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Rs测评之实战篮球鞋#豪华跑车——Tony Parker IV Plus评测
托尼·帕克,法国篮球运动员,生于1982年5月17日,拥有出色的切入和中距离跳投能力。2003、2005、2007和2014年帮助马刺夺得NBA总冠军。2013年初匹克公司签下帕克,并推出其专属签名战靴——TP9,
2017季后赛还推出了Tony Parker IV Plus款,2019年6月10日,托尼·帕克正式宣布退役 。11月12日,马刺为托尼·帕克的9号球衣举行了球衣退役仪式。Tony Parker IV Plus究竟如何,我们重温一下当年的匹克Tony Parker IV Plus.
常规操作先从外部说起,Tony Parker IV Plus专属黑金鞋盒,有点像Air Jordan飞人金LOGO的鞋盒,值得表扬的是前者的鞋盒用料确实厚实,即使在没有加固盒保护情况下邮寄到手后盒子还是方正的。
Tony Parker IV Plus 个人细节与LOGO满满
尺码问题,平时NIKE 43码字内长275,这款US9.5或者265(43)就可以了。
上称,43码单只裸鞋402克,较之同码数Air Jordan XX9 季后赛 377克、NIKE LBJ Soldier 417克 和adidas D Rose 7 441克,作为低帮鞋,鞋子重量适中。
初上手,鞋面支撑与外底都略软,几乎没有胶水气味。
鞋头
鞋头虽有一圈热熔加固,并有TONY PARKER签名LOGO与象征9球衣的数字,但是,鞋头支撑一般,自然不到防踩级别的大脚趾保护,不过对于后卫鞋,大脚趾防护不是最主要的,反而减少急停等做动作时减少顶大脚趾的尴尬。
鞋舌
一体鞋舌与全掌内靴设计与Nike HyperRev 2015颇有几分相似
后跟海绵甚至还要更厚实。
鞋面
鞋面采用BLENOEO YARN混合纱线鞋面,白色透明的透气设计类似NIKE的HYPERFUSE面。
内侧透气面比Nike HyperRev 2015面积更大
动态织带系统
Tony Parker IV 的鞋带孔其实与Air Jordan XX9 Flight Web贴合系统类似,都是利用网状条带包裹足部,并与鞋带结合带来更加贴合脚部的包裹效果。
然而,Tony Parker IV Plus每个孔带一分为二并且相互交错,带来足部锁定,确保运动状态下足部舒适感和安全性,不得不说效果更加紧致。
中底科技:
了解匹克篮球鞋的朋友,可能对梯度缓震和三级缓震比较熟悉,而当Tony Parker IV Plus后掌“S-PAD”缓震科技却是首次运用到篮球鞋上,先从熟悉的开始:
三级缓震科技:使用了三种材料+结构逐级进行减缓,包括位于后跟中央的EVA减缓材料、其下方的能量回馈材料ESS及位于大底的TPU视窗。
梯度缓震科技:鞋底后掌两个不同密度的减震模块根据后掌压力分布规则相嵌合,双重减缓模块落地更舒适。
在介绍Tony Parker IV Plus中底科技之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帕克系列之前三款的中底科技:
帕克系列前两代中底科技为前后分掌的Gradient Dual梯度双能。
帕克三代中底采用Gradient Dual梯度双能+三级缓震。
Tony Parker IV 及PLUS款采用:前掌Gradient Dual梯度加速+后掌S-PAD缓震模块的设计。
数据表明前后梯度双能(作为后卫鞋,前后梯度双能的帕克2代9.5码440克左右确实不轻)、前掌梯度加速+后掌三级缓震、前掌梯度加速+后掌S-PAD这三种“缓震+加速”模块的深入研究与测试,最终实现轻量化的科学组合,让帕克四代重量降低了13%(数据来源:匹克体育)
S-SAD缓震科技中的“S”取自Shock Absorption(意指缓冲和减震)的首字母。PAD为“垫”“块”等意思,合在一起,S-SAD就是指“缓震模块”,其采用的是一种缓震材料进行一次性减震,直接吸收后掌落地冲击,分散冲击压力提供优越的缓震性能。
S-SAD缓震科技最早使用在匹克跑步鞋中,此次独立出现在Tony Parker IV 及PLUS款篮球鞋中算是第一次。
Tony Parker IV Plus与44码Air Jordan XX9相比外底略宽大0.5厘米,与场地接触面积更大,抓地力更优。
水晶底外底尤为美观,后掌外底巧妙的把匹克的三角LOGO与PEAK字母作为二级纹路梯度,使其让鞋子耐用度更高,更加耐磨。
中底抗扭采用的是内外TPU的组合的TENACITY UNIT系统,效果还是不错,很稳定。
后跟
后跟均有鞋款主人的全名——TONY PARKER。左脚TP9的个人LOGO,右脚象征9号球衣。
在夜拍的时候发现后跟有隐藏属性,后跟黑色材料成类似“镭射”,光照角度不同呈现的不同。
但是,美观的后跟竟然没有TPU或者同等功能的支撑设计。记得球鞋杂志《SIZE》总42期也就是在2008年1月刊之前的每一期后面部分有拆假鞋的版面,通常假鞋后跟没有TPU,在鉴定为真鞋后楼主有点惊讶,Nike LunarEpic Low Flyknit 2等跑鞋后跟不采用TPU的设计实际跑步后基本没有问题,但是蓝球鞋这么设计不知道实战如何。
Tony Parker IV Plus鞋垫和帕克2代3代背面一样都是无胶水贴合的蜂窝状防滑纹路。
厚度接近三枚一元硬币,后跟较之前掌略厚于三枚一元硬币,后跟平底凹陷设计。
作为低帮后卫鞋防外翻可不能少。
鞋带
采用的是圆柱非扁鞋带,效果不错,功能上无需更换,介绍一种户外鞋鞋带系法——伊恩结。具体系法如图所示:
用心的还附赠白色普通扁鞋带。
雷达图简评:
总评:7.69分
减震性:梯度双能加速减缓不是很明显,但是后掌S-PAD模块减缓效果澎湃,落地柔和,有点boost的感觉,加上硅胶鞋垫的加成,脚感舒适。
保护性:在这个方面低帮鞋本身比高帮鞋不占优势,但是,灵活度反而更高,所以抗扭要求水涨船高,通过实战,内外TPU的组合的TENACITY UNIT系统,效果优异,加上防外翻设计,保护性还不错。
透气性:BLENOEO YARN混合纱线鞋面类似NIKE的HYPERFUSE鞋面,透气效果明显,夏季实战鞋内虽热,但是不闷。
支撑性:初上手,鞋头鞋面,拿在手里都是塌塌的,后跟还没有TPU,确实不好。然而,一旦系紧鞋带,人鞋合一。
舒适性:一体鞋舌与全掌内靴组合确实舒服,马路觉得鞋面没有任何阻碍,但是,鞋带一旦系紧动态织带系统就把整个脚面固定在鞋上了,鞋面与鞋就是一个支撑的整体,支撑虽差,但是实战鞋面同样舒服。
反应性:前掌梯度双能加速设计,虽然不如后掌软弹,但是,启动无下陷感,说走就走。(这个反应性是建立在鞋带系紧的情况下)
抓地力:包括前掌水晶底用的都是略软一点的橡胶,在塑胶场比水泥场上略好,但是差距不是很大,加上与地面接触面积大,暂没有打滑的情况。
耐磨性:全掌都考虑到纹路梯度的问题——原有人字纹路大底内前掌藏有“Gradient Dual”的字母,后掌藏有“PEAK”字母与大三角LOGO。
马路与实战后谈谈感受:
优点:
透气好,夏季一个小下午实战过后,袜子虽然潮湿,但是不闷热;前掌Gradient Dual梯度加速+后掌S-PAD缓震模块的设计启动优异的同时减缓到位。无属性优点:外底中心水晶底,暂时没有发现其他品牌这么设计。个人觉得挺有意思,即使水晶底氧化发黄,非鞋底角度也是很难发现的,加上整体黑色又好打理,比较适合像我这么粗心不爱搭理的主。
缺点:
支撑性差,后跟无TPU支撑略弱,不建议高强度的比赛穿着;外底橡胶较软,本身不是硬质外底的用料,建议水泥场少打。
总结评价:
新的鞋面材质用料、动态织带系统、一体鞋舌全掌内靴、水晶底、前掌梯度双能加速科技,推演决定后掌使用S-PAD模块等,从里到外十足的科技感,可谓是集所有科技于一身的战靴,即使放在NIKE专属战靴的评定标准上也不过如此,作为一款低帮球鞋,实战穿着启动与减缓皆佳,透气性又好,并且没有明显的功能短板,对比近期同时穿着的Nike HyperRev 2015 更踏实,后掌更软,综合下来——夏季实战好鞋。
实战鞋带务必系紧,马路的话,一般鞋带微松或者全松,加上一体鞋,有点不跟脚,最后,实战过程中暂时没有因为后跟没有TPU的支撑而影响多少球鞋的稳定性。
宣传的广告色也是运用了经典的白金配色加水晶底,尽管外观一直受主观因素影响始终没有纳入评测的打分范围,但是,在这里不得不提帕克4代PLUS白金的配色真是美如画,如果非要打分9分(满分10分)不能少,黑白次之,不过耐脏属性很高。
手动码字,如有瑕疵还请指正,谢谢观贴。
---END---
弋水年华楼主
1L 自留 谢谢
究极生命体塔尔塔洛斯
· 广东好帖帮顶,没穿过4,不过穿过帕克五属实一般,甚至略拉,当然价钱便宜,性价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