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看懂花样滑冰比赛之——小分表和跳跃,旋转,步伐
本帖包含大量图片,如果小图看不清楚,请点击大图查看。电脑端的阅读效果可能比手机端好一些。若内容如果有任何疏漏和错误,烦请大家指出。
小分表内容介绍
小分表是为了配合现行打分系统(COP打分系统)而产生的打分表格。
在这张表上,我们可以看到运动员的节目构成、动作完成情况,裁判对于每一个动作的打分,以及详细的节目内容分。
可以说,看懂小分表是读懂比赛的基础之一。
小分表分为四个部分:基本信息,技术动作得分,节目内容分, 额外说明。
以日本男单名将羽生结弦2021年世锦赛的小分表为例,简单介绍一下小分表,对看懂比赛和比赛结果有一定作用。
花样滑冰总得分=短节目(SP)分数+自由滑(FS)分数
基本信息部分的说明
1)自由滑/短节目总得分=技术分(TES)+节目内容分(PCS)-减分(deductions),只有节目中存在减分的项目,才会出现减分;
2)减分可能是因为摔倒,可能是因为节目超时(冰舞中也可能是托举超时),甚至是服装问题;
3)排名指的是在短节目/自由滑结束后,选手在短节目/自由滑中的分数排名,如图为短节目的小分表,那么这里的排名就是短节目第一名,而不是最终的总排名;
4)出场顺序指的是选手第几个出场。
技术分(TES)部分的说明
1)技术动作(elements)指的是运动员在这一套节目中所完成的所有技术动作。
男单短节目规定内容 7组动作
①一个2周阿克塞尔跳(2A)以上单跳 (eg:3周阿克塞尔跳3A)
②一个难度步法进入的三周跳 (eg:4周后内结环跳4S)
③一个3+2以上的联跳(eg:4+3后外点冰跳4T+3T)
④一个跳接旋转(eg:跳接燕式旋转FCSp4)
⑤一个仅有一次换足的燕式旋转或蹲踞旋转(eg:换足蹲踞旋转CSSp4)
⑥一个仅有一次换足的组合旋转(eg:换足组合旋转CCoSp4)
⑦一段接续步(eg:接续步StSq3)
2)技术动作的缩写当中,数字在前,字母在后的是跳跃,数字指的是跳跃周数,字母指的是跳跃种类,详细对照请看文章最后;字母在前,数字在后的为旋转或步法,旋转和步法后面标注的数字代表了这个技术动作的评级,4级代表最高级别,基础分值也是最高的,详细说明请看文章最后旋转及步法缩写;
3)base value(BV)是技术动作的基础分值,这个分数ISU规定,每个运动员因为节目构成和步法旋转的定级不同,BV会不同。BV是一套节目技术分最直观的体现,在完成程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bv越高,一个运动员可以拿到的技术分得分也会越高; 具体各个动作的bv请见文章最后技术动作BV及GOE;
GOE=avg.(SUM(J1:J9)-Jmax-Jmin)×0.1×BV
TES=BV+GOE
4)GOE代表了九名裁判对于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完成情况的判断,根据选手的完成情况,裁判们对于每个技术动作从-5到+5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值,再用这个平均值换算为百分比(+1为+10%,+2为+20%,-1为 -10%,-2为 -20%,以此类推),将GOE换算的百分比乘以bv,就得到了这个动作实际的GOE分数,例如,一名运动员的3lz获得了平均为+2的GOE,而3lz的bv为5.9分,那么这个动作实际获得的GOE就是+20%*5.9=+1.18分,如果获得平均为 -2的GOE,那么实际的GOE就是 -1.18分; 具体GOE加减分的打分指导请见帖子下方图片;需要注意的是,在ISU发布的bv及GOE分值表中,GOE直接被换算成了百分比的形式,因此本文沿用规则中的方式,将GOE换算成百分比,但如果你习惯使用小数也完全没有问题;
5)技术动作的基础分值加上GOE(有正负)后,所得的分数就是这个技术动作的实际得分,所有技术动作分值相加就是基础信息部分中的技术分(TES);
节目内容分(PCS)部分的说明
PCS=F×(SS+TR+PE+CO+IN)
1)节目内容分共分为五大项,九名裁判分别对于五大项进行打分,每一项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出平均值,这个平均值就是这一项PCS的实际得分;
PCS(Program Component Score)节目内容分包含以下五项:
滑行技术SS(skating skills)
编排衔接TR(transitions)
表演PE(performance)
编舞构成CO(choreography)
诠释音乐IN(interpretation of the music)
2)为了平衡节目内容分和技术分,节目内容分有一个权重(factor)。节目内容分(PCS)的满分是50分(共5项,每项10分),而短节目和自由滑中因为技术动作数量不同,技术分(TES)也不同,如果节目内容分都是50分满的话,就会造成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的失衡,因此节目内容分需要乘以权重来平衡技术分和节目内容分在总分中的占比。对于男单来说,自由滑的节目内容分权重为2,因此节目内容分的实际得分,是五大项各项得分相加后,再乘以2得到的分数。而这个乘权后的实际得分,也就是基本信息中的节目内容分(PCS);关于节目内容分的相关信息请看节目内容分打分指导。
GOE评分加分方面
双人滑加分
GOE评分减分方面
额外说明
本赛季新规则规定,只有短节目后半段的最后一个跳跃和自由滑后半段的最后三个跳跃可以获得1.1倍加分,其余的跳跃即使在节目后半也不会获得加分,例如,某运动员短节目后半有两个跳跃,按照新规则,只有最后的跳跃能获得1.1倍加分。1.1倍加分是指后半段跳跃的基础分变为正常基础分的1.1倍。例如3lz的基础分为5.9分,但在节目后半段的3lz基础分就会变成5.9*1.1=6.49分(但GOE依然按照5.9分的bv计算)。这些在后半段的跳跃都会在小分表上标注一个“×”,如果运动员的小分表上出现了“×”,那么额外说明的部分就会解释一下“×”的意思。同理还有很多种符号会出现在小分表里,详细说明请见文章最后常见符号意义。
男单自由滑规定内容 12组动作
①最多8个跳跃动作(羽生结弦7个)
必须有一个阿克塞尔跳(三周阿克塞尔跳),允许一个三连跳(4周后外点冰+1周优勒跳+3周后内结环跳),两个两连跳
②最多三段旋转
③一次接续步
④一次编排步
权重(factor)
女单短节目0.8
女单自由滑1.6
男单短节目1
男单自由滑2
双人滑短节目0.8
双人滑自由滑1.6
冰舞短舞蹈0.8
冰舞自由舞1.2
花样滑冰中一共有六种跳跃(jump)
阿克塞尔跳(Axel,简称A)
勾手跳(Lutz,简称Lz)
飞利浦跳 (Flip,简称F)
后外结环跳(Loop,简称Lo)
后内结环跳(Salchow,也被译作萨沃夫跳,简称S)
后外点冰跳(Toeloop,简称T)
这些译名中的“外”、“内”,就是指起跳的时候所用的是哪个刃,而译名中的“后”则是指起跳时的方向是背向滑行方向,向后起跳的意思。事实上,除了阿克萨尔跳是向前起跳,其他的五种跳跃都是背朝滑行方向,向后起跳的动作。
下面单个介绍一下每种跳跃~花滑中有习惯顺时针旋转的选手也有习惯逆时针旋转的选手,以逆时针旋转的选手比较多,所以下面讲的例子都以逆时针旋转方向为范例,遇到顺时针方向则相应的做一个左右互换即可。
Toe Loop 后外点冰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后起跳,左后脚刀齿点冰,右脚外刃起跳,右脚落冰。
选手左腿往后一撇,左脚点冰,右脚起跳。
Flip 后内点冰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后起跳,右脚刀齿点冰,左脚内刃起跳,右脚落冰。
选手在Flip起跳前,大部分会有一个明显的转身动作,之后右脚点冰,左脚内刃起跳。
Lutz 勾手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后起跳,右脚刀齿点冰,左脚外刃起跳,右脚落冰。
选手在起跳前,会有长距离直线助滑,并且选手左脚外刃起跳,很像崴脚。
然而很多选手,尤其是女选手会因为脚腕力量不够,压不住刀刃而在起跳时临时变成以平刃或内刃起跳,变成平刃或内刃起跳的跳法是不规范的,会被扣掉一些执行分,基础分值也会打折扣。
接下来开始就是刃跳,所以没有点冰动作,需要依靠惯性起跳。
Salchow 后内结环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后起跳,利用左后内刃起跳,一般在冰上旋转半周再起跳,右脚后外刃落冰。
选手在起跳前,双腿分开,呈八字。
Loop 后外结环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后起跳,起跳时双腿交叉,右脚外刃起跳,右脚后外刃落冰。
选手在起跳前,双腿交叉。
Axel 阿克塞尔跳
动作标准:选手向前起跳,左脚外刃起跳。
阿克塞尔跳因为要向前起跳,所以比其他同等跳跃周数要多出半圈。也是因为向前起跳,所以跳跃时机不好把握,阿克塞尔跳也成为了花样滑冰中最难的跳跃。
选手向前起跳,一定是阿克塞尔跳。
花样滑冰一共有四大旋转类型(spin)
根据旋转时的姿态又细分为好几小类:
单足单一姿势旋转(Spin in one position and no change of foot),分为直立(upright),躬身(layback),燕式或蹲踞(camel or sit)
燕式旋转(CSp)
燕式旋转-前燕CF CAMEL FORWARD
前燕旋转时,选手一般浮腿向后抬起并且提刀,也可以选择把手放于胸前。
燕式旋转-仰燕CU CAMEL UPWARD
仰燕旋转需要选手面部朝上,身体完全后仰。
燕式旋转-侧燕CS CAMEL SIDEWAYS
侧燕旋转中的燕式旋转是花样滑冰中三大基础旋转之一(剩下的为Pancake Spin和I字旋转),需要选手将浮腿尽可能的抬起或与冰面平行。
侧燕旋转里的面包圈旋转
蹲踞旋转(SSp)
蹲踞旋转-前蹲SF SIT FORWARD
前蹲蹲转需要选手重心略向前,浮腿至少与冰面平行。
蹲踞旋转-后蹲SB SIT BEHIND
后蹲转和前蹲转最主要的区别,要看浮腿的位置。后蹲转时选手一般是浮腿放在另一条腿的膝盖之上或两腿交叉,胸部和脸部紧贴身体。
蹲踞旋转-侧蹲SS SIT SIDEWAYS
侧蹲动作非常好区分,选手蹲下并且浮腿在身体外侧。
直立旋转(UPs)
直立旋转-向前UF UPRIGHT FORWARD
向前的直立旋转需要选手以一条腿为轴转动,身体弯曲并手扶浮腿。
直立旋转-站立US UPRIGHT STRAIGHT
选手头部、脊椎成一条线,身体与地垂直来进行高速转动
直立旋转-侧身US UPRIGHT SIDEWAYS
直立侧身旋转时,选手浮腿置于身体外侧,一只腿尽量竖直站立。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大基本旋转之一的I字旋转和Y字旋转,柔韧性好的选手可以把腿部紧贴身体,身体和腿部成一条直线。
如果要区分I字和Y字旋转需要注意浮腿的位置,I字旋转需要选手向正前方抬腿,Y字需要向侧方抬腿。
I字旋转
Y字旋转
直立旋转-躬身转UL UPRIGHT LAYBACK
躬身转需要选手一只腿竖直,并且重心向后腰部弯曲,可以选择提刀或者不提刀。
直立旋转-贝尔曼UB UPRIGHT BIELLMANN
贝尔曼旋转需要选手一只腿竖直,浮腿向后并且尽量拉直。贝尔曼旋转非常考验选手的腰部力量和柔韧性
非基本姿态旋转NBPNON-BASIC POSITIONS
还有一些跳跃不属于上面三大类,所以分到了非基本姿态旋转。这里举最常见的Illusion为例。
联合旋转(combinations)
比赛要求:只允许一次换足和至少两次姿势变化。
换足旋转:在旋转过程中,支撑腿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
名字是根据最开始旋转姿态来命名,换足后可以是蹲踞转也可以是燕式转。每只脚至少旋转6圈。
蹲踞换足旋转
燕式换足旋转
跳接旋转(Flying spin):由跳跃进入的旋转。
比赛要求:任何类型的跳接转都允许,在落冰后至少旋转8 圈。
1.跳接燕式(Flying camel)
death drop左前外刃滑行,右脚顺着旋转方向向前甩(有点向Axel的起跳方式)。
蝴蝶旋转(Butterfly spin):右前外刃滑行,左脚刀齿点冰。
2.跳接蹲转(Flying sit spin)
接续步(Step Sequences)
接续步的种类分为三种:直线接续步(straight line)、圆形接续步(circular)和蛇形接续步(serpentine)。接续步包含转体、步法、小跳和变刃。此外,步法和转体还可以作为技术动作要素之间的衔接。
直线接续步(Straight line)--冰场短边向短边或冰场对角线直线滑行。
圆形接续步(Cirular)--冰场的短边为直径画弧形前进,起点和终点在一个位置。
蛇形接续步(Serpetine)--冰场的一端到另一端,镶嵌滑行至少不小于冰面宽度一半的两个弧线。
转体( turns)
定级步法中最容易辨认的又是最重要的。注意所有转体都用单足完成。
转三(three turns):冰刀在冰上划出的轨迹是数字“3”的形状。
转体:从前(F)转成后(B)
变刃:从外刃(O)转成内刃(I)
方案:RFO(右前外)转RBI(右后内),LFO(左前外)转LBI(左后内)。
括弧步(bracket turns):冰刀在冰上划出的轨迹是括弧状“}“。
转体:从前(F)转成后(B)
变刃:从内刃(I)转成内刃(O)
方案:RFI(右前内)转RBO(右后外),LFI(左前内)转LBO(左后外)。
内勾和外勾(rockers与counters):单足转体,既转换方向,又变化弧线。
转体:从后(B)转成前(F)用刃:一直外刃(O)
捻转步(Twizzles):单足在滑行的同时完成多周旋转。
步法
刀齿步(Toesteps):只要用到刀齿的步法。最明显地是在冰面上小跑。
夏塞步(Chasse):一只脚并排到原滑足旁,往下轻蹬。人向前滑叫前夏塞步,人向后滑叫后夏塞步。目的是为了合拍或是来创造一瞬间的空隙。
莫霍克步(Mohawks):转三和括弧步的双足版本。
转体:前(F)转后(B),后(B)转前(F)
用刃:一直外刃(O),一直内刃(I)
RFI-LBI,浅田真央的3f进入
莫霍克+转3+莫霍克羽生结弦的4S进入
乔克肖步(Choctaws): 内勾和外勾步的双足版本。
转体:前(F)转后(B),后(B)转前(F)
用刃:内(I)转外(O),外(O)转内(I)
乔克塔+莫霍克
摇滚步/交叉摇滚步(Cross roll)
前摇滚步/前交叉步
后摇滚步/后交叉步
弧线变刃步(Curving with change of edge):单脚变刃,在单人比赛中,多用于衔接过渡,不易观察。
内刃+外刃+内刃
燕式步(spirals)是指选手使用一侧刀刃在冰上滑行,浮腿抬高过髋。燕式步按照用刃和滑行足分类,既可以向前滑行,也可以向后滑行。燕式接续步(spiral sequence)是指顺序完成的一套包含一种或多种燕式姿态及用刃的动作。
燕式接续步是女子单人滑和双人滑的必选动作。
自由滑动作
燕式平衡动作:燕式分为8种,从上身的姿势一看就知道是燕式平衡,分类的主要依据在于脚下的不同。(左脚、右脚)x(内刃、外刃)x(冰刀前部、冰刀后部)
大一字滑行:两腿分开、脚跟对脚跟的双足滑行动作,因用刃和滑行方向不同专业上将它分成了4种。(内刃、外刃)x(向左、向右)
蹲踞大一字
弓箭步滑行:一条滑腿屈曲,另一滑腿伸,像弓箭,上身可以前倾可以后仰(鲍步Ina Bauer)。
鲍步又可以用内刃、外刃、平刃,可以左脚在前也可以右脚在前。其次,身体的弯曲程度不重要,下腰幅度越大用刃越深。
规尺:利用一只刀齿或刀跟点冰,另一只冰刀围绕其滑行的类似圆规的动作。
阿拉贝斯:单足滑行,浮腿抬起,和燕式的区分在于燕式身体和腿基本水平。
双人滑(Pair Skating)
双人滑短节目要求完成7个动作,分别是:捻转、单跳、抛跳、托举、接续步、螺旋线和一组旋转。
自由滑中,要求完成12个技术动作:一组单人连跳、一个单跳、两个抛跳、三组托举、一套螺旋线、一组编排步伐、单人联合旋转、两组双人联合旋转。
捻转(Twist Lifts):依靠男选手双手给女伴身体两侧施加不同的力量,如同捻动“竹蜻蜓”那样让搭档在空中旋转起来,下落时用双手接住降速然后滑出。
抛跳(Throws):从进入配合、男伴出手、女伴腾空到落冰。
托举(Lift):双人滑项目中的托举要求女伴身体重心必须全程保持在男伴手掌位置左右(或者说重心必须在男伴头顶上);而且男伴无论单臂还是双臂都必须全程打直。
螺旋线(Death Spirals):男伴依靠单足做主要支撑,女伴完全依靠手臂牵拉和单足支撑做类钟摆运动,螺旋线根据女选手旋转面向和支撑足用刃来区分组别。
前内螺旋线
前外螺旋线
单人联合旋转(Solo Spins for Pairs):与单人滑中旋转的定级、执行指标完全相同,唯独要多一个至关重要的“同步性”,也就是两名选手的动作要尽量协调同步。
双人联合旋转(Pair Spins):双人旋转则非常考验两人的协调配合、身体线条,有些选手的速度快但姿态不够美观,有些选手则在细节的处理上差强人意。
编排步伐Choreographic Sequences):与女单项目类似,双人编排步伐除开必须包含燕式姿态外,再配合诸如舞蹈托举、跳步、大一字、伊娜鲍尔步、转体移动等,构成一串具有足够冰面覆盖的舞蹈衔接串。
冰舞(Ice Dance)
冰舞同样比短节目和自由舞两项。其中,短节目时间规定为2分50秒(±10秒)。自由舞规定时间4分钟(±10秒)。
在新赛季国际滑联的规定中,短节目的规定韵律为午夜蓝调。
接续步
所有接续步都分为直线接续步和弧线接续步两种。
直线接续步:按滑行路线的不同,直线接续步又分为沿冰场长轴滑行的中线接续步,和沿一角到相对一角滑行的对角线接续步。
直线接续步
弧线接续步:分为利用冰场短轴线滑行的圆形接续步,和利用冰场长轴线滑行的蛇形接续步两种。
弧线接续步
舞蹈托举:分为长托举跟短托举,其中短托举分原地托举、直线托举、弧线托举、转体托举四种,时间不能超过6秒;长托举分为双向托举、蛇形托举、联合托举三种,时间不超过12秒。
原地托举
直线托举
弧线托举
转体托举
同步捻转步:男女选手同步用单足在冰面上进行快而连续的转体动作,选手们必须在转体过程中在冰上滑行。
冰舞部分暂时图片资料不足
单双人滑技术动作分值表
主要名词说明
! = 用刃模糊
e = 错误用刃
< = 周数不足
<<< = 降组
* = 无效动作
x = 后半段跳跃10%加分
附以下链接:
中国花样滑冰协会《2018-2109单人滑技术手册(中文)》,《2018-2109双人滑人滑技术手册(中文)》,国际滑冰联盟 2254 号公告 《单人滑和双人滑2019/20 赛季动作难度条件和 GOE 评分标准(中文)》,国际滑冰联盟 2253 号公告《单人滑和双人滑2019/20 赛季动作分值表(中文)》
2018-2019花样滑冰技术手册(中文)以下链接为国际滑联技术手册
单人滑和双人滑2020/2021赛季动作难度条件和 GOE 评分标准国际滑联比赛结果——小分表获取allangrant
· 内蒙古马克一下
休眠火山50
专业。
暂无更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