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众测】只要够快!李宁闪击8 PREMIUM 实战评测【内附闪击6/8详细对比】
首先盒子很小,很精致,大概就是能容下一双鞋子的最小空间,比大部分鞋盒都小。这对大批量的收藏党和空间不大的实战党来说,挺友好的,比如我,盒子往床下一放,不用担心鞋盒太大进不去。另外鞋盒的元素布满太空元素,灰黑色的颜色,鞋盒正面和背面构成了一个虫洞,这也是这双球鞋的主题。
↑↑↑(鞋面上下组成一个虫洞)↑↑↑
↑↑↑(闪击8 premium开箱)↑↑↑
P1-镂空中底设计和祖传导管,不同于全城9,这个镂空中间还有一个支撑的柱子,并不是全镂空,这个支撑柱设计,与鞋子虫洞的主题照应。
↑↑↑(P1)↑↑↑
P2-probar loc,与上一代闪击7类似的中后段tpu模块,提供基本的支撑和稳定,值得玩味的是,这个probar loc支撑片是半透明的,里面还有粉状物体,质感很棒。
↑↑↑(P2)↑↑↑
P3-∞无限符号,后跟和鞋舌各有一个,意义有多重,既是一个8字,也是一个莫比乌斯环,又是一个∞无限符号,象征永无止境,可能代表了李宁在篮球鞋上不断探索的意思。同时也有点指纹解锁的意思。
↑↑↑(P3)↑↑↑
P4-鞋底,点阵和条状物的混合,类似星轨,有点宇宙扭曲空间的意思,前掌有爱因斯坦相对论,∞无限符号,虫洞等点缀,整个鞋子与主题对应。
↑↑↑(P4)↑↑↑
整个球鞋作为李宁支线,细节很到位。不仅导管元素回归,更有虫洞元素贯穿球鞋。中底镂空,虫洞设计,脚上鲜衣怒马征战赛场,脚踩星河宇宙无限可能。
场地:室外水泥油漆地
时间:实战 2次总共5小时
两次实战,综合个人打法,给出个人主观感受。
{包裹}:不得不说这次闪击修改了鞋楦,前掌收紧了很多,中段的内飞线,导管,后段的tpu,把整个脚锁的死死的,包裹极度紧致,这一点会非常适合喜欢紧致感的朋友。
↑↑↑(包裹非常好)↑↑↑
{支撑}:斜面是强度挺高的材料,搭配后面抗扭模块,整个鞋子的支撑在线,打球过程中也做动作也比较自然,不用担心鞋面变形太夸张。
{防侧翻}:外侧防侧翻做的很夸张,角度很大,在脚踝力量足够的情况下,没有什么问题,外底有做一个小范围的上包,中底也是梯形的角度,材料衰减后,防侧翻问题应该也不大。
↑↑↑(蹬地后鞋面支撑很稳)↑↑↑
{缓震}:全掌lightfoam,后掌内嵌一块beng材料。上脚第一感受,肉眼可见的后掌软弹,前掌韧弹。场地感还行,不是极致贴地,几个小时打下来,没有感觉缓震不够的情况,后跟的beng材料在全力起跳后,依然有很好的缓震表现。
{抓地与耐磨}:抓地没话说,点阵设计的外底,可以很好的适应场地,不需磨合,耐磨也是优秀,肉眼不可见的少部分磨损,可以忽略不计,外场打了半年一年问题不大。
↑↑↑(鞋底磨损不大)↑↑↑
{透气}:这是大多数实战党不care的一点,不过由于鞋面材质的问题,尽管足弓处有透气设计,但是透气性方面还是一般般。
1. 导管能不能拆除?
——不能拆除,我试着解开鞋带,里面有个封死的接口,花了力气好像解不开,应该是焊死的,要拆除需要剪刀直接剪了。
2. 导管真的能提供包裹方面的功能吗?
——导管提供的包裹还是有一点点辅助作用的,当你做侧向跑动的时候,鞋面会有一定形变,导管可以撑住鞋面,提供一个拉紧的力。但鞋面才是支撑的主体。
3. 后掌的beng是高配beng还是低配beng。
——这个不太清楚,根据有些评测媒体的说法,应该是所谓的低配beng。
1. 拿到手的鞋子,有轻微的异味和溢胶,虽然实战党可以无视,但是到手的体验总归是不完美的。
2. 后跟有猫舌材质的填充物,正向穿鞋顺滑,逆向脱鞋会有阻尼感,这个设计很好,但是打球过程中会偶有轻微的刺痛感,尤其是穿的是薄袜子的话,情况更加突出。我试穿时候穿普通袜子后跟脚踝会有轻微刺痛感,穿厚篮球袜会好点,偶尔会有一小点,不知道实战多次后是否会消失。
3. 鞋带孔穿满后,长度略有不足,如果再长一点点,系起来会顺手很多。
闪击系列这几年可谓凭借设计和实战性能,口碑颇好,作为从闪击6代过来的消费者,最后有必要聊聊闪击导管双兄弟的对比。我常穿球鞋是闪击6premium,试穿过闪击7premium夏季版(很喜欢,一直等他降价到500以内,就是下不来)。
↑↑↑(闪击6premium和闪击8premium)↑↑↑
1. 缓震理念:
闪击6,7,8premium版本的中底都是双密度中底,从6代的lightfoam+cloud,到7代的lightfoam+bounse+,再到8代的lightfoam+beng。不同材料的组合,可以匹配更多的使用人群。
↑↑↑(闪击6premium和闪击8premium)↑↑↑
2. 支撑稳定系统:
都采用了probar loc锁定系统,加上中足的抗扭片,整个系列抗扭稳定系统极其优秀,尤其是中后段的包裹支撑,太稳了。
3. 导管系统:
虽然7代没有导管,但是8带还是沿袭了6代的导管设计,不同的是6代是围绕中后段,8代是在中足。如上所说,导管对于支撑没有决定作用,仅仅是辅助支撑作用,当然从美观上来说,提升了观感。我觉得导管可能可以成为闪击系列一个比较有标志性的元素,球鞋符号。
由于手里有6和8代,主要讲这两者,穿插一下7代的体验。
1. 鞋楦:
鞋楦是两双鞋最大的不同,闪击6是有着宽大的前掌的,而从7代开始做内收,到了8代,这个内收做的更加激进。从图片上看,两者的前掌宽度差别不大,甚至6代的外底还要突出一点点,但是8代的防侧翻角度明显突出很多,这并不是刻意加宽,而是鞋面做了内收,导致视觉上看,8带突出了更多。6代穿鞋进去,空间还是有多余的,但是8代真的没有多少空间,包裹到极致了。
↑↑↑(6代8代前掌宽度对比,可以看到6代甚至还宽点,但是正面视觉上,8代的防侧翻特别突出,下图更直观)↑↑↑
2. 鞋面:
6代采用了一体式的编织鞋面,包裹主要靠鞋面,鞋带作用没有那么明显。7,8带采用了正常鞋舌,搭配了飞线设计,鞋带和鞋面共同作用形成包裹。另外闪击6,7代都会推出夏季鞋面版本,不知道8代会不会推出夏季版本,如果有,我对夏季版鞋面的包裹支撑还挺期待的。
↑↑↑(鞋面材料对比,6代前掌更宽更圆润,8带鞋面收窄,导致防侧翻角变得突出)↑↑↑
3. 缓震与支撑:
总的来说,6代的主体材料是李宁云,脚感是要更硬一点的,但是这不妨碍6带在实战中的缓震表现。7和8代缓震的脚感很接近,除了材料更接近外,probar loc系统都是从中足延申到后跟,这使得前掌贴地,韧弹,后掌软弹,8带由于更换了beng材料,软弹的感觉更是肉眼可以。
4. 重心:
6代的重心明显高过8代一些
↑↑↑(6代8代中底厚度对比,6代明显高一点)↑↑↑
5. 鞋垫:
闪击6的鞋垫是常规李宁市售款的螺母鞋垫,软而有回弹,而闪击8的鞋垫是要硬一点的材质,回弹也几乎没有。这里有两点要注意,1是闪击8鞋垫下面做了与外底纹路匹配的图案设计,设计师用心了。2是以我个人经验,闪击8这种材质的鞋垫,实战场次多了以后,可能鞋垫会被踩薄,如果新鞋穿着略有紧致不太喜欢的朋友,也许场次多了后,这个鞋垫踩薄后,包裹紧迫感发生改变,仅是个人猜测。
↑↑↑(6代8代鞋垫对比,8代硬一点)↑↑↑
最后的最后,来说说这双鞋我认为的适合人群。
适合人群:绝大多数后卫,速度型锋线,投篮党。
慎选人群:大宽脚人员(想尝试可以买大一码试试),吃爆发的后卫和前锋(中底比较薄,可能会影响脚蹬地后的爆发)。坦克型选手(可能一脚踩到底)。
再次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闪击8作为优秀的6,7代的延续,还是合格中有惊喜的,期待夏季版的来临,希望闪击系列后面越来越好。
↑↑↑(感谢浏览)↑↑↑
四时风物楼主
· 广东pc端编辑好好的到手机查看就全乱了🐶
哦斯奥特曼泽塔
· 辽宁建议手机发帖🐶好帖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