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日记】库里7-闪击6-AG1-KD12实战测评集合——你很好 但我们不适合

avatar
关注

这次要写的四双实战鞋 分别是库里7 闪击6精英 AG1和KD12

都是在装备区里口碑非常不错的实战鞋

但千人千脚 每个人穿鞋的喜好和习惯都不同 平时打球的场地和强度也不同

即使这四双鞋很多人都说好

但在我无数次尝试着想去开发驾驭他们后

最后发现他们确实是不太适合我

所以这篇测评更多的是出于我自己在装备区的一个穿鞋记录

而不是提供购买选择的建议

当然如果有JR在穿他们的时候跟我有一样的体验 也欢迎讨论

(让我找一下认同感 证明不止是我一个人有类似的不好的体验)

首先是库里7

这双鞋原本不在我的购买计划之中

但当时在打的几个场地灰比较多 我的很多实战鞋都在那种场地上败下阵来了

看到当时区里说到抓地力 就是库里7

因此入手了一双

但在实战了几场之后真正劝退我的点却还是大家都在夸的抓地

起初我一直觉得可能是没磨合开或者其他种种原因

一个劲的拿去实战 但每次都是接了两波球之后就被我换掉了

始终没有体验到大家说的那种极致的抓地

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急停或者蹬地的时候会感觉已经差不多刹住了

但是这鞋子又额外的去吃了一下地 就感觉很不得劲

我个人觉得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库里7的外底纹路是做了高低差设计的

也就是接触地面的纹路比起正常的球鞋少了一半

这种设计可能对于小体重来说没啥影响

但是对于185斤的我来说 在抓地上的影响非常大

(当然这一点是我个人猜测了 不知道有没有JR又一样的感受)

其他方面 库里7其实是非常非常棒也非常纯粹的一双后卫实战鞋

非常合理并且到位的包裹和鞋面支撑(虽然用料都是很廉价的普通材料 但是鞋型和内衬用的都很合理)

脚感等于0 即使是我这么大的体重都踩不出啥感觉来

相反的带来的就是极致的场地反馈

第二双是AG1

我其实是特别特别喜欢这双鞋的

买了首发配色后 上脚试了一下 凭我多年穿鞋经验 这绝对是一双良心之作

于是在还没进行实战的情况下 看到旗舰店399的价格 想都没想又买了一双蓝暗星配色

(这里稍微吐槽一下 其实是有点不太理解为啥那么多人只盯着pro看 首发和篮暗星配色这俩魔术主客场配色其实实物真的挺漂亮的 上脚真不比pro差)

结果第一次实战就把我搞自闭了

这鞋型和尺码完全不适合我

我平时耐克穿44李宁穿43.5

这个AG1我穿44的话 前掌就会空 尤其是前掌鞋面 会让我觉得太高了

我用力翘我的脚趾都碰不到44码的前掌鞋面顶部

所以我两双买的都是43

买了43之后 包裹确实有质的提升

但是太TM压小脚趾了

从来没体验过这么压小脚趾的感觉

别说打球了 我穿上鞋出门坐15分钟地铁 然后步行5分钟到球场

走到球场时小脚趾已经麻掉了

有几次强忍着去打了几波 打到后面小脚趾已经没有知觉了

而且AG1压小脚趾的部位你还没法说实战个几次之后把它穿开

那个地方是整双鞋堆料最多的地方 根本没法穿开

所以没办法 忍痛割爱 两双AG1全部闲鱼出掉了

(有些鞋子有卡脚现象忍一忍就算了 AG1这个卡脚趾的情况已经严重影响到我打球的状态了)

如果361有43.5码 那应该就是适合我的 可惜他没有

其他方面 鞋面支撑是比较到位的

包裹个人觉得还行 但有断层现象 前面三分之二的包裹非常优秀

但是脚踝锁定一般 有点拖前半部分包裹的后腿

整个中底的表现非常亮眼 又稳又软弹 力线控制的非常正

但这里得说一点 AG1的缓震极限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

体重超过200斤估计会有踩穿的现象

外底耐磨正常水准 还行

抓地在灰少的场地上非常棒 但是一碰到多灰的场地就歇菜了

AG1虽然定位是锋线鞋 但其实还是偏向于内线一点吧

脚步多的打法这双鞋可能不太合适

第三双是KD12

我买这双鞋的初衷其实挺无厘头的…

不是因为杜兰特 也不是因为KD12豪华的配置

单纯是当时有一天清点自己的实战鞋时发现我咋好像连一双侧面大swoosh的耐克篮球鞋都没有

然后那段时间打的球局全是中年装备党大叔(全是不差钱的主 AJ35发售才一周就集体买来上脚的那种)

那我作为一个看上去很懂鞋的小年轻 怎么着也得配一双耐克大LOGO去参加球局吧

于是就稀里糊涂的买了KD12

买来到现在都快两年了我都没实战超过10次

首先它的脚感就是前掌特软弹 后掌么又硬(其实是正常ZOOM的脚感 但是比起前掌是硬了不少)

我真的是特别讨厌这种奇怪的前后掌脚感……

打球跑动时完全感受不到地板的存在

其次又是抓地了 真的很一般啊

力量大一点的蹬地或者急停感觉KD12这个水晶底是完全hold不住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体重大的关系 像KD12和科4选秀日这俩同样用的特别软的外底材质的鞋 在我这里抓地都是相当拉胯

每次穿KD12打球后的状态就是人一点都不累 但是小腿酸的一批

(本来就又厚又软的前掌带来的不稳定性 加上垮掉的抓地 导致每一次蹬地急停所需的腿部力量都比正常球鞋来的多)

而且最难受的就是一般室内抓地不好的实战鞋我都会下放到发展联盟(外场)但是KD12又特么贼不耐磨

就导致我压根没机会去穿它实战

其他方面 静态包裹相当出色

但是动态包裹或者说侧向支撑并没有那么的出色

总的来说 KD12我个人是觉得适合的人群要么是腿部力量好爆发力十足强度特别大的那种 要么就是打打养身局球鞋么追求一个舒服的那种

最后要说的就是闪击6

闪击6可以说是2020年一整年里我最最最喜欢的一双实战鞋了

除了粉红豹 万圣节 舒克贝塔和三双夏季版之外

其他配色全买了

说它是我去年最喜欢的实战鞋

只是因为去年因为疫情和自己工作的关系

我打球的频率非常低 基本就是每周一次 强度也不大

所以没有像今年一样买那么多实战鞋

 

说它有什么地方是像上面三双一样是直接劝退我的地方么

好像也没有

只不过是因为在今年买了很多完全可以替代它的实战鞋

所以闪击6我现在上脚的频率非常低

首先最要吐槽的一点就是TM闪击6的鞋带是真尼玛容易开

打一波5个球的局 多的时间能开3-5次

偶尔开一次还好 打一下午开的次数多了 所有人都在等我系鞋带

等我的次数多了 那群AJ35大叔就开始关注我的鞋了

关注的时间久了 大叔们下场之后讨论的话题就到我脚上的闪击6上了

讨论久了 就开始推荐我买AJ35了

那就让我很尴尬啊

只能:哇!哥你们这鞋牛逼啊!是啥鞋啊 见都没见过!

(企图把话题转移到他们身上)

对方:AJ35啊~刚出的正代 我前几天陪老婆逛街时试了下觉得还蛮舒服的就买了

抽口烟停顿了1秒盯着我的闪击6

以一种长辈传授人生经验给小辈的口吻和我说:李宁鞋不好的 太硬了 没啥科技

去买和我们一样的AJ35吧 银泰3楼那家店有卖的

……

我确实是能真真切切感觉到他不是在炫富(每周换着开卡宴和奔驰S来打球 原价AJ35对他来说可能真的就和买个游戏皮肤一样)确确实实的是在为我好给我诚恳的建议

可是!可是!可是我的收入不允许我做出原价买AJ35这种奢靡的行为啊!!(有能力原价买AJ35的谁又愿意选择闪击6呢)

说回正题

闪击6我个人是觉得没那些测评博主吹的那么好

(某博主说的什么要体验闪击6的好 得有一定的穿鞋门槛 真的是把我看吐了 可真是把测评球鞋当高技术含量的活了)

但也绝对没有一些JR说的那么不堪

首先是外底 抓地合格水平以上 大部分场地都能胜任

但比较容易吸灰 遇到有灰的场地 抓地表现会大打折扣

中底部分 首先是脚感上的前后掌断层现象比较明显 需要多实战几次去适应

脚感确实是一潭死水 跟软弹不沾边

比顶级板砖还是好一点 就像是在砖头上铺了一层厚厚的棉花 细心感受还是能感觉到一点形变的

但有一说一缓震确实是合格的 在实战时完全没有出现因为脚感硬带来的不适感

打完球之后膝盖也没有任何的酸疼 力线也比较正

鞋面包裹后半部分尤其是脚踝处 还是相当到位的

前掌个人觉得还行 依旧不窄略宽

但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比起闪击6之前的李宁篮球鞋好了很多

总的来说 闪击6其实是一双除了脚感偏硬以外其他各方面都很均衡都在水准之上的实战鞋

只不过被吹捧的太高了 导致后期很多人买到之后觉得也不过如此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都特别在乎中底科技在乎脚感 闪击6在这一点上就非常不讨喜)

现在如果还想买闪击6的话 个人是觉得不如加点钱买闪击7

(作为一双后卫鞋来说 7比6好很多)

 

本来这四双鞋都是打算单独写测评的 但是拖了特别久一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觉得好像也没啥好说的

而且都是过季很久的鞋 对于大家的购买选择早就没参考价值了 该买的都买了

所以这篇测评比较建议各位如厕时看

关于这四双实战鞋欢迎各位讨论

码字不易走过路过的兄弟如果觉得的麻烦点个推荐再走啊~

运动装备UA CLONE 每一双无双
发布于浙江阅读 53448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Carnicero

Hersrich有哪些点没说到吗 兄弟多提点意见 之后改进收起

别理他,我觉得写得很好。kd12那段我感同身受,每次拜佛蹬地那一瞬间有一种踩不稳的感觉,打了一小会足弓酸的要死,实在不适合我。闪击6我倒是很喜欢,一方面颜值太能打,二来几乎没啥硬伤,脚感我也很喜欢这种不软不硬的。鞋带换一个宽鞋带或者打双结会好很多

亮了(14)
查看回复(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