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击8高强度实战测评 多图预警
今天我把话撂这了,只论包裹,闪击8就是平替科5的存在!我对这句话负责。
各位好,欢迎来到鞋道馆,这是一个能主观就绝不会客观的非主流评测频道,我是立了flag后就人生第一次中签的非酋哥。
提前忠告,这期非常非常干,请提前做好补水准备。
首先说一下鞋盒,你们知道的我之前都不讲鞋盒的,但是闪击8的鞋盒设计我还蛮喜欢的,就大概说一下。盒子变小了,鞋盒盖子上是一大一小两个星空朝一处虫洞运动,虫洞中心这个像指纹一样的图案,我理解的是莫比乌斯环,这个元素在鞋子后跟拉带上也有,同时也是数字8,为啥是虫洞,因为在鞋底有wormhole,其实一开始我是以为是黑洞的,暗喻买闪击8的都是球场海带王,球权黑洞,我想,李宁你飘了啊,哈哈哈。Ok,其中一个星球上是李宁的slogan anything is possible,右下角是beng以及闪击系列的logo,这些元素在鞋身上也都有呼应。
在鞋盒正面有一组有意思的信息,排列方式很像爱死机,两边有注释,左边是未来,多维,当下。右边是封闭的时间线循环。也是这些信息让我认定了前面提到8字指纹样子的图案是莫比乌斯环。我想这些元素综合起来传递的信息就是李宁的solgan anything is possible,无限可能,无限进步。不只是说给我们每一个篮球爱好者,穿上战靴历练自己,日复一日的打磨自己球技。同时我觉得也是说给他们品牌自己的,保持进步,打破不可能。真的,我很喜欢这种不牵强,有内涵的设计。不像某个鞋盒的意见收到。。。进步是你们品牌生存的根本,聆听消费者建议是应该做的。
好了说回球鞋,众所周知我是闪击7的忠实拥趸,我也不吝在各个平台以及对朋友说闪击7是过去两三年里最适合我的球鞋,看着野球场上闪击7越来越多,老夫甚感欣慰,脚会选择适合你的鞋。那么点进这个视频的你,喜欢闪击7吗?这期视频我将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 闪击7之前的缺点,在8代上面有没有改进?2 闪击7的优点,8代有没有得到继承?3 闪击8值不值得买以及适合哪些人群呢?
我对闪击7仅有两个点不够满意,鞋带系统,鞋楦的前掌,再替你们加上缓震。我在之前的测评里也明确的提出这两点的改进意见,今天我可以告诉你们,闪击8升级了更科学的绑带系统,换了新的和驭帅15一样的ac9鞋楦,同时将中底缓震配置做了升级,怎么样,这不是就悄默声息的完成了市场建议的听取和改进吗?是不是可以刷一波预言家。首先说鞋楦,驭帅15更换了鞋楦后,前掌比起14明显紧致了,这也是驭帅15包裹能获得大部分测评认可的主要原因。闪击7本身中后段的包裹就非常的紧致舒适,只是过宽的前掌在静态下有些没有安全感,但是得益于中后段稳固的锁定,实战情况下你会慢慢忽略掉这点。不过,既然能做好,为什么不呢?闪击8更换了ac9鞋楦后,
加上这个虽然没有特别名称加有热熔点阵的织物鞋面,以及这个新鞋面下鞋头内靴充实的填充,上脚直接炸裂!你没听错!是炸裂!很紧致,让你忍不住的那种!这是国产鞋少有的不系紧鞋带就能让你感受到全方位紧致舒适包裹的体验!哪怕近些年n家新品能做到这点的也是凤毛麟角。我把话撂这了,只谈论包裹,闪击8就是平替科5的存在!一模一样的感受!当然科5更厉害,因为闪击8为了实现这点用了更多的方式,没达到科5那种大巧不工的境界。
除了刚才提到的鞋楦,鞋面以及内部填充物,优秀动态的包裹离不开绑带系统的加持,闪击7那个鞋带无力吐槽。刚开始发售的版本存在鞋带孔断裂的情况,后续精英和夏季版也存在拉紧鞋带后勒脚面的情况。这就是不科学的设计,让鞋带本身承受了太多压力。在闪击8上,6组鞋带孔里4组动态绑定!如果暂时没有科5那实力,用动态绑定不丢人!虽然会破坏一定的设计语言,会丑,比如combatlow。但是闪击8我觉得融合元素的能力还不错,包括这个被诟病的脚气循环管,
我觉得存在的意义除了加强一部分包裹外,更重要的是在设计元素上的融合与呼应。这组绑带系统我们细说,
第一组动态飞线是传承自驭帅14普的设计,能够轻松调节前掌最宽处的包裹,不论在14普还是闪击8上实测非常有用!和本来就收窄的鞋楦组成前部包裹的双保险。没错,14beng没有这个设计,我深感遗憾,14蹦前掌包裹也是其缺点之一。
第二三四组绑带,我们可以从侧面开窗位置以及这个略透明的logo看到贯穿中底且覆盖面积很大的动态绑带,这样设计的好处我说了很多次,能够带动更大面积的鞋面,分散鞋带孔压力,提升包裹舒适度,而且不容易松动,打着打着鞋带松了,影响包裹让人恼火。这个脚气管的也不是纯摆设,静态体验下没啥感觉,但是我发现在实战中,还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剪不剪随你。
下来我们说说被更多人在意的明面上的升级,中底科技。闪击7采用L+B的组合,bounce是一个老而弥坚但是被大伙嫌弃多年的科技,不过在我看来它和lf在闪击7上的表现其实就像一对相扶相持的夫妻,表现十分默契。毕竟闪击7是为速度代言,缓震够用就行,稳定与场地反馈才是最重要的。在8代也是L+B的组合,只不过这个b是boom,tpee的bing真的别嫌弃,体验是不如pebax的beng,但是你不可否认它能拥有pebax7-8成的体验,远超lf和bounce,同时综合性能也领先n家和a家的一些第二梯队的中底方案。
那闪击8的这套中底方案实际体验如何呢,这就进入了我们第二个问题闪击7的有点闪击8有没有全盘继承。我先回答了,并没有。闪击7的优点是什么?抓地不错,包裹锁定不错以及凌厉无比的启动反馈。我也可以把这抓地,包裹和反馈称之为突破型实战球鞋必备三要素,嘻嘻。这三点就是突破型球鞋的地基,有任何一点拉垮,再多的优点再多的科技都是白搭。换了新的中底解决方案的闪击8,初上脚会让我很失望,丢掉了初心。比较明显的前低后高的落差,同时前掌的贴地飞行的那种场地感没了。还有就是让人放心的稳定性减弱了。前掌我直观感受是比闪击7高了3mm左右,后掌应该高了5mm左右。不过好在,运动起来后,闪击8动态表现拉回了我的期望值,前掌场地感虽然没有7代那么清晰,但也保持了和闪现3差不多的场地感,略好于驭帅15和AJ35,启动没那么极致,但也不会有卸力的情况。这可能和lf的形变幅度比较大有关吧,后掌缓震的提升在实战中感受非常明显,支线加速减速,跳起落地时能清楚感受到后掌提供的帮助。其实驭帅14普,我一直觉得全掌lf有些拖沓,穿了一年了,衰减的差不多了,反而更喜欢了。我觉得按lf的衰减,和我一样喜欢极致场地感的兄弟,也不急,闪击7的感觉会回来了的。。。怎么感觉我这是在黑它呢。下来说一说,我觉得闪击8代可能最致命的问题,稳定性。
好的方面是保留了比较宽大的前后掌,这点闪现3好好学学。宽大的大底对于后卫鞋的意义我在前面的视频也经常提到,对于稳定性,防侧翻还有启动势能调动有很大影响。但是为什么8代我说在稳定性有些翻车呢,
来看看中部足弓的位置的镂空,虽然这个不是完全镂空,最中间还是有支撑的,但是足弓部位的支撑完全交给了鞋面以及这个probar lock的承托盘,让整个鞋的截面好像是一个高足弓脚型一样。
你的脚向这部分施加的压力完全要依靠这部分材料的本身强度来承受,而不是结构。我单方面认为闪击8这样设计,还是为了给视觉设计方面让路。没错,就是为了这根脚气管,但是这根脚气管又是为了平衡动态绑定而存在,毕竟闪击7夏季版验证了颜值即正义的真理,设计师也不想在8代翻车吧。因为这方面的结构缺陷,闪击8存在力线不正的情况,你的身体会进行姿态矫正,一些肌肉会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代偿,有外翻的情况出现。我在一项加速跑动训练中,在减速后,肌肉由紧张到放松后,漫步走时差点崴脚,就是这样的状况
接下来注意我的用词
不过得益于这双鞋极其优秀的包裹,优秀的鞋面支撑强度,不错的抗扭转表现外加宽大外地和不错的防侧翻设计,在你肌肉兴奋的动态表现中,稳定性没有出现什么问题。因此这双鞋一定要小心在肌肉疲劳期或者日常出街时的外翻情况。
最后说说这个大底和重量,新的纹路抓地力我可以给到满分,其实抓地力好坏主要和两点有关,1橡胶软硬 2纹路密集程度。闪击8关于大底纹路创新的一些花里胡哨解释我就不说了。闪击8的大底橡胶是比较偏软的,是的,比闪击7要软,所以外场拼接塑胶和粗糙水泥地磨损应该是比较伤的,还好纹路够深能耐草一阵子。纹路结合我自己的经验分析看也确实是做了针对不同区域发力受力不同做了不同的纹路设计。所以这点也对应了我之前对闪击7抓地是不错的评价,在闪击8上升级到了优秀的水平。
重量方面,同样43码比起闪击7夏季版重了不到20g,好像和别人测的不太一样,难道是因为实战后汗水累积的原因?不过得益于优良的设计和一体性表现这俩鞋都是实际感受比纸面数据轻很多的鞋。
最后说说闪击8值不值得买以及适合的人群。闪击8适合什么人穿?100kg以下推崇绝对的速度,依靠爆发力的选手,因为这些人腿部力量水平普遍比较好,另外就是对反馈重视多于缓震。再还有就是等更多配色出来后,吃它颜值的其他选手。
下来关于码数,我是正常足弓正常脚宽,按你平时买李宁的标准码买,到手穿厚毛巾袜,可能会觉得有点点顶,有点挤,让你自我感觉很大要忍一下。其实,这就是科味十足呀,穿过的都懂,哈哈哈。一开始我也觉得自己买小了,但是实战后发现鞋面适应脚型很快,挤压是因为鞋面强度高,填充物充足的原因,能很快适应脚型也是这个原因,鞋面形变小,内部填充物做了缓冲,因此就保持包裹情况下适应了脚型。n家老一代传统鞋面的鞋子基本就是这样。
好了评测就到这里啦,希望对喜欢这双鞋官网的朋友能有帮助。更多高强度实战测评可以b站关注鞋道馆
anthony_ding
· 安徽李宁的是bounse 是一种缓震软橡胶 后来升级bounse+ 阿迪的bounce 源自德语 最开始是结构缓震 是一种a3橡胶的圆筒状结构 后来也用这个名字命名现在常见的材料缓震了
Carnicero
· 贵州老哥是不直接把b站文案搬运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