的名次,这就为产生各种涉及人情、关系、利益的比赛埋下了隐患,以影响比赛的公平公正。由此可见,循环赛是种封闭式的、易受干扰的比赛制度。为避免循环赛运行时可能出现的麻烦,可选用排位赛制度予以代之。

循环制,包括单循环、双循环和分组循环三种方法。

单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一次,最后按各队在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果参赛球队不多,而且时间和场地都有保证,通常都采用这种竞赛方法。

双循环,是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均能相遇两次,最后按各队在两个循环的全部比赛中的积分、得失分率排列名次。如果参赛队少,或者创造更多的比赛机会,通常 采用双循环的比赛方法。全国男子篮球甲联赛采用主客场制,在第一阶段预赛和9~12名保级赛中采用的就是双循环比赛。

分组循环,是将所有参加比赛的队先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第一阶段预赛,然后每组的优胜队之间再进行第二阶段的决赛,决定第1名和以下的名次。在分组预赛中采用单循环的比赛方法,在决赛中可采用单循环赛、同名次赛、交叉赛等,故也称这种竞赛方法为混合循环制或"两阶段制"。分组循环适用于有较多的队参加的竞赛,可以在不长的期限内较合理较公平地完成竞赛任务。分组循环的不足之处,是参赛队由于实力不同,如果分布不均,可能造成强队先期被削减、弱队反而名次排列在前面的局面。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在编排中应设立“种子队”。

定局积分制:参赛选手打固定的牌局副数,然后按照积分排定名次的赛制。

打立出局制:参赛选手每人初始携带一定的积分数额进行比赛,如果牌桌上某个玩家的积分输到负数(或小于一定数额要求,即所谓“打立”),该玩家就被淘汰出局了。这种赛制简称为“打立出局”。获胜的玩家将进入下一轮比赛,在系统完成配桌之后继续向更好的名次进发。

佩奇制

佩奇制是体育竞赛中的一种赛制,介于淘汰制和双败淘汰制之间。

该赛制于1931年首次被使用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足球联赛的决赛中,是由该联赛专员珀西·佩奇首先倡导使用的,因此而得名佩奇制。最基本的佩奇制首先要求将参赛队按照循环赛或瑞士制的方式决出1、2、3、4名,然后在1、2名之间和3、4名之间分别进行比赛。3、4名比赛的负方获得第四名。1、2名比赛的负者与3、4名比赛的胜者之间再进行一次比赛,胜者与1、2名比赛的胜者再进行决赛,负者获得第二名。决赛胜方为冠军,负方为亚军。从这种基本的佩奇制出发,又衍生出较为复杂的双佩奇制、分组佩奇制等多种方法。佩奇制的优点在于使强队即使失手一次或数次,也有机会争夺冠军,同双败淘汰制类似,减少了比赛的偶然性。同时,佩奇制比双败淘汰制又减少了比赛场次。

参考资料

淘汰赛制

循环赛

佩奇制

足球比赛的常用赛制介绍及特点分析

只有充分了解各种赛制的特点优缺点,以及比赛需求才能制定出最佳赛制,确保业余比赛的良好体验度。

一、联赛-分级循环赛

联赛多采用循环赛,每支球队都要和其它球队分别比赛最少一次。根据两支球队碰面的次数又分为单循环和双循环比赛。对于足球比赛,联赛通常用于固定进行的长期性赛事,通常也会对球队数量较多的赛事进行分级联赛,每次比赛结束后根据比赛结果进行升降级比赛。联赛体系可参考中超、中甲、中乙的中国职业足球联赛。

联赛的排名采用积分制,赢一场3分,平一场1分,输一场0分。同分情况下一般考虑:相互间的净胜球、进球数、红牌书、黄牌数,总的净胜球、进球数、红牌书、黄牌数等。

对于业余足球比赛来说,联赛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优点:

1、联赛同级别球队水平相近,比赛悬念性强;

2、比赛周期固定,可提前安排好所有赛程,便于球队准备;

3、球队比较稳定,相互熟悉,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战术安排;

4、球队比赛场次充分,排名能够比较充分体现球队水平。

缺点:

1、对于第一次进行的联赛,在球队水平不清楚的情况下,分级比较困难;

2、球队变动性较大,在新球队和老球队的分级上容易产生冲突;

3、长时间稳定的赛事,会导致对手老是重复,缺乏新鲜感;

4、业余球队大多宁可在低级别比赛,不愿升级对抗水平较强的球队,因此分级需要更多的沟通。

二、杯赛-小组循环赛+淘汰赛

杯赛多采用淘汰赛。淘汰赛的最大特点是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胜者晋级,负者淘汰,因此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大多数的杯赛前期都会增加一个小组赛,变成小组赛+淘汰赛的方式。为了更加公平,一般还会根据历史战绩设立种子队,避免强队过早相遇。杯赛的小组赛阶段按照联赛计分方式选出晋级球队,淘汰赛阶段每场都要分出胜负,打平则采用加时赛或者点球方式分出胜负。

对于业余足球比赛来说,杯赛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优点:

1、对于球队较多的比赛,杯赛能够在较短时间内结束比赛;

2、杯赛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对于提升比赛的观赏性有较大作用

缺点:

1、杯赛每支球队比赛长次数不同,水平差的球队比赛场次过少;

2、比赛竞技性较强,出现冲突的几率明显高于联赛;

3、淘汰赛一般只能排出前四名,后面的球队无法排名;

4、比赛的赛程不确定,球队后面比赛的时间无法提前固定。

对于业余球队,我们通常不建议直接淘汰,二是采用排名赛的方式,胜者继续淘汰赛,负者进入排名赛,这样每支球队的比赛场次相同,而且能够排出第一到最后的所有球队明确的名次。

三、分组赛

无论是联赛还是杯赛,通常球队成绩的奖项最多只能排到冠亚季殿军,其余球队无法获得相应的成绩。但对于业余足球尤其是企业球队,我们更希望淡化竞技性、增强参与乐趣,因此希望参赛球队都能在成绩上能够有一定的奖项激励。所以在企业赛事中我们更推荐采用分组赛。分组赛的核心是将淘汰赛阶段的比赛变成分组的比赛,并在每个小组都按照名次给予一定的成绩奖项。

例如一个16支球队的比赛,先分4个小组进行小组单循环,排出每个小组第一到第四名,每个小组的第一名进入超级杯组,第二名进入冠军杯组,第三名进入联盟杯组,第四名进入优胜者组。在每个组里即可采用半决赛决赛的赛制,也可以采用单循环赛制,再排出每个小组的第一到第四名,并分别获得冠亚季殿军。

这个赛制最大的好处一目了然,参赛十六支球队每支球队至少都获得了一个殿军奖杯。回去摆在公司的陈列柜里也是一份荣誉,谁又在乎联盟杯殿军其实是第16名呢?

四、瑞士制比赛

瑞士制比赛一般业余赛事比较少,能清楚如何操作的也不多。

瑞士制比赛又称积分循环赛,常用于国际象棋比赛,其**基本原则是里面种子选手一开始就交锋淘汰。**编排方法是随机抽签决定第一轮比赛,某一轮比赛结束后,排出所有选手总积分排名,而后一轮比赛的对阵是由排名相近的球队之间进行,比如第三轮比赛由第二轮比赛后排名的第一名对第二名,第三名对第四名,第五名对第六名,以此类推。

瑞士制对于业余足球比赛来说:

优点:

1、参赛球队数只要是双数即可,球队数量不限;

2、每支球队在整个赛事里都能碰到和自己实力接近的对手,至少有一次较大获胜可能的比赛;

3、比赛的轮次设定只要超过最低限,可以自由安排。

缺点:

1、每轮比赛都需要在上轮比赛结束后才能拍出,对赛程编排人员的要求较高;

2、每轮比赛必须全部结束才能进行后续比赛,如天气等原因导致无法比赛则必须在下轮比赛前补赛完成;

3、比赛必须达到一定的轮次才能决出真正的冠军,否则有并列出现。一般8支球队为3轮,16支球队为4轮,32支球队为5轮;

4、比赛球队数必须为双数,否则无法安排。

瑞士制的比赛对于无法判断每支球队水平的第一次组织的比赛而言是很好的选择,可以通过这种赛事确定每支球队在整个球队组织中的水平排名,以便后续比赛的安排。

五、双败淘汰赛

双败淘汰赛即一支球队失败两场别淘汰出局,直到最后剩下一只队伍多得冠军。双败淘汰赛一般分为两个组,胜者组和败者组,第一轮结束后,胜者进入胜者组,败者进入败者组,之后的每一轮比赛,败者组中再次失败的被淘汰,获胜的继续留在败者组,而胜者组中获胜的留在胜者组,失败的进入败者组。依此类推,最后每个组都只剩下一只球队进行总决赛。如果胜者组冠军获胜则直接获得总冠军,如果败者组冠军获胜,一般加赛一场,以第二场比赛成绩决定最终冠军。

双败淘汰赛对于业余足球赛:

优点:

1、一支球队输两次才被淘汰,给予了复活机会;

2、无需进行额外的比赛即可确定3、4名;

缺点:

1、败者组冠军的比赛场次要多余胜者组冠军;

2、比赛场次要远多于单败淘汰赛,对于有N支球队参赛的比赛,需要2*N-1场比赛才能决出冠军;

3、为了保证每轮比赛都是双数,参赛球队数量一般为2的次方(4、8、16、32支)。

以上比赛的赛制是业余足球赛事中比较常用的赛制,但其实每种比赛的赛事都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赛事的需求进行组合、调整。比如一个需要64支球队报名参赛的比赛为了选出32支正赛球队,可以设定一个变种双败淘汰赛赛制的季前赛。按照双败淘汰赛编排方法,一共进行三轮比赛,胜两场的进入正赛,负两场的淘汰出局,这样既可以给大家较为充分的表现机会,也能够在较短赛制内选出2:1的晋级球队。再比如对于12支球队的比赛,如果单循环11轮过长,就可以分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进行5轮单循环,然后两个小组排名相同的球队之间进行排位争夺赛,第一名争夺冠亚军,第二名争夺3、4名。。。。。。这样可以在6轮比赛中完成所有比赛。

参考文献:足球比赛的常用赛制介绍及特点分析

发布于北京阅读 11594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方鸿渐12135楼主

· 北京
等国人进NBA假赛就假赛收起

[虎扑表情-有一说一]官方都没说假赛,都说是消极比赛

亮了(25)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方鸿渐12135楼主

· 北京

A1打B4规则设置初衷就是为了避免强者在决赛前相遇。较早安排种子选手相遇,对任意一方的利益都有害,无论是选手还是赛事组织者。

亮了(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