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风】浅谈机制与数值的关系,为何有些英雄经历多次降温依然屹立不倒?
大家好,我是剑风。
尽管前段时间澜、镜以及马超、元歌等都进行了调整,但经常关注英雄数据的玩家应该已经发现,无论是顶端局的数据,还是近期世冠的比赛数据,像澜、镜、马超在BP率以及胜率方面依然是霸榜,澜在比赛中的禁用率甚至达到了63.9%。
这足以说明,哪怕是在大环境趋于平衡稳定的版本,澜和镜的强度在高手中依然超标。
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使得他们在多次削弱之后,依然有着如此夸张的数据?本篇文章我想从机制和数值两方面,与大家聊聊英雄的强度。
一、马超机制解析
我们以马超举例,我认为马超和关羽的机制设计是手游MOBA的里程碑,他们的操作完美适配了手游MOBA的摇感操作模式,堪称完美。
纵观英雄调整历史,马超自上线以来总共被降温了6次,从未加强,在今年的2次降温期间,许多玩家认为马超会就此跌落神坛,不再是边路英雄最优选择。
然而,现在的数据表明,虽然马超的对线能力确实弱了许多,但对其在高端局的统治能力影响不大,近期高端局的胜率又冲到了53%,可以说是现在对抗路的门面。
究其原因,几次的改动都是针对数值,对于其根本机制并没有直接的调整。那么为什么说马超的机制超标?让马超在对抗路屹立不倒的机制优秀在哪里呢?
1.拉扯能力
在马超刚上线的时候,全服胜率只有38%左右,后来一路飙升至55%,这说明其拥有不低的上手门槛,甚至很多善于开发新英雄的游戏主播,都没有在短时间内弄明白马超的玩法。
马超的定位是战士/刺客,因此,大家更容易认为他是瞬间爆发型的突脸英雄,外加当时英雄大多都倾向于达摩、木兰等依靠一套技能打爆发伤害的英雄,像这样打法偏拉扯的英雄,在当时并不多见。
虽然马超的瞬时爆发并不是特别低,但相比于贴脸硬刚和蹲草秒人,马超更倾向于利用自身的高额移速和频繁的位移,来躲掉敌方的关键技能,再利用自身的攻击距离优势,以及高爆发来实现拉扯反打。
拉扯能力的开发,把王者荣耀英雄对抗的逻辑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维度。
在马超火起来之后,众多玩家纷纷将拉扯的打法与自身英雄结合,开发出了更多元化的打法,使得整体打法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
比如说,我前两天文章写到的重装流艾琳,其实就是借鉴了拉扯的思路:借助自己强于其他站桩射手的高移速特点,出半肉装实现拉扯,提高自己的容错率。
2.转线速度
马超的最强势的核心机制,除了上面提到的拉扯能力之外,还在于转线刷经济和支援能力。
与大多数老牌对抗路英雄不同,如果马超能在对抗路打出优势,他可以凭借高额的跑图能力,把优势迅速扩大到整个团队,也就是我们经常调侃的金牌三路。
虽然现在马超的对线能力要弱于以前,但其转线速度飞快的特点依然存在,这便使得马超在线上打不过很多英雄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转线滚起雪球,再回来凭借经济碾压打出线上优势。
也正是这样,马超的打法便自成一派,若是线上优势,便可将自身优势迅速扩大到其他分路;若是线上劣势,就可以快速转线,去其他分路打出优势或提升经济,再把优势扩大到线上。
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使得马超成为了Carry能力最强的边路。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英雄的数值的调整,往往可以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不过技能机制决定了英雄的上限强度。在不改变马超底层机制的情况下,如果不对他的数值过大幅度的降温,马超会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持续霸榜对抗路。
这里可以举个近期的例子,云缨刚上线时数值设置的非常克制,很多人都戏称“刮痧”,但因为她集各种机制于一身,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她已经成为了T1级别的打野和边路。
所以,英雄的机制往往是强度的根本,很多高操作英雄皆是属于高投入高回报的类型。
二、什么是优秀机制
举过马超例子之后,可能有读者会问,机制到底如何左右英雄的强度呢?什么样的机制算的上好机制呢?在我看来,在兼具多种特性(例如霸体、回复、位移、免伤、控制、解控)的情况下,能在一定风险下获得较高且稳定的收益,整体强度就不会低。
我们将视角切回澜和镜。
1.兼具多种特性
对于刺客来讲,机动性便是特性的最直观体现,因为刺客在王者荣耀中的的定义为:刺杀敌方关键目标的位置。
击杀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接近敌方关键目标的手段,而这很大一部分由机动性来决定。
澜有着不输马超(极端情况下甚至不输开大孙策)移速的下潜移动方式,以及多段自主位移与,外加躲避大量非指向性技能的强化普攻。
从特性上来看,澜的机动性碾压绝大部分打野,大招的远距离强制位移堪比开团辅助,二技能的高额回血使其具备极强的一打多能力。
而镜具有技能刷新机制,在本身具有三段自主位移的条件下,开大以后还能多次换位,有非常可靠的接近手段,切C自然也容易了许多。
从特性上来看,镜刷新技能的机制保证了其前期爆发,大招则保证了其机动性、进退场能力、霸体、回复效果,一个技能甚至顶的上典韦两三个技能的效果。
此外,机动性所带来的收益,还影响着一个英雄的刷钱速度,以及在单挑和团战中是否有着主动权,比如镜、澜就可以凭借高移速/位移快速跑图,保证自己的经济。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便是强势期的问题。
如果被拖到大后期,大多数传统刺客的作用会被无限缩小,除了带线,拿龙以外,切C能力也并不稳定,甚至有时连一换一都难以实现。
但即使是大后期的澜,也有一段大招的强制位移+群体控制,可以在有限的机会下创造出更多的可能,在顶端局和职业比赛中,抓住这种机会的能力会被放大许多。
镜在平衡了前后期强度后,更是没有明显的弱势期,在大后期除了强大的守塔压塔,以及抢龙能力之外,也能和敌方多人拉扯,骗取敌方关键技能。2.高且稳定的收益
稳定,指的就是该英雄是否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发挥其本身强度支撑的作用,换句话说,可以看作该英雄否容易被敌方反制。
在高端局,澜和镜都是缺少明确反制手段的。无论是二者独一档的机动性,还是镜的远距离霸体换位,亦或是澜的强制位移团控,以及二技能之后的高灵活穿梭位移,都能在快速接近C位的同时打出极高的爆发。
同时,他们能凭借霸体和自身的灵活性,规避大量非指向性伤害。由此可见,澜和镜本身缺乏有效制手段,在抛开自身操作失误外,更是基本满足发挥稳定的条件。
所以,在两个核心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这两名顶端刺客在中高分局的强度已然达到了非ban必选的存在,两大野王的称号也就此诞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和多次的调整数据可以看出,在澜和镜的强大机制支撑下,只要数值不过于平庸,他们的强度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下降太多。
三、应该如何调整
首先,我需要表明一个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机制决定的是英雄的上限,而数值决定的是英雄下限,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成一名英雄的实际强度。
即使镜、澜、马超、元歌等英雄的机制太过优秀,一旦数值被降到了某一临界值,就会造成高端局没人玩,低端局更没人练习的情况,只有高段位玩家降维打击低段位时才会拿出。
历史上有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呢?有,而且不少。比如一年前的花木兰、百里玄策、李白,都是在机制相对优秀的情况下,因为数值原因导致全部分段冷门。
我认为调整这类“机制怪”英雄,尽量少去削机制,也尽量少去动数值,最好的办法是全方位加强老牌英雄,以达到整体动态平衡,下面我讲一下我的理由。
1.为什么尽量少削机制?
我们知道,大部分具备优秀机制的英雄,比如露娜、元歌、马超等,往往是需要多场练习保证手感的,也就是大家说的“高操作”。
如果去削弱他们的机制,动的往往是整个核心连招链,比如取消元歌一技能释放傀儡的击飞效果,那么213的连招将不复存在。
对于一些信仰玩家来说,长期以来的肌肉记忆直接改变,会导致他们需要再投入大量时间去习惯,如果这个英雄热门,带来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要削机制我认为可以,但是一定要在不影响玩家原本连招手法的情况下削弱,然而这往往比较难做到,因为每种特性都决定用途,一不小心就会动到数值。
2.为什么尽量少动数值?
整个游戏的大部分玩家,水平多数还是集中在钻石和星耀,在这个分段正常打,根本见不到会玩的马超和露娜,只有在高端局才能见到。
如果去动数值,动到马超在高分段胜率也过低了,低分段就更不会去玩了,因为花里胡哨一顿操作还不如射手直接A,这样他们就会跌进下水道,无人问津。
因此,我认为加强机制差的老牌英雄的数值,或许是另一种缓解现状的办法——在不改变英雄原本玩法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额外的机制/数值弥补强度。
例如针对亚瑟,可以在二技能上做出改变,比如二技能期间自身增加一定双抗,或者开二瞬间增加一个净化效果。
例如针对典韦,可以在略微降低后期伤害的同时,减少大招与二技能的后摇,增加前期的强度,平衡高低端局的强度差异。
当然,我并不指望英雄的强度调整能达到绝对平衡,而是在保留克制关系的基础上,让绝大多数英雄百花齐放。
在未来的巅峰对决中,希望能看到两套截然不同的阵容在峡谷中相互博弈、大放异彩。而不是清一色地利用乔离舞镜颇的“机制怪”组合,来代表王者英雄和阵强度的天花板。
「微信公众号:剑风王者课堂」
输入关键词,可获得全英雄攻速阈值、攻速成长、出装铭文、出装Tips、攻略资讯等。
菜单栏还包含改重复空白名、查低战区改战区、扫码登录教程与顶端局数据查询功能,欢迎关注。
武汉ES花海
· 甘肃很简单,机制,像夏洛特,云影相对较笨,再像杨戬达摩这些老战士就更笨了。
不是很稳
· 江苏就是英雄机制的问题,所以关马一直在边路t0t1下不来,大乔再怎么削这种大范围的传送注定能待在至少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