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没接触过20正代的兄弟们科普几个我们没有的徽章
2K20的徽章系统的类型大体上分为四类:【终结徽章】,【投篮徽章】,【组织徽章】和【防守徽章】。
策划因为懒,只加了两个组织徽章“第一步大师”和“运球老手”(“快速出手”策划是用来调整所有人的出手速度的),从而导致终结、投篮、防守这三大类的徽章严重缺失,众所周知20的系统完全是围绕徽章来打造的,数量庞杂的徽章把不同类型球员的作用划分得非常细致,然而我们这个游戏由于徽章的严重缺失使得绝大多数球员都失去了应有的特点。
我今天列举几个比较关键的徽章,大家来看看,这些徽章加入后这个游戏会不会好很多。
1.【巨人克星】
简单地说就是提升小个子面对大个子时的冲框能力,还能降低被盖的几率。
众所周知2k是个模型游戏,小个子生来就有原罪,2k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所以这个徽章就是用来弥补小个子的劣势的,我们的游戏由于缺少这个徽章,小个子的生存环境依然艰苦,很多球明明突过去了,有机会,就是不敢上,因为模型太小,太容易被干扰被冒。如果有这个徽章,很多好机会小个子上篮会自信很多。
2.【卓越手感】和【节奏终结者】
简单来说这两个徽章就是上篮的时候按得不好(过晚、过早、略晚、略早)也能保持命中率。
这两个徽章是很适合拿来做网游的,平民没有这两个徽章就需要尽量往绿了按,土豪球员有这两个徽章操作要求就低很多,就算按不好也保持不错的命中率。
我们当前的版本篮下命中率调得过高,就是因为没有这个两个徽章来区分球员的差距,因为如果大家在上篮的时候都要按绿,这要求显然有点过高了,所以为了游戏体验,策划就干脆无脑把整体篮下命中率调高(我觉得这个操作既无脑又愚蠢)。
3.【勾手大师】和【后仰大师】
这两个其实是娱乐徽章,并不会增益命中率,只是提升了背身勾手和背身后仰的距离,所以对平衡性没有太多影响,但是可以大大的丰富游戏的娱乐性。
对少数土豪球员有提升,比如伯德和司机这种现实中的背身高手,“后仰大师”可以大大的提升他们的远距离背身威胁,以此来弥补他们不能突破且投篮慢的缺点。(科比和乔丹这种后卫里的背身大师也可以玩出现实中感觉)
4.【灵活出手】
这个徽章跟“卓越出手”和“节奏终结者”类似,是用来降低投篮的时候按得不好的惩罚。
在正代里,这个徽章热度不高,但是在我们这个网游里,这个徽章意义非凡,因为他可以区分土豪球员和平民球员的投篮体验。
举个例子,大家都在吐槽的伯德,如果伯德有个金灵活出手,伯德玩家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抱怨了,因为就算伯德绿窗小按不绿,空位时的命中率也一样高。
5.【稳健射手】
科普一下,其实这个才是真正的神射手徽章,我们那个“神射手”徽章说是抗干扰,其实抗的是贴身干扰,由于20的机制问题干扰下的命中率就是不太可观,所以“神射手”徽章的作用就变得非常有限,基本上紫色的“神射手”效果才会比较明显(所以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伯德金神射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了)。
但是这个“稳健射手”就不同了,他抗的是补防时的干扰(就是那种出机会投篮时,补防的人给你的那20%以内的小干扰),这种小干扰的情况就比贴身干扰就多得多了,所以这个才是真正意义上“神射手”徽章。。
6.【急停大师】和【护球大师】
大家是不是运球的时候惯性太离谱,急停动作僵直太大?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急停大师”这个徽章。
是不是就算用运球120的球员,也经常莫名其妙的掉球,或者被别人生断?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护球大师”这个徽章。
这两个徽章如果能加入,可以大大提高运球单打的体验。
7.【空隙猎手】
使用后撤步动作时有几率使防守人僵直。
由于可以有效地拉开空间,所以这个徽章在正代算是比较实用的徽章之一了。很多人吐槽20内核进攻手段单一,其实20进攻手段不少,只是我们这个游戏的徽章太少了。
8.【见缝插针】【应变大师】【组织核心】
“见缝插针”的作用就是提高传球的穿透力,因为20断传球很容易,所以这个徽章对传球手来说非常重要,不然你120的传球也传不出太多威胁球。
“应变大师”就是提高跳传的成功率,是不是觉得这个内核跳传失误率很高啊,魔术师一样各种跳传失误,其实只是因为缺少了这个徽章。
“组织核心”就是给队友加进攻属性的,属于buff型徽章。
这三个徽章一起讲,是因为他们都是为组织型控卫量身打造的,缺少了这三个徽章任何球员都不能称之为组织型控卫。
9.【死亡缠绕】
这个应该不用我多介绍了,制约“推推侠”的最佳法宝,可以简单理解为增加防守的空气墙。
我之前看到有人说这个徽章太变态了,如果魔术师有这个徽章,平民就没法玩儿了,我就想问一下,为什么要给魔术师加这个徽章呢?策划完全可以把这个徽章给那些更合适的人,魔术师这么多金徽章已经对得起他陈列室的身价了。
10【卡位大师】和【抢位高手】
这两个徽章很好的体现了20系统的优点,把篮板能力通过徽章拆分成了几个不同的方向,有的人擅长冲板有的人擅长卡位,这两个徽章就是区分不同球员的卡位能力的。
我们现在这个内核把卡位数值删掉了,卡位全凭手操,速度敏捷成了卡位的第一要素,经常见到小个子把大个子卡在三秒区外面动不了,这现实吗?这平衡吗?所以这个版本速度慢的大个子几乎没有生存空间。
11【弹跳大师】和【迅捷反应】
是不是觉得这个内核的防守体验及其糟糕?除了没有优化好的惯性之外,缺失这两个防守徽章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因为没有“弹跳大师”这个徽章,所以我们游戏里所有人都没有二次弹跳能力,是的,所有人!哪怕你敏捷拉满,弹跳拉满,只要你被晃起来了,你就进入了大硬直。
因为没有“迅捷反应”这个徽章,所以我们游戏里所有人的反应都是0,还记得18内核反应数值极低的吉尔莫尔吗,现在这个内核里反应数值已经被删掉了,由于缺失“迅捷反应”这个徽章,所以人防守起来的手感都类似于上个内核的吉尔莫尔。
(我这还只是把其中重要的徽章拎出来说,就已经写了这么多了,还有很多徽章虽然不影响平衡,但是也能一定程度上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简单的总结一下吧:
因为徽章的大面积缺失,导致这个游戏怎么调整也不可能平衡的。
比如纯射手这一类的球员,除了我上面提到的“灵活出手”和“稳定出手”之外,还有“火热开局、进入节奏、绿色机器、热区猎手、无球跑位”等等一系列的徽章为射手这个类型的球员量身打造,现在这些徽章都没有了,带来的后果就是纯射手成了累赘,哪怕你三分120,你也无法跟三分100的人拉开太大差距,相对于数值,投篮包似乎更加影响游戏体验。
现在纯射手在这个内核就非常的尴尬,防守是累赘,进攻没有太大优势,那我为什么不用3D?
内线的处境也很尴尬,变成工具人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所有的工具人都长得差不多。
无论你是罗德曼还是鲍班,你的二次起跳能力都差不多。
无论你是大本还是希伯特,你的防守反应时间都差不多。
无论你是约基奇还是大白,你的三分稳定性都差不多。
无论你是卡佩拉还是巴格利,你的卡位能力都差不多。
其实只要策划用心做优化,耐心加入更多重要的徽章并积极测试平衡性,这个内核还是可以很好玩的。
可惜这一切都在梦里,因为我们有一个比死猪还懒的策划。
肥猫慢半拍楼主
· 湖北我再做一个小小的总结:18引擎和20的引擎有天壤之别。18的白板球员是可以玩得很舒服的,因为球员基础数值可以满足一个球员的所有操作需求。所以18的徽章只是用来锦上添花的。20的白板球员天生是有严重缺陷的:惯性大,运球容易掉,传球容易断,反应慢,二次弹跳.慢,投篮不抗干扰……所以20的徽章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多是弥补白板球员天生缺陷的。策划简单以为原来的思路也可以沿用到20内核,所以导致了这个四不像内核的产生。
gha11
· 安徽宁愿玩家退游,也不增加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