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什么是机械键盘轴体的「手感」,以及手感和游戏需求

avatar
关注

大家好,又来和大家絮絮叨叨了!

事情是这样子的,今天早上我们热爱学习的渣渣同学发来的一张截图,在某数码平台的交流群内,有人给别人推荐青轴打游戏,这种行为让玻璃心的渣渣同学直接破防,并截图给我一通吐槽。

其实渣渣吐槽的并不是他认为「青轴不适合游戏」,而是轴体手感是属于非常主观的感受,盲目给别人推荐自己喜欢的手感,是很不负责任的一种行为。并且最近两年以来,市面上可供选择的轴体种类也越来越多,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手玩家在选择轴体时产生困惑和纠结。

于是,不如借着这个机会,来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轴体手感相关的知识。还是想让大家明白轴体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手感,并根据参数能大致判断这款轴体的手感是否符合自己的偏好。因此必须强调一点:我个人非常非常不赞同用Cherry的“青茶红黑”来代表不同轴体的手感以及网上一些所谓的“黑轴游戏,青轴打字,茶轴两可,红轴退烧”这种以偏概全的盲目下定义言论。

为什么键盘轴体会有不同的手感

什么是「手感」

「手感」在现代汉语中被释意为用手抚摸时的感觉,因此手感本身就是极其主观且带有玄学成分的个人感受——即使是完全一模一样的东西,不同的人对「手感」的感受也不会相同。

机械键盘轴体其实是一种机械结构相对简单的往复开关。目前最主流的是樱桃发明的MX结构轴体,最早是由樱桃的的君特·默曼先生改进并设计的一种机械式轴体开关。

MX轴体开关的核心部件由金属簧片、塑料轴心柱以及金属弹簧组成——金属簧片负责短接触发、弹簧提供相应的触发压力与反弹力,轴心柱负责按键行程并且通过十字轴心连接键帽。

其中,弹簧的物理性状和轴柱的设计决定了我们所感受到的手感不同。

哪些因素决定了机械键盘轴体手感的主观感受:

1、段落感:即按下按键的行程中手指所感觉到的即时回馈。行程中如果回弹阻力前后大小不一致并且有明显的分段感,就是我们所说的段落感,拥有这种特点的轴体我们称之为段落轴。反之如果在整个行程中的回弹阻力保持一致,或者呈现顺滑的微弱变化,就是线性手感,这种轴体我们称之为线性轴。

2、作用力:作用力指的是轴体从按压触发→触底→反弹复位这整个过程中力从手指传递到轴体再反馈给手指的过程中力的作用,也是轴体弹簧性能的直接体现。

举例说明:樱桃红轴和樱桃黑轴的轴心柱结构基本一致,因此触发行程、和总行程也基本一致,但由于弹簧的不同,让两款轴体的触发压力分别为45±15gf和60±20gf,进而让我们有了红轴比黑轴更轻更软的手感体验。

也正是因为如此,目前轴体的弹簧也开始五花八门,双段式弹簧、渐进式弹簧和超长弹簧大行其道,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不同的手感体验。

3、一致性:指的是同一把键盘上不同按键的手感差别。轴体本身是大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因此不可能所有的轴体性能指标全都完全一致。刚才大家可能已经注意到了45±15gf这种参数,正负号后面的数字便是这款轴体实际参数与电气参数的公差值。公差值越小,轴体手感的一致性越高,这也是樱桃轴目前最为人诟病的缺点,比如樱桃银轴的15gf的公差值和国内厂商TTC的快银轴4gf左右的公差相比,实在是不思进取。

4、顺滑度:是轴体触发行程中是否受到来自除作用力之外的额外阻力,顺滑度一般的轴体如前几年的樱桃红轴会在触发过程中始终伴随着“涩涩的沙沙声”,而顺滑度好的轴体我们通常会形容为“很润”。随着客制化玩家们开始拆开轴体自行润滑轴心来提升轴体的顺滑度,各家厂商也随之纷纷跟进推出出厂自带润滑的轴体乃至全POM材质的轴体来提高顺滑度。

与顺滑度相关的还有轴心的稳定性,前些年有部分国产厂商为了追求更佳的顺滑度,往往会选择增加轴心柱和轴壳之间的缝隙,导致轴体晃动比较严重以至于影响到手感(疙瘩隆出来挨打)。不过近年随着BOX轴与防尘轴的崛起,国产轴体在轴心稳定性方面反而完成了对樱桃轴的超越。

了解了决定手感的几个因素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手感也能大致反应在轴体的参数上。而我们在看各种键盘的详情页面的时候,总会看见轴体的一些晦涩难懂的参数和一张更看不懂的曲线图。

接下来说一说怎样看懂轴体参数,这里我们仍然拿TTC快银轴来举例。

上图是TTC快银轴的参数图,左侧我们可以很明确的读取到TTC快银轴的初始压力、导通压力、导通行程和总行程。而这几个参数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右侧的函数曲线图又代表什么意思呢?请继续往下看。

参考下图,机械键盘轴体是典型的复位开关,因此两条线分别代表导通行程和复位行程,也就是你按下按键的过程和你松开按键后轴心柱反弹复位的过程,图中的导通行程是一条平滑的直线,说明这是一款线性轴体。

当开关接受到达到初始压力的作用力时,开始进入触发行程,当作用力达到45±4gf时,金属簧片导通,按键完成触发。在这个区间轴心柱向下移动的距离我们称之为导通行程或触发行程。理论上触发行程越短,键盘的响应速度越快,指令的输入延迟也越低。由图可见,TTC快银轴的导通行程约为1.08mm,相比传统樱桃红轴的2.0mm,青轴的2.4mm是有着巨大的优势,同时也领先于樱桃银轴的1.2mm,因此我们才会说TTC快银轴以及【这类触发键程更短的轴体】是更加适合游戏的轴体。

轴体完成触发后仍然会继续向下运动,直至触底完成行程——并且在这个区间轴体会一直保持导通触发状态,在通常情况下,FPS游戏玩家需要更大的触发区行程距离,以便在长时间按压WASD方向键的时候保持一定的舒适感和容错率。

接下来看看复位行程,TTC快银轴的复位行程并不像导通行程那样是标准的直线,而是有一些反馈力的波动,这是因为这款轴体配备了双段式弹簧,这种设计在复位行程中可以提供更加Q弹跟手的手感。当行程回到1.0mm时候,金属簧片触点断开,按键恢复不触发状态。这便是一个完整的击键过程。

另外类似于青轴这种典型的段落轴体会额外有一个段落行程,并且在导通和复位的过程中都会有很明显的段落曲线即作用力的变化。

如果看懂了上面的内容,我相信之后大家也可以像我这样,根据一款轴体的基本参数和触发曲线图,从而判断这款轴体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不同手感轴体的特性和优势

 说完了手感的来源,接下来盘点一下目前常见的轴体手感和其特点,并结合轴体性能特点和我个人的使用经验,聊一聊适合哪些使用场景。这里我们不会用传统的“黑红茶青”的划分方式,而是在线性轴和段落轴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传统线性轴:目前销量最多,适用范围最广的轴体类型,从35克的佳达隆白到80克的樱桃黑有非常非常多的压力克数可供选择。目前流行的线性轴是“轻触发,强回弹”的风格。无论是文字录入,写代码还是打游戏都毫无问题。

快速触发轴:专门为竞技游戏而生的轴体,触发速度要比其他轴体快得多。最早推出的樱桃银曾因为触发行程太短压力过轻会出现误触的情况,不过目前最新的TTC快银轴已经很好地解决了误触问题。

有声段落轴:机械感最强的轴体,也是大部分玩家对机械键盘的最初印象,强烈的段落感搭配清脆的Click声,让爱它和恨它的人都旗帜鲜明。虽然这种有声段落轴拿来打游戏也没啥大问题,但是因为触发比较慢的问题还是不建议拿来打游戏。

微段落轴:没有了噪声却保留了段落轴体的按键触发确认感,定位也是类似于传统线性轴一样的万金油轴体,不过相较于游戏,微段落轴体还是更适合办公及高频字符录入的生产力场景。

提前大段落:也就是“类圣熊猫轴”,被称为“第四类轴体”。是最近两年开始流行的网红轴体,特点是有一个提前的大段落行程,这种设计让这类轴体手感非常复古且Q弹,同时拥有非常悦耳的敲击声。适用场景与微段落轴体类似,更加适合办公及字符录入。

*注:凯华BOX轴严谨来说并不属于段落轴,它本质上是一个线性轴体和额外的发声扭簧组成,但是按照大家习惯还是放在段落轴分类。

总结

「手感」本身就是主观的需求,无论是哪种手感的轴体,其实本质上都可以拿来做任何事情,大家完全可以拿青轴茶轴打游戏,拿快银轴打代码,拿大段落当乐器。但是我们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还是想客观地告诉大家:在客观数据层面“哪种轴体更适合做哪些事情”是完全有规律可循的,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无脑的言论所误导。

码了这么多字,核心诉求还是想将「手感」这个主观且玄学的概念,尽可能地具象化分享给大家,让大家懂得如何判断键盘「手感」的不同与好坏。并且更清晰地明确自己的诉求,知道自己需要一把什么样「手感」的机械键盘。



阅读 287476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氧二Lieben

· 北京

我不打游戏,买了个青轴,就是因为领导老觉得我摸鱼…现在半个楼层都知道我特么多忙

亮了(382)
查看回复(1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怕鲁滴噶倒癫噶

· 广东
氧二Lieben我不打游戏,买了个青轴,就是因为领导老觉得我摸鱼…现在半个楼层都知道我特么多忙
收起

给领导听个响,让他感受到工作氛围。氛围组社畜这属于。

亮了(12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