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众测】只要够快!李宁闪击8 PREMIUM 上脚初体验&静态评测

avatar
关注

首先感谢李宁和虎扑给了我这次众测闪击8的机会,没有想到自己会是这1/50。

其次就是得知被选中后漫长的等待了,从上周五公布到今天早上,一共经历了10天收到鞋子,仿佛已经很久没有如此期待一双鞋到货了。再次感谢李宁和虎扑的活动和员工们,感谢!

多余的话就不多说了,我们先来看看鞋子吧。

【外观】

鞋子的外形,虽然说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但这双鞋一定是长在了多数人的审美点上。鞋身延续了闪击系列修长的造型,低帮的设计符合当下的趋势和潮流。当我第一次在网上看到谍照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是在颜值上比之前的闪击7和闪击7 premium都要上了一个档次,虽然在我心里闪击7夏季版仍然在颜值上是YYDS,但这双鞋第一眼给我的感觉是略带高级,不像闪击7普通版刚出来的时候看起来不是非常的显眼。对于我来说,这显然是一双不需要靠配色来盘活的球鞋。

【细节】

细节部分有几个地方需要着重讲。
1. 鞋盒
李宁闪击8 PREMIUM一改之前李宁实战鞋鞋盒的朴素风格,将鞋盒更换为了更符合配色故事,并且制作更为精致的鞋盒。关于虫洞的故事,我就不讲太多了,这些背景方面的东西已经有很多球鞋评测的大V在视频中讲的很详细了。但就鞋盒的制作和改良来说,无疑能看出这双鞋是李宁想要用心打造的一个系列和鞋款。
2. 有一个疑问是,后掌外地处有一个AB字样,不知道是出于什么考虑,是否和虫洞有关系?
3. 中足处的导管无法在不剪短的情况下取出,因为镂空处外底实际是和Probar Loc有连接的,想要去掉的小伙伴可能必须要使用剪刀了。但我个人认为,如果不考虑颜值的话,这根脚气导管的作用还是很大的,详见下文关于球鞋包裹方面的评测。并且我个人认为这根导管并不丑,有点设计感,并且在未来的某些配色上有可能成为点睛之笔。
4. 鞋身上8的元素
在球鞋前掌内外侧的中底材料上,分别有两处由许多竖杠组成的图案。内侧是在外底上翻出的“Closed Timelike Curve”,也就是“封闭时间曲线”字样上方,外侧是在Light Foam字样上方和下方。仔细数一下会发现,这些竖杠不多不少正好是八条,呼应了八代的主体。另一处就是在最高的鞋带孔上,围绕着鞋带孔的小点,也正好是八个。再有就是尾部提环的8,有点类似手指纹的造型,和鞋底的纹路也有些类似,不知道这里的设计是否有什么共通之处。
另外的8的元素,是我个人脑补出来的,不知道是否设计师在这些地方也有留一些伏笔。比如下面第一张图,球鞋内侧的热熔加强部分,刚好是半个8的字样,如果能合在一起,就成为了一个8。另一个就是再下面一张图,球鞋尾部提环从侧面看也正好是8的字样。我特意看了一下我的闪击7夏季版,后面的提环比较简单,不知道这次做出这样的设计是否也是出于8的考虑。
5. 重量
本以为闪击8 Premium会相对较重,因为我至今还记得之前在专柜第一次拿起来闪击7的感觉。但没想到,把7代夏季版和8代同时拿在手里的时候,我竟然感觉8代还要轻那么一丢丢。我没有秤,所以没办法具体测量,但总的来说,8代的重量控制绝对没有什么问题。

【缓震】

说到缓震,可能李宁的非䨻球鞋经常被大家诟病。也许是出于对于缓震理解和需求的不同,过去某些涉及脚感的字眼,比如“韧”“紧实”等等,产生了非常大的争议,甚至被某些人用来反讽带节奏。抛开过去的种种不谈,这一次在闪击8上,缓震应该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毕竟闪击系列是针对强调速度和灵活性的外线选手进行的设计,因此所谓厚实的脚感,能够逼近极限的形变,在闪击8上仍然不存在。至少对于我来说,140斤的体重踩在这双球鞋上,前掌并没有太多的塌陷感。能够联想到的是,在实战的时候应该会有不错的缓震体验,但是讲到软或者弹,可能还是有些牵强。

重中之重在于,李宁对后掌搭载了䨻的技术。并且在后跟和鞋底部分都有部分外露,可以直观的看到䨻材料,有些类似耐克一些外露zoom的意思。在用后跟用力蹬地的时候可以明显感觉到鞋底的形变,并且带有回弹,即使是我目前坐在电脑前码字,用后跟蹬地,也能体会到轻微的形变。对于普通的外线选手来说,这样的后跟缓震应该是完完全全足够了。之前有听说闪击8后跟的䨻和驭帅系列上的不同,是低配䨻,但就目前的脚感来说,在没有实战的情况下我没有感受出太大的差别。就外观来讲,闪击8上的材料似乎没有我的14䨻上面的那么细致,按压的感触差别不太大。

其实要评测闪击8的缓震,不妨和它的前辈闪击7夏季版做一番对比。今天我特意拿出了之前买的闪击7夏季版(全新状态,由于颜值买了两双,水下相机拿去实战了,这个还没有下地)进行了对比,前掌部分明显闪击8的Light Foam比7代上的Bounse+要厚实不少,并且在体感上,形变也更强一些。我无法得知这样的感受是否是由于材料不同造成,因为闪击8的中底材料应该是比7代夏季版厚了不少,重心上来说要比7代高了一些(鞋垫厚度相同,但8代鞋垫更硬),因此下陷程度可能会多一些。

【包裹】

闪击8的包裹是一大亮点。鞋楦据说进行了重新设计,从穿着的感受来说也确实偏窄。平时我李宁都是42码,但同样码数的闪击8穿进去了以后竟然觉得特别紧,用十多年前装备区评测贴的话说就是紧的像XX的XX一样(XX自己脑补)。但是,but,however...这种紧和那种紧又不太一样,显得有些生硬,并且能感觉到是由于鞋身或者鞋面材质的原因对我的脚面施加了很多压力,并不是那种特别贴合的紧。至少对我个人来说显得不是特别友好,但是确实是锁定感特别强,是属于那种,我穿着能很放心的去打球,但不会觉得让我特别惬意的感觉。换句话说,包裹紧的让我觉得球鞋的存在感有点太强了。

另外一个值得去说的,就是这根导管。我本来以为这根导管是几乎起不到什么作用的,但是在我左脚用力拉了导管,而右脚相对放松的情况下,我被这根导管打脸了。之前有大V说这根导管作用不大,但就我个人体验来说,作用非常大,锁定感明显增强。并且有一个地方特别让我值得惊讶,我不知道是不是由于导管和鞋身材料的原因,在穿有导管的那个鞋带孔部分拉紧了之后,松开双手,鞋带和导管几乎不会出现松动,感觉就被卡住了,在最上面的鞋带孔拉紧了以后,同样也是这种感觉。我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体会过拉紧鞋带后要去系的时候,突然松动那一下,带来的不安的感觉。那种感觉在这双鞋是不存在的,这一个细节我要给超出满分的分数。

还有一个亮点,在于后跟的小枕头。这个枕头的设计,也可以说是十分用心了。当你的手顺着这片紫色的区域向下滑动的时候,你会觉得十分顺滑,但往上摸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粗糙和阻力。这个设计我记得之前好像有某些阿迪的球鞋使用过,但我个人是第一次在李宁球鞋上见到。

同样的,包裹方面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去和闪击7带进行对比的部分。请看图。

1. 两双鞋前掌的鞋面宽度(不包括中底、外底部分)大概一致,但从侧面看,闪击8代向上收窄的幅度明显大于7代夏季版,再加上闪击8代的鞋面材质相较7代强度大了很多,这就决定了8代的包裹比7代要更为紧致。

2. 后跟锁定方面,闪击8比7代夏季版是长足的进步。今年刚上脚7代夏季版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后跟锁定有什么问题,但今天两只脚穿上不同的鞋,才感觉7代是有些瑕疵的。按外部观察到的形状来看,理论上应该是7代的后跟锁定更强,并且7代后跟上方的海绵填充也明显厚于8代。所以有这个体验,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个人感觉仅靠一个后跟小枕头的织法变化是无法达到这个效果的。

【稳定】

稳定性一直是闪击系列的优势。外底相对宽大,重心贴地,场地感特别强。这次的Probar Loc可视面积非常大,视觉上就让人非常放心。并且鞋底向两侧延伸的幅度非常强,在防外翻方面做得十分好,向上延伸出来的外底材质也有足够的支撑性。重心方面,在我体验过的球鞋中属于中上,但贴地感不如闪击7夏季版来的极致,感觉中底材料略厚,为了脚感牺牲了一定的贴地感。我个人更喜欢闪击7夏季版那种极致贴地的感受。但具体的稳定性表现要到实战时候才能体会的出来,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持续关注一下。

【其他】

其他的部分主要集中在鞋垫上吧,相对于闪击7的鞋垫,这个显得硬了很多。闪击7夏季版有点类似硅胶的感觉,但8代就相对比较中庸。厚度方面都是三个一元硬币那么厚。给我的感觉还是7代的好一些,作工感觉也更精致一些。

【总结】

这次静态评测基本上就说这么多吧,总的来说,闪击8代延续了7代的优异表现,在缓震、包裹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补强,但在贴地感上则做出了部分牺牲。

至于具体的缓震、稳定、抓地表现,请各位小伙伴关注我后续的实战测评。

阅读 129619

全部回复

discusser-avatar

哦斯奥特曼泽塔

· 辽宁

前排帮顶

亮了(0)
查看回复(1)
回复
discusser-avatar

我于过丰楼主

· 陕西
哦斯奥特曼泽塔前排帮顶收起

感谢

亮了(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