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后期对匈奴作战辟谣

avatar
关注

主要是关于辟谣的

①谣言1:汉武帝思维固化,只知道武力,不知道采用离间计等阴谋,来迫使匈奴臣服。

实际情况:汉武帝想用过离间计或者拉拢,让匈奴臣服于汉。比如:汉武帝在前119年漠北之战后,对匈奴第二阶段作战严格意义上开启于前99年。中间有差不多20年的时间没有大规模对北方用兵,中间使用过离间计,或者拉拢,但是都没有成功,才导致汉武帝后面继续远征漠北。(当然,马后炮分析,确实没有必要,确实好大喜功了)

②谣言2:汉武末期败仗,导致前期战果全丢

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经典老谣,汉武帝末期确实征漠北失利,除了对国力的消耗之外,最多就是没有在漠北消灭匈奴或者直接通过一战让匈奴臣服。实际上,汉武末期败仗,主要是集中在漠北腹地,类似于后来明太祖的岭北之败。至于网上有人说,汉武末期败仗让前期战果全丢;那压根不存在。漠南广大区域(包括匈奴的祖宗之地)依然在汉朝的控制之中,形势其实和漠北之战后一样,只是汉朝没有能更进一步,取得更大的战果。双方的战略态势其实还是隔漠对峙。匈奴取得的胜仗,也就类似于后来大宋的“胜率70%”一样,在自己家卧室击败了汉朝远征大军。但是匈奴并没有办法去收复失地了。

③汉武末期恢复和匈奴和亲

实际情况:又是一个经典老谣,汉武帝压根就没有说跟匈奴和亲这件事情,这事情是匈奴提出的,原因很简单【三岁,武帝崩。前此者,汉兵深入穷追二十余年,匈奴孕重惰殰,罢极苦之。自单于以下常有欲和亲计。】是匈奴那边更扛不住了,希望恢复和亲,以避免兵灾

汉武帝一生击匈奴最成功的战略是:抢占其肥饶之地,赶匈奴去漠北苦寒之地吃沙子。这样使得匈奴日渐衰落,漠北那地方,自然条件恶劣,而且雪灾比起漠南更多,这对匈奴国力始终是一个被削弱的状况。最终走向分崩离析。

所以说汉武帝晚年的确有失误,其实完全没有必要急,不应该继续北伐,完善外长城的配套设施,等着匈奴在北边挨冻受饿就足够了

而后期三次北伐漠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即便打赢了,也难逃“海内虚耗”的尴尬状况

历史区刘彻
发布于密苏里阅读 42120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大汉忠臣王莽楼主

· 密苏里

汉武其实最大的问题是伐大宛成功后,【汉既诛大宛,威震外国】让汉武帝极度膨胀,导致后面三征漠北的失利。

亮了(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