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称手的驾驶者之车 抢先试驾第十一代思域

avatar
关注

易车原创 第十一代思域国产车型今日正式发布,新车以“爽快”为开发思路,从造型设计、人机工程以及HMI人机交互等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多的优化。这些优化升级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让这一代思域真正做到“以人为中心”让使用者爽快起来。

本次试驾的是第十一代思域 顶配车型,搭载的是1.5T高功率发动机+CVT的动力组合。

本田从N360到思域( 尊享12期0息 )、CR-V乃至雅阁,一款一款不断面世,它们都以“先进性”和“跑车型”备受青睐,这也成为了本田的DNA。

在第十一代思域发布后,本田党讨论最多的是新车外观内饰好不好看之类的,但是我认为无论新车如何变化,车身和轴距怎么加长,我都相信出自本田工程师巧手的车都依然继承着本田的“跑车型”DNA。

代号为L15C8的1.5T高功率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4kW,最大扭矩为240Nm,相比上代车型的1.5T发动机在功率和扭矩上仅仅是小幅的提升。

第十代思域已经在同级别车型里树立了非常鲜明的运动型车的形象,因此我认为第十一代思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再出发。

所以从动力参数上对比,第十一代思域搭载的1.5T高低功率发动机功率和扭矩确实比上一代的有所提升,不过实际提升幅度并不是很大。那么新车开起来表现怎样呢?

首先,跑车风格从上车那一刻起就迎面而来,思域低矮的坐姿就能让驾驶者感受到它非常的“贴地”。

但是坐姿的低矮并不会像很多性能车那也带来压抑的视觉,坐进第十一代思域车内,其前排视野相当开扬,以往我试驾过的车除了雪铁龙毕加索、LIFE、飞度、艾力绅和奥德赛之外,国内就没有哪款车型能做到如此低坐姿又能如此开阔的视觉效果。

技术沟通会环节,本田的工程师介绍,为了达到视野开阔的效果,他们将第十一代思域的A柱后移了50mm,引擎盖左右后端降低了25mm,最终达到了87°的水平视野角。

我非常喜欢这样的驾驶视野,特别是在经过一些狭小路段或者繁忙的路口时,这样的设计能给我带来充足的驾驶信心。

另外,工程师还介绍了第十一代思域在整车的硬件层面都有所改良,提升了高强度钢材的使用率,让车体的刚性有所增加,使得车辆在行驶中的稳定性更好。

实际体验第十一代思域确实能明显感受得到,思域的整体感更强了,很欧洲车的感觉。

特别是经过减速带或者跑山路过弯时感受最明显,整个车身的跳动更小了,大车感也并不明显,而且由于拐弯时重心的转移让车身左右摆动的幅度也变得更小了。

第十一代思域采用了更为先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能明显感受得出它的助力柔顺且很顺从驾驶者的意愿。

虽然转向的精确性和力度调校得非常出色,但是当大幅度转向时,新车的晃动依然较大,悬架依然偏向于“买菜车”的调校。

只是当你把换挡杆拉到运动状态下,整台思域判若两人。

发动机维持在3000转上下,高亢的发动机声、灵敏的油门踏板、敏感的转向系统确确实实能让思域处于亢奋状态。

此时驾驶思域你会觉得,它怎么这么听话,无论油门踏板的响应还是转向的响应,仿佛能做到随我心动的感觉。人车之间的沟通感很自然和谐。

回归思域生活的一面,在ECO经济模式下驾驶,说实话我认为第十一代思域动力方面和上一代没多大区别。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十一代思域在各个时速的转速,快速路60km/h-80km/h的发动机转速为1300rpm,100km/h时的转速为1600rpm,而比较惊喜的是120km/h时速下的转速仅为2000rpm,较低的转速还是能保证燃油经济性的。

在大家都比较关注的NVH方面,由于我拿到的试驾车还未完全整备妥善,所以得出的结论也不一定准确。从体感来看,无论是低速还是高速下整车的隔音效果都比十代思域有所提升。

低速下路噪、风噪都不明显,而高速中发动机的噪音会明显增加,我也用分贝仪测试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可以这么说,全新思域并非强大在某一个独项,而是强大在各个项目之间匹配得均衡。譬如较低的涡轮迟滞,让油门很跟脚;较灵敏的转向,让新车开起来轻快好驾驭;较强的车身刚性和良好的视野,让坐在车内的乘员感觉安心又舒服。

试驾小结:或许是我对换代的期望太大,第十一代思域在动力方面并未得到质的提升。但是从试驾体验来分析,全新思域做到了更稳重均衡的水平。

它还是那台大家熟悉的本田“买菜车”,它的血液里依然继承着本田独有的运动特质,爽朗阳光的性格还在,只不过它经过岁月的淬炼,性子稍微收敛了一些,变得更成熟稳重了。这样的思域你喜欢吗?

本田宗一郎曾经要求设计师“回归本源”,因为最了解产品的价值、做出最终评价的,既不是制造商,更不是经销商,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产品的消费者本人。

诚然,我们从第十代思域 ( 参数 | 询价 | 图片 ) 看到了思域( 尊享12期0息 )走向运动化的那个极端,也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

但是要知道,极致的运动是高冷的。这其实和思域的定位是有偏差的,本田设计师和工程师在思域临近50周年的时候开发第十一代思域,让其“回归”真正绝大多数消费者需求这一“原点”,相当于适当给奔着运动化倾向的思域踩了脚刹车并扶正了方向。

1972年,本田推出了第一代搭载了CVCC发动机的CIVIC。

思域是本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在第一次石油危机来临之前开发出来的,同时思域也是继本田N360成功之后定位更高的车型。

近 50 年来,思域在紧凑型汽车阵营获得不少拥趸。

全新的第十一代思域在外观上看起来平淡了许多,不过如果你对本田的历史足够了解,就能发现它其实和第六代雅阁有着类似的前脸设计语言,这算不算是一种传承和致敬呢?

不过我在实车上还是发现了它并没有摒弃思域一贯的运动属性,扁平化的前脸设计加上俯冲的车身姿态,只要稍微降低一下车身高度,运动感就非常强了。

不仅如此,车身的装饰件也尽可能的满足了玩家们的小心思,进气格栅、大灯、轮圈、后视镜、车门把手、尾灯、尾翼、鲨鱼鳍都采用了黑化的处理。

第十一代思域在车身尺寸上也有所增加,长度增加了16mm,轴距增加了35mm,在侧面看来会显得车身更修长,而且车内乘坐空间也有所增加。

海外第十一代思域改装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MUGEN改装套件渲染图

如果你对第十一代思域的外观还不满意,可以看看国外的一些改装案例,或者看看改装厂出的套件,相信你对它的外形印象会有所改观。

内饰部分,第十一代思域与第十代车型相比可谓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虽然同样都为比较简约的设计风格,不过在质感营造上会更好。

内饰中最夺目也最有争议性的就是贯穿整个中控台的蜂窝装饰了,虽然乍看之下不太和谐,不过要真和上一代车型的满是塑料的设计对比起来,我还是更偏向于选择新款。

第十一代思域的方向盘依然保留了出色的握感,而且把多功能按键的布局进行了优化,使之与仪表盘的显示对应,控制多媒体的按键都在左侧,控制巡航的按键都在右侧。

不仅如此,第十一代思域是众多本田车型中第一款搭载10.2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的车型,提供了4种模式,在圆形模式下,中间部分可以显示车辆的周围的道路情况,实用性更强。

车辆整体的配置也有提升,高配车型搭载了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具备带LSF低速跟随功能的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系统、主动刹车、车道保持(0-70km/h时速内启用)、车道偏离预警、交通牌识别等功能,当然再细化的功能需要等正式上市才知道了。

在智能化方面,第十一代思域配备了最新的第三代Honda CONNECT智导互联系统,能实现更多主流的互联功能,例如有更高级的语音控制功能(语义识别、方言识别、自定义唤醒词)、车家互联(天猫精灵系统)、在线精准导航、数字钥匙等。

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这一代Honda CONNECT约半年会进行一次OTA升级,以获得最新的信息以及功能。

思域内饰一贯的实用性得以保留,甚至有了一定的进化,空调面板采用了最好用的旋钮加按键控制,同时配备了单独的液晶屏,高配车型上还提供有手机无线充电功能。在扩展接口方面,前后排都配备了各2个USB接口。

第十一代思域为了满足国内消费者的用车喜好,引入了更大的天窗,相比上代车型来说也算是有所提升了。

车辆前排座椅质感相比上代车型也有较大幅度的提升,首先是材质方面,顶配的车型使用了黑中透红翻毛皮与皮质混搭的面料,营造出的高级感就非常到位,其次是座椅的造型,座椅和靠背两侧更为突出的护翼更具备运动感,而且能在驾驶中给予一定的支撑性。

写在最后:

思域本田的一款全球车型,从诞生至今接近50年历史。在思域每一代车型的演化过程中,都凝结了本田工程师们对当下环境和使用者需求的思考,也是最能体现本田“喜悦”的造车理念的车型。

从这次试驾体验来看,第十一代思域确实做到了工程师所说的“爽快”的开发思路。

这一代思域也继承了本田运动轿车的DNA,有着统计鲜有的独特轿跑风格设计,更明朗开扬的车内视线,更积极爽朗的动力表现,更成熟稳重的底盘反馈……

相信我,第十一代思域会是目前在15万元左右能感受到的对驾驶者最友好的轿跑型车。





阅读 80877

这些回复亮了

discusser-avatar

塔斯东尼

· 浙江
科比不再打篮球紧凑型车里,如果 老款科鲁兹 1.6T  的版本。还活着 ,有思域什么事!
收起

故障率和油耗太高,变速箱反应 太慢,活着的时候都压不死九代思域那半死不活 的销量,现在 更 不用说 了

亮了(45)
查看回复(2)
回复
discusser-avatar

翻茄炒蛋

· 福建
科比不再打篮球紧凑型车里,如果 老款科鲁兹 1.6T  的版本。还活着 ,有思域什么事!
收起

这车当年简直就是修车师傅的噩梦

亮了(25)
查看回复(2)
回复